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情绪剧烈起伏当心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2015-07-07 18:56 70 1 收藏

好的身体离不开坚持锻炼,俗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如果连运动都不会坚持,那就别想做好身边的事。图老师给大家分享心理健康:情绪剧烈起伏当心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活常识,大家快点看过来吧!

【 tulaoshi.com - 心理健康 】

一度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对自己充满信心、斗志昂扬,甚至胆大妄为;一度又郁郁寡欢、忧心忡忡、怀疑自己的能力、胆小怕事、畏首畏尾——— 每个人的心境、情绪都难免有高低起伏,出现“波峰”、“波谷”。如果其变化过于剧烈,就要警惕是否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该病会导致严重的情绪、意志和行为的变化,损害人际关系、打乱日常生活。

一度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对自己充满信心、斗志昂扬,甚至胆大妄为;一度又郁郁寡欢、忧心忡忡、怀疑自己的能力、胆小怕事、畏首畏尾——— 每个人的心境、情绪都难免有高低起伏,出现“波峰”、“波谷”。如果其变化过于剧烈,就要警惕是否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该病会导致严重的情绪、意志和行为的变化,损害人际关系、打乱日常生活。

就业挫折让他患上了躁郁症

小李今年25岁,所学专业就业竞争激烈,去年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成为了难题。虽然几经努力后找到这一份工作,但是由于个人能力原因,几个月后,小李被辞退了。

“孩子以前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可受到这次挫折后,整天闷闷不乐,少言寡语,总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了招聘机会也不敢去试试。同时,外出和朋友聚会也明显减少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家人新的担忧又出现了,“他的情绪突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得爱跟家人、朋友吹牛,一兴奋就逛商场,大手大脚买东西,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面对小李的变化,家人很是担心,“是不是心理上出现什么问题了”。

小李已经患上了较为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以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它会导致严重的情绪、行为的变化。临床上表现为抑郁和躁狂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变化,出现从一个极端的躁狂高点,到另一个极端的抑郁低点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心情好坏,转变周期可能会持续几天、几周,甚至更长,而且不像普通的情绪波动,变化剧烈程度明显超出正常范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如不治疗,易反复长期发作

专家表示,患上双相情感障碍,同一患者在躁狂与抑郁之间的变化之大甚至会令家人都难以适应。在躁狂发作期间,有的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自负,一时冲动辞去工作,或者大手大脚消费、兴奋、精力过剩、睡眠需求减少,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有时爱发脾气,听不得一点意见,爱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对自己评价过高,夸大自我,做事盲目;注意力随境转移。而在抑郁发作期间,又会感到情绪低落、悲伤,对自己没有信心、无助,对过去感兴趣的事都不愿意做了,经常独处不愿见人;甚至出现强烈的自我厌恶、绝望,甚至有自杀的想法。

一些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所出现症状并不是十分典型,可能具备上述的一部分症状,或者表现较为轻度的悲伤或兴奋。

专家表示,双相情感障碍如不治疗,易反复发作,长期的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疾病慢性化、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患者出现酒依赖、药物依赖发生率高。抑郁时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可出现自伤自杀,自杀发生率高;躁狂时由于情绪极度高涨,冲动控制能力弱,决策轻率,有可能出现伤人、毁物,不顾后果。随意挥霍。无论抑郁发作还是躁狂发作,在发作时,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能力都可能受到损害。因此,一旦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应积极治疗,以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专家支招预防良策

在预防方面,刘小玉表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该病发病和复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心理调节:

★积极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试方法,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性格,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纠正不良的认知模式,比如:对人、对事、对社会过度从否定、悲观、消极、负面的角度看问题,自卑或自尊心过强,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做出客观评价。

★努力改正不良行为模式,如冲动盲目、不顾后果,孤僻离群、缺乏沟通和社会交往,应积极融入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

★避免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避免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生活状态,适当给自己减压。

此外,要注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防复发。双相情感障碍易反复发作,如患病后应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学会监控自己的情绪变化及应对策略;定期到门诊复查,与医生沟通,监测病情,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延伸阅读:

食物防霉发霉去霉的小常识

平时在我们的食物存放中都曾经因为存放不当而出现发霉的情况,而由于霉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可能导致食用者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经常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可以使食用者发生肝癌。另外,多种胃肠道疾病和肿瘤的发生也与霉菌毒素污染食物存在一定关联。那么,如何判断和预防霉菌污染呢?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发霉的食物主要包括:大米、花生、玉米、粮食加工的糕点、米饭、馒头等熟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一色二味巧判断是否感染霉菌

那么,如何发现食物是否感染霉菌呢?一般可从食物性状的改变来进行判断,比如颜色、质地和气味。

颜色的变化是霉变食物外观形状上最重要、最直接的可以观察到的方面,其次是质地。以较为常见的几类易霉变食物为例:霉变大米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等,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吃剩的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其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其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

许多发霉的食物均可以闻到一股霉味。如果观察到食物有这些性状的改变,即可以初步判定食物发生了霉菌污染,不应该继续食用。通风、防潮,防污染,防霉是一系列的工作。除了在食物的生产、运输、保存等过程中涉及防霉工作外,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防霉。

我们知道,潮湿、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霉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因此,家庭贮存大米等食物时,最重要的是注意通风、防潮,这是防霉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温去霉不可行,怎么去除霉菌?

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食物,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区别对待。有人认为,已经明显发霉的食物通过高温煮沸后还能食用。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因为一般烹饪根本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因此,明显发霉的食物绝对不能吃。

对于极轻度发霉的粮食等食物,可采用比较有效的去毒措施,包括认真淘洗,比如多用手搓擦,用水冲洗,或者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出售的用塑料袋包装的米,如果保存的温度湿度等满足食物霉变条件,同样会起霉,仍应先淘洗,再下锅做饭。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707/223770.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男人养生
保养窍门 男人"冷冷"更健康 男人要健康就要“冷”!而这个冷可不是“冷血”的冷,而是“温度”的冷!据《澳大利亚人报》近日报道,科学家发现,想长寿,女人要热,男人要冷。女性长寿之道是温暖的阳光和沙滩;而男性长寿的秘诀则是凉爽宜人的气候。 寒冷更能让男人健康 ...
标签: 养生 健康
适量饮茶,好处很多。如果饮茶过浓,饮茶时间,方法不合适,不同体质的人选用一样的饮茶方法,或用茶水送部分药等,不仅是起不到好作用,反而于身体不利。自古来,我国人民对喝茶是很讲究。在饮茶生活中对时间、浓淡、冷热、新陈以及不同的人如何饮茶等都有丰富经验。前人总结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饮茶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如早茶使人心情愉...
标签: 心理健康
前段时间,天气变化剧烈,阴雨连绵,不少人反映情绪低落,干什么都没劲,情绪也易失控,不知道怎么回事。“气候与情绪是有关系的。”金华文荣医院心理中心金小丰主任说。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资料表明,1982年至198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让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抑郁症,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8%,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0次...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心身的潜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了解自己,正视自己:在客观评价自己的基础上为自己制定一些可能达到的目标; ——友善交往,乐与人处:能用尊重、信任、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 ——接...
标签: 心理健康
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婴儿还未完全明白人我之分时,便能同情别人的痛苦。几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啼哭也会跟着哭,仿佛感同身受似的。约周岁时孩子开始明白别人的痛苦是别人的,但仍会感到不知所措。 一个情感表达有障碍的人,他对自己或他人的感情同样冷漠,情感表达障碍型的人见事不明,对他的处境缺乏感同身受和同情。 同情心要以自觉为...

经验教程

881

收藏

9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