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广大的图钉带来的是中医师解读,希望各位图钉们喜欢,谢谢。更多减肥瘦身的经验教程内容,尽在图老师美容频道。冬天寒冷的天气让很多女生的减肥计划都耽搁下来,肉肉怎么办?
【 tulaoshi.com - 减肥 】
冬季易发胖,中医师表示,最近做穴位埋线或针灸减肥约增2-3成,特别是春节期间不注意饮食,激增肥肉的人较多。减肥者最想瘦的部位依序是腹部、臀部和大腿,男女求诊比例约3:7,不管穴位埋线或针灸,两者皆是藉由刺激特定穴位,达到促进循环及加速脂肪分解作用;另可搭配服用科学中药,帮助抑制食欲、提高代谢。
一、埋线减肥原理
中医师解读 埋线减肥法必备常识
针灸透过针头刺激特定穴位,穴位埋线是将人体可吸收的手术线或羊肠线,穿入针头埋进特定穴位,皆可控制中枢神经活性、抑制食欲,在脂肪肥厚区域取穴,有助局部塑身,而穴位埋线可维持较久。
二、埋线减肥需这样做
1、告知身体状况
穴位埋线前,可透过亲友或网路打听诊所的口碑,另可观察诊所环境及医护人员的素质。问诊时,也应先告知医师自身身体状况及目前使用的药物。
2、可埋大腿测试
穴位埋线后24小时内观察有无红肿、热痛,如有应立即回诊;若属易过敏体质,可先埋一针在大腿外侧测试,看24小时内是否过敏,没问题隔天再埋线。
3、针对重点埋线
埋线应针对想雕塑的部位,如腹部可分别在肚脐上下左右的4指腹处各埋1针,腰部两侧各埋2针,不过胸部皮下脂肪薄,怕伤到肺或心脏,不适合埋线。
4、轻按部位消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jianfei/)埋线后用棉花压住伤口,贴上透气胶带,约3~4小时后取下,埋后会有微酸胀感,若出现肿硬颗粒,可轻按压约5-10分钟,助团块消掉,不宜用力按揉。
5、搭配科学中药
可搭配具抑制食欲、增加新陈代谢的科学中药锭剂;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低下或亢进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应先告知医师,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6、控制饮食运动
搭配少吃多动,减重效果更好,每餐淀粉减1/3或半碗,一天蔬菜3份、水果2份,蔬菜1份约煮熟1碗,水果1份约1拳头大,一周运动3次、每次30分钟。
7、有蟹足肿不宜
有蟹足肿体质或糖尿病者,皆不适合埋线,因前者可能出现难看的疤痕,后者伤口较难愈合,若皮肤有溃疡、伤口、皮肤病等,也不适合做埋线;女性生理期头两天埋线,可能让经血流不出或变多,也最好避免。
8、若熬夜易晕针
前天熬夜、饥饿、吃太饱、酒醉皆不宜埋线,因身体处于较虚弱状态,若埋线可能容易出现头晕、恶心想吐、走路不稳、心跳加快等;另泡汤后因全身血液循环加速,也应避免埋线,建议至少间隔2小时。
三、埋线减肥的两大禁忌
1、该疗法属于新医学疗法,疗效目前还没有得到国家有效的临床验证,选择此疗法时必须事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少儿,孕妇,皮肤病、传染病患者不宜采用。此外,个别人埋线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身体局部发红、发胀,高烧以及过敏反应。
2、在西方,“埋线减肥”操作均使用一次性钢针,国内正规医院也都提倡“一人一针”,用过的钢针也都要经过专业的高压蒸汽灭菌消毒。但一些小型个体美容院只是把钢针放在酒精里浸泡消毒,这样只能杀灭细菌,对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则“束手无策”。因此,请消费者千万不要去“三无”美容店做“埋线减肥”。
提示:此外,穴位埋线对失眠、健忘、身疲乏力、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痛经也有一定疗效。
提高新陈代谢减肥 不影响生活的减肥方法
一、减少饮食中的脂肪
人的胖瘦并不仅仅取决于摄入热量的多寡,关键是热量的来源。热量相同的两种食品,一是脂肪丰富的,而另一种则主要是由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构成,那么前者更能使人肥胖,其主要原因是脂肪会使人的新陈代谢减慢。研究证明:如果人的肌体将摄入的含418.4焦热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变成体内脂肪,将消耗掉96.2焦热量;而将摄入的含同等热量的脂肪转变成体内脂肪,只需消耗12.5焦热量就够了。所以,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比脂肪含量高的食品更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
二、选择正确的碳水化合物
并不是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一样比脂肪更能“消耗”热量,如食糖、蜂蜜、小甜饼等单糖制品,则可能成为减肥的破坏者。而多糖食品则是最佳选择,如蔬菜、水果、纯谷类面包和谷类都是多糖食品。每个减肥的人都常常听到一句话:要提高你的新陈代谢率,代谢率下降了,就会形成易胖难瘦的体质,哪怕吃的东西很少,也瘦不下去。
三、有氧运动与重量练习
有氧运动是提升代谢的快捷方式,而重量练习是最有效的建立和保存瘦肌肉的方式。每一磅肌肉每天可以提高代谢率15卡,排在第2位的是心肺运动。根据强度不同,心肺运动可以使新陈代谢提高20%到30%,并且可持续至练习结束之后的12小时。(本文由图老师网www.tulaoshi.com提供。)运动量每增加一个等级,身体就会将新陈代谢的速率提高10%。
更多减肥廋身经验教程推荐: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626/20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