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老师育儿专栏小编为你排忧解难,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给孩子刻意制造挫折只会适得其反,多了解些生活小常识无疑是很好的,愿大家喜欢这篇教程!
【 tulaoshi.com - 育儿知识 】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体会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感受,觉得孩子的生活没有遇到过大挫折,根本不懂的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导致很多父母跟孩子都存在了代沟交流,其实父母跟孩子之间的矛盾,还是与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关,有时候不能强加于你的观念在孩子身上,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遇到了很多的挫折,比如,学习成绩下降,一直很要好的朋友不跟自己玩耍等等,或许这些在成人的世界里是芝麻绿豆的小事,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是大事,想要孩子正确了解挫折,对待挫折,要选用适当的手法,不然得到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加剧亲子间的矛盾。
专家指出,家长对待这个问题容易犯两种错误,一种是摆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障碍,对孩子过度保护,另一种就是完全用成人的眼光观察孩子的世界,不认同孩子面对的挫折,反而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孩子“制造”挫折。
案例:
一位事业上很成功、很有钱的爸爸,为了不让女儿因为家里的财富而丧失斗志,也担心太优越的生活条件让女儿不能吃苦,于是便亲手给女儿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女儿出生以后,一家人就搬出了自家的别墅,租了一个很小的房子,生活过得非常节俭。这位爸爸觉得这样还不够,还要时不时地装得很穷苦。女儿在学校的成绩虽然不错,但是自卑感却特别强烈。
女儿考上大学以后,父母才把家里的真实情况告诉了她,“女孩子的反应可想而知。”专家说,这个女孩子非常气愤,觉得自己是被愚弄了、被耍弄了、被欺骗了,女孩甚至开始怀疑周围的所有事情。“这对父母以往做的所有事情,只起到了负面的效果。”
所有“刻意”的教育都不是好的教育,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不露痕迹的。有人这样说。显然,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用力过猛”。
“用力过猛”往往只能适得其反。
面对家长“制造”出来的挫折,不少孩子的反应是抗拒。抗拒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是语言上顶撞,有的是行动上不执行,有的更极端一些会让自己生病。“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是在装病,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专家说,当孩子认为自己没法承受巨大的压力时,他一定会逃避,那么如果这种逃避不能通过讲道理来完成,那就只好用躯体的方式来实现。他们有时会制造出一个自己不去面对的理由。“这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真的,是在潜意识控制下的真实。”
这种“制造”挫折的办法,最伤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专家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zhishi/)专家介绍,近些年家长与孩子因为手机等现代化电子产品产生矛盾的事例时有发生,不少家长的做法是:没收。“而‘没收’这种做法就是建立在对孩子的不信任上的——我不相信你能管住自己。”
其实,很多父母只是看到了这些电子产品影响了孩子上课和学习,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产品对孩子来说,还意味着自己与所处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
据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8岁以下孩子中,每4人就有1人有手机。目前,英国拥有手机的孩子有450万人,其中,9~10岁的孩子里有58%的人有手机,11~12岁中89%的人有手机,13~14岁中约93%的人有手机,15~16岁有手机的人高达95%。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1~3年级的孩子中10%拥有手机,4~6年级学生中30%拥有手机,初中生中有70%拥有手机,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在学生中手机普及率如此之高的今天,没有手机的那个孩子就可能成了异类,就可能被同学嘲笑。因此,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激烈抗争,更多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战。
“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就这件事重新建立相互的信任。”专家说。父母要告诉孩子:父母之所以让你使用手机,是因为父母相信你能正确使用,同时,你也要用自己的行为告诉父母你是值得信任的,因为你出现过不(图老师整理)能正确使用手机的事件,重拾信任需要一个阶段性的考量。父母先给你一个星期的信任度,如果你能实现承诺——正确使用手机,那么这个信任就可以延长,当然如果你没能实现承诺,父母也会收回相应的信任。
“但是,无论怎样也不能打孩子,”专家说,“因为如果你打了孩子,他就会觉得自己已经为所犯错误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就会认为自己不用再对这个错误做任何积极的改变了。同时,也会由此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
育儿相关推荐 |
||
孩子在刚刚上幼儿园时,产生哭闹情绪是常见的事情。宝宝入园哭闹怎么办?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头疼。其实妈妈不必过分担心,建议妈妈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和宝宝聊聊。或者看看小编为你推荐的方法。
宝宝入园哭闹怎么办?方法一:请家长首先做到,无论孩子怎样哭闹,都要坚持把宝宝放进班里转身就走。此看似无情的动作,会给宝宝一个尽快适应的好机会,哭闹会很快停止。谁愿去做没希望的事情呢?不要太小看您聪明的宝宝吆!他们很会察言观色,知道对谁哭最容易满足自己的意愿。不信,您可以有意识地试做一次,放下就走,第二天你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就会容易些。否则,则会相反。一次哭闹,就不送。那你送的时候大多次,宝宝都会哭闹,反之则不会。
宝宝入园哭闹怎么办?方法二:您的宝宝由于是第一次入园,第一次加入集体生活中。从个体的体质向具有集体抗力的体质转换会有一段儿不适应。或感冒,或肠胃出现状况。因此,希望家长在家中多引导孩子喝水,吃含维C高的水果蔬菜,帮助孩子早日适应集体生活,预防感冒。
宝宝入园哭闹怎么办?方法三:还要不时时机地和带班老师交流,您宝宝的各种情况。如:宝宝的饮食特(图老师整理)点,大、小便规律,有什么喜好等等。这样有助于老师尽快得到您宝宝的第一手资料,如何使您的宝宝尽快适应园中生活做到心中有数。
幼儿期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存在“自我中心”的倾向,他们往往只用自己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日常行为和想法常常受到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的强烈制约所影响,而不顾及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如果父母不注意引导教育,溺爱、娇宠孩子的话,就会强化孩子“自我中心”,上学以及成年后就会成为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的这种行为品格,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及早对孩子进行心中有他人的品tulaoshi.com质教育。
如何击退孩子的自我中心?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的道德品质呢?
1、教育孩子心中有父母
心中没有父母的孩子也不会有他人,心中有父母的教育是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所欲家长一定要从孩子生变的一点一滴小事中教育孩子。
2、让孩子学会“角色对换”
角色对换就是转换他人的位置去实际体会别人的需求、感受。例如有一次,一个孩子把同学的脸抓出血来了,家长问:“要是你的脸被别人抓出血来了,你疼不疼?”通过让孩子设身处地的想象,自己就与被打孩子调换位置,就会感到疼痛、难受、由此而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羞涩。
角色对换能够有效的起到软化“自我中心”的作用,帮助孩子从自己角度出发专为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形成心中有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3、让孩子积极奉献爱心
家长应注意积极引导孩子与同学交往中尊重、关心、帮助别人。同学在学习,休息时不去打扰,通过“手拉手”这样类似的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灾区的小朋友,在为他人着想,关心帮助他人时,孩子也能培养心中有他人。
>>推荐阅读: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处罚孩子怎样做才能完美
常见育儿口腔疾病的护理
第一、孩子的舌苔有颜色
舌苔的颜色关系到人体的健康,而不同的舌苔症状则针对的病症也是有所不同的,例如舌苔特别红的话说明孩子已经有些上火了,如果长期有白腻的舌苔,那么很有可能是体内有湿气,需要到医院去进一步检查进行相关的调理,但是有时候孩子的舌苔有颜色跟进食的食物有关,如果是食用了有颜色的食物,例如母乳,水果等出现了短暂性的食物颜色,那么不要过于慌张,只要是注意口腔清洁就可以了。
第二、口腔溃疡
这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口腔溃疡的一般症状是在唇内粘膜,两侧等出现乳白色的小块状,会有些疼痛,孩子在吞咽的时候可能也会造成不适,这是由于感染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给孩子用盐巴漱口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但若是症状比较重且长期没有改善,还是要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确诊。
第三、孩子口气重
有些宝宝口腔内有异味,也就是俗称的口气重,这主要是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口腔疾病所引起的口气重,还有一种是孩子的消化系统不好,具体是哪种原因还是要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zhishi/)第四、乳牙龋坏
如果孩子的乳牙严重龋齿可能会影响了正常的咀嚼能力,此时要带着孩子及时去医院补牙,因为没有到换牙期乳牙提前脱落了也会影响到后续恒牙的发育,故而要及时就医,医生会给宝宝佩戴间隙维持期,让原本长恒牙的地方可以空出来。
育儿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901/236315.html
看过《给孩子刻意制造挫折只会适得其反》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