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灾难片引发的心理不适如何对待

2015-07-07 19:21 24 1 收藏

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我们能在平常生活中积累不少经验,学习不少生活常识。下面图老师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心理健康:灾难片引发的心理不适如何对待的生活小常识,感兴趣的朋友赶紧看过来吧!

【 tulaoshi.com - 心理健康 】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理医生蒋成刚: 敏感者易出现情绪障碍 蒋成刚分析说,因为一部电影引发心理危机有点言过其实。出现这种状态的人一般本身性格较为敏感,电影的震撼人心的声画效果、灾难性画面会对其造成较强的冲击。这种较轻的幻觉属于一种急性应激障碍,是一过性的。

  一般人可以在一周左右的时间自我修复,恢复以往的心态和睡眠。 “我们看电影的眼光应该有更多的层面,不仅仅停留在灾难本身。”

  蒋成刚医生说,“在灾难片中,对家庭成员情感的信任和珍惜,可以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重视亲情。而主人公在电影中逃生的经历,也可以让我们学习在突发灾难中如何选择适当的避险措施。” 不过,曾经参与过汶川地震心理救援的蒋医生建议:“如果是曾受过地震灾害、有心理障碍的人最好避免看这类灾难片,以减少重复回顾的创伤性事件,加重心理创伤。”

  心理学博士汪冰: 看完灾难片更应珍惜现在 汪冰博士看了两遍《2012》,对于网友说的做噩梦、消极情绪等,他说其实这些都是一过性的,因为影片拍得很真实,让很多观众都感觉很紧张,神经紧绷,情感耗竭,才会让人们一时无法摆脱那种情景,但是这种急性应激反应会随着回到正常的现实生活而逐渐消失,不用太过紧张。

  汪博士说:“看完灾难片,应该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好好爱身边的亲人才不会让自己有遗憾。不妨从现在做起,坐在地铁上或者公交车上,有些闲暇就给家人、爱人发一条短信,对你想要感激的人说声‘谢谢’。”

  有位哲人说过:“有时候,我们不是要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而是要学会带着勇气生活。”这句话就是最好的安慰剂。那些出现心理不适的人应该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并善于发现身边更多的快乐。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治疗病房主任郭蓄芳: 看喜剧片帮你缓解焦虑 “其实这部影片之所以会有较多人出现急性应激障碍,是因为以前现实中曾发生过的地震、海啸等灾难,可能有很多人没有经历过,会有些距离感,而该影片讲的是整个人类即将面临的世界末日,给人感觉是每个人都不能逃避的。”郭主任说。

  郭主任说,这种急性应激障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脱离刺激源,不要再看此类灾难片、恐怖片等,回避开,就能逐渐减轻症状,还可以找些轻松幽默的喜剧来看看,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能很好地缓解焦虑。

  其次,应该投入现实生活中,把生活安排得更充实,就不会沉迷于影片的情境中。 最重要的当然是和家人在一起,得到家人的心理支持,就会让你充满安全感,不再恐惧和焦虑。当然,如果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且超过一个月还未好转的,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
 


延伸阅读:

食物防霉发霉去霉的小常识

平时在我们的食物存放中都曾经因为存放不当而出现发霉的情况,而由于霉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可能导致食用者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经常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可以使食用者发生肝癌。另外,多种胃肠道疾病和肿瘤的发生也与霉菌毒素污染食物存在一定关联。那么,如何判断和预防霉菌污染呢?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发霉的食物主要包括:大米、花生、玉米、粮食加工的糕点、米饭、馒头等熟食。

一色二味巧判断是否感染霉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那么,如何发现食物是否感染霉菌呢?一般可从食物性状的改变来进行判断,比如颜色、质地和气味。

颜色的变化是霉变食物外观形状上最重要、最直接的可以观察到的方面,其次是质地。以较为常见的几类易霉变食物为例:霉变大米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等,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吃剩的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其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其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

许多发霉的食物均可以闻到一股霉味。如果观察到食物有这些性状的改变,即可以初步判定食物发生了霉菌污染,不应该继续食用。通风、防潮,防污染,防霉是一系列的工作。除了在食物的生产、运输、保存等过程中涉及防霉工作外,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防霉。

我们知道,潮湿、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霉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因此,家庭贮存大米等食物时,最重要的是注意通风、防潮,这是防霉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温去霉不可行,怎么去除霉菌?

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食物,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区别对待。有人认为,已经明显发霉的食物通过高温煮沸后还能食用。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因为一般烹饪根本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因此,明显发霉的食物绝对不能吃。

对于极轻度发霉的粮食等食物,可采用比较有效的去毒措施,包括认真淘洗,比如多用手搓擦,用水冲洗,或者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出售的用塑料袋包装的米,如果保存的温度湿度等满足食物霉变条件,同样会起霉,仍应先淘洗,再下锅做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707/225133.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心理健康
你是否羡慕别人的光鲜亮丽,总觉得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不要把自卑看得那么可怕,这是人人都会有的,既然是人人都会有,那么自卑就是一个常数。对于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实在没有害怕的必要,从容对待就是了。 你甘愿自卑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小游戏。纠集起十来个人,然后找一个人来扮演那个躺在地上的人。不用找体重特别沉的,那样...
标签: 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人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事物。这种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但人们经常扫巴理平衡与心理健康混为一谈,认为心理平衡就是心理健康。 心理平衡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用幽默、升华、观念认识、...
标签: 心理健康
听舒适的音乐是一种享受,可以放松我们的身心,但是,除此以外,音乐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心理帮助大家是否知道呢?其实,在心理学中,用音乐疗法可以解决我们很多的心理问题。现在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1、有助舒缓疼痛 。感觉疼痛,那不妨听一段节奏缓慢的音乐。发表在《心理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纤维肌痛症患者听十分钟喜欢的音乐,...
标签: 心理健康
一、佛法治心病 佛教原先在印度出现,释迦牟尼佛开始就是为了替人类治病。人类的病,应该说是与生俱来,生出来就已经开始害病。没有害病的人还没有生出来,如果他出生以后,一定死了以后才没有病。所以,在人生的过程中,不管是身体的或是心理的,都是会有病痛的。佛说,身体的病,应该找医生看;心理的病,应该用佛法来治疗。 不过,人的心...
标签: 心理健康
美国学者最近研究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都与心理上的压抑感有关。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压抑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对老年人而言,老化情绪是形成心理压抑的一个重要方面。 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严重干扰和损害老...

经验教程

35

收藏

11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