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四川、河南、山东等地。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牡丹皮和牡丹酚的毒性小。
中文名称
牡丹皮
分布区域
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
别 称
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门
被子植物门
种
牡丹
界
植物界
目
毛茛目
科
毛茛科
用 量
6-12g
纲
双子叶植物纲
毒 性
小毒
采收季节
秋季
属
芍药属
多年生落叶小灌木,高1~1.5米。根茎肥厚。枝短而粗壮。叶互生,通常为2回3出复叶;柄长6~10厘米;小叶卵形或广卵形,顶生小叶片通常为3裂,侧生小叶亦有呈掌状3裂者,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略带白色,中脉上疏生白色长毛。花单生于枝端,大形;萼片5,覆瓦状排列,绿色;花瓣5片或多数,一般栽培品种,多为重瓣花,变异很大,通常为倒卵形,顶端有缺刻,玫瑰色,红、紫、白色均有;雄蕊多数,花丝红色,花药黄色;雌蕊2~5枚,绿色,密生短毛,花柱短,柱头叶状;花盘杯状。果实为2~5个蓇葖的聚生果,卵圆形,绿色,被褐色短毛。花期5~7月。果期7~8月。生于向阳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常栽培于庭园。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有些文献将丹皮的来源科属归为芍药科,这是由毛茛科与芍药科的分类争议引出的。芍药科原本只是毛茛科的一个属,但其外部形态、内部构造以及化学成分均与毛茛科有显著区别,因此多数学者把芍药属Paeonia提升为芍药科Paeoniaceae。
牡丹皮[1]丹皮为常用大宗家种品种,年需要量大约在8000吨左右,是六味地黄丸等著名中成药的主要配方,也是饮片中的常用品。丹皮生长周期长,可以长期存放且不会出现虫蛀,丹皮在亳州和白芍为姊妹品种,是大户大资金乐于进入,也是众多压货爱好者追逐的主要对象,从来都不缺乏人气。
丹皮7月开始零星采挖产新,可延续到冬初,产新季节8-12月,高峰期10-11月。一般育苗两年后移栽,多数生长周期为5年(不包括育苗期),亩产量在600公斤左右,如果行情不好,也可延长生长周期,产量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据了解,10年的丹皮也没有出现木质化的问题。受价高影响据反映有籽播,并反应三年可以采挖,通过了解这种情况还比较少见,因为籽播多为育苗用,栽培密度非常大,三年的能勉强出土,但个头较小,一般药农不采取这种繁育方法。丹皮不能套种,管理粗放但加工难度大,比较费工费时。丹皮一般不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市场价格,丹皮和其它家种品种一样,生产高峰总是和价格高峰相反,所以,丹皮也是低纳高出做长线,大投资的好品种。但一般很难出现真正的供求关系。丹皮主产地相对集中,次产区比较分散。主产地:安徽亳州、铜陵、陕西商洛、山东菏泽地区,其中安徽亳州占总产量的50%左右。亳州主产地,五马(泗河)、颜集、华佗镇、芦庙、谯东镇,沙土、南部的牡丹张、十九里、赵桥有零星分布。
亳州丹皮颜色白,多加工饮品及走用药单位,亳州饮片加工户主要集散在吕蚌口和甘湾,每年加工的饮片量达千吨左右;铜陵丹皮含量高,但颜色红,产地加工只抽心不刮皮,直接走用药单位;陕西、山东产区因当地农户缺乏加工经验,刮皮不干净、抽心率也不高,而且在抽心时多把丹皮砸碎,外观不好看,影响质量,多走药厂用。
丹皮在八十年代,在国家当时严重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以商丘某药材站经营大户参与的曾有一次失败的运作,在高价的时候由于没有供求矛盾,高价持续期非常短暂,仅仅几个月。丹皮出手是个难题,而散户众多,更有销售优势。丹皮闲散地、沟壑边都有生长,生产潜力存在争议,底下仓库不可轻视。只是行情火热的时候,将来能否都能在高价实现利润需要观察。刮丹皮长期存放会变色,适合于泽泻同存放,黑丹皮好存好卖。事实证明,丹皮历史上从来还都没有出现过真正的供求关系,涨价往往都是人为造成的,所以,人为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败。
规格质量:以铜陵丹皮(凤丹)为最好,刮丹好于粉丹多用于饮片,黑丹多用于药厂;
产地代表:安徽亳州量最大,其次为铜陵凤凰山一带,山东菏泽,山西商洛及河南洛阳等地为次产区。
关键词:低价、在地面积少、大户参与。
中药名:牡丹皮
别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拼音mu dan pi
英文名Tree Peony Bark,CORTEX MOUTAN
原植物Paeonia suffruticosaAndr.
药用部位植物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凉血药;利水药;去湿药。[1]
附注植物描述,详见词条:牡丹
形态: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cm,直径0.5--1.2cm,厚0.1--0.4cm
外表面:原丹皮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刮丹皮粉红色或淡红色
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系针、、柱状牡丹酚结晶),俗称“亮银星”
质地:质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纹理不明显
气味:气芳香,味微苦而涩,有麻舌感
①原丹皮
根皮呈圆筒状、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两边向内卷曲,通常长3~8厘米,厚约2毫米。外表灰褐色或紫棕色,木栓有的已脱落,呈棕红色,可见须根痕及突起的皮孔;内表面淡棕色或灰黄色,有纵细纹理及发亮的结晶状物。质硬而脆,断面不平坦,或显粉状,淡黄色而微红。有特殊香气,味微苦而涩,稍有麻舌感。
②刮丹皮
牡丹皮-中药材又名:粉丹皮(《滇南本草》),表面稍相糙,粉红色。其他均与原丹皮同。上述二种药材,以条粗长、皮厚、粉性足、香气浓、结晶状物多者为佳。
(1)本品粉末淡红棕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3~16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飞鸟状;复粒由2~6 分粒组成。草酸钙簇晶直径9~45μm,有时含晶细胞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含数个簇晶。木栓细胞长方形,壁稍厚,浅红色。
(2)取本品粉末0.15g ,加无水乙醇25ml,振摇数分钟,滤过。取滤液1ml,加无水乙醇至25ml,照分光光度法(
牡丹皮-药用部分附录ⅤA)测定,在274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铜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
牡丹采挖后,刮取根皮,晒干入药。
牡丹皮⑴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
⑴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1]
牡丹皮陶弘景:牡丹,今东间亦有。色赤者为好,用之去心。
1.《唐本草》:牡丹,生汉中。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雕,根似芍药,肉白皮丹。土人谓之牡丹,亦名百两金,京下谓之吴牡丹者是真也。今俗用者异于此,别有臊气也。
2.《四声本草》:牡丹,今出合州者佳。白者补,赤者利。出和州、宣州者并良。
3.《本草图经》:牡丹,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 五月结子黑色,如鸡头子大。根黄白色,可五、七寸,长如笔管大,二月、八月采,铜刀劈去骨,阴干用。此花一名木芍药。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药中不可用此品,绝无力也。
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
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以安徽铜陵凤凰山产者质量最优,习称凤丹。
牡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本草经集注》云:“今东间亦有色赤者为好。”《新修本草》载:“生汉中。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调,根似芍药,肉白皮丹。”《本草图经》载:“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花有黄紫红白数色。此当是山牡丹,其茎梗枯燥,黑白色。二月于梗上生苗叶,三月开花,其花叶与人家所种者相似,但花止五六叶耳。五月结子黑色,如鸡头子大。根黄白色,可五七寸长,如笔管大……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本草纲目》载:“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唐人谓之木芍药,以其花似芍药,而宿干似木也。”综上所述,古今所用之牡丹皮,其原植物品种基本一致。
主产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甘肃、陕西、山东、贵州等地。此外,云南、浙江亦产。以湖南、安徽产量最大。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的质量最佳,称为凤丹皮;安徽南陵所产称瑶丹皮;四川垫江、灌县所产称川丹皮;甘肃、陕西及四川康定、泸定所产称西丹皮;四川西昌所产的称西昌丹皮,质量较次。西丹皮除上述正品丹皮外,在陕西尚用矮牡丹、紫斑牡丹的根皮。西昌丹皮品种复杂,除正品丹皮外,尚用黄牡丹、野牡丹、保氏牡丹、四川牡丹的根皮。
此外,四川尚产一种茂丹皮,为茂纹牡丹。云南所产的云南丹皮,则为黄牡丹和云南牡丹的根皮。
牡丹皮含牡丹酚(Paeonol)、牡丹酚甙(Paeonoside)、牡丹酚原甙(Paeonolide)、牡丹酚新甙(Apiopaeonoside).亦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苯甲酰氧化芍药甙(Benzoyl-oxypaeoniflor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等. 此外,尚含挥发油、植物甾醇、苯甲酸、蔗糖、葡萄糖等.
根皮含芍药甙(paeonifol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牡丹酚(paeonol),牡丹酚甙(paeonoside),牡丹酚原甙(paeonollide),牡丹酚新甙(apiopaeonoside),苯甲酰基氧化芍药甙(benxoyloxy-paeoniflorin ),2,3-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2,3-dihydroy-4-methoxyacetophenone),3-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3-hydroxy-4-methoxyacetophenone),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glucose)没食子酸(gallic acid)等。
1. 取粉末微量升华,显微镜下可见长柱形结晶或针状及羽状簇晶,滴加三氯化铁醇溶液,则结晶溶解而显紫红色.(示牡丹酚)
2. 取粉末2g,加水50ml蒸馏,将产生的蒸气导入盛有氯亚胺基2,6-二氯苯醌试剂(取氯亚胺基2,6-二氯苯醌0.1g,加硼砂3.2g,研磨均匀即得)0.1g与蒸馏液1ml中,2min内牡丹皮的溶液显蓝色(示丹皮酚).芍药根皮不显色[1].
3. 薄层层析:(1)牡丹皮(2)牡丹皮(3)牡丹皮(4)丹皮酚
样品 液: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振摇10分钟,过滤, 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酮溶解,使成2 ml,作供试液备用.
对照品液: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展 开:环己烷-醋酸乙酯(3:1)
显色: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显相同的色斑.
取本品粗粉约0.2g,精密称定,用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约450ml,加水至500ml,摇匀.在274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丹皮酚(C9H1OO3)的吸收系数(E1%1cm)为862计算, 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丹皮酚(C9H1OO3)不得少于1.20%.
1.对心血管的影响:牡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丹皮煎剂,去牡丹酚后的煎剂1.0-3.0g/kg或牡丹酚80-120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犬和大鼠均有降压作用。原发和肾型高血压犬,用牡丹皮煎剂5g/kg灌胃,连续5天,于第6天,第7天剂量增至10g/kg,血压明显下降。肾型高血压犬,用去牡丹酚后的煎剂10g/kg灌胃,连续10天血压下降。用牡丹酚0.5-1.0g/kg给肾型高血压犬和大鼠也出现一定的降压效果。牡丹酚能显著抑制正常心肌细胞快相(5分钟)和慢相(120分钟)45Ca摄取及搏动频率,显著抑制钙反常心肌细胞45Ca摄取和降低胞内过氧化脂质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表明牡丹酚减轻钙反常损伤与阻止Ca2+内流及抗氧化有关。牡丹酚磺酸钠除能抑制钙离子摄取外,且能显著抑制钙反常心肌细胞的45Ca摄取及其胞膜SA含量,与剂量呈相关关系。另用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研究牡丹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果造型加牡丹酚组主动脉内膜病变肉眼定级及形态学组化分析,均比造型对照组显著减轻。表明腹腔注射牡丹酚100mg/kg·d,连续6周能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丹皮酚对口服伤寒、副伤寒菌苗引起的小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降低正常小鼠体温。口服丹皮酚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鼠尾压痛反应,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小鼠的运动亢进,能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时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能明显对抗戊四氮、士的宁、烟碱和电休克所致的惊厥。作用部位在中脑网状结构和丘脑。
3.抗炎作用:用丹皮酚灌胃,对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醋酸或5-羟色胺引起的小鼠腹腔或豚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实验证明丹皮水煎剂对角叉菜胶性浮肿、佐剂性关节炎及Arthus反应等所致多种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这与其抑制炎症组织的通透性和抑制PGE2的生物合成有关,丹皮不能抑制残存肾上腺的代偿性增生,对肾上腺维生素C的代谢也无明显影响,提示它既无类可的松样的作用,也无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即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Ⅰ、Ⅱ、Ⅲ型变态反应是由特异性抗体介导的反应,丹皮对抗体的形成并无明显影响,但对之均有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非特异性抗炎机制发挥作用,而抑制血清补体活性,也就增强其抗炎效应。丹皮不抑制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不影响补体旁路途径的溶血活性,提示牡丹皮在发挥抗炎作用的同时,不能抑制正常体液免疫功能。
4.抑菌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牡丹皮煎剂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牡丹叶煎剂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抗菌作用,其有效成份为没食子酸。鸡胚实验表明,牡丹皮煎剂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但小鼠治疗实验结果不一致,故其抗病毒效果尚不能肯定。有人对牡丹皮不同煎煮时间其水煎剂的抑菌成份对热稳定性关系进行探讨。提示牡丹皮经30分钟煎煮后体外抑菌能力明显优于煎剂时间为15分钟的水煎剂,而与煎煮时间为60、90分钟的水煎剂抑菌能力未见显著差异。
5.抗凝作用:体外对人血小板试验,发现牡丹皮水提物及芍药酚均能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产生血栓素A2,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是由于抑制从花生烯酸至前列腺H2的环氧化酶反应的结果。牡丹皮甲醇提取物有抑制内毒素所致实验性血栓的作用。研究表明,牡丹皮抗血栓形成的机理是:丹皮酚、苯甲酰芍药甙及苯甲酰氧化芍药甙抑制血小板凝聚,而丹皮酚、芍药甙、氧化芍药甙有抗调理素作用;苯甲酰芍药甙有阻断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及抗纤维蛋白溶菌酶的作用;氧化芍药甙、苯甲酰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对红的胞膜有较强的稳定作用,从而抑制血栓形成。用芍药甙给大鼠腹腔注射或在体外均能抑制ADP或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6.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给小鼠分别灌胃牡丹皮,丹皮酚、芍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均能促进静脉注射的碳粒在血中的廓清速度,即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也有促进作用,显微镜检查见肝中枯氏细胞及脾中巨噬细胞吞噬力增强。芍药甙、氧化芍药甙在体外亦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乳液的吞噬功能。丹皮液给小鼠腹腔注射能使其脾脏溶血后斑数增加。用丹皮酚给小鼠腹腔注射每大25mg/kg,连用6天,能使脾重明显增加,且可对抗考的松、环磷酰胺所致胸腺重量的减轻。由上可见牡丹皮对体液及细胞免疫均有增强作用。
7.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丹皮及其所含丹皮酚,芍药甙对肾上腺素所致的脂细胞的脂肪分解有抑制作用;丹皮水提物能增加脂细胞中葡萄糖生成脂肪,而且明显增加胰岛素所致的葡萄糖生成脂肪。
8.其它作用:用20%丹皮红藤灌入腹腔,对家兔损伤性腹腔粘连有显著预防效果。注入福氏佐剂引起的慢性关节炎鼠,在两个月内于大鼠皮下注射致炎剂酪蛋白,可引起关节炎性的足、尾的变性继续恶化,足、尾的皮下纤维化、骨增生,骨纤维症明显,腹部皮下组织中亦有结缔组织增殖,若在给予酶蛋白的同时连续喂饲牡丹皮或桂枝茯苓丸,则能抑制酶蛋白的新诱发损害。丹皮甲醇提取物体内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子宫颈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丹皮酚对苯并芘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对大鼠有利尿作用。
用重用牡丹皮组成的复方,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效果尚佳牡丹皮(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4:245);单用牡丹皮水煎服,治疗高血压7例,疗效较好(辽宁医学杂志,1960,7:48);用牡丹皮清水浸泡后的蒸馏液滴鼻,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率为87.1%(湖南医药杂志,1983,4:24);用3.5%丹皮酚霜外涂皮损处,治疗急性湿疹27例,治愈8例,显效5例,好转6例(中医杂志,1983,10:19)。
牡丹皮和牡丹酚的毒性小。牡丹酚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观察48小时),静脉注射为96mg/kg,腹腔注射为781mg/kg,灌胃为3430mg/kg。牡丹酚溶于50%花生油中,小鼠1次灌胃,观察3天,其半数致死量为4.9士0.47g/kg;用于治疗实验性高血压犬,未见肝功能、血象、血液非蛋白氮、心电图等异常,仅有眼分泌物稍增加,眼粘膜有充血现象。喜马拉雅山产之喜马牡丹Paeonia emodi热浸液对各种动物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但对蛙心则抑制,对兔、豚鼠肠管有解痉作用。药用牡丹P.Officinalis之乙醇提取物,蒸去乙醇,对蛙心有洋地黄样作用,能兴奋子宫,抑制大鼠及兔肠管,轻度降低大白鼠血压,但无镇痛及抗惊厥作用(电休克及五甲烯四氮唑的休克)。
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旱、怕涝、怕高温,忌强光。喜上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上或粉砂壤土。盐碱地、粘土地不宜栽培。忌连作,隔3-5年再种,种子千粒重198g,适宜随采随播。
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或嫁接繁殖。
种子繁殖:牡丹种子具有上胚轴休眠特性,以秋播为好。播期北京地区9月中下旬;安徽8月上旬至10月下旬;山东8月上旬至9月上旬。种子播前以50℃温水浸24-30h,促使发芽。春播种子需进行湿沙贮藏后播种。选地施足基肥,每1hm2 60000-75000kg,撒均匀,深翻15-30cm,耙平,做长方形高畦,按行距6-9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于沟中,每 1hm2下种量 375-525kg,覆土盖平稍镇压,越冬覆保墒土 6cm,或牛马粪1.5-3cm,再盖草以保温保温。翌年早春去掉覆盖物,随地温回升,再扒去保墒土。在幼苗出土前浇1次催芽水,幼苗出齐后追肥l-2次。秋季,选健壮幼苗按行株距30cm X 50cm移栽,栽后培土6-9cm,保护过冬。
分株繁殖:整地作成高垄,在收获牡丹皮时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小根,按根丛形状分劈,每根留芽子2-3个,以1%硫酸铜抹伤口,防止感染。按行株距40cm x 60cm栽于整好地内,每1hm2栽植12000株,栽后浇水、保墒,封冻前培土。
嫁接繁殖:此方法多用于观赏品种,大面积栽培上不用。
每月中耕除草1-2次,幼龄期中耕宜浅,全年松土7-10次,春、秋各追施土杂肥2500-3000kg,或饼肥150-250kg,于行间沟施。北方寒冷地区,需防寒越冬,于10月下旬在植株四周培土或鞋面盖草。
灰霉病,喷波尔多液1:1:100倍液,每10dl次。斑点病,喷600借代森锰锌。锈病,初期喷波美0.4-0.3度石硫合剂7-10dl次。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丹皮酚(G9H10 O3)不得少于1.20%。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5.0%。
商品按加工方法及产区分有凤丹皮(安微铜陵凤凰山,习称凤丹皮)、原丹皮(连丹皮)和刮丹皮3种,均分为1-4个等级。凤丹皮、原丹皮:
一等:长6cm以上,中部围粗2.5cm以上;
二等:长cm以上,中部围粗1.8cm以上;
三等:长4cm以上,中部围粗1cm以上;
四等:不符合一、二、三等的细条及断支碎片,最小围租不低于0.6cm。
刮丹皮:
一等:长6cm以上,中部围粗2.4cm以上;
二等:长5cm以上,中部围粗1.7cm以上;
三等:长4cm以上,中部围粗0.9cm以上;
四等:不合一、二、三等长度的断支碎片。
1.张元素:牡丹皮,治神志不足,神不足者手少阴,志不足者足少阴,故仲景八味丸用之,能泻阴中之火。牡丹皮入手厥阴、足少阴,治无汗骨蒸;地骨皮(入)足少阴、手少阳,治有汗骨蒸也。牡丹皮治无汗之骨蒸,须与青蒿子、天麦门冬、沙参、地黄、五味子、牛膝、枸杞之属同用,始得其力。
2.李杲:心虚肠胃积热,心火炽甚,心气不足者,以牡丹皮为君。
3.《本草纲目》:牡丹皮,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血分伏火。盖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肾气丸用之。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
4.《本草经疏》:牡丹皮,其味苦而微辛,其气寒而无毒,辛以散结聚,苦寒除血热,入血分,凉血热之要药也。寒热者,阴虚血热之候也。中风瘛疭、痉、惊痫,皆阴虚内热,营血不足之故。热去则血凉,凉则新血生、阴气复,阴气复则火不炎而无因热生风之证矣,故悉主之。痈疮者,热壅血瘀而成也。凉血行血,故疗痈疮。辛能散血,苦能泻热,故能除血分邪气,及症坚瘀血留舍肠胃。脏属阴而藏精,喜清而恶热,热除则五脏自安矣。《别录》并主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者,泄热凉血之功也。甄权又主经脉不通,血沥腰痛,此皆血因热而枯之候也。血中伏火,非此不除,故治骨蒸无汗,及小儿天行痘疮,血热。东垣谓心虚肠胃积热,心火炽甚,心气不足者,以牡丹皮为君,亦此意也。
5.《本草汇言》:沈拜可先生曰:按《深师方》用牡丹皮,同当归、熟地则补血;同莪术、桃仁则破血;同生地、芩、连则凉血;同肉桂、炮姜则暖血;同川芎、白芍药则调血;同牛膝、红花则活血;同枸杞、阿胶则生血;同香附、牛膝、归、芎,又能调气而和血。若夫阴中之火,非配知母、白芍药不能去;产后诸疾,非配归、芎、益母不能行。又欲顺气疏肝,和以青皮、柴胡;达痰开郁,和以贝母、半夏。若用于疡科排脓、托毒、凉血之际,必协乳香、没药、白芷、羌活、连翘、金银花辈,乃有济也。牡丹皮,清心,养肾,和肝,利包络,并治四经血分伏火。血中气药也。善治女人经脉不通,及产后恶血不止。又治衄血吐血,崩漏淋血,跌扑瘀血,凡一切血气为病,统能治之。盖其气香,香可以调气而行血;其味苦,苦可以下气而止血;其性凉,凉可以和血而生血;其味又辛,辛可以推陈血,而致新血也。故甄权方治女人血因热而将枯,腰脊疼痛,夜热烦渴,用四物重加牡丹皮最验。又古方用此以治相火攻冲,阴虚发热。又按《本经》主寒热,中风瘛疭、痉、惊痫邪气诸症,总属血分为眚。然寒热,中风,此指伤寒热入血室之中风,非指老人气虚痰厥之中风也。其文先之以寒热二字,继之以瘛疭惊痫可知已,况瘛疭、惊痫,正血得热而变现,寒热又属少阳所主者也。6.《本草正》:丹皮,赤者行性多,白者行性缓,总之,性味和缓,原无补性。但其微凉辛,能和血、凉血、生血,除烦热,善行血滞。滞去而郁热自解,故亦退热。用此者,用其行血滞而不峻。
7.《得配本草》:丹皮、川柏,皆除水中之火,然一清燥火,一降邪火,判不相合。盖肾恶燥,燥则水不归元,宜用辛以润之,凉以清之,丹皮为力;肾欲坚,以火伤之则不坚,宜从其性以补之,川柏为使。
8.《本草求真》:世人专以黄柏治相火,而不知丹皮之功更胜。盖黄柏苦寒而燥,初则伤胃,久则伤阳,苦燥之性徒存,而补阴之功绝少,丹皮能泻阴中之火,使火退而阴生,所以入足少阴而佐滋补之用,较之黄柏不啻霄壤矣。
9.《重庆堂随笔》:丹皮虽非热药,而气香味辛,为血中气药,专于行血破瘀,故能堕胎,消癖。所谓能止血者,瘀去则新血自安,非丹皮真能止血也。血虚而感风寒者,可用以发汗,若无瘀而血热妄行,及血虚而无外感者,皆不可用,惟入于养阴剂中,则阴药借以宣行而不滞,并可收其凉血之功,故阴虚热入血分而患赤痢者,最为妙品。然气香而浊,极易作呕,胃弱者服之即吐。诸家《本草》皆未言及,用者审之。
10.《本经疏证》:牡丹皮入心,通血脉中壅滞与桂枝颇同,特桂枝气温,故所通者血脉中寒滞,牡丹皮气寒,故所通者血脉中热结。
1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中风瘛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12.《名医别录》: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13.《药性论》: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14.《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15.《珍珠囊》: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无汗骨蒸。
16.《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症瘕之疾,除血分之热。[1]
17.《医学入门》: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
18.《本草纲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1.青蒿鳖甲汤(《瘟病条辨》)主治瘟病后期,邪伏阴分证。青蒿6克,鳖甲15克,细生地12克,丹皮的图片(20张)知母6克,丹皮9克。上药以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方中佐以牡丹皮辛苦性凉,泻阴中之伏火,使火退而阴升。
2.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主治热入血分证,热伤血络证。水牛角30克,生地黄24克,赤芍12克,牡丹皮9克上药四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方中丹皮苦辛微寒,入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效。
3.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 心忪颊赤口燥咽干 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 月水不利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治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 痰嗽潮热肌体羸瘦 渐成骨蒸:牡丹皮50克,干漆(炒)100克,苏木、蓬莪术(炮)、鬼箭各0.5克,甘草 (半盐汤炙、半生)、当归、桂心、芍药、延胡索(炒)、陈皮(去白)、红花、乌药、没药(别研令细)各50克.上为末.每服10克,水一盏煎至七分 不拘时候服.(《局方》牡丹散)
4.治妇人月水不利 或前或后乍多乍少腰痛腹痛手足烦热:牡丹皮50克苦参半两贝母1.5克(去心称).上三味捣罗为末 炼蜜和剂捣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空腹米饮下日三.(《圣济总录》牡丹丸)
5.治通经 :牡丹皮6-9克仙鹤草、六月雪、槐花各9-12克 水煎冲黄酒、红塘经行时早晚空腹服.忌食酸、辣、芥菜.(《青岛中草药手册》)
6.治产后血晕、血崩经水不调远年干血气:红花、干荷花、牡丹皮、当归、蒲黄(炒)各等分.上药共为细末每服25克 酒煎连渣温服.(《保命集》红花散)
⑴内服:煎汤,6-9克;或入丸、散。
⑵内服:煎汤,6-12克。
1.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2.《本经逢原》: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3.《得配本草》: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
4. 《本草经集注》:畏菟丝子。
5. 《古今录验方》:忌胡荽。
6. 《唐本草》:畏贝母、大黄。
7. 《日华子本草》:忌蒜。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该品苦寒,入心肝血分。善能清营分、血分实热,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发斑、吐血、衄血,可配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等药用;治温毒发斑,可配栀子、大黄、黄芩等药用,如牡丹汤(《圣济总录》);若治血热吐衄,可配大黄、大蓟、茜草根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若治阴虚血热吐衄,可配生地黄、栀子等药用,如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篇》)。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该品性味苦辛寒,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知母、生地黄等药用,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该品辛行苦泄,有活血祛瘀之功。治血滞经闭、痛经,可配桃仁、川芎、桂枝等药用,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治跌打伤痛,可与红花、乳香、没药等配伍,如牡丹皮散(《证治准绳》)。
4.痈肿疮毒。该品苦寒,清热凉血之中,善于散瘀消痈。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可配大黄、白芷、甘草等药用,如将军散(《本草汇言》);若配大黄、桃仁、芒硝等药用,可治瘀热互结之肠痈初起,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