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怎么护理?很多新升级的父母们都会有这个疑问,图老师小编这就来为您解忧,分享孩子网络成瘾怎么办?,一起来了解下吧!
【 tulaoshi.com - 新生儿护理 】
13岁男孩,小学六年级学生,10岁时随同学去网吧玩互动游戏,开始每周放学后仅去1~2次,到时间自己知道回家,,以后逐渐迷恋于网上暴力游戏,去网吧次数增多,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常通宵达旦在网吧度过。自从玩网络游戏后,患者常逃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终日不忘网上活动情景,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患者变得孤独,对同学冷漠,厌倦社会活动及家庭聚会。近一年又痴迷于网上聊天,结识一些网友,称在网上得到同情和安慰,唤起了激情。从此,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在网交谈,欲罢不能。为上网不择手段,没钱就与网友结伙在校外抢劫低年级学生的钱财,有时偷家人的钱。曾受到公安部门教育,但不知悔改。为上网曾将家中一些电器偷偷卖掉获500元,全部挥霍在网吧。家长批评、劝说无济于事。一旦离开网吧,患者终日无精打采,无所作为,情绪时而易激动、时而焦虑、抑郁。当家长不让上网吧玩游戏时,会失去理智地打家长或砸东西。其父母告诉我们,他在没有上网之前在家听父母的话,学习成绩在班上前10名,现已科科不及格… 父母在极度失望下带其来我科就诊,我们发现,患儿除有睡眠障碍外,还存在较严重的焦虑症、注意缺陷障碍等。我们诊断其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一周后,配合心理治疗及家庭治疗。2-3周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在我科坚持治疗2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又独自上网吧两次。家长意识到环境的不良影响,立即搬了家、换了学校。之后他又可以正常学习和生活,跟家人的关系又亲密和谐了,不再到处找网吧上,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未达到上网吧前的名次。
1.什么是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实质上是大脑的神经内分泌紊乱,造成的一种临床疾病。是一个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个临床疾病。
2.上网成瘾的判定标准:1)、上网已经占据了你的身心。 2)、不断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 3)、 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4)、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 5)、由于特殊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恼不安。 6)、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7)、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 8)、上网后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9)、导致睡眠节律紊乱等躯体症状。
以上的这9条具备4条或4条以上,你就诊断为网络成瘾症。
3.网迷和网瘾有什么区别?
其实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在我们辅导的孩子当中,通过教育的方式说服的方式或者培训的方式,能够比较快的说服,通过讲道理,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了,他自己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不属于网瘾。网迷实际上是沉醉于某种事物,要是网络成瘾症,是一个无法自控的上网冲动,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区别。
4. 网络成瘾有那些临床表现?
早期:感受到上网的乐趣,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出现记忆力、主意力下降,渴望上网、精神上依赖。
进展期:身体依赖,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上网后精神状态恢复至正常水平。
晚期: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减轻,憔悴,每天连续长时间上网;一旦停止上网,就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
5.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造成的影响是很严重的,研究发现在游戏的刺激下变得兴奋,能量过度释放以致不能维持睡眠周期,患者在戒断电子游戏活动中出现失眠、头痛、注意不集中,消化功能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由于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这些改变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免疫功能降低,诱发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紧张性头痛、胃肠功能紊乱、焦虑、抑郁等。另外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会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但之后则令人更加颓废、消沉等负性情绪。患者为了获得电子游戏的活动,甚至可以不择任何手段,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欺骗父母索取钱以达到玩电子/网络游戏的目的,造成个人品行方面的问题,丧失人格和自尊。
6.孩子们为什么这么沉迷于网络呢?
网络是一种行为环境,与人的知觉、价值观、和态度互动,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给人们提供了诸多的便利:网络的匿名性可以减少陌生焦虑;易于自我良好发挥,使自我表现欲增强,从而可以减少与他人交流时的窘困感;网络游戏必须积极主动地操作,易于全身心投入;在游戏中容易得到奖励,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与网友作伴有认同和归属感……目前医学研究认为,由于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另外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会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有明显的欣快感。另外,以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和Skinner的操作控制理论为基础的行为解释理论认为,儿童青少年的自我发育尚不能适应社会,常有无助、依赖、挫败感。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生理或心理上的困难或挫折,将情感满足和压力释放转向网络,逃避现实生活而换取“网络人生”的幸福。
这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关,因为在我们接触的孩子中,大部分在10—18岁,这样的孩子占70—80%,这个年龄段我们医学上叫高危人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第二点他们非常爱表现自我,有摆脱父母的管理想法。第三点这些孩子宠物心理,就是看别的同学孩子玩什么,他不去玩就落伍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逆反心理特强,父母越不让干什么,越干什么。由于学习的压力,和自身与父母的沟通,还有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这种心态,孩子没有地方发泄,没有人和他沟通,他找不到情感的寄托,感觉到很空虚,只有到网上寻找快乐。
7.上网成瘾到底能不能治疗?
上网成瘾完全可以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为上网成瘾了以后,要不早治疗会出现一些精神症状,比如说爱发脾气,睡眠障碍,焦虑等情绪障碍。真正得了网络成瘾症要去医院治疗,我们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平衡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还采取一些心理行为疗法。
采访:朱砂
专家支持:刘勇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督导,上海杨浦区复馨社工师事务所总干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孙嘉仪 知音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因为有了互联网,现在的青少年比起父辈们当年,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和更丰富的信息。也是因为有了互联网,现在的青少年中有不少人深陷网瘾的泥沼无法自拔。网瘾只是表象,深挖下去,我们会发现,原因可能是个性缺陷、家庭问题等等,帮助网瘾青少年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
事件回放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在青少年网民中,网络成瘾者占十分之一。
长期关注和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最近对工读学校调查发现,在青少年犯罪的各类案件中,有六至七成的少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沉迷网络。“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王教授忧心忡忡地说。
在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中,网络色情成瘾所占的比重也不少。《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几乎所有的网络成瘾者都点击过黄色网页。对性世界充满好奇之心的孩子一旦接触到网上的不良信息,就容易被其误导,一些孩子会深陷其中,从网聊到网恋到过早发生性行为,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网络成瘾,因为网络满足了某些需求
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对一部分人产生了负面作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青少年网民中,网络成瘾者占到了十分之一。刘勇表示,网瘾一般是出于某种需求。如果细分,主要可以分成3类,网聊、网游、网色,它们各有不同。刘勇分析说:“网聊的原因可以归结到缺乏伙伴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关爱支持)。网游的原因比较多,可以归结为伙伴缺失、自信心和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追寻快乐逃避压力,以及青少年对于游戏快乐的追求。网色的原因和青少年的生理需求有关,包括对于性的神秘感的探究和对于性的懵懂。”
网络成瘾对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能力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从生理角度看,长时间上网,势必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睡眠节律紊乱、倦怠、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易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在心理方面,则可能出现自卑、交流能力下降(甚至于社交障碍)、性格内向、不能和家人进行沟通(甚至于对抗)。在社会能力方面,相关数据显示,有六至七成的少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沉迷网络。这样的数字,足以让人担忧。
网瘾只是表现,深层次原因引人深思
在平时工作中,刘勇曾接触过一些网瘾青少年。小李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中专学历的小李性格有些内向。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国企当学徒,师傅是个出了名的火爆脾气,经常会责骂和刁难小李。父母则以“年轻人要多吃苦”的大道理教育小李,让他觉得自己的委屈没有人能理解。他只有借助网络游戏排遣心中的不满,随着不满情绪的不断增多,他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最终连续两个月不去上班,也不出门,整天沉迷在网络中。
小李告诉社工,他从小到大,很少能坚持到底做一件事,结果什么也不是,而在游戏世界中,他可以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从一个普通士兵锻炼成一个最高级别的战士,通过这个过程,使他感受到了人生的成功。
刘勇分析说,首先,小李性格内向,社交沟通能力不足,导致他现实生活中很少与其他人交流,而在网络中,一则大家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二则轻松开放的交流环境,让交流不需要太多的顾忌。用小李自己的话说:“只有他们(网友)才和我是一个世界的。”第二,家长制作风改变了家庭的功能。家庭应该是个体最基本的情感安慰和支持的港湾,但是家长制作风的教育方式下,家长不重视孩子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亲子之间的沟通。最终导致小李与父母间关系走向淡化与冲突,并加速了对网络的迷恋。同时,这样的家庭还会导致孩子自信心降低,面对挫折、压力和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他们更加不知所措。此外,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隔阂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更多地表现在利益关系上。这就更加剧了低人际交往能力者的社交恐惧,最终很多人只能采取逃避的方式,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刘勇强调:“网瘾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深层次的东西有很多种类型。就像你发烧了,并不表示你一定就感冒了。”
别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瘾标签
网络成瘾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隐患,也让家长老师们对此非常担忧。不过,孙嘉仪提醒,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瘾标签。她指出,“网络成瘾”指的是因重复对网络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的、周期性的、无法自拔、无力控制的着迷状态。患者常常表现为自我封闭、情感淡漠、人际交往能力显著下降、严重依赖虚拟世界、厌恶现实世界,并程度不同地存在抑郁、强迫、偏执等不良心理状态。真正的网瘾患者是丧失学习、工作的社会功能的,他们需要长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而判断是否网络成瘾,也是有严格的标准的。孙嘉仪给出了自查的方法。“如果以下9条中有4条符合,则要寻求专业辅导和帮助了:上网已占据你的身心;不断增加上网时间和强度;因某种原因突然不能上网时,感到烦躁不安,无所事事;向家人刻意隐瞒自己迷恋网络的程度;每天上网超时4-5小时,连续一年以上;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方法;在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后有所后悔,但第二天仍然控制不住上网;无法控制上网冲动;因长期迷恋网络导致睡眠紊乱、视力下降、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
不妨与孩子签一份上网契约
须知,一些孩子上网时间长并不等于成瘾,而在某些青少年网络依赖的表象下,绝大部分是家庭和社会出现了问题。对于可能过度担忧的家长,孙嘉仪给出了一些建议。“第一,不要一味制止孩子上网,网络本身没有错,关键是要搞清楚孩子上网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家长们从给孩子买好电脑,开始接触键盘时就要加以引导,告诉他们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互联网。比如在选择游戏软件时,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选择那些健康有益的游戏项目,作为对他辛苦学习的奖励。家长甚至可以尝试跟他一起玩,并且分享彼此的体验和感受。如果家长一看到孩子上网就制止,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千方百计地想接触网络,比如去网吧等,这样更易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第二,达成共识,制订协议。由于大多数的青少年本身的自控能力还很弱,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份协议,这份契约的内容可以包括每天上网的时间、涉及的内容、一些制约条件,比如,重大考试、测验期间减少或停止玩游戏的时间。在假日里则可适度延时等。协议制定完后,孩子必须严格遵守承诺,家长则需履行监督职责。此外, 我觉得最为重要的还是需要家长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协助孩子建构更多的兴趣。例如,阅读、音乐、运动以及人际交往的快乐。如果是心理自卑的孩子,则需要增加他们某一方面的优越感,找到自己的优点,学会自我肯定。一旦形成了稳定的优越感,就不会那么强烈地需要网络补偿情绪。一般比较活泼外向的孩子很少有真正网络成瘾的。”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
网瘾将使儿童大脑的社会化功能逐渐丧失。在昨天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网络发展论坛上,专家呼吁,孩子在7岁之前每天最多看一个小时的电视或电脑。9到12岁的孩子每天玩电脑的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因为孩子一旦上网成瘾,将会导致大脑功能丧失,“社会化大脑”颓废。
根据最新统计,青少年是我国网络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3.38亿人,居世界第一,其中,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1.75亿,占全国网民的51.4%,目前,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8小时,上网时间还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全国网民中,初高中学历的网民占67.3%,学生网民占31.7%。
一项针对各个年龄段的调查问卷所获得的回答,77.5%的网民认为生活离不开网络,对网络形成高度依赖;34.4%的网民认为因为上网减少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个人的生活空间更加封闭;还有16.4%的网民认为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这意味着平均每六个网民中就有一个有上网成瘾倾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处于十分危难的境地。
“我们共收治了5800多例网络成瘾的孩子,其中48%有注意力缺陷。”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介绍,只要长期玩网络游戏每天6个小时以上,半年以后,他的前额叶的葡萄糖代谢将下降15%,通过核磁脑功能检查,他的氧代谢下降了8%.“大脑和人体的其他肌肉一样,用则进,不用则废,大脑更容易退化,如果一个孩子长期玩游戏,那么,他的社会化大脑的进程就被打乱了,影响了人类的正常情感、交流、人际。”陶然强调说,网络成瘾的孩子情感很麻痹,与人交往的能力,特别是注意力也会逐步退化。“网络成瘾的孩子不能正视别人,这都是大脑额叶功能下降的反映。”
陶然建议家长,孩子在7岁以前每天最多看一个小时的电视或电脑。9到12岁,正好是青少年建立智力测控能力的关键期,这时候每天玩电脑的时间不应超过一个半小时。
另据了解,此次论坛上,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联合发起的“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建设传播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旨在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和推动绿色网络产品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网瘾治疗是否有效,不但要看结果,还要看手段,不能简单地以服从作为治疗结果,更不能以服从来论证暴力手段的合理性。解除网瘾重要,重建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更重要,毕竟脱离网络的羁绊只是矫治的手段目标,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才是根本目的
在国内网瘾治疗机构及其治疗模式引发社会巨大争议的背景下,有报道说,美国近日也有一家网瘾治疗中心开张。据介绍,在这家名为“restart”的网瘾治疗中心,网瘾患者每天从自我剖析会议开始,上午参加各种室内和户外活动,比如照看小动物、做饭、洗衣服;中午一起讨论如何丰富和充实个人生活,受邀前来的嘉宾同患者交流职业选择方面的体会;晚上则是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心得。患者还有机会接受专业的“一对一”治疗。概括地说,美国网瘾治疗中心的模式着眼于人格再造,注重价值观重建,而且主要采用柔性、非强迫、非惩罚性的方法,其核心是尊重网瘾患者的基本权利,尊重其人格和尊严,提升其生命质量。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被践踏个人尊严后,网瘾青少年还要对所遭受的扭曲感恩戴德,这种悖论令人发指
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内的各种青少年行为矫正机构包括网戒机构在内,明显偏重于电击、药物、暴力和集中营训练等强制性、惩罚性疗法,强调被矫治者的绝对服从,行走在法律的边界,甚至直接同现行法律相违背,方法粗暴,不符合行为矫治的科学原理,貌似解决了个别患者的问题,但引发了社会层面的更大问题。我国法律对强制手段的使用有明确规定。《立法法》要求,对公民采用人身强制的处罚规定,必须由法律作出,而不能由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作出。比如,存在多年的针对海洛因等毒品成瘾者的强制性戒毒措施,现在已经由国家《禁毒法》加以规定;最近,有关精神病人接受强制治疗的问题,也成为热点,一些治疗机构只对委托人负责,谁付钱就听谁的,胡乱收治病人,任意采取治疗手段,受到舆论抨击。至于网络成瘾,论社会危害性不及毒品成瘾,论诊断科学性不如精神疾患,现在却被施以没有法律依据的强制和没有科学依据的治疗,这就更不正常了。
国家保护未成年人,法律禁止各种家庭暴力,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暴力,但不少家长不但在家里对网瘾青少年滥施暴力,而且随意将孩子送进不具资质的强制性机构,允许其对孩子任意采用暴力甚至电击手段。本应在未成年人受到外界暴力的情况下保护孩子的父母,现在却自作主张地放弃监护责任,甚至主动要求对孩子施以暴力,如此做法明显逾越了监护权,而没有法律资格的强制性机构接受家长委托对孩子采用暴力,则更是违法之举。
一些网戒中心动不动让接受“治疗”的青少年现身说法,告诉社会各界,网瘾治疗是有效的,电击是得到了被电击者认可的。网戒机构本来就以孩子的服从为第一目标,制定了名目繁多的“纪律”,并以电击等作为维护纪律、获得孩子服从的唯一手段。让因为害怕电击而不得不服从的青少年来表示对电击的赞同,这等于在被践踏个人尊严、扭曲人格之后,还要他们对所遭受的扭曲感恩戴德,这种“服从的悖论”,令人发指。
家长病急乱投医,网戒机构赢利心切,我国相关法律缺失,导致国内网瘾治疗混乱
国内网瘾治疗方面的一片混乱,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原因。从功能暧昧的网游产业,到违规经营的网吧,到不具合法资格的网戒中心,到非法生产“电刺激 国内网瘾治疗方面的一片混乱,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原因。从功能暧昧的网游产业,到违规经营的网吧,到不具合法资格的网戒中心,到非法生产“电刺激治疗仪”的厂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从来孩子的钱最好赚,打着治病的幌子更容易发财。一些网戒机构收取的治疗费用每月高达5000元甚至8400元,而所配备的粗暴的“师资”和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电刺激”,则成本低廉。强大的经济动力促使网戒机构大量滋生。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子女对家长的“服从”,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尊重子女的人格和尊严。虽然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中,广泛存在着溺爱的现象,但“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把子女更多地视为所有之物,而不是独立人格的封建伦理,阴魂未散。因此,才有那么多家长在教育无方而且无效的情况下,极为决绝地将孩子送进强制性机构接受“棍棒”教育甚至远比“棍棒”凶狠的电击“治疗”。
家长病急乱投医,网戒机构赢利心切乘虚而入,加上我国相关法律的缺失和执法者为“监护人自愿送孩子去强制治疗”所迷惑,在未成年人保护这一问题上失去敏感、行动力度不足,导致明显违法的经营行为打着矫正教育或者“公益性”的旗号,大行其道。面对乱象丛生的网瘾治疗市场,在舆论关注和监督之外,立法机构和执法部门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一方面从网游和网吧的源头上防范青少年沉溺,另一方面给予网瘾患者科学和人道的矫治。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必须成为设计网瘾治疗模式的出发点,绝不允许家长滥用监护权和机构滥用强制权。网瘾治疗是否有效,不但要看结果,还要看手段,不能简单地以服从作为治疗结果,更不能以服从来论证暴力手段的合理性。解除网瘾重要,重建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更重要,毕竟脱离网络的羁绊只是矫治的手段目标,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才是根本目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顾骏)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延伸阅读:
新生儿鼻塞怎么办
热敷鼻子
如果是新生儿只是因为受凉出现了流鼻水、鼻塞的情况,而身体没有其他不适的话,可以通过用拧干的热毛巾敷在宝宝的鼻子到口的部分,鼻粘膜湿润之后,新生儿就会觉得舒服,也可以喂宝宝喝点温开水,能够帮助缓解鼻塞。要注意热敷的温度稍微高于宝宝的低温即可,以免烫伤宝宝。
空气湿润
室内空气过于干燥会导致小宝宝的鼻粘膜变得干燥,流出的鼻涕容易结成鼻痂,加重鼻腔堵塞,导致宝宝呼吸不畅,影响宝宝吃奶、睡觉。所以室内空气较干燥的时候可以使用盆装水或者是加湿器来湿润空气。
去除鼻痂
新生儿的鼻腔较小,容易因为鼻痂堵塞鼻腔而引起鼻塞,所以爸妈们学会怎么帮助宝宝去除鼻痂也是帮助缓解鼻塞的必备技能。
1、不能用硬的或者是尖锐的物件直接挖宝宝的鼻孔,以免损伤鼻粘膜。
2、可以用棉签蘸少量的水或者是乳汁让鼻痂变软之后再用棉签帮助宝宝打喷嚏去除鼻痂。
3、用棉签在软化鼻痂之后用棉签在鼻腔内转圈以吸附鼻痂,用棉签将鼻痂带出鼻腔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925/25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