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药有哪些误区
当宝宝生病的时候,若是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往往就会给宝宝适当的服用药物,其实在给宝宝喂药的时候也是容易产生一些误区的,若是不及时的改正,就会影响到宝宝的很多方面,其中最常见的误区有这些,像是捏住鼻子强行喂药,喂药时随意采用很多姿势,无论什么药物都用开水冲泡,把药混在其他食物中喂以及自行诊疗喂药等。
捏住鼻子强行喂药
家长捏住宝宝鼻子强行喂药的时候,宝宝各种哭闹挣扎,这样药物就很容易呛入呼吸道,有可能会引起窒息。而且这种粗暴的喂药方式,也会使孩子越来越抗拒吃药。
喂药时采用什么姿势都可以
在喂药时,妈妈应采取坐姿,尽量抱着宝宝或者让他坐着时候喂药,平躺着喂药容易呛到气管里,造成宝宝呛咳或窒息,还容易让药物滞留在食管里,影响治疗效果。
无论什么药物都用开水冲泡
妈妈们无论给宝宝喂哪种药,都非常喜欢用开水冲泡,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有些粉剂、颗粒剂的儿童药物,药效不会受到冲泡的水温的影响,但有些药物遇到较高的温度时,容易会发生变化影响药效,如抗生素类、益生菌类等药物,都需要用凉水或者温水冲泡的。
擅自增减药量
家长不要擅自增减,这样可能导致药量不足造成病情得不到控制,以及药量过量对宝宝产生副作用。建议家长可以给宝宝购买专门的喂药器,这种带有刻度的小勺会使宝宝药量的准确性更有保障。
把药混在其他食物中喂
有的家长觉得给宝宝喂药太困难了,采取了机智的方式,比如把药物磨碎,放进牛奶、果汁中,这种做法看似美好,但其实也是错误的。
自行诊疗喂药
有的家长觉得以前去看病时候,每次医生看的药物都差不多,所以就自己当起了医生,自行诊疗,自行喂药。要知道病情的变化多端,要是你猜错了,延误病情怎么办?还是不要涂省事,把宝贝当试验品,该看医生时候要看医生。
宝宝吃药要注意什么
喂药之前妈妈要先尝一下味道
总会有一些药,它的味道比较特别,很多宝宝都不太喜欢这样的药物,因此在给宝宝喂药之前,妈妈最好先尝一下,根据药物的不同味道在决定哪几种药可以混在一起吃。
如果宝宝特别抗拒某一种药物的话,妈妈们可以先咨询医生,跟医生商量之后再决定是否更换药物给宝宝吃。
在药物中添加果汁或者糖浆
苦的东西,宝宝们都不喜欢吃,如果加上一些不影响药效的果汁或是糖浆的话,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但是一定要事先咨询好医生,问清楚宝宝的药物是否可以添加。
月龄过小的宝宝可以借助滴管
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吃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此时,妈妈们可以借助滴管,喂药的时候,可以把药片或药粉,装入滴管内,之后在一滴一滴的喂进宝宝嘴里。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宝宝,可以先跟宝宝讲道理,告诉宝宝:虽然药的味道不太好,但是可以帮助宝宝治病,能让宝宝不难受,从心理上让宝宝接受吃药这件事。同时记得让宝宝多喝水。
鼓励宝宝吃药
宝宝们最需要也最看中的就是父母给的鼓励和赞赏,给孩子喂药之前,我们不妨多夸夸宝宝坚强勇敢之类的,同时,拿出一点小诱惑,比如乖乖喝药之后可以吃几块小饼干,作为奖励哦!
怎么喂宝宝吃药
1、喂药工具勿伸入宝宝口腔太深的部位。调和药物的开水要使用温凉的,热水会破坏药物的成份,保持喂药环境的安静。
2、如非须饭后服用的药物,最好让宝宝在吃奶之前吃药,因为宝宝在饥饿状态下,会自然张口吸吮。宝宝不肯张口,不要硬灌药,以免日后抗拒吃药。
3、喂宝宝服用悬浮液时,不要掺水,应等宝宝服下药物之后,再给他喝下与药物等量的水。(服用1cc悬浮液,就喝1cc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