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景”(注:本文中的“散景”,就是我们常说的“焦外成像”,为保持文章的原汁原味,仍然保留“散景”这种说法),Bokeh,是一个最近让很多喜爱摄影的朋友相当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在著名的徕卡镜头群中有许多支有著相关令人赏心悦目的”散景”,这其中有75mm/1.4 Summilux M,80mm/1.4 Summilux R,50mm/1.0 Noctilux M,与35mm/2 Summicron Pre ASPH。
【 tulaoshi.com - 摄影入门 】
“散景”(注:本文中的“散景”,就是我们常说的“焦外成像”,为保持文章的原汁原味,仍然保留“散景”这种说法),Bokeh,是一个最近让很多喜爱摄影的朋友相当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在著名的徕卡镜头群中有许多支有著相关令人赏心悦目的”散景”,这其中有75mm/1.4 Summilux M,80mm/1.4 Summilux R,50mm/1.0 Noctilux M,与35mm/2 Summicron Pre ASPH。尤其是这最后一支更有人称之为King of the Bokeh,散景之王 (注一)。当然这篇文章的目的并非要吹捧徕卡镜头的散景有多么的好,事实上,很多的镜头制造商也开始将此一镜头的特性加入设计时的考量,同理,不止是徕卡的镜头,有相当多的日本名制造厂所出的镜头一样有出色的散景,甚至他们也将散景列为设计镜头的考量之一,举个例子来说,相当受欢迎的Contax 645中型相机在美国的英文版的介绍说明书中,就将Bokeh列为他们的镜头其中之一的优点。由此可见,这个观念已经逐渐的形成。而本文是是想试著将这一个让人感到困惑的字眼借由文字与图片介绍一下,让有兴趣的朋友多了解。
Bokeh这个英文单字初看就觉得它不是源自英国或是美国,没错,它不是正式的英文单字,它是自我们的邻国日本而来的,要念BOKEH,依英文的念法是BOKE,然而这是转化的英文,所以它的正确念法应该是Bo-Ke,在英文的文字中要找一个接近这个Bokeh意思的字并不容易,真要找一个英文单字的话,Convolution可能是最贴切的了。Convolution是意指影像渐变模糊的一个过程,而真正的散景 (Bokeh) 也是于景深外的影像渐渐变为模糊松散的。景深是一个被很多摄影朋友忽略的重要概念,这或多或少与使用自动对焦相机与镜头所形成的拍摄习惯有些关系,由于自动对焦的精准,现代人的拍摄有时候就不再需要利用景深去弥补对焦时的失误,我们常见的自动对焦镜头的景深表尺时常是语焉不详的,更不用提变焦镜头,变焦镜头上的景深表尺可以说是聊备一格罢了。
注一:这三篇文章刊登在《摄影技术》Photo Techniques 1997年 5/6月号,杂志原名为"Darkroom Techniques",分别是:《何谓散景》(What is bokeh ),作者John Kennerdel、《关于散景的名词探讨》(Notes On the Terminology of Bokeh),作者Oren Grad,以及《散景的技术面观点》(A Technical View of Bokeh),作者Harold Merklinger
所谓的Bokeh,它有松散模糊的涵意在其中,而Bokeh在日本人所强调的镜头特质中,指的是:影像中松散模糊的前景或背景,事实上如果要细分,Bokeh还有许多的其它的很多不同的型态。像有一种叫Nisen Bokeh,这种散景恐怕不会是你想要的,因为它的特色是一直线物体的背景会同时出有两直线物体的背景,或许我们可称它为双线散景,像这样出现的散景,通常是不好的散景。还有一种叫Enkan Bokeh,这是会产生环状的散景,或可称为环型散景,这种散景常可以在反射式的镜头中发现,美国人称他为Donunt状的散景,因为它与美国人嗜吃的甜甜圈的形状是一样的。一般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背景的光源所形成的近圆形光斑也是散景的一种,这种散景的产生与光圈叶片数目,和光圈的孔状是有相当大的影响,而这种因为光圈孔成近似圆形所产生的叫做”Ten Bokeh”,点状散景。
图一 Leica M6 TTL, 75mm/1.4 Summilux M, Fuji Sensia at E.I. 100
如图一,在兰花背后的光斑形状就会与光圈开孔的形状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散景是很常在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拍摄物体时,从物体背后的点状光源呈现出来的散景形状,一般人都是喜欢越圆的越好,而要越圆的形状,光圈的叶片数目一般来说是要越多越好,至于为何要叶片数越多越好是由于越多的光圈叶片会有比较像圆形的光圈孔。
为了要拥有这种圆形的光圈孔,目前已有像Minolta TC-1这样的相机为例,它不是采取光圈叶片的方法,它采用不同大小的纯圆形孔径去设定光圈的大小,所以它的所有光圈孔形状都是圆形的。散景的好坏是一种相当个人的主观认定,可能有人会认为环状散景很美,但是另一些人却觉得它破坏了影像的美观,然而一个真正让人赏心悦目的散景应该是指:背景之物体像奶油交互融溶到了一种彼此难以分开与辨认的景况,同时使得主体浮突有良好的分离度。用一句简单的话讲,好的散景就是让观赏者感到难以分辨主体其前后景原有型态的一种柔和美景。若是你从影像中看到的散景中各部份仍然保持自我形状的情形,这恐怕就是较差的散景呈现。除了上述所提及的说,要光圈叶片越多越好以外,还有什么原因是会对好的散景有助益呢?常听人说要尽量使用大光圈,用大光圈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要让失焦的区域背景松散模糊个够,不过这倒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有些镜头好散景不一定是出现在大光圈。像35mm/2 Summicron pre-ASPH就不是循著这种”公式”,它的好散景反而是出现在中间的光圈设定像f/5.6。
图二 Leica M6 TTL, 35mm/2.0 Summicron ? M Pre-ASPH, Fuji Sensia at E.I. 100 光圈f/2.0,快门1/250
图三 Leica M6, 35mm/2.0 Summicron ? M ASPH, Kodak Royal Gold 100 at E.I. 100, 光圈f/5.6,快门1/500
图四 Leica M6, 50mm/1.0 Noctilux ? M Kodak Tri-X rated at E.I. 400, 光圈1.0, 快门1/60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eyingrumen/)另外有些人会认为好的散景是应该容易出现在人像镜中,或长焦距的镜头如300mm/2.8,400mm/2.8,甚至是像600mm/4这样子的大炮镜头。
图五 Leica R8, 280mm/2.8 Telyt APO (Pre - Module), Kodak Kodakchrome 64 rated at E.I. 64光圈4.0, 快门1/250
没错,好的散景是比较容易出现在长焦距的镜头上,可是我们在观察散景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长焦镜因前后景压缩后所造成的模糊美感与因长焦距镜头视角较小所?取的局部背景的模糊感,有时候并不能说是真正美丽的散景。例如望远变焦镜头的散景,有时比不上定焦镜的散景来得漂亮,又像400mm,500mm,600mm,这些镜头它们所拍摄下的影像都是很局部的,因为这些镜头拍摄时的视角极小,所以当你看到主体背后的散景时,你会因为它的背景相当的局部与单纯,而会觉得每一支长镜头的散景都是很好,所以要判断它们是否有很好的散景常因此而造成混淆。
这两张照片是各具特色,像图三的散景就很平顺,很柔和,而图二则是分离度良好,使得绿叶脱颖而出,较具立体感。
可是的确,一般来说,在大光圈底下的表现会使得散景的美感增添许多,像50mm/1.0 Noctilux-M这支镜头在最大光圈f/1.0下的散景也是堪称一绝,仔细看Noctilux拍出来的散景,你会发现它似乎可以将背景中的物体形状”融化”,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你把一块固体状的奶油,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你就知道像Noctilux这种镜头在大光圈下的散景的感觉。
影响散景的好坏的另外还有一些重要因素,镜头的设计,镜片数的多寡,定焦或变焦,以镜头的设计为例,前面有提及Leica 35mm/2.0 Summicron ?M (Pre-ASPH)这支镜头被称为散景之王,同样地,深受许多摄影朋友所喜爱的Konica Hexar (非Hexar RF),也有著很好的散景,究其原因,Hexar的镜头35mm/2 Hexnon的镜片结构设计与前述徕卡的镜头有颇相似之处,35mm/2 Summicron Pre-ASPH是属于双高斯设计的衍生,相较于其他的镜头设计方式,这种对称式的镜片排列也比较容易产生比较好的散景,所以镜头的设计是会影响到散景的美观,由此或可推出因为中长焦的人像镜(75mm ~ 100mm)多半是对称式的衍生设计,所以他们的散景都是比较优异的。至于镜头中镜片数目的多寡也会对散景发生作用,一般的变焦镜动蓓十数片镜片结构,这种设计是对散景成像的一种挑战,越多的镜片会产生越多的入射光反射,干涉的光学现像,这些现像也或多或少会对散景的形成产生不同的效果。
此外,近年来徕卡的技术有著长足的进步,拥有非球面镜的镜头不断更新出现,以M系的镜头为例,就有多达六支镜头采用此一科技 (注二),不可否认的新一代的徕卡镜头不论在大光圈下的解像力,色彩的饱和度,影像反差都有相当令人激赏的表现,尤其是因非球面镜的缘故,这类镜头可以有效地改善球面像差,以增进影像在边缘与角落的解析力。但是有些朋友对于老一代的镜头却仍然眷恋不已,究其原因,是此类镜头比较有”味道”。而这类的老镜头却也是有著较严重的球面像差,散景的形成与球面像差有著相当程度的相互关系,所以老一代的镜头有时也会形成较佳的散景,以人眼的结构来说,人的眼睛所接受的影像是比较类似一般的球面镜所摄取的,因此当我们注视一般的物体时,边角的影像也是趋于松散模糊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比喻成人眼是一个有球面像差的镜头,在接受一个比较模糊的影像时(假设此为一圆形主体),这个影像的中心会是有较浓的色彩,而后越到边缘越淡,所以老一代的镜头也是有这样的特质,能够表现出较好的散景。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那这些有非球面镜镜头的散景就会差吗?不不不,我的意思不是这样,真正的说法应该就是这句话”这类老一代的镜头有时也会形成较佳的散景”,不是非球面镜没有好散景,举例来说,新一代的徕卡90mm/f2.0 Summicron M APO-ASPH就有相当好的散景。记住,好的散景的产生,不是只有镜头的设计而已,镜头的设计只是其中的一环而已。
注二:1997年的《摄影技术》杂志中,作者 John Kennerdell 将 Leitz Summicron 35mm/2.0 评为 "The king of bokeh"
除了硬体本身的影响外,是否还有其它的因素会形成好的散景,在此提供一个另类的看法:底片。我一直认为现今的底片是进步很多,而且不断的强调粒子性,色彩饱和,以及简单的冲洗方式。就以粒子性来说,Tmax 400就要比Tri-X来得细,可是至今仍有许多Tri-X的忠诚拥护者,为何?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Tri-X的阶调性比较好些,像这种特质,在使用大光圈时会使得所显现出的散景有更多的魅力。又以色彩饱和为例,很多人喜好使用的RVP或是E100VS这种底片,固然他带给你比较多的色彩饱和度,可是相对得它的宽容度低,明暗部的细节很容易就丧失,一但失去过多细节,这影像的散景便可能会遭受到破坏,可惜的是因为现今一部份的镜头,因其色彩还原度不佳,便需要像上述的底片加以补偿,其实老一代的底片如Kodakchrome正片,它的发色自然,不会有过度饱和,而且色彩还原正确,如这种底片也是有比较大的可能性呈现好的散景。
尽管散景的概念已有一段历史,可是Bokeh这个名词是在1997年时,由美国的Photo Techniques(前身是Darkroom Technique)在May/June这期中介绍,其中有三篇文章谈论到散景 (注三),自此,也越来越多喜爱摄影的人士便渐渐地开始了解这个散景的概念。散景的美感绝不会是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本文所提及的一些看法,不一定会让所有的人都认同的,这是因为散景不能由仪器测量出来,它也不能很确切的由镜头结构去判断,换句话说,它不能由制造镜头时的一些参数来”决定”散景美或不美,同样地,它也不能由厂牌来分,有许多的人认为德国的镜头有著较好的散景表现,这也不能成为一个准则,真正散景的美感有时是很主观的认定,简单的说,看的人觉得好,觉得美,这个散景在他来说就是好的散景,所以当很多人在评述一支镜头的散景表现时,很可能得到的答案有你意想不到多。每双眼睛都像一具镜头与相机一般,对美的事物的接受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像有些人会认为散景中的亮处与暗部的分界是越清楚越好,可是有些人却认为最好是亮处与暗处交融在一块,我个人是倾向于后者,不过支持前者的人也不一定是不对,因为不同的审美观会影响到每个人对散景的判断。
注三:Contax 645在英文介绍说明书中曾提到:Bokeh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for producing a subtle and sensitive photograph. Experts say the bokeh of a Carl Zeiss T* lens is the most beautiful of all the lenses...(编者注:“散景”是一幅精巧细致的摄影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曾经有专家号称Carl Zeiss T*镜头能拍出最美的散景效果……) 需注意的是,他所提及的是由一些Experts的意见,并未提及是否在设计镜头时就将散景考虑在内。
后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eyingrumen/)散景是一个很有趣的概念,散景的好坏不是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观念,这篇文章的目地是在于介绍这个观念,至于镜头的好坏,品牌就不是这里所要强调的,文中所提及的器材更不应成为您追求的目标,每一位喜爱摄影的朋友,若是您有机会,将您所拍的正片放在灯箱上,用4X到6X的Loupe去观察散景,你会发现很多很有趣的东西,这样一来,您可以更了解您手上的工具,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如此,这就是本文最大的收获了。
(本文原刊载于2000年11月《摄影网路杂志》第30期。)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513/183845.html
看过《摄影技巧:焦外成像的朦胧美》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