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laoshi.com - 心理健康 】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到了新的环境,由于个体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往往会产生以下心理矛盾和困惑。
1. 自豪感和自卑感的矛盾。考入大学,自豪感油然而生。但走进大学,会发现群英荟萃、强手如林再加上学习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就容易走到另一格极端,产生自卑心理。
2. 新鲜感与恋旧感的矛盾。走进美丽的校园,对周围的一切有说不出的新鲜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慢慢消失,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使一些人产生强烈的恋旧情绪,思乡心切,怀念过去的生活和朋友,想念亲人,甚至沉溺于回忆之中,不能自拔。
3. 独立感与依赖感的矛盾。告别中学时代,进入更为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但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加之长期形成的依赖感难以摆脱,而对复杂的环境常从中茫然,不知所措。
4. 轻松感与被动感的矛盾。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有一种卸掉包袱的轻松感。但是整体上的放松却可能带来学习上的被动,加上大学学习从内容方法到要求都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常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适应困难。
5. 强烈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良师益友,被人理解和接纳是大学生强烈的需要,但由于缺乏主动性,加之心理闭锁等特点,难以如愿以偿。同学间不易吐露真实思想,容易产生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
6.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理想自我,是将来要实现的我。现实自我,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我。两者是有区别的,当两者混淆起来,就可能产生矛盾,特别是当实现理想自我的过程,遇到困难挫折,往往会产生苦闷、抑郁等消极的心理体验。
(二)随着学习生活的推移, 以下三个方面也常常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地段”。
1. 情感问题引起的心理激荡。高校学生恋爱往往存在以下几种不健康心理。第一,从众心理。进入大学后,原本想不辜负老师和家人的期望,用功学习。可众人皆醉,吾焉能不饮。看见别人成双成对时,心理痒痒的,为了检验自己的魅力“心动不如行动”也下“爱河 ”“玩”一回,可末了,付出的是宝贵的学习时光,收获的却是苦涩。第二好奇心理。大学生谈恋爱往往想体验一番畅游爱河的滋味,完全没有把恋爱与婚姻和责任联系起来。第三,游戏心理,为了排遣寂寞、填补空虚、寻求刺激,无视恋爱道德,玩弄自己和他人的感情,朝三暮四,多角恋爱,始乱终弃。第四,放纵心理,今朝有酒今朝醉,随心所欲,无视社会规范,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第五,殉情心理,摆不正爱情与人生的关系,爱情至上,一不留神就被“爱河”淹没,一旦失恋,就可能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更有甚者可能轻生,或走上犯罪的道路 2. 人际关系不和谐引起的心理困惑。山东师范大学曾做过一次调查,其中一项涉及人际的问题,当问到大学生最想得到是什么,有 88% 的学生回答是“真挚的友谊”,当问到最害怕什么,有 74% 的学生回答最害怕失去朋友。某学院的一次学生调查,有一个题目是“在学校,你最渴望得到的帮助是什么”选择比例最高的是“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因此,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障碍对青年学生心理与行为健康的影响是仅次于学习问题的大问题。
3. 激烈竞争(学业、就业等)引起的心理焦虑。具体表现为:第一,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障碍就越多。有些学生能力并不差。但由于过度紧张不安,导致情绪烦躁,思想钝化,以致头痛失眠,学习效率下降。而且其中一部分学生是从过度紧张的极端走向自己的反面。第二,不健康的竞争心理致使作弊现象严重,并且在大学校园内屡禁不止。大学生作弊主要有这样一些不健康的心理:( 1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应急心理。有的临时磨刀都来不及,只好挺而走险,一旦被逮住只好自认倒霉。( 2 )他人能过关,我何不取巧的侥幸心理。这是“刁学生”的心理,倘若被抓,往往不去反省自己的错误,反叹自己运气不好。( 3 )苦读一学期不如一大抄的攀比的心理,这是“好学生”的心理,这类学生平日学习成绩并不差,作弊不是他的本意,只是不满周围的现状,加上一定程度的虚荣心才出此下策。这类学生一旦东窗事发,往往心理矛盾激烈,无地自容 ,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甚至可能轻生。( 4 )吃不了寒窗苦,又想拿文凭的投机心理。这多为“懒学生 ” 的心理。这类学生多是家境较好,娇生惯养,不能吃苦,根本就是被家长逼来念书的。还有学而无用的厌学心理,考分 98 不如有个好爸爸的消极心理。学习太差,又不知如何跟得上的无奈心理,等等。第三,陈旧的就业观念使得大学生对未来感到惶惑。日前,相当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有以下误区:( 1 )先择业后就业。不少应届毕业生不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思想上还是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观念,因而特别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并为此而惶惶不可终日。( 2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不看自己能力如何,没准备艰苦奋斗,却一味期望找到薪水高,待遇好的职位。( 3 )求稳怕变,贪图安逸。不了解与自己个性能力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对面试缺乏自信,过于追求平稳的生活,害怕竞争,缺乏走上社会的心理准备等。
上述诸方面的矛盾和困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就可能成为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导火线。
延伸阅读:食物防霉发霉去霉的小常识
平时在我们的食物存放中都曾经因为存放不当而出现发霉的情况,而由于霉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可能导致食用者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经常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可以使食用者发生肝癌。另外,多种胃肠道疾病和肿瘤的发生也与霉菌毒素污染食物存在一定关联。那么,如何判断和预防霉菌污染呢?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发霉的食物主要包括:大米、花生、玉米、粮食加工的糕点、米饭、馒头等熟食。
一色二味巧判断是否感染霉菌
那么,如何发现食物是否感染霉菌呢?一般可从食物性状的改变来进行判断,比如颜色、质地和气味。
颜色的变化是霉变食物外观形状上最重要、最直接的可以观察到的方面,其次是质地。以较为常见的几类易霉变食物为例:霉变大米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等,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吃剩的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其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其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
许多发霉的食物均可以闻到一股霉味。如果观察到食物有这些性状的改变,即可以初步判定食物发生了霉菌污染,不应该继续食用。通风、防潮,防污染,防霉是一系列的工作。除了在食物的生产、运输、保存等过程中涉及防霉工作外,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防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我们知道,潮湿、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环境有利于霉菌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因此,家庭贮存大米等食物时,最重要的是注意通风、防潮,这是防霉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温去霉不可行,怎么去除霉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食物,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区别对待。有人认为,已经明显发霉的食物通过高温煮沸后还能食用。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因为一般烹饪根本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因此,明显发霉的食物绝对不能吃。
对于极轻度发霉的粮食等食物,可采用比较有效的去毒措施,包括认真淘洗,比如多用手搓擦,用水冲洗,或者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出售的用塑料袋包装的米,如果保存的温度湿度等满足食物霉变条件,同样会起霉,仍应先淘洗,再下锅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