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出生通常都是让新手父母们激动和欣喜的,但千万也不要忘记好好呵护新生儿的到来哦!下面,图老师小编分享生个巨大儿并非是好事,了解新生儿呵护知识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 tulaoshi.com - 新生儿护理 】
28岁的湘潭药房护士聂俊英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生了个5.25公斤重的大胖小子。目前,母子俩身体都很健康。按照婴儿体重标准,超过4公斤的婴儿就是巨大儿,可现在已不是新鲜事了。记者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等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我市巨大儿的出生比例逐年增加,产科医生不禁感叹,婴儿体重标准是不是也要改改了?
吸引众人围观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内看到了睡在床上的这个小“超男”,小脸胖嘟嘟的,胳膊也比一般新生儿要粗上不少。因为个大,他“饭量”也不小:每隔2小时就得喂葡萄糖水和牛奶,牛奶一次能毫不费劲地喝二三十毫升。 “这么重的新生儿,太少见了……”消息立刻在医院传开了,不少产房病人和家属都跑来看这个胖小子,这个巨婴一下子就成为“焦点人物”。
2月22日下午4时许,怀孕39周多的聂俊英出现胎膜早破随即进行剖宫产手术。孩子的头出来的一瞬间,还是把接生的医生们都看愣了。“脸显得特别大,哭声也特别嘹亮,我抱在手里就估计肯定超过4公斤了。”接产护士说,一称体重果然有5.25公斤,身长也有54厘米,孩子经检查各项指标评分也在9分以上。
巨大儿其实并非好事
“医学上一般把超过4公斤的新生儿都称为巨大儿,目前超过4公斤的宝宝并不稀罕,但5公斤以上还是比较少见。”据该院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蔡敏介绍,一般新生儿体重在3公斤~3.5公斤是最理想的,若重量超过4公斤,会带来生产风险。此外,巨大儿成年后得糖尿病、高血压的概率都高于体重正常的孩子。
“以前,如果谁家儿子超过4公斤,那绝对是附近的大新闻。”蔡敏说,但现在每隔多久就会接生巨大儿,如果没有超过5公斤,都感觉不算是新闻。以前是要告诉孕妇,怀孕期间要多补充营养,现在则是要叮嘱她们应该注意“减肥”了。
婴儿体重标准得改了?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市巨大儿的出生率逐年增加。仅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接生的巨大儿就有81个,去年则增加到117个。而今年1月就已有19个巨大儿“呱呱落地”。
对于巨大儿逐年增多,蔡敏也认为,如今生孩子的人群多是80后,80后生活条件较好,个子提高了不少,这一群体生出的孩子肯定比20年前的孩子要大要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针对这种情况,不少医学专家表示,我国的婴儿体重标准仍然是20年前的,这多少和现状有所脱节,婴儿体重标准也许应该改改了。对于标准到底该怎么改,专家认为可对新生儿信息进行汇总后取一个科学的平均值。
肥妈生巨婴 健康应多加注意
我国目前没有新生儿体重的最佳标准,但专家认为,新生儿不要超过4公斤,而孕妇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不能超过12.5公斤
超重孕妇饮食有什么注意事项
怀孕后既要保持正常的体重增长,还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如何能让两者平衡呢?如果孕妇体重超重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孕期少吃甜品预防巨大儿
临床上,妊娠24~28周是筛查的最佳时期,对于孕龄大于25岁者、小于25岁但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有巨大胎儿分娩史的、羊水过多史等都是筛查的重点对象。
在老一辈的观念里面,刚出生的新生儿越重越好,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初生宝宝体重过重并不好哦。科学证明,孩子刚出生6斤左右是最佳的体重。那么,影响新生儿体重的因素是什么呢?
新生儿6斤左右最好
优生优育的政策下,不少孕妇都享有国宝级的待遇——多进补、少做事。过度重视孕期营养但又缺乏运动,导致营养过剩的准妈妈日益增多。民间流传甚广的“大胖小子才更聪明”这一观点,也纯属谬论。医生提醒大家,其实智力最好的孩子,是出生体重在3kg左右的孩子,而老人家最喜闻乐见的“大胖小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上代谢病。
接下来,就来看看影响新生儿的因素有哪些吧。
7因素影响新生儿体重
初产年龄:初产年龄在30岁以下,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超过31岁则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孕周:胎儿在母体中的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影响新生儿出生的体重。孕35至39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周增加而明显增加:孕40周至43周,体重增加较慢;孕44周后,体重反而下降。
胎次及多胎:第二胎第五胎新生儿出生体重与第一胎相比,呈递增现象,多胎新生儿体重一般都较低。
孕妇健康状况:孕妇患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疾患,新生儿出生体重低。如感染病毒或其它微生物,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孕妇嗜好:孕妇吸烟会导致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体重。
胎儿性别:女性新生儿低于男性110克。
营养状况:节食、偏食、挑食都会造成营养缺乏而导致新生儿体重过低。
由此看来,想要新生儿体重标准在孕期就要多注意哦。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 ||
夏秋交替,是伤寒频发之际,而伤寒多发于儿童,特别是对换季时出生的低体重儿要高度警惕患伤寒,尤其是夏季湿热,室内空调温度开得都较低,更容易患上伤寒疾病,年轻的父母应该多关注宝宝身体情况,了解相关伤寒知识,及早发现病前症状,及时进行治疗。那么,低体重儿发生伤寒会是怎样的?该怎么办?
低体重儿摄入能量能力低下,并且体内能够产热的糖原和棕色脂肪贮备少,因而其产热功能极差。同时,由于低体重儿的体表面积与体重比相对较大,易致散热增多。这样,产热不足、散热增加就构成了低体重儿体温容易偏低的基础。假如低体重儿出生时的环境温度低,保暖措施又不够,或受到了寒冷的直接刺激,犹如雪上加霜,就会使得低体重儿发生寒冷损伤综合征。
低体重儿发生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主要是体温过低,往往在35℃以下。临床医生将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一般表现归纳为少吃、少动、少哭、体重增长少、体温增高少之“五少”特点,或不吃、不动、不哭、体重不增、体温不升等“五不”特点。
伤寒具有高度诊断价值的改变主要是皮肤硬肿,其特点为:触之体表有冰冷感觉;观之呈现有暗红色改变和局部肿胀;压之皮肤变硬,紧贴皮下组织,难以提起,按压肿胀部位有凹陷。皮肤硬肿变化主要分布于小腿、大腿外侧和臀部,病变境界比较清楚。重者硬肿可蔓延至整个下肢、面颊部、上肢背部等多个部位,硬肿面积超过全身皮肤的50%以上。个别患儿硬肿可遍及全身,并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
临床资料表明低体重儿因伤寒而死亡病因中居第6位,近年病死率略呈下降趋势,但专家提醒人们绝对不可掉以轻心,对低体重儿要做到早保温,早预防,以降低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发病率。一旦低体重儿发病,要把复温作为首要措施,避免体温继续下降,积极增加患儿体内能量贮备,以促进病情好转,降低病死率。
新生儿体重低下,怎么办?
(1)喂养指导
必须强调母奶喂养。对吸吮力弱的小儿,可将母亲的奶汁挤在杯中,用滴管喂养。逐步增加喂奶次数,观察体重的增长。
(2)保温指导
l)定期测体温,每小、-6小时测一次,作好记录(每日体温正常应波动在36~37oC之间)。
2)室温度保持在24~26℃。在换尿布时,注意先将尿布用暖水袋加温。
3)新生儿保温可采用热水袋或用装热水的密封瓶,将其放在两被之间,以婴儿手足温和为适宜。
4)无上述条件者,可将小儿直接贴近成人身体保温。
5)体重大于2000g的小儿,脐带脱落后每日可洗澡,室温最好在28oC左右,盆浴水温在38~40oC为宜,一切浴巾、衣服应预热后使用。
(3)护理指导
1)观察新生儿吃奶、精神、面色、呼吸、哭声、皮肤(注意黄疽、硬肿)及大小便性质和次数,并嘱家长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负责访视的人员或到医院检查。
2)每次换尿布或做其他护理时,动作要轻柔迅速,以防小儿受凉。
3)注意更换小儿的体位,定时翻身,侧卧。吃奶后应将小儿头部侧向一边,以免吐奶吸人呼吸道中。
4)注意观察脐部情况(按新生儿访视常规处理)。
5)新生儿满2周及28天时各测一次体重,但要注意保暖。对满月体重增长不足600g者应分析原因,进行指导,并转人体弱儿专案病历管理。
新生儿期产伤、窒息儿的监测要点
有产伤、窒息史的新生儿应密切注视脑水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具体注意如下:
(l)观察新生儿有无嗜睡、烦躁、尖声叫、吸吮无力、拒奶、黄疽等表现。
(2)观察有无抽搐,特别应注意观察新生儿抽搐的特殊表现
1)眼球震颤,两眼凝视、斜视、发呆或不停地眨眼。
2)反复的吸吮动作或咀嚼或面部肌肉抽动,手指反复抓空或握拳。
3)呼吸暂停,呼吸不规律或阵发性青紫。
(3)对有产伤、窒息史的新生儿,应定期做视、听觉和神经反射的检查。如给铃声刺激检查听力,吸吮反射、拥抱反射、颈肢反射等。
(4)护理时应注意减少头部的活动,避免刺激。
延伸阅读:
如何给新生儿叠尿布
适合新生儿的尿布叠法:
1、一般尿布都是正方形的,首先将尿布对折,成长方形。
2、接着再对折一次,成正方形。
3、然后将尿布表层从右向左拉开,成三角形。
4、接下来翻转尿布,将垂直的一边折入三分之一。
5、再往里折一次,尿布就折好了。给婴儿垫上尿布以后,可以在外面加一个固定扣带。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924/24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