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准妈妈们对育儿问题都不太了解,下面图老师小编介绍下巧妙应对宝宝入园后的坏习惯,熟知一些育儿小常识,让生活变得不再纠结!
【 tulaoshi.com - 育儿知识 】
玲玲妈妈:宝宝还没进幼儿园的时候觉得宝宝是多么的乖巧啊,可是刚进了一个礼拜的幼儿园,宝宝之前的好脾气全没有了,几乎都变成了坏习惯的小魔女,总是打断大人的说话,一些坏习惯也随之而来了,我的宝宝是怎么了?
宝宝入园后4大状况:
1.想法以偏概全
幼儿园的生活,对宝贝来说是个蛮大的冲击。首先,他原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成为众人的焦点,现在却要在十几、二十人当中,争取老师的注意和喜爱。以前在家随便堆个积木,众亲友热烈的掌声立刻随之而来,但现在认真堆得比天高,老师却只忙著处理那两个打架的小朋友…。
“是不是只要我打别的小朋友,老师就会注意到我?”孩子无法任意转换观察焦点、顾及事实的全貌,以偏概全地以为吸引焦点就是被喜爱,于是他们开始夸大重复能吸引大人注意的行为,譬如粗鲁的动作、大声说话等。回家后,爸妈反而不习惯:我那个秀气斯文的宝贝哪里去了?
2.兴致勃勃学说话
3、4岁小孩爱说话,兴致勃勃学著各种语词和声调,爸妈开车时遇到冒失鬼,随口一句“会不会开车啊?”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宝贝可能就开心地学上一百遍。上幼儿园之后,接触的人变多,学习的对象也增加,小朋友之间互相学习大人的口头禅,或者交流在电视听到的话语,难免会讲出几句让大人头痛的话来;即使爸妈严词厉色说“不可以”,但不久后宝贝却又冒出其他不雅的字词…。
这是因为宝贝不懂这些话语真正的意思,他们只是想表达“生气”的感觉,或者像谐星可以逗人发笑。除了爸妈及时制止之外,之后其他新事物出现后,这类行为也会逐渐消失。
3.我想与众不同
3岁以上的宝贝,有别于以往只是知道自己的名字、性别等外表,慢慢地发展出“心理我”,他们自我介绍时会以“我能做什么”为主轴,譬如“我上中班”“我会自己穿衣服”“我喜欢骑三轮车”等。为了树立自我形象、为了彰显自己与他人不同、为了展现自己很棒,宝贝插嘴或唱反调的情况便增加许多。这不是因为宝贝上幼儿园“(www.tulaoshi.com)学坏”了,而是他想“做自己”的表现。
4.适应新环境过度期
幼儿园与家里有很多的不同,除了友伴增加,他们也要学习纪律。有些孩子天生气质趋避性高、适应性低,本来就需要较长时间适应新环境,所以刚上学个性变安静或变焦躁,是可以理解的;加上宝贝还在摸索学习:老师讲话时要安静坐著,爸妈讲话时是不是也要?所以会有一些不同以往的表现。
以不变应万变六大妙招
1. 立即制止
3~6岁孩子还在“道德他律期”,他们不能自行判断事情的是非对错,需要大人的教导,所以当孩子出现不合宜行为或言语,爸妈得立刻制止。如果孩子自尊心比较强,也可以用眼神暗示,或者轻轻将他带开,再小声告诉他:“这样说别人会觉得不舒服喔!”
2. 教导正确表达方法
当孩子只是想引人注意、逗人开心,或想表达自我,爸妈可以直接教导宝贝合宜的表达方式。譬如,想讲话,要等人家讲完或先举手,生气时可以说“我生气了”,而不是讲脏话或打人等。当然,爸妈自己也要示范良好身教,适度收敛不雅的口头禅和举止。
3. 引领孩子观察全面情境
有时可藉助其他小朋友当范例,譬如当身旁有人做和宝贝一样的事情,可以带领他去观察:“那个小朋友讲话很大声,虽然他妈妈停止和对面的阿姨聊天,但是你看,他妈妈的表情是不是很生气?”
4. 适时忽略
当孩子明知自己言行不恰当,却还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想要吸引注意时,一开始爸妈可以先提醒他:“这样不可爱喔!”然后就忽略他。久之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表演不受欢迎,就懒得再白费力气了。
5. 停止喜欢的奖励或活动
倘若宝贝屡劝不听,执意做出惹恼爸妈的行为,爸妈可以进一步暂停他正在进行的喜欢的活动,比方骑三轮车,或享用好吃的点心。让孩子“痛”一下,他就会选择是不是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继续做出讨人厌的行为。
6. 适性教导
对于适应新环境需要较长时间的孩子,爸妈一开始就需要耐心陪伴。除了入学前多让宝贝熟悉幼儿园环境,或许可以带他和老师相互认识,并告诉宝贝:“老师会照顾你。”同时也让老师初步了解宝贝的个性,一起分享协助孩子进入情况的法宝。
育儿相关推荐 |
||
孩子在刚刚上幼儿园时,产生哭闹情绪是常见的事情。宝宝入园哭闹怎么办?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头疼。其实妈妈不必过分担心,建议妈妈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和宝宝聊聊。或者看看小编为你推荐的方法。
宝宝入园哭闹怎么办?方法一:请家长首先做到,无论孩子怎样哭闹,都要坚持把宝宝放进班里转身就走。此看似无情的动作,会给宝宝一个尽快适应的好机会,哭闹会很快停止。谁愿去做没希望的事情呢?不要太小看您聪明的宝宝吆!他们很会察言观色,知道对谁哭最容易满足自己的意愿。不信,您可以有意识地试做一次,放下就走,第二天你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就会容易些。否则,则会相反。一次哭闹,就不送。那你送的时候大多次,宝宝都会哭闹,反之则不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zhishi/)宝宝入园哭闹怎么办?方法二:您的宝宝由于是第一次入园,第一次加入集体生活中。从个体的体质向具有集体抗力的体质转换会有一段儿不适应。或感冒,或肠胃出现状况。因此,希望家长在家中(图老师整理)多引导孩子喝水,吃含维C高的水果蔬菜,帮助孩子早日适应集体生活,预防感冒。
宝宝入园哭闹怎么办?方法三:还要不时时机地和带班老师交流,您宝宝的各种情况。如:宝宝的饮食特点,大、小便规律,有什么喜好等等。这样有助于老师尽快得到您宝宝的第一手资料,如何使您的宝宝尽快适应园中生活做到心中有数。
幼儿期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存在“自我中心”的倾向,他们往往只用自己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日常行为和想法常常受到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的强烈制约所影响,而不顾及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如果父母不注意引导教育,溺爱、娇宠孩子的话,就会强化孩子“自我中心”,上学以及成年后就会成为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的这种行为品格,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及早对孩子进行心中有他人的品质教育。
如何击退孩子的自我中心?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的道德品质呢?
1、教育孩子心中有父母
心中没有父母的孩子也不会有他人,心中有父母的教育是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所欲家长一定要从孩子生变的一点一滴小事中教育孩子。
2、让孩子学会“角色对换”
角色对换就是转换他人的位置去实际体会别人的需求、感受。例如有一次,一个孩子把同学的脸抓出血来了,家长问:“要是你的脸被别人抓出血来了,你疼不疼?”通过让孩子设身处地的想象,自己就与被打孩子调换位置,就会感到疼痛、难受、由此而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羞涩。
角色对换能够有效的起到软化“自我中心”的作用,帮助孩子从自己角度出发专为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形成心中有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3、让孩子积极奉献爱心
家长应注意积极引导孩子与同学交往中尊重、关心、帮助别人。同学在学习,休息时不去打扰,通过“手拉(图老师整理)手”这样类似的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灾区的小朋友,在为他人着想,关心帮助他人时,孩子也能培养心中有他人。
>>推荐阅读: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处罚孩子怎样做才能完美
育儿护眼五大关爱要点
要点1:0~6岁 健康基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zhishi/)宝宝出生后到幼儿期间,眼睛及视觉是以渐进的方式持续发育的,通常宝宝的视力到6岁才能达到成人的水平。6岁前的许多眼睛疾病,都是可以矫正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在宝宝0~6岁的阶段,应该多注意宝宝眼睛的发展状态。
要点2:视力好 学习佳
人的大脑在出生的第一年里可以成长到80%,特别是前6个月,眼睛快速发育,视觉也快速发展。宝宝的学习非常依赖感官,所以当宝宝凭借视觉建立物体、空间的概念后,才能进一步发展抽象概念。而视觉发展不佳,除了影响学习效果外,也会让宝宝没有安全感。
要点3:避免蓝光 降低病变
蓝光是宝宝眼睛的隐形杀手之一,因为它是一种肉眼无法分辨的光谱。暴露于过度的蓝光下会使眼睛受伤害,特别是会引起黄斑部病变。很多人都知道紫外线会损害眼睛,但紫外线伤害的只有角膜和水晶体,因为紫外线不能穿透这两者进行深入的危害,但蓝光却能够穿透水晶体,直达黄斑部。
0~2岁蓝光穿透水晶体比例最高
0~2岁2~10岁30~90岁
70%~80%60%~70%20%
要点4:年纪越小 越要护眼
由于初生婴儿与幼儿的水晶体是完全透明的,蓝光穿透水晶体到达视网膜的比例比较高,所以初生婴儿与幼儿的眼睛最易受到蓝光的伤害。但随着年龄增长,水晶体会逐渐变黄,而黄色可以阻隔和过滤蓝光,因此相较于成人来说,婴幼儿眼睛受到蓝光穿透水晶体而到达视网膜的比例,较成人高出4倍之多。
要点5:保健之道 均衡饮食
均衡的饮食摄取,也能够有效避免蓝光对宝宝眼睛的伤害。母乳中含有许多天然的叶黄素,因此用母乳哺乳新生婴儿,也能够有效帮宝宝摄取到最天然与足够的叶黄素营养,避免蓝光对眼睛造成的伤害。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叶黄素可以吸收、过滤黄斑部的蓝光,避免视网膜受到伤害。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叶黄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因此建议多食用深绿色蔬菜。
育儿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901/236203.html
看过《巧妙应对宝宝入园后的坏习惯》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