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护理十分重要,新手爸妈们不要以为这是件小事,有很多方面都是要注意的。图老师小编接下来为大家分享新生儿呕吐的治疗方法,赶紧来看看吧!
【 tulaoshi.com - 新生儿护理 】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可以由生理解剖因素所造成,也可能是消化功能紊乱或消化道梗阻的主要表现。初生新生儿,尤其早产儿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够成熟、胃容量小、排空时间延迟以及消化道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低下等特点都使其容易发生呕吐。呕吐物亦易导致小儿窒息、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甚为重要。
新生儿呕吐可通过改善喂养方法,对一些病因未清楚、怀疑外科疾病、消化道出血,可先行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手术时机根据病情而定。其他部位感染所致者,应给抗生素治疗等注意治疗。
新生儿呕吐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1、母亲在孕期要注意乳房护理:奶头凹陷者要逐渐将奶头提拉出来。
2、用奶瓶喂奶时要注意橡皮奶头孔眼不要过大,防止吸奶过急、过冲。不要让婴儿吸吮带眼的假奶头。
3、喂奶次数不要过多或喂奶量过大。喂奶时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头。
4、喂奶前不要让婴儿过于哭闹。
5、喂奶后不要过早地翻动婴儿,应将其竖起来,轻轻拍打背部,使“饱嗝“后再放回床上。
6、容易呕吐的孩子喂奶后,将他的床头抬高一些,头侧位睡。
新生儿呕吐西医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
(1)改善喂养方法:奶嘴孔大小适当,喂奶时,要使奶瓶有一定倾斜,使奶充满奶嘴,以防小儿吸入瓶内的空气。喂奶后,将婴儿抱起伏在自己肩上,轻拍小儿背部,使空气通过打饱嗝排出来;喂奶后将小儿上部垫高,右侧平卧,可防止呕吐。
(2)禁食:对一些病因未清楚、怀疑外科疾病、消化道出血,可先行禁食,以免加重病情,同时给予补液,保证营养供给。
(3)洗胃:对咽下综合征可先洗胃,用温生理盐水,一般洗2~3次即可,如洗胃后仍呕吐,应考虑其他疾病。
(4)胃肠减压:对外科疾病、呕吐较频繁、腹胀者,可先行胃肠减压,缓解症状,同时做有关检查。
(5)解痉止吐:对病因诊断为胃食管反流,可用胃动力制剂或解痉剂。幽门痉挛可用解痉挛药治疗,常用阿托品1/l0000溶液,喂奶后15min给药,从每次5~10滴开始,逐渐增加到控制呕吐为止;注意如用药后脸红表示药量已超过,须稍许减量以不引起脸红为宜。幽门肥厚用此法无效,可用手术治疗。
(6)体位:对呕吐患儿,应提高头部和上身的体位,一般30°左右。
(7)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呕吐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纠正。
2、病因治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1)喂养不当儿,应避免空气吸入过多,进食后要竖抱拍背。
(2)手术治疗:手术对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手术时机根据病情而定。
(3)抗感染:对消化道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所致者,应给抗生素治疗。
(4)止血:消化道出血者,可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止血敏)等止血。
(5)解除颅内高压:脑水肿者用20%甘露醇每次0.5g/kg,每6~8小时1次,呋塞米每次0.5mg/kg,1~2次/d。颅内占位病变行手术治疗,脑积水行引流术。
正常足月儿在出生后头1─2天可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为泡沫样透明羊水或咖啡色物,属于咽下综合征。生理性吐奶(即吃奶后侧卧从口边流出少量奶液)是母乳量充足的新生儿常见现象。年轻父母细致观察宝宝呕吐出现的时间、方式、呕吐物性状及并发症有助于疾病(特别是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早期诊断。
一般说来,新生儿出生后喂食即吐,伴呛咳、青紫,提示先天性食管闭锁;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呼吸困难,应考虑新生儿膈疝;喂奶方法不当如喂奶过多、过急或水平式卧位喂奶,使大量空气进入肺部,也是新生儿呕吐的主要原因;出生后3─5天开始呕吐,呕吐物中有胆汁和粪汁,无胎便或很少胎便,应考虑先天性巨结肠;喂奶后平卧时出现吐奶,而立位时减轻,可诊断为胃食管返流;出生2周后发生喷射状呕吐,且吐出物含胃液及奶块,并在右上腹摸到橄榄大小的硬肿块,可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新生儿呕吐伴腹泻、发热,多见于急性胃肠炎;呕吐伴轻咳、流涕及呼吸急促,说明有呼吸道感染(感冒和肺炎);喷射状呕吐且每天多达10次以上,并伴脑性尖叫、抽风及前囟门凸起,可诊断为颅内疾病,多见于各种脑炎或脑膜炎及颅内出血。
新生儿长期反复呕吐,使体液和电解质丢失,造成机体脱水、碱中毒、低钠及低钾血症,引起营养不良。若呕吐物从新生儿口鼻同时喷出,容易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因此,当新生儿呕吐时要防止呕吐物呛入气道。具体方法是:让孩子俯卧,脸朝下并轻轻拍背,有利于呕吐物流至口腔外;呕吐后再让孩子右侧卧位,并禁止喂奶,用热水洗脸,擦去口鼻腔周围残存呕吐物;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时,应取斜坡式卧位,吸吮较猛的婴儿要吸吸停停,每次喂奶后轻轻拍背。对病理性呕吐者应及时送正规医院诊治,一旦确诊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应尽早手术根治。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血管痣是婴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由胚胎期血管网增生所形成。
新生儿血管痣的治疗方法
1、新生儿海绵状血管瘤
新生儿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一般采用超导介入消融技术,超导介入消融技术是在超声的引导下将头发丝粗细的微导管介入到引起异常结构的营养支管腔及膨大处,同时导入血管瘤药物,再利用美国长脉冲DN:YAG激光对瘤体深部进行照射,使深部异常静脉血管短时间内充分凝固闭塞,血管瘤内壁腔隙及静脉血管腔内大量血栓形成,从而彻底阻断瘤体的生长媒介和所需营养,而由病灶位长出的瘤状突起,因机体无法正常提供其生长环境而逐渐萎缩消融,最终血管瘤突起物代谢消失平复至正常状态,血管瘤随人体循环完全代谢排解,最终达到血管瘤完美治愈的目的。
2、新生儿草莓状血管瘤
采用核素90sr进行治疗。90锶是核医学的一种技术,核素90sr源能释放出0.53兆电子伏的β光线,β光线作用于血管瘤内皮细胞产生电离从而使血管瘤吸收,血管瘤组织微血管逐渐乳化、凝固,收缩,增生组织细胞分裂速度减低、停止,最后消失。90srβ光照射至皮下的有效深度仅3-4毫米,对瘤体有恰到好处的治疗作用,因血管瘤的内皮细胞对β光线有聚集作用且极为敏感,并充分吸收,所以对深部正常组织无任何损害。
3、新生儿鲜红斑痣
对于新生儿鲜红斑痣的治疗,一般采用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血红蛋白吸收激光瞬间聚集的高能量,进而选择性精准破坏异常的血管瘤细胞组织,使血管壁凝固、坏死,并被吞噬系统吸收,随淋巴循环顺利排出体外。快速修复受损细胞组织,使机体迅速恢复健康状态。该激光的治疗范围广泛,可以根据不同血管瘤患者的病情,更能有效地个性化治疗。
新生儿湿疹的治疗一般有哪些呢?
1渗出型:多发于肥胖儿,初起于两颊,表现为境界不清的红斑,上有丘疹,水疱和渗液,渗液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搔抓后露出红色糜烂面。重者累及整个面部和头部。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少数患儿处理不当可扩展全身变为红皮病,并伴有腹泻、营养不良等。
2干燥型:常见于瘦弱的婴儿,表现为红色的斑片、密集的小丘疹而无水疱,无渗出,表面有灰白色糠状鳞屑。累及面部,躯干、四肢。慢性期有轻度浸润肥厚、抓痕、皲裂或结血痂。
一般治疗原则:避免任何外部刺激,如过冷过热,洗澡过多,用力揉擦,穿羊毛制品等。与特殊食物过敏有关需限制饮食。
特殊治疗:
1。常规使用保湿剂
2。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仍是目前治疗AD的主要药物,具体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
3。合并感染的治疗
4。非糖皮质激素的局部免疫调剂剂
5。抗组胺制剂
6。光疗
延伸阅读:
新生儿大便发绿怎么办
新生儿大便发绿怎么办?方法一:母乳喂养儿大便发绿,大便的颜色与胆汁的化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肠上部的胆汁含有胆红素和胆绿素,使大便呈黄绿色。当大便推送到结肠时,胆绿素经过还原作用,又转变为胆红素,这时大便呈黄色。母乳喂养的小儿的tulaoshi.com大便偏酸性,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部分胆红素转变为胆绿素,使排出的大便呈浅绿色,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宝宝吃奶好,全身情况正常,新妈妈可不必担心,这只是暂时现象,随着宝宝长大,会有进步。
新生儿大便发绿怎么办?方法二:着凉。孩子吃的奶有点偏凉了或者孩子的腹部、脚部受凉都可能大便发绿。这是因为,受凉会导致肠蠕动过快,在结肠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成胆红素,故呈现绿色。这是产生绿色大便的常见原因之一。这种原因引起的绿色大便,可能还有像感冒一类的症状。如果只有绿色大便,注意腹部保暖,尤其在晚上,过几天就会恢复。如果有感冒症状,应同时对感冒进行对症治疗。
新生儿大便发绿怎么办?方法三:饥饿。有的宝宝因没有吃饱,饥饿会使肠道蠕动加快,出现绿色大便,宝宝因饥饿有哭闹不安等表现,容易与其它述情况区分。这种情况只要增加奶量,让宝宝吃饱就可以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924/24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