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编辑大藤本,初为直立灌木或小乔木,后分枝攀援而成大藤本;茎长15-30米,基部直径约15厘米,树皮黄棕色。叶有小叶7-9;叶柄长15-60厘米,无毛;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短鞘状;小叶片革质,倒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长12-26厘米,宽4-9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两面均无毛,边缘全缘,侧脉20-30对,在边缘连合,明显;小叶柄长3-5厘米,无毛。伞形花序直径4-6厘米,有花3-7朵,3-5个组成顶生复伞形花序或短圆锥花序;总花梗粗壮,长4-8厘米,无毛;苞片卵形,革质,长约1.5厘米;花梗粗壮,长1.5-2厘米,无毛;花大,直径1.5-2.5厘米;萼筒革质,无毛,边缘有不明显的小齿;花瓣合生成帽状体,早落;雄蕊多数,通常50-70;花丝厚,长约3毫米,子房多室,无定数;无花柱,柱头多数,互相紧靠排列成几条分枝的长条状,或3-5条不整齐的放射状;花盘宽扁,中央下陷。果实球形,背扁,直径2-3.5厘米,外果皮肉质。[1]
分布生境编辑分布于云南南部。生于林中,攀附于其他树木上,海拔约1600米。印度、孟加拉、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1]
繁殖方法编辑叶插或扦插,叶、扦插亦于春季进行,剪取一年生枝条8~10厘米,去掉下部叶片,扦插于河沙或蛭石做的床土上,保温保湿,25℃时4~6周生根。[2]
栽培技术编辑
温度多蕊木适宜长在高温热、高湿度的环境,土壤则可采用易排水或沙质培土,一般采用播种或扦插的方式培育幼苗。其育苗温度以20~28℃为佳,最高不要超过30℃,最低不可在12℃以下,因为过低的成长温度会使得其叶子掉落,影响其可观性,因此在冬季5℃以下时一定要对其进行防寒保温。[2]
光照多蕊木需要充足的光照,但是在夏季不可长时间接受强光照射,否则会出现黄叶和掉叶现象,因此在春夏两季要进行适当的遮阴,秋冬两季光照不强,可采用一些增加光照的方法。[2]
肥水春季和秋季并不是极端天气的时期,其土壤可干可湿,冬季又寒又干,生长比较缓慢,土壤一般比较干,夏季酷热,需要不断浇水给予降温和补充水分,故以湿性土壤为主。因4~10月为其生长旺盛期,可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肥。[2]
病害多蕊木易患炭疽病和叶斑病,在虫害方面也易受到潜叶蛾、红蜘蛛、介壳虫、蓟马等的危害,所以需加强防治,必要时喷涂一些农药。[2]
主要价值编辑多蕊木茎叶供药用,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