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半身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蒙娜丽莎双手交握,平行于画面底边,胳膊肘处在画面的两角,人的整个姿态形成金字塔构图。
【 tulaoshi.com - 摄影入门 】
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半身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蒙娜丽莎双手交握,平行于画面底边,胳膊肘处在画面的两角,人的整个姿态形成金字塔构图。拉斐尔等人都曾模仿过这种构图。当然这在今天也仍有借鉴意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eyingrumen/)坐姿时,可以让模特把手放在椅子把手上;站立时,让模特手捧一束花,稍微侧立都可以有效地形成金字塔构图。另外让人物会尽可能地填满画框,避免过多背景分散观者注意力。
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元素是,达·芬奇把蒙娜丽莎的眼睛安排在和观者平视的角度。这样,观众就会觉得是在直视蒙娜丽莎,而不是我们在仰视她或她在仰视我们。
法国工程师帕斯卡尔·科特利用自己设计的高清晰数码相机(包括紫外线和红外线等技术手段)为《蒙娜丽莎》拍摄了一幅2.4亿像素的超高清晰度照片。照片每英寸像素达到15万,也就是说,照片上蒙娜丽莎的面部大小是画作上的24倍。
科特认为蒙娜丽莎本人的肤色应该是暖粉色,她身后的天空应该是生动的蓝色,而不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灰绿色。科特认为,画面目前展现出的深绿色背景是500年岁月中油墨颜色沉淀的结果。 吸引视线第二步:渐隐背景突出主体
现在看来习以为常的大光圈、浅景深在当时可算是革命性地创新。因为当时的画家都喜欢让主题和背景都有丰富的细节──而蒙娜丽莎的背景则有些渐隐的效果,远处的景色在焦点之外,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景深。不过可以看到达·芬奇并没有使用“最大光圈”,背景只是渐隐而没有彻底模糊,这在突出主体和交代背景之间做了较好的平衡。
此外,关于背景还有值得我们注意的:不是大家经常讨论的背景是否完全垂直对称,也不是关于背景是否来自于画家的臆想;而是背景的颜色,它是轻柔且温和的,不会有喧宾夺主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eyingrumen/)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513/184694.html
看过《怎样拍出最吸引视线的人像照片》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