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生理过程,但对产妇主观意识而言,毕竟要经历的不仅是一次巨大的生理改变,所以很多知识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今天图老师健康网育儿频道向大家分享中外分娩方式大比较,希望对产妇们有所帮助。
【 tulaoshi.com - 分娩 】
21世纪的今天,分娩方式已经变得各种各样。现在一辈子也就生一个或者二个孩子,为了给孩子的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要选择自己和家人可以接受的分娩方式。
中国国内常用分娩方式的介绍
自然分娩发
自然分娩是指自然地等待阵痛的到来,经历各个产程经阴道分娩的方式。中途为了不让胎儿陷入危险,有时候也会使用产钳和吸引术等医疗处理。产房安装监视装置、为了保证血管的安全注射点滴等,都是保证自然分娩安全进行的手段。
剖宫产
在不能通过产道分娩或者被判断为产道分娩危险性很高的情况下,采用将腹部切开,剖开子宫然后取出婴儿的一种分娩方法。从胎儿的大小或者母体的健康状态等来判断,有的在产前就已经计划好要进行的“选择性剖宫产”,或者是在分娩的过程中发生问题,估计对母子存在一定危险的情况下,而紧急进行的“急症剖宫产”。
国外常用的分娩方式介绍
无痛分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无痛分娩是指在阵痛开始的时候进行镇痛,或者胎儿进入产道前进行麻醉等消除分娩时疼痛的分娩方法。这种分娩方式适用于对痛感过于恐惧,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等身体不能承受过度压力的产妇。因为主要采用的是局部麻醉,产妇的意识还是清醒的,可以自行用力。
拉梅兹呼吸法
这是法国拉梅兹博士发明的方法。是一种重视产前呼吸法和辅助动作训练的方法,现在以呼吸法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产院采用。
坐姿分娩(中国应用很少)
用坐着的姿势分娩,使用特殊的分娩台。采用坐着的姿势,腹部更容易用力,使分娩更容易进行,比躺着的姿势视野更加开阔,不安也会少一些。因为需要特别的分娩台,实际能够实施的医院比较少。
主动分娩
不使用呼吸法、放松法等特殊的方法,不接受医疗介入,以产妇为主体,主动面对分娩的方法。或站或坐,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减缓疼痛,分娩时也自由。 适合清楚自己想要以何种方式分娩的产妇。
诱导分娩
当出现大幅超过预产期,或者胎盘功能低下等情况时,为了母子安全,使用催产素诱导分娩的方法叫诱导分娩。孕妇没人照料的家庭,医院设施方面的接收没有问题的话可以实施。但不管怎样,还是有怀孕周数足够、怀孕过程没有问题、子宫颈管足够柔软、不是巨大儿、胎儿体重不超过2500g等限制条件。
水中分娩
在一个水温保持在30度的温水的小池子里进行分娩称为水中分娩。此法的目的是缓解阵痛,以更自然的方式进行分娩。因为水中的杂菌有可能会进入子宫,胎儿可能会因此而受到感染,因此完备的设施、医生和助产师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
LDR
不是在阵痛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移动到产房,而是L(阵痛)、D(分娩)、R(恢复)都在同一房间进行的分娩方法。在类似普通病房的房间里,设置必要的医疗器械和可以起到分娩台作用的床。也就是说制造一种在宾馆或者自己家的一个房间分娩的氛围。
家庭分娩(中国应用很少)
是指在自己住惯了的家里,在家人的陪伴下分娩的方法。然而,怀孕过程没有问题是必要的条件,因此必须要好好地到产院进行孕期检查,还要借助助产师的帮助。分娩的准备都要靠自己来进行,因此必须的东西、房间等都要尽早准备。卫生方面、意外情况发生时的紧急应对方面也要注意。
延伸阅读:
在顺产中有哪些分娩姿势呢
1、仰卧位分娩法
国内多数产位取仰卧位,在产科史上,仰卧位分娩并不是主要体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优点:对产科处理(如器械助产)及新生儿处理方便,适合医务人员的需要。
缺点:(1)仰卧位时增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产妇可出现仰卧位综合征。其结果可诱发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后出血增多。(2)仰卧位分娩使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产道较狭窄,而且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增加难产的机会。(3)胎儿的重力失去应有的作用,导致产程延长,继发宫缩乏力。
2、侧卧位分娩法
优点:能使会阴放松,减少下腔静脉受压和防止仰卧位综合症。缺点:应用此法接生者操作不便。在左枕横位、左枕后位,采取右侧卧位,右枕横位和右枕后位采取左侧卧位,有利于胎儿机转。
3、直立分娩法
优点:(1)直立姿势,由于重力的关系,先露部直接压迫子宫下段的宫颈部,可反射地使子宫收缩强而有力,有效地缩短第二产程;(2)有利于分娩机转的顺利进行,直产姿势,胎儿重力与产道方向一致,宫缩能使胎头在产道中旋转的顺利;
4、蹲式分娩法
(1)产妇以蹲式骨产道宽度最大,当产妇从平卧位改为蹲式时,骨产道横断面的面积可增加30%,蹲位时出口前后径可增大0.5cm~2.0cm;(2)改善胎儿的血液循环,减轻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缺氧的程度。
分娩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09/26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