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弱智,又称精神发育迟滞。患有此病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就是运动、语言方面较差,比如说小儿的坐、立、行及语言方面发育都比较迟缓,有的孩子到4、5岁,6、7岁甚至10来岁还不能说话和运动,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记忆力,以及观察力、分析能力、思维想像各方面,其它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发育比较迟缓。
中文名称
小儿弱智
外文名称
Retarded children
别称
精神发育迟滞
临床表现
运动、语言方面较差
小儿弱智又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因为其主要症状是智力缺损,所以过去又称为“智力不足”。这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并延续终生。主要表现是在发育期内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缺损。上述所谓发育期是指18岁以前,所谓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是指智商低于正常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即低于70),所谓适应行为缺损是指根据其年龄及文化背景,不能符合社交的和个人的要求标准。
由于各家调查统计方法不同,所以患病率的报道差异很大。诊断的确定常依据智力测验,目前我国因为智力测验尚未普遍开展,未能根据智商进行筛选,因此常常只注意到较重的患者。根据一些地区的调查料,中度及重度患者的患病率略高于0.1%,男性多于女性。有人认为,轻度的精神发育迟缓对社会影响不大,与正常的界线有时也不易划清,因此其患病率很难准确地获得,它主要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不是临床医学问题
怎样识别弱智儿童呢?可根据大脑发育和生理功能去判断,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以行为动作,语言发音作为判断智能的主要指标,从儿童的动作推断大脑发育情况。动作发音的规律是: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以下以不同年龄加以说明。
新生儿期动作不规则又不协调,紧握拳头,俯卧时头略能抬举(45°)
2个月会微微笑,发出"咿呀"声音。
3个月能抬起头,眼随物而转动,听到声音能转动头。
4~5个月时别人逗他会大声笑,伸手抓物,能识别亲人或陌生人。
6~7个月会坐,在床上翻身打滚,两手会传递玩具。
8个月时会爬,注意大人的行为,会拍手,偶尔无意识地叫喊“妈”“爸”。
9个月时扶着能站,见到亲人伸手要人抱,并能抬手"再见"。
10~11个月能独立站立片刻,扶着椅子或推车能开步走,能用拇、食指取东西,摸仿大人动作,抱起奶瓶自己食。
1岁时能独自走几步,开始用单词说话,能指出自己的手、头、眼等。
1~1岁半时,行走较平稳,能蹲下玩耍,手脚并用爬楼梯,能用手扔玩具,能说出自己名字。
2岁时能双脚跳,能跑、能上楼梯,会说简单句子,能表现喜怒欢乐。
语言、动作的发育固然受神经、肌肉发育的影响,同时也与父母文化水平、教育训练等外界条件有关。
儿童有明显的智力低下大多数在婴儿期就容易识别,然而轻度弱智往往进入小学之后学习困难才发现。若发现有运动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迟钝,语言发育差,表情呆板或有特殊面容者,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早诊断,作出相应的治疗。
有些先天性代谢异常病,例如苯丙酮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枫糖尿症、组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克汀病)等,若能在新生儿期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多数病儿智力可免受损害或病情得到控制。以苯丙酮尿症、克汀病为例,如能在生后3个月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多数智力可以恢复正常,超过6个月治疗,几乎不可避免地智力受到损害,如果3~4岁以后再治疗,病孩的身体发育亦有困难。克汀并苯丙酮尿症,在早期症状不典型,很难发现,往往出生后数月之后才能发现,但这时却已到了难于治疗的程度,智力障碍很严重了。因此,有不少国家对上述遗传病在新生儿期就进行筛查。
由于弱智儿童和弱智儿童的表现不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分年龄段来谈不同年龄段弱智者的心理、行为特点:
轻度弱智这部分人一般脑子本身没有损伤,只是功能有障碍。
中度弱智这部分与前者不同,他们大多数有脑损伤和其它神经障碍,脑功能也有问题。
重度弱智这部分有一定的脑损伤,脑功能障碍严重。
深重度落后这部分人有严重的脑损伤,脑功能障碍严重。
弱智儿童是否都“带相儿”?哪些弱智儿童“带相儿”?
“带相儿”是指容貌异常,或者说“丑”。弱智儿童约大多数不带相儿,从容貌上很难辨别,有的弱智儿童还很漂亮。不过,他们也有和正常儿童不同的地方,主要是眼神迟滞、动作笨拙、反应迟缓,常常有一种茫然若失的样子看着周围的人或物。当然,他们一开口说话(或根本不会说话),一做事情,落后的表现就更加明显了。
在弱智儿童中也有“带相儿”的,主要是先无愚型,也称唐氏综合征、21三体症(第21对染色体不是两个,而是三个)、伸舌样痴呆等。这类儿童在容貌上最大的特点是:头颅呈方型,眼向外斜吊,眼距宽,耳廓小、鼻塌,舌头稍大,舌面上有深的裂纹往往拖在嘴外,颚高,牙齿尖小,手指往往只有两节,50%是通关手,大脚趾与其它四指中间距离宽等。
另外有一种“带相儿”的弱智儿童是苯丙酮尿症。这类儿童毛发淡,常常被称作“金发碧眼”。但是,他们五官端正,有的还很漂亮,其缺陷往往容易被忽视。
其他如小头畸形、大头畸形、头颅异常、肢体畸形等,则是缺陷儿童。他们往往也是智力落后的,但严格地说属于容貌异常。
小儿弱智是指胎儿发育异常和后天表现的智力低下,尽管造成小儿弱智的原因很复杂,但与下列几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如父母智力低下,父母有近亲结婚或父母染以体异常,父母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父代可将先天智力缺陷传给子代,造成小儿智力低下,若父母有一方智力低力或两方均智力低下,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弱智的发生率高达77-96%。
2、母亲妊娠期的致病因素:妊娠早期8-12周是胎儿在母体中大脑形成发育的关键时期,各种物理的化学的毒物,公害,放射线,烟酒,病毒感染,均是造成胎儿脑发育不良的致病因素,其次孕妇腹部外伤,滥用药物,精神心理上的剧烈刺激,胎儿与母亲血型不全,都可使胎儿发育受到障碍,使小儿发生弱智。
3、围产期的各种因素,分娩难产,产程过长,各种原因而致脑损伤,缺血缺氧脑病,均可使脑发育受到障碍而造成弱智。
4、婴幼期的脑疾患或身体其他部位的严重感染小儿脑发育受损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弱智。
5、代谢障碍或营养不良。
6、心理社会因素对小儿智力发育影响重大,如在婴幼儿发育阶段与社会严重隔离、缺乏社会交往、缺乏良性环境刺激、丧失学习机会等均可产生智力发育阻滞,甚至重度智力缺陷。
过去讨论小儿弱智的原因时,常只考虑到脑的生理解剖因素,近年来研究表明,听觉、视觉、触觉的刺激是促进脑神经纤维发育增生的重要因素,著名的印度“狼孩”,因为早期丧失学习人类语言的机会,所以以后即使经过精心教导也不能教会说话,因为此时其脑发育已经定型。目前认为,在婴幼儿期如不能及时给予各种感觉刺激(教育),就会影响脑的发育。这一因素,在婴幼儿教育中正日益受到重视。
弱智儿童就是在智力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或在智力发展上有严重障碍的儿童。他们一般有如下一些心理特点:
知觉方面:知觉速度缓慢,知觉范围狭窄,知觉内容笼统而不精确。整个知觉显得较正常儿童明显迟钝。
记忆方面:再现中会发生大量歪曲和错误,支离破碎,缺乏逻辑、意义和联系;识记速度缓慢,记忆保持差;记忆表象贫乏、缺乏分化,不稳定。
言语方面:言语出现迟,发展缓慢;词汇量小,缺乏连贯性;词义含糊,不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词不达意。
思维方面:判断力差,不能完整地认知客体,缺乏概括能力;难以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特别难以理解抽象概念;分析能力差,考虑问题不合逻辑;数的概念掌握困难,简单的计算亦难完成。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范围狭窄,稳定性差,难于分配注意。
个性方面:情绪紧张、压抑,消极沮丧或喜笑失度;对人多怀有敌意。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做事难以坚持到底。性格极其孤僻。
严格地讲,弱智是一组症状,是由某些疾病或其它有害因素引起的,它本身不是一个疾病单元。在弱智患者中,有的有大脑萎缩、脑发育不良或伴发共济失调。
1、感染和中毒
2、外伤或物理因素
3、代谢障碍与异常和营养不良
4、严重脑部疾病如梗塞、出血、钙化或损伤
5、近亲结婚
6、母孕期有害因素
7、不明的产前因素
8、产程不利因素
9、未成熟儿
10、高龄生育
11、染色体异常
12、甲状腺功能低下
13、各种中毒或物理化学因素所致
14、重性精神障碍
15、心理社会剥夺
16、脑性瘫痪:多种因素所致
17、脐带打结、脐带过长、脐带过短、脐带扭转、脱垂
诊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是否有精神发育迟缓,二是确定病因。
中、重度精神发育迟缓的患者(一般都是儿童)来诊时,家长一般早已发现有智力低下,主要是要求提供治疗方法。轻度的患者则尚须确定是否属于智力低下。
医生在诊断前,必须对正常儿童的各年龄阶段精神发育水平有所了解,以此来与患孩的情况进行对照,获得初步印象。这一点对学龄前儿童特别重要,因为这种患儿缺乏学习成绩可供参考;又因当前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缺乏兄弟姐妹可以对比,所以医生的判断对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智能水平处于临界状态,又缺乏可协助诊断的病史和体征,那最好是做智力测验。学龄期的在校学生,在同年龄的同班学生对比下,智力缺陷很容易显露出来而为老师发现,但家长有时因为种种原因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最后也会来要求医生判断,医生不能根据临床表现判断时,也要做智力测验。因此智力测验是一个很重要的诊断手段。
当前国外较流行的智力测验量表有两种,即Stanford-Binet智力量表(比内量表)和Wechsler智力量表(韦氏量表)。这两种量表都有较长的使用历史,都用智商100士15作为正常平均水平,目前在国际上普遍应用,因此测验所得结果便于比较交流。智力测验一般均由心理学工作者操作和解释。
医生在确定病因时,必须先对可能引起精神发育迟缓的各种原因有所了解,然后针对性的询问病史和进行检查。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的诊断常须有较完善的实验室设备和熟练的人员。
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到了秋、冬季,医生们还会根据此病的特点,采用一种叫醋疗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方法是用有增智益聪、培补肝肾,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研成细面,用醋调和成糊状,在小儿头顶部的囟门部位,因为这个部位是颅骨的骨缝这个部位,可以把药敷在这,它可以通过头皮的皮肤,以及通过骨缝这个部位进行吸收,直接作用于病灶,这样疗效也是比较好的。
有研究表明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受多项因素的影响,孕期营养状况好孕周长孕期情绪好有利于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发育,孕期服药不利于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发育,尤其是妊娠早期用药,胎粪铅含量增高将不利于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发育。
1.由于弱智儿思维障碍,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遇有紧急情况往往缺乏应变能力,因而易发生走失、车祸、溺水、触电、烫伤、摔伤等意外事故。所以尽量不要让弱智儿独处,应该随时有人看护。
2.弱智儿往往对饮食不如饥饱,对食物不辨好坏,很容易吃进不洁或腐败的食物而发生胃肠道疾患。
3.弱智儿常常伴有免疫功能障碍,加之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所以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小儿弱智一经产生,很难治好,因此预防十分重要。预防措施包括:提高年青夫妇的健康水平,避免近亲结婚,有遗传病者避免生育,怀孕后有问题者要进行检查诊断,必要时可终止妊娠。及时发现和防治婴幼儿的疾病,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
学龄前期(6岁左右以前),积极预防以下病的发生:感染,颅脑外伤,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缺氧,中毒,内分泌或代谢疾病,疫苗接种后脑炎,癫痫,婴幼儿期严重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因为盲、聋而影响智力发育,以及严重缺乏受教育的机会等。
要让弱智儿童早日康复,其行为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行为训练主要有以下己方面:
1、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精细运动(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作精细而准确的动作。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头、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认知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识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
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入厕等自理能力),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
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7、通过游戏进行训练和学习。“游戏”是儿童学习的媒介,它能增进儿童身体的发育;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协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弱智儿童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对智力低下还能起到康复治疗的作用。我们知道,体质的好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虽同先天因素有关,但后天的因素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育锻炼,就是促使孩子们的体质由弱变强的一种有效手段。另外对弱智儿童来说,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孩子对事物反应的灵敏性,掌握运动技能和协调肢体运动功能,对其大脑功能和智力的发育将起到促进作用。所以体育锻炼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弱智儿童来说更具有特殊意义。
在开展锻炼前,首先产生应该了解弱智儿童的身体情况和智力低下程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来促进孩子神经系统、骨骼、肌肉及器官的发育,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发展智力的目的。许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弱智孩子经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之后,其感觉器官、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得到了良好的发育。由于身体健壮了,孩子的求知欲也随之增强,动作较前灵活协调,注意力也集中了。
弱智儿童体育锻炼的内容,应重点训练手的基本动作,还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姿势和身体平衡功能。孩子的手和基本动作的训练,与他们将来的各种活动和劳动的基本能力关系密切。如走、跑、跳、投、平衡、钻、爬等都是较适宜弱智儿童锻炼的项目,也可以利用公园和儿童娱乐场所的体育锻炼器材开展体育活动。
1、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残疾人受法律保护,弱智儿童应得到社会特殊的关怀。应力求提供丰富的玩具、书刊、日常生活用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弱智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弱智儿童感性知识贫乏,因此教学活动要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多听多看、多动手、多参加活动,外出参观、游园和做游戏、举行各种比赛是不可少的,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头脑。
3、对待弱智和智力中等落后的儿童,应当加强对他们生活护理,并耐心地训练他们逐步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手把手地教他们进行自我服务性的劳动。从这方面进行训练,不仅是为了减轻家长和社会的负担,还有更重要的一面,就是通过手的操作,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4、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根据低常儿智力障碍的程度不同,可以把他们送到弱智学校或者普通小学办的弱智辅读班去学习。对于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从小就要培养他们独立生活和处世的能力,使他们将来能通过职业训练从事技术性较弱的工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于中度不足的智力落后儿童,应培养他们生活自理和简单的社会交往能力,教他们服从命令,懂得礼貌,长大后能使用一般的工具做工,如种地、搬运、挖土、洗衣等。至于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因他们生活自理力极为有限,因此要派专人护理,也可以送到专门教养所或儿童福利院,以防意外。
5、要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父母一旦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语言、动作及其他能力方面比同龄儿童发展得要差,就要及时送到有关的教育心理测量中心或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去检查。如果论断出孩子的智力的确是属于落后,那么要进一步确诊是属于重度、中度或者是轻度。这样就可以按照他们智力障碍的程度实施必要的治疗和适宜的教育训练。需要防止的是,千万不要把学习困难儿童和因顽皮而造成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儿童看作是弱智儿,如果把他们误入弱智儿的队伍,就会人为地造成教育上的失误。
6、对待低常儿童要抱有正确的态度。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由于偏爱,明知自己的孩子智力偏差,却非要说成完全正常,采取不承认主义。任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结果养成又懒又馋,什么事也不会做的孩子。另一种是由于孩子傻,父母感到丢人,就把他长期隔绝起来,甚至还对他们使用“傻子”、“白痴”之类的侮辱性称呼。这样做不仅会加大他们的智力障碍,而且还会促使他们走上歧路:犯罪或者死亡。因此,家长对于低常儿既不要过分怜悯,也不要歧视、厌弃。
所谓教育评估,指的是为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评估者根据心理测量的结果和其他多方面的资料,对被评估的个体和群体的身心特征、发展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作出判断、解释的过程。
弱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弱智儿童适应生活,能从事一项简单的社会劳动,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既达到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每个弱智儿童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或环境,适应生活从很大意以上讲就是能更好地适应所居住的环境。弱智儿童的评估能为施教者提供丰富的资料等教学资源支持,从而能使学校教育更加符合学生适应生活的需求,体现课程生活化的原则。教育者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教学方法能针对学生生活的需求,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评估能使学校教育能更好地施展因材施教。
通过教育评估能了解学生各个方面发展的优弱势,如:生理状况、个性特征、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社会情绪、学业成就等。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班、分组教学;施教者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评估材料组织教学,还可以依次开展个别辅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弱智儿童的优势,弥补缺陷,使弱智儿童得到最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