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子,别名布荆子、黄金子、五指柑、土常山、黄荆条,来源于马鞭草科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的果实。拉丁文名Vitex negundo L.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根黄白色。产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广西等地。
中文学名
黄荆子
拉丁学名
Vitex negundo L.
别称
布荆子、黄金子、五指柑、土常山、黄荆条
科
马鞭草科
分布区域
产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广西
掌状复叶
黄荆子,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棱形,与叶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2-5.5cm;掌状复叶,小叶5,稀为3,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中间小叶长4-13cm,宽1-4cm,两侧小叶渐小,若为5小叶时,中间3片小叶有柄,最外侧2枚无柄或近无柄,侧脉9-20对。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式顶生,长10-27cm;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外面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于花冠管外;子房近无毛。
黄荆子一般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宜在山坡南侧或小溪两旁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
分布于长江以地南各地。
采用播种、分株繁殖,成活率均高。老树再生能力很强,砍伐后,仍可自行萌发。
1.黄荆子适合人群: 湿热燥渴无气滞者忌用。
2.食疗作用: 黄荆子味辛苦、性温,归肺、胃、肝经;气香行散;具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止痛的功效;
黄荆子做法指导:
1. 治伤寒发热而咳逆者。黄
2. 治流感,咳嗽,风湿痛,发热身疼。黄荆子、蔓荆叶、千里光各10克。与冰糖共研细末。每次10至15克,每日2至3次,开水冲服。
3. 治哮喘。黄荆子6至15克,研粉加白糖适量,每日2次,水冲服。
黄荆子香附散的制作材料:
主料:黄荆子30克,香附60克。
教您黄荆子香附散怎么做,如何做黄荆子香附散才好吃 将黄荆子、香附(制)用童便炒,研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镇咳、平喘:黄荆子煎剂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小鼠离体肺灌流
2.抗炎作用:黄荆子种子得到的新的抗炎物质50mg/kg口服,对水肿的抑制率达 40.6%而对照药物布洛芬50mg/kg的换制率为 63.2%。黄荆子脱脂种了的氯仿提取物500mg/kg口服,对大鼠角叉菜胶的所致足肿胀有显着才抑制作用,抑制率达34.8% ,分离到的两种化合物分别以50mg/kg口服,抑制率为18.7%-34.3%。
3.对生殖器官的影响:从黄荆子种子中得到的富含黄酮成分以10mg/kg给去势青春期前雄犬腹腔注射30d或给予成年健康雄犬60d,每隔1d音独给予或者与丙酸睾缺乏精子。睾丸和附睾中蛋白 、唾液酸、RNA含量均明显减少,反映出雄激素活性降低;而睾丸胆固醇、磷酸酯酶活性升高明,去势可引起附睾体积和重量的减少。以黄酮成分治疗可引起附睾细胞高度降低。黄酮与丙酸睾酮合用,对去势青春期前大鼠和成年健康大鼠,可维持精子活力,使附睾生理功能相对正常,并明显提高附睾细胞高度。从中分离到5,7,3'-三羟基-6,8,4'-三甲氧其黄酮10mg/kg腹腔注射45d,可使狗睾丸和附睾湿重减少,附睾细胞水平上的曲细精管直径和曲度减少,提示它对雄激素依赖性结构的敏感性。精子生成缺乏不影响代谢和性欲。药物对狗间质细胞形态
4.抗微生物作用:黄荆子煎剂体外抗菌试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煎煮时间延长效果会更佳。黄荆子煎剂能杀灭疟原虫环状体。黄荆了抗菌效力不强,它对气管炎的作用主要是促进呼吸道炎症分泌物的吸收,而非抗菌消炎作用。
5.其他作用:黄荆子炒后粉碎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哺乳母猪,可以预防仔猪白痢,使其发病率下降 29.8%,同时能提高仔独断乳窝重;饲喂皱鸡能增强其抗病力,成活率提高12.87%。黄荆挥发油以0.21ml/(kg·d),给予正常小鼠,连续6d,对腹腔巨噬细胞活力有显着提高。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摘果实,晾晒干燥。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胆囊炎,胆结石;疝气。一般的有,黄荆子适宜治疗:袪风,袪痰,镇咳。黄荆叶适宜治疗:解表,止疟,消暑。黄荆根适宜治疗:袪风温,利关节。
【注意】凡湿热燥渴无气滞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治疗慢性气管炎。将黄荆子焙干研末,炼蜜为丸,每丸含生药3钱。日服3次,每次1丸,10天为一疗程,连服二个疗程。观察46例,控制5例,显效17例,好转15例。对咳、痰、喘均有疗效
果实连同宿萼及短果柄呈倒卵状类圆形或近梨形,长3- 5.5mm,直径1.5-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类圆形细胞,内含淡棕色颗粒物,外被解质层;有腺毛及非腺毛,腺毛头部1-2个细胞,柄单细胞,非腺毛1-3个细胞,具壁疣。其下为一列薄壁细胞,类圆形,再下为3-4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内含大量的深棕色颗粒物。中果皮细胞穆斯林圆形,径向延长,壁厚,木化,外端散有小型维管束,断续成环。内果皮为2-4列类圆形或椭圆形石细胞,向几延伸将种子包围。果实中轴部分有2个周韧维管束。种皮外表皮为1列扁小薄壁细胞,其内为2-5列网纹细胞。
(1)取粉末(40目)1g,用石油醚脱脂后,再以乙醇10ml浸泡4-6h,滤过,浓缩滤液到1ml,分置于2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镁粉、年轻酸锌粉试剂,依次显现橙黄色和樱红色(检查黄酮)。
(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粗粉1g,加石油醚5ml,滤过,浓缩到 0.5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牡荆内酯加石油醚制成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CMC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3:2)展开,展距10cm。用2%香草醛硫酸液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继为蓝色最终成为稳定的浅红色。
化学成份
种子含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5-氧异酞酸(5-oxyisophthalic acid),3β-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7-羧酸(3β-acetoxyolean-12-en-27-oic acid),2α,3α二羟其-5,
出处
1.《玉环志》:消食下气。
2.《草木便方》:养肝,利窍,坚齿,聪耳明目。止带浊。疗风痹,颓疝。
3.《广州植物志》:祛风、涤痰、镇咳。用代茶叶,有解暑之功。
4.《南宁市药物志》:温经散瘀,解肌发汗。治感冒,疟疾,哮喘。
5.《四川中药志》:养肝除风,行气止痛。治伤寒呃逆,咳喘,食滞,小肠疝气及痔漏生管。
黄荆子的保健功效显著,自古至今,欧洲国家众医生及民间一直将其视为治疗和缓解妇女经前综合症群及更年期症状的首选药物,并因此开发了疗效卓著的黄荆粉剂、片剂、胶囊和精油等一系列的妇女保健产品,在越来越崇尚无副作用自然疗法的欧美发达国家,更是受到了广大女性朋友的热烈追捧。
在我国,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以来,医书上一直将其视为治疗湿痰、哮喘、耳
用黄荆子做枕芯的枕头可舒筋活血、祛风除湿、清热解暑、防高血压、月日头风、颈椎增生、肩周炎、抗疲劳、改善睡眠等功效,尤其适合于中老年人使用。[切忌]:枕芯勿与洗涤用品接触,勿水洗,可长期使用!潮湿时可以倒出太阳晒,亦可恢复原木香度。
民间更是将黄荆子当作日常保健圣品,不但将黄荆子采摘收藏起来,农忙劳作时用来煮水当凉茶饮用保健,平时上火头疼感冒也取来当茶冲泡饮食,以缓解症状。女人家坐月子时,每次洗头洗澡更是必用黄荆子或黄荆叶煮水来洗,以预防产后头风痛。采收较多的人家,更是常常把黄荆子当保健茶冲泡招待互相串门闲谈的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民风淳朴的山村百姓,有时也会将黄荆子作为礼物给远在城市里居住的亲朋好友捎上三斤五斤的,大家一起享用。
碰上女人家有个痛经、月经不调等妇女疾病甚至不孕不育的,民间有的资深老中医更是优先推荐让患病妇女常饮黄荆子浓茶以舒解症状、调养身体。现在看来,常饮牡荆子茶能起到有效调节和平衡人体机能的保健功效。
记得小时候,家乡村前村后到处都是一簇簇长得嫩黄嫩黄朝气蓬勃的黄荆灌木丛。有时候家里或邻居家养的小鸭群被骤然而至的大风雨淋袭后,总有一两只会因此患病,第二天再放出来时,走起路来一歪一瘸的,双脚根本无力支撑其自身的体重,人们都管小鸭子患的这种病叫软脚病。这时候,大人们就会叫家里的小孩去折些黄荆枝叶来,铺在笼子底部,然后把软脚小鸭放在上面,关好笼门,让鸭子在黄荆枝叶上面孵上三四个小时再放出来。说来也确实神奇,刚刚还病歪歪直不起身子的鸭子,此时一出笼子马上拍打着还没长羽毛的翅膀活蹦乱跳的追赶鸭群去了,竟然已经不可思议的完全好了。在我们家乡长大的孩子们,有哪个没亲身见证过这种神奇的场面?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神奇经历,那时候的小孩子们,没有一个不认识黄荆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世世代代的言传身教,家乡的男女老少,对于黄荆枝叶和黄荆子的各种保健疗效,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外科研工作者们对黄荆子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天然化
正因为黄荆子茶有如此神奇的天然保健疗效,相信不久的将来,黄荆子茶一定会成为风靡世界的新型健康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