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laoshi.com - 新生儿护理 】
与尿布疹说bye-bye 现在的生活中,有纸尿裤与棉尿布,纸尿裤因为其方便、卫生已成为众多妈妈的首选,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宝宝带来麻烦,因此,学会聪明地使用纸尿裤,也是妈咪的必修课。
选购纸尿裤技巧 ·纸尿裤要具有超强的透气性 如果尿裤透气性不佳,即使宝宝没有尿湿,但由于天气热或宝宝出汗等,局部皮肤也是潮湿的。宝宝娇嫩的皮肤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成了尿布疹侵袭的对象。因此,在使用时,注意要购买透气性强的纸尿裤。这种纸尿裤上含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型小孔,能排除小屁屁上的湿气。
·纸尿裤要选择干爽型 纸尿裤内层为干爽的表面,即使再多的尿液,也能渗下去,而表面仍是干的。其独特的功能是保持宝宝小屁屁干干爽爽,尿液不回渗。
·选择有尿湿显示的纸尿裤 纸尿裤上标有图案,当遇湿后,颜色变淡,妈妈能马上发现宝宝该换尿裤了。避免长时间受尿液刺激。
·选择吸水性强的纸尿裤 大吸收量的尿裤,特别适合宝宝在夜间使用。因为吸收量大,尿液不会渗出,减少了更换的频率,不会打扰熟睡的宝宝,而且快速的吸收能够减少尿液与皮肤接触的时间,从而减少了宝宝患尿布疹的机会。也能使宝宝睡个无人打扰的安稳觉。
·选择大小合适的纸尿裤 根据婴儿体重的不同,纸尿裤分成各种型号,以“帮宝适”为例:如S号,适合3~8公斤;M号,适合6~11公斤;L号,适合9~14公斤;XL号,适合12公斤以上。妈咪应根据宝宝的月龄、体重,选择合适的尿裤,让宝宝穿得得体、舒适。
·添加护肤成分的纸尿裤 有些纸尿裤,添加了芦荟等护肤成分,尤其适用于易过敏的宝宝。芦荟中的某些成分,保护皮肤免受尿液的刺激。
美国研究者发现,超重或经常尿床的儿童,可能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美国新泽西州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学院的约瑟夫·G·巴罗恩博士调查了149名年龄在5岁—15岁之间,患睡眠综合征的孩子的睡眠情况,并与139名正常孩子作对比。通过综合分析孩子们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尿床频率、打鼾史、糖尿病等信息,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超重会使睡眠综合征的发病率增加4倍,而尿床会提高5倍。
巴罗恩的研究小组认为,尿床的胖孩子应警惕是否有睡眠问题,尤其是那些尿床治疗总没有效果的孩子。
孩子10多岁了夜间还尿床,每天睡前不敢让孩子喝水,不敢吃水果,晚上照样尿床。许多母亲为此很着急,到医院咨询孩子尿床是不是有什么病。发育正常的孩子一般在2-3岁时就可以自控排尿了,3岁以前有尿床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遗尿,多数孩子3岁以后夜间一般不再尿床。如果3岁以后孩子晚上睡觉时还尿床,且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医学上称为“夜间遗尿症”。
有些小儿尿床是由某类疾病造成的,常见的疾病有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等。如果孩子3岁之后还经常尿床,家长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做一些必要的检查,看看孩子的脏器器官有没有什么病理性改变,疾病治好了,孩子尿床的症状也就会随之好转。还有一些孩子尿床是生理、心理、遗传等因素引起的,医学上叫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专家指出,多数孩子尿床主要是脾胃虚弱、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膀胱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尿感信号传递受阻所致,部分孩子是由抗利尿激素夜间分泌不足引起。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尿床关系不大,等大了自然就好了。其实孩子年龄越大,夜间尿床的次数越多,拖的时间越长,尿床的症状越加难以控制,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此,专家提醒家长,不管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孩子尿床,家长都应及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除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外,家长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对待孩子尿床要重视,但不能太着急,更不能责骂和歧视,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与小朋友交往。同时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身高发育,产生抑郁、自闭、焦虑、多疑等精神心理障碍。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晚6点后不喝牛奶,晚餐后不喝或少喝水,不喝富含咖啡因或利尿的饮料。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夜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将孩子唤醒上厕所,这样时间长了可以养成按时起床排尿的习惯,减少尿床的机会。孩子在临睡前不宜过分兴奋,不要进行剧烈活动,也不要看惊险的影视片,睡前给孩子洗个澡,松懈紧张情绪,使孩子能舒适入睡。也可以在白天让小孩作憋尿训练,对治疗尿床也有帮助。
孩子尿床,家长应给予重视!应积极找出尿床病因,可采取针对行治疗,专家建议:利用行为改变疗法加药物治疗,效果最佳。其中药物治疗效果约可达七、八成。
孩子尿床,父母光知道烦恼,每天晚上要惦记着叫孩子起夜,孩子尿了还要换被褥。本来没睡好,白天工作没精神,晚上回来还要洗洗涮涮。说,孩子听不懂;打,孩子哭,大人更闹心。可当父母的知不知道,孩子比大人更痛苦,尿床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呢?
专家指出:正常情况下,孩子在2-3岁左右就能控制夜间排尿,能够坚持夜间起夜一次或一泡尿到天亮。但是如果孩子3岁后夜间仍不能自己醒来排尿就是病了,医学称为“遗尿症”,俗称尿床。尿床孩子或一夜尿床几次,或几天尿床一次;有的尿后能醒,而有些尿后仍迷迷糊糊不醒。
临床观察证明:尿床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易使孩子形成内向、敏感、胆小、自卑心理,个别严重者甚至出现难以与他人沟通、偏执、具有暴力倾向,造成性格缺陷,并会影响孩子成长,出现偏矮(身高比正常儿童低2-5厘米)、偏瘦或虚胖身材。尿床时间长还会影响大脑发育,导致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反应慢等症状,使智商降低、学习成绩下滑。不仅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还会影响孩子第二性征的发育,容易出现隐睾、小阴茎、小膀胱、小子宫等生理疾病,影响成人后的生活。
资料表明,85%以上的尿床儿童在语言表达能力、数字的排序及逻辑能力方面较正常孩子有很大差距。据世界卫生组织尿床协会跟踪调查显示:尿床孩子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不及早治疗的在成年后多社会交往协调能力差、工作生活无计划,严重影响其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和家庭和睦。
孩子的健康与未来是所有父母的希望,可尿床就像一颗埋在孩子体内的定时“炸弹”,若不及早治疗,必定阻碍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受传统观念误导而忽视孩子尿床,以免让尿床毁了孩子一辈子!
专家提醒家长:3岁后,孩子进入生理发育和心理性格成熟的关键期,如果您的孩子3岁后还在尿床,千万大意不得,应及时咨询遗尿症专家,在专家的帮助下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并选择安全无副作用的专用药给孩子治疗。
延伸阅读:
如何给新生儿叠尿布
适合新生儿的尿布叠法:
1、一般尿布都是正方形的,首先将尿布对折,成长方形。
2、接着再对折一次,成正方形。
3、然后将尿布表层从右向左拉开,成三角形。
4、接下来翻转尿布,将垂直的一边折入三分之一。
5、再往里折一次,尿布就折好了。给婴儿垫上尿布以后,可以在外面加一个固定扣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