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骨丹,为爵床科裹篱樵属植物裹篱樵Gendarussa vulgaris Nees Justicia gendarussa L. F.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有续筋接骨,消肿止痛等功效。
根和叶供药用,有驱风化湿、行气活络之功效。花芳香,可提取芳香油。
中文学名
驳骨丹
拉丁学名
Grendarussa valgaris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捩花目
科
马前科
属
裹篱樵属
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高1-8米。嫩枝条四棱形,老枝条圆柱形;幼枝、叶下面、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灰色或淡黄色星状短绒毛,有时毛被极密而成绵毛状。叶对生,叶片膜质至纸质,狭椭圆形、披针形或
驳骨丹长披针形,长6-30厘米,宽1-7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渐狭而成楔形,有时下延至叶柄基部,全缘或有小锯齿,上面绿色,干后黑褐色,通常无毛,稀有星状短柔毛,下面淡绿色,干后灰黄色;侧脉每边10-14条,上面扁平,干后凹陷,下面凸起;叶柄长2-15毫米。总状花序窄而长,由多个小聚伞花序组成,长5-25厘米,宽0.7-2厘米,单生或者3至数个聚生于枝顶或上部叶腋内,再排列成圆锥花序;花梗长0.2-2毫米;小苞片线形,短于花萼;花萼钟状或圆筒状,长1.5-4.5毫米,外面被星状短柔毛或短绒毛,内面无毛,花萼裂片三角形,长为花萼之半;花冠芳香,白色,有时淡绿色,花冠管圆筒状,直立,长3-6毫米,外面近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内面仅中部以上被短柔毛或绵毛,花冠裂片近圆形,长1-1.7毫米,宽1-1.5毫米,广展,外面几无毛;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基部心形,花粉粒长球状,具3沟孔;雌蕊长2-3毫米,无毛,子房卵形或长卵形,长1-1.5毫米,宽0.8-1毫米,花柱短,柱头头状,2裂。蒴果椭圆状,长3-5毫米,直径1.5-3毫米;种子灰褐色,椭圆形,长0.8-1毫米,宽0.3-0.4毫米,
两端具短翅。花期1-10月,果期3-12月。产于陕西、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
驳骨丹等省区。生海拔200-3 000米向阳山坡灌木丛中或疏林缘。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锡金、不丹、尼泊尔、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模式标本采自越南。小驳骨又名接骨木、接骨筒、乌骨黄藤是一种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草药,尤其是跌打损伤诸症,疗效尤佳。因它续筋接骨之力特强,故有"小驳骨丹"之称。它生于屋前屋后,村过村旁,山下池边等阴湿处,常栽培为绿蓠,为常绿小灌木,高60~160厘米左右,直立分段,茎节稍膨大,单叶对生,叶面光滑,披针形,端渐尖,具叶柄。春季茎梢开白色唇形花,排列成穗状花序。药用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或鲜用。
小驳骨民间常用于产后发热或关节炎症。并作外敷治疗跌打肿痛作祛瘀之用。内服量:干品10~100克。外用适量。用法如下:
一、关节损伤:患处红肿疼痛,皮肤未破者。(脱位或脱位合并骨折者应用手法复位,敷药后外加包扎固定)。用鲜小驳骨叶150克,将其捣烂,然后加入面粉50克,低度米醋适量调和,敷于患处,外加纱布包扎,并定时在纱布上边倒入少许米醋,以保持敷药湿润,每日一换。(脱位,骨折者3天一换)48小时后可另取小驳骨叶250~500克捣烂,加入米酒,米醋各50克,炒热外烫,每天3~6次,每次15~30分钟。骨折者应在124小时后方可解除固定热敷,动作要求柔和。
二、急行伤筋:指在未做作何热身运动的情况下便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所引起的筋络疼痛,多指下肢筋腱损伤。另一种伤筋是运动后的下肢,接触到生冷凉水,致辞下肢筋络缩的一种运动系统损伤。一旦出现伤筋,患者自觉下肢筋骨酸楚,足难着地,不思饭食。急行伤筋患者,可用乌骨黄藤25~50克煎水冲酒服,(若加猪蹄共煲,疗效更佳),外用鲜叶捣烂炒热外敷即可(方法同上述)。
三、腰扭伤:小驳骨根据地25克,猪八戒肾1个,煎水冲酒服。
四、胸部打伤:小驳骨根50克,猪肺50,水3碗,煎至2碗,分2次服(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