草药。 本品为白色半透明片状、块状或颗粒状结晶,质稍硬而脆,手捻不易碎。具清香气,味辛、凉,具挥发性,点燃时有黑烟,火焰呈黄色,无残迹遗留。
分布区域
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门
被子植物门
中药名称
艾片
种
艾纳香
界
植物界
别名
菊科
目
菊目
科
菊科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用量
0.15~0.3g
采收时间
9~10月间
属
艾纳香属
汉语拼音Aipian
蒙药名额布森-嘎布尔
别名艾片嘎布尔(通称),达格希勒-嘎布尔
考证本品载于《蒙药学蒙》。蒙医认用为冰片之一种,即达格希勒一嘎布尔,故与冰片同等入药。
为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提取的结晶。
艾纳香Blumeabalsamifera(L.)DC.多年生木质草本,高1~3m。全体密被黄色绒毛或绢毛,揉碎时有冰片香气。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10~17cm,宽1.2~2.5cm,先端尖,基部狭窄,下延呈叶柄状,或近深裂,边缘具不规则锯齿,两面密被茸毛。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片数轮,外轮较内轮短;管状花黄色,异形,缘花雌性,盘花两性,先端5裂;聚药雄蓝5;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2裂,线状。瘦果具10棱,冠毛淡白色。花期3~5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广西及贵州有栽培。
主产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9~10月间,采取艾纳香叶,入蒸器中加热使之升华,升华所得的结晶为灰白色之粉状物,称“艾粉”。经压榨去油,炼成块状结晶,再劈削成颗粒状或片状,即为“艾片”。
性状鉴别为半透明稍厚的片状结晶,亦如薄冰之破碎,片、快较均匀,大如豆瓣,纯白色。质略坚硬,无层纹,手捻不易粉碎,气清香,味微苦而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
机制冰片主含消旋龙脑(dl-borned)。艾片为左旋龙脑。
1.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猪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的生长。外用有微弱的防腐作用。
2.右旋龙脑(d-borned)作用与冰片相似,局部应用对感觉神经末梢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并有某些止痛作用。本品在黏膜、皮下易吸收。以葡萄糖醛酸结合形式排出体外。葡萄糖醛酸或葡萄糖醛酸内酯对本品的毒性有拮抗作用。
3.止痛作用冰片50g,白酒500ml溶解均匀,密封保存,涂擦癌症放射疼痛处,对食道癌、胃癌、骨转移癌等引起的疼痛效果较好。
4.毒性右旋龙脑兔口服的LD50为2.0g/kg。
味苦、辛、涩,性寒。效纯、稀、糙、轻、动、淡。
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炽热,陈热,讧热,毒热,丹毒,瘟热,肿瘤,牙痛,目赤。
用法用量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内服:0.5~1分,多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附方1.治瘟热,炽热,讧热艾片、天竹黄各5g,檀香或查干泵嘎5g,加白糖20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蒙医药选编》三味艾片散)2.治讧热,炽热,胸胁刺痛艾片、天竹黄、牛黄、檀香、红花、胡黄连、地格达各等量,加四倍白糖。制成散剂。每次1.5~s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后续医典》七味艾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