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好天气好开始,图老师又来和大家分享啦。下面给大家推荐摄影教程:西藏摄影中的技巧分享,希望大家看完后也有个好心情,快快行动吧!
【 tulaoshi.com - 摄影 】
西藏,神奇、厚重、苍凉而又充满了张力。这里以壮美的风景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是摄影爱好者魂牵梦萦之地。西藏拍摄题材的选取,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风光,二是人物西藏摄影有什么技巧
西藏,神奇、厚重、苍凉而又充满了张力。这里以壮美的风景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是摄影爱好者魂牵梦萦之地。西藏拍摄题材的选取,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风光,二是人物。
光线:把握黄金拍摄时间
光线是风光摄影的生命。在实际拍摄中面对拍摄对象,能灵活地应用光线再加上自己的审美认识就可拍出比较好的照片。在西藏,要拍出神山厚重的感觉,最好的拍摄光线,是在日出前后和日落前后这两个时间段,此为黄金拍摄时间。
因此,摄影人准备拍摄珠峰或其它神山时,都会早早地摸黑到达目的地支好三角架,等着“日照金山”的时刻。因为在这个时间段,色温低,光线呈橙黄色,拍摄的成片非常漂亮:有着深色的大地,金色的山峰。但这个拍摄时间非常短暂,有的摄影师为了捕捉这个光线的瞬间,在拍摄地一等就是十天半个月。
在拍摄湖泊、牧场和其它景象时也大多运用这种日出、日落前后的光线,细腻柔和,拍出的画面立体感强,影调丰富,容易感染人。
利用极端天气,遇上暴雨、大雪这样的恶劣天气,千万不要气馁,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片子反而更容易出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有较为特殊的光线效果,拍摄出的景物或人物,更能打动人,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色彩:
照片画面中色彩的搭配,犹如一个人所穿衣服的色彩搭配,代表了一个人的审美动向。初学摄影的人进入西藏,面对色彩丰富的景观恨不得将其全部装进胶片里,但这样容易导致画面花、乱、脏,主体不突出。
如同一个人搭配一身衣服,颜色最好不超过三种一样,在摄影画面的色彩配置中,颜色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尽量地少。看优秀摄影家的作品,画面中只容纳一两种色,显得画面和谐、统一。因此在拍摄前,应给画面确定一个主色,其它色充当配色和点缀。
光影:
有光就有影,在摄影拍摄中,对景物阴影的拍摄显得尤为重要。在风光摄影中,运用明暗对比,画面会显得赏心悦目,新的画面效果应运而生。如拍摄扎达土林时,由于土林地质构造复杂而神奇,因此在拍摄时,若将阴影应用其中,画面便会显得有张力,有生机,艺术感染力也随之提升。
高原环境下,人物形象有着特殊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许多摄影者把拍摄视角对准了这个题材。
如何拍出精彩的人像照片
一.与“模特”沟通
在拍摄少数民族的人像时,最重要的是尊重对方,在征得对方的同意后再拍,拍摄完要表示感谢。
接下来,与选择的拍摄对象进行沟通尤其重要。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抓拍,或者有意识地摆拍,这样才能拍出生动的照片。在拍摄孩子们的题材时可以带点糖果之类的小东西,便于沟通。要知道,西藏的孩子们是非常愿意配合拍摄的。
二.拍摄技巧
与的“模特”沟通好后,在拍摄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各种拍摄技巧。
拍摄角度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如表现高原男子,用仰角拍摄,会显得高大而有力度。
光线的选取对刻画人物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不用顺光拍摄,因为画面平且没有立体感。常选用前侧光、侧光、后侧光来拍摄人物肖像。
另外,色彩的配置,拍摄对象衣着色彩,拍摄环境的色彩,都要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分配。
总之,在世界第三极的西藏,有着众多极致的美与神奇,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入西藏,那种对生命的感触都是深重的。千万不要以为一次或两次进入西藏就可以尽览西藏之美,那只是走马观花,必须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体会到藏民族的真缔,才会使你的作品富有“生命感”。
摄影常用专业术语简介
焦距——透镜中心到其焦点的距离。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f=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
快门——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快门一般可分为帘幕式快门和镜间叶片式快门以及钢片快门三种。其中帘幕式快门又可分为纵走式帘幕快门、横走式帘幕快门。钢片快门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目前最高快门速度可达1/12000秒以上)。镜间叶片式快门的最高速度一般不超过1/500秒,但镜间叶片式快门的最大优点是拍摄时产生的噪音极低,极利于偷拍,并可以实现全速度范围内同步闪光。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说明:有些资料把快门速度称为快门时间,二者名称不同,但含义相同,均指快门打开的时间。
景深——影像相对清晰的范围。景深的长短取决于三个因素:镜头焦距、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所用的光圈。景深与以上三者的关系是:⑴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例:在同样的光圈、距离的情况下,28mm的镜头的景深要远远大于70mm镜头的景深);⑵距离越近,景深越短,距离越远,景深越长(例:在同样的焦距、光圈的情况下,拍摄对象在10米时的景深要远远大于拍摄对象在1米时的景深);⑶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例:在相同的焦距、距离的情况下,光圈为F16时的景深要远远大于光圈为F4时的景深)。
感光度——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感光度的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200度的胶卷感光的灵敏度是100度胶卷的2倍,400度的胶卷的灵敏度是200度胶卷的2倍,其余以此类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sheying/)色温——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色温的单位为“K”(开尔文)。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附:色温的定义“假设有一种黑色金属,使之处于零下273度(绝对零度)的环境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该黑色金属就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由该色光所对应金属的温度再加上273就是该种光的色温”。例如,将该金属加热至2500摄氏度,该金属就已发出红光,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500+273”K,也就是说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773K。色温越低,长波长的光(红、橙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色温越高,短波长的光(蓝、紫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例如:中午的日光的色温大约是5500K;闪光灯的色温约为5600K;蔚蓝的天空的色温大约为20000K;100瓦普通灯泡的光的色温大约为2600K。
曝光——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这和非专业人士所说的“曝光”大不相同,他们所说的“曝光”是指因相机漏光导致胶卷作废的意外事故。 相对孔径——镜头有效通光口径(光束直径)与焦距的比值。相对孔径越大,镜头就越“快”。如1:2.8、1:3.5-4.5等。在变焦镜头中,一般把相对孔径固定的镜头称为专业镜头,把相对孔径不固定、但相对孔径在1:2.8-1:4之间的镜头称为准专业镜头,其余则称为普及型镜头。
曝光组合——是指在同一拍摄环境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我们也可用F4和1/60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二者等效),也可用F2.8和1/125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也就是说,这几个组合是等效的。但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几个曝光组合是等效的,也就是说曝光是准确的,但不同组合所获得的景深是不同的。
更多摄影教程内容推荐: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703/216752.html
看过《摄影教程:西藏摄影中的技巧分享》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