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蛇总管,是一种植物药材,取自唇形科植物显脉香茶菜的全草,主治急性传染性肝炎,疮毒湿疹,皮肤瘙痒。
中文学名
大叶蛇总管
拉丁学名
Rabdosia neruosa (Hemsl.) C. Y. Wu et H. W. Li Plectranthus neruosa Hemsl.; Isodon neruosurs (Hemsl.) Kudo
别称
藿香、山薄荷、铁鞭角、蓝花柴胡、脉叶香茶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唇形目(
科
唇形科
属
香茶菜属
种
显脉香茶菜
分布区域
陕西、长江中下游、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大叶蛇总管(《广西中草药》)
【异名】藿香(《南京民间药草》),山薄荷、铁菱角(《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蓝花柴胡(《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显脉香茶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显脉香茶菜
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方形,全株被毛。叶对生;椭圆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3~8厘米,宽1~3.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边缘有粗锯齿,基部渐狭,下延于叶柄;叶背有透明腺点,脉上有短柔毛。圆锥状豪伞花序,对生于叶腋或顶生于株端;苞片披针形;花紫色或淡红色,唇形;花萼钟状,有5齿和10条脉纹;花冠上唇反折,4裂,下唇作船形,基部狭;雄蕊4,2强;花柱2裂。小坚果宽倒卵形,褐色,有腺点,顶端有毛,外有宿萼。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高达1m。密被倒向柔毛。叶对生;叶柄长0.5-1cm,被微柔毛;叶片狭披针形,长3.5-12cm,侧脉两面隆起,上面仅脉上有微柔毛,下面近无毛。聚伞花序具梗,5-11花,于茎顶组成疏松的圆锥花序,花序轴及花梗均密被微柔毛;苞片狭披针形;小苞片条形,细小;花萼钟状,长约1.5mm,外密被微柔毛,齿5,披针形,锐尖,与筒等长,果时萼增大,呈宽形,被微柔毛。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野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湖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7~9月采收.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苦,性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O.5~2两。外用:煎水洗。
清热,除湿,解毒。治急性传染性肝炎,疮毒湿疹,皮肤瘙痒。
①《南京民间药草》:"舒气,助消化。"
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风毒及流注。"
③《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消肿。"
①治急性传染性肝炎,毒蛇咬伤:大叶蛇总管五钱至二两。水煎服。
②治毒蛇咬伤:鲜大叶蛇总管叶捣烂,敷伤口周围。
③治脓疱疮,湿疹,皮肤瘙痒:鲜大叶蛇总管,水煎,洗患处。(选方出《广西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