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娇艳多姿,秀丽雅致。以前,人们没有见到过花色金黄的种类。1960年,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在广西南宁一带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山茶花,被命名为金花茶。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金茶花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性的名贵观赏植物,属国家一类保护的稀有花木。分布于广西等地,一般生长在非钙质土的山地常绿林中。除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可用于治病。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娇艳多姿,秀丽雅致。以前,人们没有见...金花茶的形态特征灌木,高2-3米,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11-16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发亮,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有黑腺点,中脉及侧脉7对,在上面陷下,在下面突起,边缘有细锯齿,齿刻相隔1-2毫米,叶柄长7-11毫米,无毛。
花黄色,腋生,单独,花柄长7-10毫米;苞片5片,散生,阔卵形,长2-3毫米,宽3-5毫米,宿存;萼片5片,卵圆形至圆形,长4-8毫米,宽7-8毫米,基部略连生,先端圆,背面略有微毛;花瓣8-12片,近圆形,长1.5-3厘米,宽1.2-2厘米,基部略相连生,边缘有睫毛;雄蕊排成4轮,外轮与花瓣略相连生,花丝近离生或稍连合,无毛,长1.2厘米;子房无毛,3-4室,花柱3-4条,无毛,长1.8厘米。
蒴果扁三角球形,长3.5厘米,宽4.5厘米,3爿裂开,果爿厚4-7毫米,中轴3-4角形,先端3-4裂;果柄长1厘米,有宿存苞片及萼片;种子6-8粒,长约2厘米。花期11-12月。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6m,树皮淡黄色,平滑。叶互生,宽披针形至长椭圆形。花单生叶腋或近顶生,花金黄色,花瓣肉质,具蜡质光泽,开放时呈杯状、壶状或碗状,径3—6cm;花瓣9—11枚,阔卵形至倒卵形或矩圆形,肉质,具蜡质光泽;花期11月至翌年3月。蒴果三角状扁球形,内藏6-8粒种子,种皮黑褐色,黄绿色或紫褐色;果期10-12月。
金花茶的生态习性金花茶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喜欢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微酸性至中性均土壤中可生长。多生长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阴坡溪沟处,苗期喜荫蔽,进入花期后,颇喜透射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至中性均土壤中可生长。耐瘠薄,也喜肥。耐涝力强。常常和买麻藤、藤金合欢、刺果藤、楠木、鹅掌楸等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环境要求
金花茶植物为喜暖热植物,属具热带性树种,对热量要求较高,但种间与不同生育阶段表现有一定差异。引种到中亚热带气候乃能正常生长发育。金花茶有喜润好湿的特性,种间与不同生育期对水湿条件不同,营养生长期要求较高,而花期遇雨过多易引起落花。金花茶不能忍耐直射阳光的照射,为喜阴耐阴植物,要求的光照度一般在320-600Lux,但种间有差异,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植株生长、结实性、更新能力与荫蔽度成正相关。
金花茶的分布区域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一般生长在非钙质土的山地常绿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极为罕见,分布极其狭窄,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仅分布于中国广西防城港市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一带,生长于海拔700米以下,以海拔200-500米之间的范围较常见,垂直分布的下限为海拔20米左右。如金花茶在防城县大王江附近的滨海丘陵台地仍有分布。垂直分布的上限可达海拔890米,如宁明县那陶大山仍可见到个别小瓣金花茶,数量极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