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不仅仅只是女人一个人的事,男人们也要莫切关注怀孕知识。图老师小编下面分享的怀孕13周 准妈妈需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希望能对备孕阶段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 tulaoshi.com - 怀孕 】
怀孕13周,仔细观察自己的下肢,透过孕妈妈嫩白的皮肤可以看到很多的血管,这是怎么回事呢?
怀孕13周,孕妈妈会发现自己下肢出现蓝青色的静脉团,这是孕期准妈妈静脉血液回流困难造成的。随着妊娠进展,准妈妈血容量逐渐增加,体重增加,子宫增大,这会使下肢及盆腔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静脉下肢曲张。通俗的说,也就是静脉血流回困难,积聚在下肢静脉里,就会在小腿肚上看到蜿蜒曲折的蓝青色静脉团。
如何预防孕妈妈下肢静脉曲张:
适当注意休息,不要久坐或负重,要减少站立、走路的时间。
养成每天步行半小时的习惯,穿合脚的鞋子,不穿高跟鞋或高筒靴。下班回家后,赤脚或穿拖鞋可改善足部血循环,并使肌肉得到锻炼。
午休或晚间睡眠时两腿宜稍微抬高,比如在脚下垫一个枕头或坐垫,使足部抬高30厘米以上。
避免使用可能压迫血管的物品,如不要穿太紧的袜子和靴子,也不要用力按摩腿部。
已出现静脉曲张的孕妇应避免长时间进行日光浴应避免靠近热源,如暖气片、火炉或壁炉等,因为热气能使血管扩张。
下肢静脉曲张比较严重的孕妇需要卧床休息,用弹力绷带缠缚下肢,以预防曲张的静脉结节破裂出血。
少吃高脂肪食物,少吃糖和咸食。
一般静脉曲张在分娩后会自行消退,有时静脉曲张发展严重,产后需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随着妊娠进展,很多孕妈妈都会出现下肢静脉曲张情况,孕妇出现下肢静脉曲张以后,常伴发许多不适,如腿部沉直感、热感、肿胀感、蚊走感或疼痛、痉挛等,站立、疲劳、天气炎热时加重。那如何减轻孕妇下肢静脉曲张?
孕妈妈小心孕期出现下肢静脉曲张
孕妇的小腿、脚背处常可见到蚯蚓般的条状物,呈现出青色,形状突出,在腿上蜿蜒而行,这就是下肢静脉曲张。这是下肢血液回流不畅,致使静脉血淤积而引起的。它使孕妇感到发胀、酸痛、麻木和乏力,有时血液积聚成球状,极易破裂。一旦破裂将会血流如注,对孕妇和胎儿都非常危险。
研究发现,孕期静脉曲张并不会造成孕妇及胎儿全身性循环系统的障碍。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之下,如果有下肢静脉压痛、发热、红肿等情况(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或深部静脉栓塞),或同时合并有发烧、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情形,有可能是下肢静脉的血栓流至肺部,造成肺部静脉栓塞,这些情况都需要迅速就医。
怀孕时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原因
根据研究统计,约有1/3的孕妇会产生严重程度不等的下肢静脉曲张或微血管扩张。
1、怀孕时体内荷尔蒙改变
增加的黄体素造成血管壁扩张,再加上怀孕寸全身血流量会增加,使得原本闭合的静脉办膜分开,造成静脉血液的逆流。
2、胎儿和增大的子宫压迫血管
胎儿和子宫随孕期的增加而变大,压迫骨盆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使得下肢血液回流受阻,造成静脉压升高,曲张的静脉也会越来越明显。
3、家族遗传或孕期过重
有家族遗传倾向,血管先天静脉办膜薄弱而闭锁不全,或是孕其目体重过重等,都是静脉曲张的高危险群。
预防静脉曲张10步骤
1、每天适度温和的运动,在住家附近或公园散散步可以帮助血液循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huaiyun/)2、保持适当的体重,控制在医师建议的体重范围之内。
3、避免使用可能压迫血管的物品,如不要穿太紧的袜子和靴子,也不要用力按摩腿部。
4、午休或晚间睡眠时两腿宜稍微抬高,比如在脚下垫一个枕头或坐垫,使足部抬高30厘米以上。
5、尽量避免长期采坐姿、站姿或双腿交叉压迫。长期站立或压迫双腿易造成腿部静脉充血,使血液回流困难。
6、睡觉时尽量左侧躺。因为躺左侧可以避免压迫到腹部下腔静脉,减少双腿静脉的压力,建议可以利用个枕头靠着。
7、避免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澡,与体温相同的水最为适宜;防止便秘,如有慢性咳嗽或气喘应彻底治愈,以减轻静脉压。
8、在刚发生静脉曲张时,就不要长久站立,也不要久坐不动,而要经常变换体位休息;如果久坐要注意常活动脚部;每次蹲厕不要时间太长。
9、穿着渐进压力式的医疗级弹性袜。在每天晨起穿好弹性袜再下床,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血液堆积在双腿。这种医疗级弹性袜可以在医疗器材行买到。刚开始可以试着穿强度20-30毫米汞柱的弹性袜,适应之后可以穿效果较佳的30-40毫米汞柱弹性袜。
10、已出现静脉曲张的孕妇应避免长时间进行日光浴应避免靠近热源,如暖气片、火炉或壁炉等,因为热气能使血管扩张。
下肢静脉曲张比较严重的孕妇需要卧床休息,用弹力绷带缠缚下肢,以预防曲张的静脉结节破裂出血。
一般静脉曲张在分娩后会自行消退,有时静脉曲张发展严重,产后需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怀孕相关推荐 |
||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职场上风光无限的白领们也面临着身体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工作负荷量比较大的“白骨精”如何在平日的工作、生活细节上注意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呢?
注意细节巧预防
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不能保持一个站立姿势长时间不动,而应每隔15—20分钟活动双腿或者换一个站立姿势。因为活动下肢,可以促使小腿肌肉收缩,加快静脉血液回流,减少静脉瓣膜的承受负荷的时间。
现在很多工作都需要工作者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这种状态对我们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由于坐位时大腿股静脉和腘静脉会受到一定的压迫,增加运端静脉瓣膜的负荷,尤其翘二郎腿更是大忌。所以坐一小时左右,也应当站起来活动双腿。用小一些的杯子喝水以增加倒水的次数是“强迫”自己起来活动的好办法。
让你久坐不累的7个小妙招
干洗腿
用双手先抱紧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足踝往回摩擦到大腿根。用同样方法再摩擦另一条腿,重复数遍。此法可使关节灵活,腿肌与步行能力增强,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和肌肉蒌缩等。
经常走动
美国梅奥诊所研究发现,身体对同一坐姿的可承受时限为20分钟,之后就会产生不适感。专家建议每隔15分钟,站立、拉伸或走动一下,至少30秒应改变一次坐姿。
扳足趾
端坐,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20至30次。能锻炼腰腿,增强脚力。防止足部软弱乏力。
扭膝
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可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甩腿
一手扶树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此法可预防下肢萎缩软弱无力或麻痛,小腿抽筋等。
揉腿肚
以两手掌夹紧另一侧小腿肚,旋转揉动,每次揉动20次,然后用同法揉动另一只脚。此法能疏通血脉,加强腿力。
大腿与地面平行
将椅子调高,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可以降低对肌肉、肌腱和骨骼的压力,预防肌肉骨骼疾病;选择靠背椅,在腰部放一个卷起的毛巾或靠枕;手、手腕和前臂在一条直线上,使小臂放在办公桌上时肘部成直角;头部和身体保持直线,稍微前倾;肘部应靠近身体,弯曲90-120度为宜;双肩放松,上臂自然下垂;双脚平放在地板上;椅子最好加个垫子。
万一已经患上下肢静脉曲张又该怎么办呢?
保持良好的心态是第一位的,当然还要继续坚持注意平时的保养。
在静脉曲张早期,可以通过改善用腿习惯来治疗,如经常活动双腿,有条件可以在坐位时把双腿放至超过心脏高度的地方,这样可以减轻静脉瓣膜的负荷,根据重力原理促进血液回流。
最简便有效的办法是穿一双根据下肢正常的生理压力梯度制作的医用弹力袜,从而在站立时也能起到保护双腿的静脉瓣膜的作用,满足了繁忙人群工作治病两不误的需要。这对于精英男人们尤其适用。
当然,职场里也不乏上了年纪的中年人,他们静脉曲张的致病原因之一是静脉壁和瓣膜的退化,在日常生活中,洗澡水的温度也不宜超过四十摄氏度,温热即可。可以在洗澡时用凉水冲洗小腿,促使小腿静脉具有收缩趋势,延缓静脉壁和瓣膜的退化。
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将腿部垫高30度左右,使其高于心脏平面,这样有助于血液回流,也可缓解一天的劳累。也可以采取“返老还童”的方法,即像婴儿那样用四肢爬行,每天坚持10分钟左右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下面的体操是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简单易学,效果良好。首先,全身放松,仰卧在床上,两臂平直放在身体两侧,双腿伸直。
动作1:双腿蜷起,大腿尽量贴于胸腹部,膝关节弯曲;然后双腿向上伸直,再慢慢放下,恢复平卧。连续做15-20次,根据个人情况或左右腿交替各做15-20次。
动作2:弯曲双足趾再伸直足趾,反复做30秒,根据个人情况或左右足交替各做30秒。
动作3:足踝内旋、外旋,再转动踝关节,反复做30秒;然后伸平足背,弯曲足背,再转动踝关节,反复做30秒,共做60秒。也可根据个人情况或左右交替各做60秒。
对于已经形成的典型曲张静脉或者中晚期静脉曲张,目前可选择各种手术方式,如曲张静脉抽剥,微创激光治疗以及大隐静脉腔内电凝烧灼等手术方式。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对于我们来说,预防静脉曲张胜过手术治疗,否则到了中老年就会非常麻烦,所以在年轻时就养成良好的用腿习惯,才能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或延缓病变。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下肢静脉曲张就是我们相对常见的一种,对于下肢静脉曲张除了要及时检查和治疗之外,还要注意如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那么,下肢静脉曲张如何预防?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由于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影响血液回流,从而引起静脉延长、弯曲、扩张等。
引发疾病的原因主要有:
1、年龄、性别因素
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30岁前有患严重静脉曲张,但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
2、静脉内压持久升高
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3、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
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法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发病。
下肢静脉曲张如何预防?
1、此病有遗传倾向,一般在30岁左右发病,因此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勤于运动,增强体质,有助于防治。
2、肥胖的人应该减肥,肥胖虽不是直接原因,但过重的分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
3、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弹力袜套。
4、妇女经期和孕期等特殊时期要给腿部特殊的关照,多休息,要经常按摩腿部,帮助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huaiyun/)5、戒烟,因吸烟能使血液黏滞度改变,血液变黏稠,易淤积。口服避孕药也有类似作用,应尽力少服用。
6、抬高腿部和穿弹力袜:抬高双腿使体位改变,帮助静脉血液回流。弹力袜要选择弹性较高的袜子(医用),在每日下床之前,将双腿举高慢慢套入。弹力袜的压力能改善且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7、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行走,行走可以发挥小腿肌肉的“肌泵”作用,防止血液倒流的压力。
8、平时用10厘米宽的弹性绷带,每天及起,从足趾跟部到静脉曲张的部位进行包扎,睡觉时脱去。
9、轻症患者坚持步行锻炼有一定效果,步行能使下肢静脉回流得以改善,效果良好。
10、手术患者术后应早期活动患肢,麻醉恢复后即可做足趾伸屈活动。术后1—2天卧床练习患肢肌肉原位收缩,情况良好时做立腿抬高练习,术后3天可协助恿者下地行走,早期活动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流畅通,以免血栓形成。
备孕补肾吃什么比较好
1、山药
它是补肾的首选食品,在传统补肾精佳品“六味地黄丸”和医圣张仲景的补虚名方“薯蓣丸”中,山药占据着“总裁”或“副总”的位置,补肾效果十分明显。除了补肾之外,山药对于肺和脾的补益效果也很明显,不仅孕前有用,孕后更可以用来养胎。每天食用50g-200g即可。
2、核桃
核桃可以延缓肾精的消耗,从年轻时就坚持吃核桃的人,到了老年普遍头发、牙齿、眼睛都会比较好。同时,核桃的形状类似大脑,中医认为像什么补什么,所以孕前和孕中多吃核桃的话,生下的孩子更聪明好动,新妈们则更容易恢复。
3、黑枣
中医有记载,黑枣味甘涩,性寒,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中以含维生素C和钙质、铁质最多,有补益脾胃,养肾阴血的功效,想要养肾的MM可以多吃一点黑枣。
4、桑葚
桑葚又叫桑果、桑枣,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被称为“民间圣果”。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润燥和补肝益肾作用。
5、葡萄
葡萄不仅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和多种维生素,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医学也认为,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脾、肺、肾三经,多吃葡萄可以起到补气养血、滋肾宜肝的作用。葡萄对肾炎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6、鸡蛋
鸡 蛋和我们的卵子有着某些相似的物质,经常食用会增加我们体内产生肾精和卵子的物质储备以及能力。烹制鸡蛋时一定要“溏心”。在中医眼中,鸡蛋分红皮、白 皮,也分蛋清和蛋黄,这都是不一样的,红皮蛋偏于补血,白皮蛋偏于补气,蛋清偏于补阳,蛋黄偏于滋阴。用蛋黄滋阴、补肾的时候,溏心蛋效果更好。
7、枸杞子
在大名鼎鼎的补益肾精名方“五子衍宗丸”中,枸杞是重要的成员之一。每天吃一把枸杞子就够了,不必泡水,像吃葡萄干一样嚼着吃就好。
怀孕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0925/252138.html
看过《怀孕13周 准妈妈需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