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出现14种心理问题应及时求助心理医生

2015-07-07 19:32 32 1 收藏

下面图老师小编给广大图钉们整理编辑盘点了下心理健康:出现14种心理问题应及时求助心理医生的生活小常识,真心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多点赞多分享就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了,我们一起努力,让图老师生活百科频道越做越好!

【 tulaoshi.com - 心理健康 】

如果把心灵比喻成镜子,每天都会有尘埃落在上面,我们需要常常擦拭,才能保持心理健康。而且,人自身也具备自我心理调节的功能。不过,当心理上的困扰和问题超出了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就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需要获得专业人员的帮助、支持、治疗和指导,尤其需要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那么,在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呢?

  1。有明显不平常的感觉和行为时;

  2。有心理不健康表现时;

  3。有奇怪疾病时;

  4。心理原因引起性功能障碍时;

  5. 情绪极差,难以自拔时;

  6。当某些事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冲突自己难以解决时;

  7。当人际关系出现了较大问题时;

  8。睡眠障碍,如失眠、做噩梦、梦游,尤其是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时;

  9。家庭、婚姻中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

  10. 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时;

  11。在发展自己、在事业上遇到一些影响心理的问题时;

  12。希望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性格时;

  13。遇到负性精神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的冲击时;

  14。遭遇疾病困扰尤其是长期疾病的困扰时。

  慢性病使病人容易暴躁、焦虑、抑郁,不仅对病人的健康不利,还会影响到家庭关系。如果频繁宣泄情绪,并且影响到家庭关系,不妨请心理医生给一些科学的建议。

  总之,只要遇到和心理有关的问题,且坏情绪不断积压,都可以去找心理医生,并不是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才需要看心理医生。

延伸阅读:

食物防霉发霉去霉的小常识

平时在我们的食物存放中都曾经因为存放不当而出现发霉的情况,而由于霉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可能导致食用者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经常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可以使食用者发生肝癌。另外,多种胃肠道疾病和肿瘤的发生也与霉菌毒素污染食物存在一定关联。那么,如何判断和预防霉菌污染呢?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发霉的食物主要包括:大米、花生、玉米、粮食加工的糕点、米饭、馒头等熟食。

一色二味巧判断是否感染霉菌

那么,如何发现食物是否感染霉菌呢?一般可从食物性状的改变来进行判断,比如颜色、质地和气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颜色的变化是霉变食物外观形状上最重要、最直接的可以观察到的方面,其次是质地。以较为常见的几类易霉变食物为例:霉变大米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等,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吃剩的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其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其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

许多发霉的食物均可以闻到一股霉味。如果观察到食物有这些性状的改变,即可以初步判定食物发生了霉菌污染,不应该继续食用。通风、防潮,防污染,防霉是一系列的工作。除了在食物的生产、运输、保存等过程中涉及防霉工作外,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防霉。

我们知道,潮湿、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霉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因此,家庭贮存大米等食物时,最重要的是注意通风、防潮,这是防霉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温去霉不可行,怎么去除霉菌?

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食物,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区别对待。有人认为,已经明显发霉的食物通过高温煮沸后还能食用。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因为一般烹饪根本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因此,明显发霉的食物绝对不能吃。

对于极轻度发霉的粮食等食物,可采用比较有效的去毒措施,包括认真淘洗,比如多用手搓擦,用水冲洗,或者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出售的用塑料袋包装的米,如果保存的温度湿度等满足食物霉变条件,同样会起霉,仍应先淘洗,再下锅做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707/225691.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心理健康
1、首先要设定现实的目标:对自己和别人的期望值要实际一些,使之切实可行,避免因实现困难或无法实现而紧张焦虑。 2、将压力写出来:心中压力时,不防将这些压力按大小顺序地写出来,此时你就会发现,只要各个击破,其实压力很容易缓解。 3、当要做的事情很多事,可以进行统筹安排:事情往往分为必须做、应该做和想做的。如果必须做的事没...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医生在很多人眼里或多或少有些神秘色彩,有人说他们是“陪聊”,也有人把他们看成“灵丹妙药”。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也曾因为心理困扰看过医生。 数年前,我刚去美国读博士后时,生活和工作环境都很陌生,日子过得磕磕碰碰。在一次汽车追尾事故后,心里的导火索彻底点燃了。我开始头痛,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情绪一...
标签: 心理健康
酒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用酒养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在生活中,有些朋友却有酗酒的问题,酗酒伤身,早早戒除才是正确的,如果当大家感觉戒酒很困难的时候,不如去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吧。 如果每天都喝白酒一斤以上,不仅会喝坏肝脏,还可能会患上酒精中毒性精神病。专家提醒,长期过量饮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易被忽视,饮酒者出...
标签: 心理健康
我们如果把人类的心灵比喻成一面镜子,那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心灵常常的擦拭以保证清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不过,如果我们面对的心理困扰超出了自己的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就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那么,在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呢? 1. 有明显不平常的感...
标签: 心理健康
“作为一个女人,拥有两家企业的老板,别人都觉得我日子很风光,但是我一天至少要抽掉两包烟才能解闷,企业和家庭的压力让我相当烦闷。”阿美(化名)对着心理医生王佳打开心扉讲述着一度心理扭曲的自己。15日,本报以《老板的心“病”了?》为题目披露了顺德乃至珠三角地区老板们出现心理障碍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后,引起学...

经验教程

961

收藏

57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