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浪费钱把宝宝送去早教机构学习,不如父母们自家在家手把手教,图老师小编下面给大家讲解讲解处理孩子情绪 你是高手吗。
【 tulaoshi.com - 分娩 】
要做成功的父母,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和分享孩子的看法和感受,帮助他们处理负面的情绪,譬如愤怒、悲哀及恐惧。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和爱的桥梁,使孩子成长为更成功、更快乐的人。
对孩子说快点 谁的节奏被打乱
阅读此文前,先来测一测你对孩子的情绪反应
在孩子闹情绪时,你的反应常常是——
A→●“别哭了,妈妈带你去买雪糕吃。”
●“来,爸爸带你去动物园,不要再发脾气啦。”
●“你再这个样子,我就不让你出去玩了。”
B→●“你这个样子像个男孩子吗?真丢人!”
●“你再吵我就打你了!”
●“你自己做错了事还耍脾气,想挨打啊?”
C→●“回你自己的房间吧,等气消了再出来。”
●“爱哭你就哭个够吧,哭够了再来找我。”
D→(不理会孩子的情绪反应,喋喋不休地唠叨)
“人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嘛。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会自己照顾自己了。你想想,爸爸妈妈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血……”
1.A类——“交换型”父母:
你认为负面情绪有害,所以每当孩子有忧伤的感觉时,你就努力把世界“修补”好,却忽略了孩子更需要的是了解和慰藉。
看到父母的这些反应后,孩子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既然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为什么我的感觉这么糟?”次数多了,孩子会变得缺乏自信,在情绪上很容易产生很大的压力。
2.B类——“惩罚型”父母:
孩子常常由于表达哀伤、愤怒和恐惧而受到你的责备、训斥或惩罚。你以为这样不会“惯”出孩子的坏脾气,或者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坚强。
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带来耻辱、被抛弃、痛苦、受虐待。所以,对于负面的情绪孩子是又憎恨又无可奈何。长大后面对人生的挑战时,孩子会显得力不从心。
3.C类——“冷漠型”父母:
你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既不否定也不责骂,而是“不予干涉”,让孩子自己去找办法宣泄一下或者冷静下来。
因为没有父母积极的引导,一个愤怒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有侵略性,用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发泄;一个伤心的孩子会尽情和长时间地哭闹,不知道怎样去安抚自己和舒解自己。
4。 D类——“说教型”父母:
你以为孩子只要明白了道理,负面情绪就会消失,所以你热衷于滔滔不绝地讲道理。
此时,孩子感到孤单无助,仿佛身处黑洞,得独自面对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而父母喋喋不休的训导,只令他苦上加苦。
以上四种是传统的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显然都不利于孩子的情商培养。
最佳的处理方式是EQ型
EQ型父母这样处理孩子的情绪——
EQ型的父母善于感觉孩子的情绪。看到孩子流泪时,能设身处地地想象孩子的处境,并且能感受到孩子的悲痛;看到孩子生气时,他们也能感受到孩子的挫败与愤怒。
因为父母的接受与分享,孩子感到身边有可以信赖的支撑,所以更有信心去学习怎样处理面临的问题。
EQ型父母的处理技巧分为4步:
步骤1 : 肯定
具体做法: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看到的在孩子脸上流露出的情绪。
例如:“宝贝,我看到你很伤心的样子,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你看起来不太高兴,什么事让你生气呀?”作为处理情绪的第一步,“肯定”的意义是向孩子表达:“我注意到你有这个情绪,并且我接受有这个情绪的你。”
步骤2 : 分享
原则: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
具体做法:帮助孩子去捕捉内心的情绪。
孩子们对情绪的认识不多,也没有足够和适当的文字描述情绪,要他们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是比较困难的。你可以提供一些情绪词汇,帮助孩子把那种无形的恐慌和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下定义、有界限的情绪类别,刻画出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
例如:“那让你觉得担心,对吗?”或者,“你觉得被人冤枉了,很愤怒,是吗?”
孩子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达他们的感觉,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例如,当孩子生气时,他可能也感到失望、愤怒、混乱、妒忌等;当他感到难过时,可能也感到受伤害、被排斥、空虚、沮丧等。认识到这些情绪的存在,孩子便更容易了解和处理他们所面对的事情了。
步骤3 : 设范
设范是指为孩子的行为设立规范,即划出一个明确的范围,里面的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而外面的则是不合适和不能接受的。
比如孩子受挫后打人、骂人或摔玩具,在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情绪并帮他描述感觉后,你应当使孩子明白,某些行为是不合适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
例:“你对亮亮拿走你的游戏机很生气,妈妈明白你的感觉。但是你打他就不对了。你想,你打了他,现在他也想打你,以后你俩就不能做朋友了,对吗?”
对6岁以下的孩子,无须深入解释“不对”的理由,除非他主动发问。
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他的感受不是问题,不良的言行才是问题的关键。所有的感受和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
步骤4 : 策划
人生的每次经验都会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使我们更有效地创造一个成功快乐的未来。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总是抱怨人生处处不如意。而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则不断进步、享受人生、心境开朗、自信十足。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应该教导他懂得这个道理,而经过上述的肯定、分享、设范三个阶段,现在正是恰当的时候。
孩子情绪异常的2个特别时机
当孩子无理取闹时
当孩子为不合理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哭闹时,你切不可因心软而改变立场。
你可以走过去,用轻柔和同情的语气说:“你是不是很不开心?看见你这样,我的心里也不舒服。”就这样分享他的情绪。一开始,孩子可能会拒绝你的关怀,你可以走开,一会儿再回来,仍然用同样的方式跟他说话。用这种方式向孩子表明,你对事情的立场是坚定的,但在情绪方面,你愿意和他分享,因为你理解和在乎他的感受。甚至,你可以告诉孩子,他不开心,你也难过,因为你是很心疼他的。但他的要求不合理,是不可以答应的。
与心爱的事物分手时
心爱的玩具不小心被摔破、弄坏或丢失了,孩子免不了会号啕大哭,伤心不已,这时也是对他进行情绪教育的最好时机。
小孩子对时间和金钱的价值没有意识。一件只花了几元钱买回来的玩具,可能是他最心爱的,一旦摔破了,他的悲伤不亚于一个成年人一下子失去了价值数万元的东西时的感受。
可是,大人往往不明白这一点,而对哭闹的孩子说:“坏了就坏了吧,也不值钱。不要哭了,明天爸爸再给你买一个。”结果往往是孩子哭得更伤心了,因为他觉得父母一点儿也不理解他内心的苦痛。
既然孩子为摔坏的玩具哭泣,就说明这件玩具的价值对他来说是巨大到应该为失去它而哭泣的。父母应该肯定和接受他的情绪:“我看到你这么伤心,一定是因为你非常喜欢这件玩具。来,坐在我身边,跟我说说你现在心里的感觉。”
在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情绪感受后,应该向他做一些必要的解释。
情绪在亲子关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父母的良好情绪状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为顺利。所以,想教育好孩子,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首先要调整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如生气、失望、厌烦,等等。
生气:都是孩子惹的祸?
我们经常会对孩子说:“你不那么淘气,我就不会这么生气。”或者:“你惹我生气。”“你让我伤心。”仿佛我们的烦恼都是因为孩子的错。
可是,父母生孩子的气必定是因为孩子不好吗?如果真是如此,为什么父母面对相同的情形或同一种孩子的行为,却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孩子蹦蹦跳跳,有时候父母看着觉得是活泼可爱,但有时候却觉得烦人、讨厌;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并且对父母表示厌烦,有些父母会生气,指责孩子,而有些父母则会感到内疚、自责。
看来,对这个问题不能想当然。
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们认为孩子不必什么事情都禀告父母,还会为孩子拒绝与我们沟通而生气吗?可见,我们内心的观点对我们的情绪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对孩子、对自己抱着一些不合理的观点,那么,遇事容易生气、沮丧就在所难免了。
明白了自己的情绪不完全是孩子的行为直接引发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而产生的,就会明白,其实情绪的主宰者是自己,而不是孩子。只要不放弃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权,就能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追踪不良情绪的根源
回想一下:当你生气、感到自己受了伤害,或者感到内疚的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当你感到气馁、沮丧的时候,你情绪背后的观点又是怎样的?
我们为孩子有话不肯跟我们说而生气时,心里深处是不是有“这孩子真白养了,这么点儿大就有事背着我”的念头?
可是,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来看,比如,认为“孩子可能碰到了不如意或挫折的事情,一时没心情跟我说”,情绪反应就会截然不同。也许我们仍会有些挫折感,但不见得会有内疚、生气或气馁等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用适当的方式来和孩子交流,有效地帮助孩子。
那么,有哪些不合理的观点,会使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极端不良的情绪呢?
“天哪,怎么办哪!”
面对一些不如意事件时,觉得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而不是单纯地将它看作一种挫折、失败的经历,因而产生气馁、沮丧的情绪。
“我必须……”
认为现实必须与自己的期望完全一致,不能有不如意的地方。所以,当实际情况与自己预期的结果有差距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困扰。
“我真没用!”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认为自己没办法控制和处理好,因而自己是无能、无用、没有价值的。或者认为别人是奸诈、可怕、不知感恩的,因而责备或归罪于别人。
还有下面这些有关教育孩子的观点,也会埋下不良情绪的隐患:
我教养孩子的方式“必须”受到朋友、邻居、亲戚的赞同;我“必须”胜任对孩子的各方面的教育;如果我是好父母,我的孩子一定会表现优异;如果孩子犯了什么错,就说明我的教养失败。
由于这些不合理观点的缠绕和支配,我们和孩子常常陷入冲突的困扰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控制情绪的技巧
如果你发了脾气,别太内疚。要知道无论愤怒、沮丧还是自责,甚至敌意,都是难免的,不需要刻意逃避、压制或掩饰,而是要坦诚地承认和接纳它们。如果我们总觉得自己不该如此,就会更焦虑和紧张,反而不利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要知道,“我不该生气”也是一种不合理的观念。
改变不合理观念
控制情绪的第一要诀,就是改变自己原来的一些不合理观点,并且用一些合理的观点来取代它,比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困扰、不协调,只是彼此意见不合、看法不一致,并不是大难临头;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不是一帆风顺的,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孩子出错、遇到问题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等等。
当父母采取了这样一些较合理的观点时,就容易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对孩子的言行举止产生正向的情绪反应,从而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了解孩子,给予孩子关怀和支持,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调整自己说话的声调,并且倾听它
说话的声调能够传达人的情绪和态度信息。试着调整自己说话的声调,让它变得沉稳和友善。注意听自己用这样的语调说话,也能使自己的情绪逐渐变得愉快和稳定。
调节自己的面部和体态表情,并仔细观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既能表现人的情绪,也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如果你感到疲倦或心情沮丧,可以面对镜子,做一些传达肯定、友善的表情和姿态,比如微笑、轻松的动作等等,也常常能让自己感到愉快、精神好起来。
如果和孩子聊得不投机,眼看要“踩地雷”,可以暂时打住,或者暂时离开谈话的地方,倒杯水、上个厕所什么的。如果不能走开,也可以试着转换一下话题,强迫自己想想其他事情:回忆一些愉快的片断,盘算一些其他的事情,诸如明天要买什么东西,房间是不是要重新布置一下,等等,使自己暂时忘掉眼前不愉快的话题。停止对不愉快话题的思考,可以暂时避免产生愤怒、处罚孩子的不合理反应。
放松
平时可以做一些放松练习,到了真正感到紧张、焦虑和有压力的时候,这些练习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
安静独处
给自己留出一段时间,独自安静地做些事,告诉家里人不要打扰自己。深呼吸 做做深呼吸,同时告诉自己“放松,放松”,或者数着自己的脉搏,对自己说:“慢一些,慢一些……”
幽默
遇到挫折、沮丧的事情时,努力换个角度,用夸张的方式来想这件事情,开开自己的玩笑。收集一些滑稽的卡通图片,贴在随时可以见到的地方,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一看,或者读一些笑话。幽默有趣的事情能让自己愉快起来。
相信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在孩子面前,以幽默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能让自己轻松起来,而且能把一种坦然、放松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
人吃五谷杂粮,岂无七情六欲?要想置身世外做神仙,难哪!不过,控制情绪,并不是要父母压抑或掩饰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产生的不适当的教养行为。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
||
我们经常会对孩子说:“你不那么淘气,我就不会这么生气。”或者:“你惹我生气。”“你让我伤心。”仿佛我们的烦恼都是因为孩子的错。
可是,父母生孩子的气必定是因为孩子不好吗?如果真是如此,为什么父母面对相同的情形或同一种孩子的行为,却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孩子蹦蹦跳跳,有时候父母看着觉得是活泼可爱,但有时候却觉得烦人、讨厌;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并且对父母表示厌烦,有些父母会生气,指责孩子,而有些父母则会感到内疚、自责。看来,对这个问题不能想当然。
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们认为孩子不必什么事情都禀告父母,还会为孩子拒绝与我们沟通而生气吗?可见,我们内心的观点对我们的情绪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对孩子、对自己抱着一些不合理的观点,那么,遇事容易生气、沮丧就在所难免了。
明白了自己的情绪不完全是孩子的行为直接引发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而产生的,就会明白,其实情绪的主宰者是自己,而不是孩子。只要不放弃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权,就能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追踪不良情绪的根源
回想一下:当你生气、感到自己受了伤害,或者感到内疚的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当你感到气馁、沮丧的时候,你情绪背后的观点又是怎样的?
我们为孩子有话不肯跟我们说而生气时,心里深处是不是有“这孩子真白养了,这么点儿大就有事背着我”的念头?
可是,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来看,比如,认为“孩子可能碰到了不如意或挫折的事情,一时没心情跟我说”,情绪反应就会截然不同。也许我们仍会有些挫折感,但不见得会有内疚、生气或气馁等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用适当的方式来和孩子交流,有效地帮助孩子。
那么,有哪些不合理的观点,会使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极端不良的情绪呢?
“天哪,怎么办哪!”
面对一些不如意事件时,觉得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而不是单纯地将它看作一种挫折、失败的经历,因而产生气馁、沮丧的情绪。
“我必须……”
认为现实必须与自己的期望完全一致,不能有不如意的地方。所以,当实际情况与自己预期的结果有差距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困扰。
“我真没用!”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认为自己没办法控制和处理好,因而自己是无能、无用、没有价值的。或者认为别人是奸诈、可怕、不知感恩的,因而责备或归罪于别人。
还有下面这些有关教育孩子的观点,也会埋下不良情绪的隐患:
我教养孩子的方式“必须”受到朋友、邻居、亲戚的赞同;我“必须”胜任对孩子的各方面的教育;如果我是好父母,我的孩子一定会表现优异;如果孩子犯了什么错,就说明我的教养失败。
由于这些不合理观点的缠绕和支配,我们和孩子常常陷入冲突的困扰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控制情绪的技巧
如果你发了脾气,别太内疚。要知道无论愤怒、沮丧还是自责,甚至敌意,都是难免的,不需要刻意逃避、压制或掩饰,而是要坦诚地承认和接纳它们。如果我们总觉得自己不该如此,就会更焦虑和紧张,反而不利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要知道,“我不该生气”也是一种不合理的观念。
改变不合理观念
控制情绪的第一要诀,就是改变自己原来的一些不合理观点,并且用一些合理的观点来取代它,比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困扰、不协调,只是彼此意见不合、看法不一致,并不是大难临头;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不是一帆风顺的,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孩子出错、遇到问题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等等。
当父母采取了这样一些较合理的观点时,就容易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对孩子的言行举止产生正向的情绪反应,从而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了解孩子,给予孩子关怀和支持,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调整自己说话的声调,并且倾听它
说话的声调能够传达人的情绪和态度信息。试着调整自己说话的声调,让它变得沉稳和友善。注意听自己用这样的语调说话,也能使自己的情绪逐渐变得愉快和稳定。
调节自己的面部和体态表情,并仔细观察
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既能表现人的情绪,也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如果你感到疲倦或心情沮丧,可以面对镜子,做一些传达肯定、友善的表情和姿态,比如微笑、轻松的动作等等,也常常能让自己感到愉快、精神好起来。
如果和孩子聊得不投机,眼看要“踩地雷”,可以暂时打住,或者暂时离开谈话的地方,倒杯水、上个厕所什么的。如果不能走开,也可以试着转换一下话题,强迫自己想想其他事情:回忆一些愉快的片断,盘算一些其他的事情,诸如明天要买什么东西,房间是不是要重新布置一下,等等,使自己暂时忘掉眼前不愉快的话题。停止对不愉快话题的思考,可以暂时避免产生愤怒、处罚孩子的不合理反应。
放松
平时可以做一些放松练习,到了真正感到紧张、焦虑和有压力的时候,这些练习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
安静独处
给自己留出一段时间,独自安静地做些事,告诉家里人不要打扰自己。深呼吸做做深呼吸,同时告诉自己“放松,放松”,或者数着自己的脉搏,对自己说:“慢一些,慢一些……”
幽默
遇到挫折、沮丧的事情时,努力换个角度,用夸张的方式来想这件事情,开开自己的玩笑。收集一些滑稽的卡通图片,贴在随时可以见到的地方,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一看,或者读一些笑话。幽默有趣的事情能让自己愉快起来。
相信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在孩子面前,以幽默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能让自己轻松起来,而且能把一种坦然、放松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
人吃五谷杂粮,岂无七情六欲?要想置身世外做神仙,难哪!不过,控制情绪,并不是要父母压抑或掩饰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产生的不适当的教养行为。
第一,唠叨式
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请你们想一想,夫妻之间老唠叨你还烦呢。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
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望父母们下决心丢掉,不许对孩子唠叨式。
第二,数落式
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
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
将数落式彻底取消。就是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积极性的火苗扑灭了。
第三,训斥式
动不动就训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
第四,打骂式
打骂式的父母数量不多,但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一定得取消。
第五,达标式
规定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这叫达标式。
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五种积极性的家教方式。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定目标的,父母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
很多孩子考试前情绪非常紧张,为什么,压力太大。如果考试前不对孩子施加压力,告诉孩子只要考出真实的成绩就行,结果孩子可能考得更好,会好很多。面对好成绩孩子自己倒可能还不满意,觉得某几处丢分太多,愿意继续努力。父母反而要安慰孩子。这才是好状态。
你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特别紧张,担心达不了标。当孩子不能达标时,你就来唠叨式,训斥式,效果肯定不好。
第六,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父母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第七,包办式、陪读式
孩子的学习你都替他操心到,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
第八,催促式
不断催促孩子,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
很多孩子说,我本来准备做作业了,父母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
请做父母的体会体会,本来你想干点事,想收拾一下屋子,想擦擦地,你爱人提醒一下,你快收拾收拾屋子吧,快擦擦地吧。你可能就不愿意干了。你本来主动要做的事情,本来还想得到别人欣赏的事情,别人一催,你反而不想做了。
是啊,在别人的催促下干,你还有什么意思啊?
小孩的心理其实和大人一样,小孩比你还稚嫩啊,你们成天欺负孩子,怎么可以呢?不可以的。
第九,愁眉苦脸式,处处为孩子操心,也叫操心式
父亲母亲的面孔对孩子有最大的影响。
请大家想一想你小时候父母对你的态度。父母要是对你不理解一下,呵斥你一下,父母苦着脸,或父母高兴一下,对你有很大影响啊。可是你现在当了父母却忘了这一点。这很不应该啊!
一个很好的孩子回到家里,面对的是一张数落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在家中从根本上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父母的这张脸有时候决定了一切。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一)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早教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2029.html
看过《处理孩子情绪 你是高手吗》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