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讲解下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 tulaoshi.com - 分娩 】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家长不难发现现在的学龄前儿童大多数都不懂节约,这可怎么办呢?别着急,不如先来看看小编的建议吧。
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既能培养孩子合理分配财物的能力,又能锻炼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家长应教育孩子通过认识国情,理解勤俭节约的意义;要使孩子懂得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教育孩子懂得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一粒粮食的作用;教育孩子懂得浪费是一种犯罪,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将来一害社会、二害父母、三害自己。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那么,培养孩子节约的方法有哪些呢?
培养孩子节约习惯的方法
在模仿中产生节约意识
俗话说:“身教胜言教。”成人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时时刻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4岁幼儿突出的特征是喜欢模仿老师、家长、伙伴,他们在模仿中学习、成长。模仿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动机、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模仿又是他们主要的学习方式,成人要充分利用幼儿这一特点来强化他们的节约意识。
3、4岁幼儿由于生理发育还不成熟、小肌肉动作准确性不高,会有撒饭的现象。吃饭像喂小鸡,往往一顿饭下来地上、桌上撒着饭粒,碗里的饭也吃不干净。这时我们就要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为幼儿寻找模仿的对象,“××小朋友真棒会变魔术把饭都‘变’到肚子里。”幼儿在模仿同伴的过程中,在成人的引导下从兴趣出发主动地学习掌握进餐的方法、技能,从而也达到了节约粮食的目的。
成人要有很强的节约意识,在刷牙或擦肥皂时关掉水龙头的同时用语言告诉幼儿你在做什么,让幼儿通过成人口头和肢体语言掌握节约的方法,日久天长幼儿就会模仿成人在刷牙、擦肥皂时把水关掉。
讲故事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故事的趣味性和引人入胜的特点使幼儿百听不厌,他们往往把故事情节与实际生活相混淆,它促使幼儿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他们常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再见”,这些都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的体现。而情绪对3、4岁宝宝心理的作用极大,用情绪性的故事往往能打动幼儿,我们可以将关水龙头这件事编成小故事,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来表现没关水龙头后小水龙头的反应,“它很伤心、流了很多眼泪,听小水龙头哭得多伤心。”幼儿被故事情节感染,对水龙头产生同情会主动关掉水龙头。为了巩固节水意识,我们还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以小水龙头的口吻提醒幼儿,从而强化幼儿洗手后关掉水龙头的意识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玩游戏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主的。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游戏,将节约的意识渗透到幼儿每天的生活之中,利用废旧材料以物代物玩游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节约的意识。
想要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不如就试试以上3种方法吧。
勤俭的人能够更好地致富,节约的人能够更好地守财,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致富与守财的能力,才能让自己永远不为财富发愁。因此,父母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建议一:父母要做到勤俭节约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要先从父母做起,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孩子就会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如果父母知道节俭,不浪费,孩子自然就能学会勤俭节约。如果父母根本不注意日常生活,总是在吃穿等方面与他人攀比,孩子自然也会学会攀比。
建议二:让孩子不浪费食物和学习用品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就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起,不能等到孩子浪费的习惯已经养成再让他改,也不要认为小事情无所谓,只要不浪费大的东西就可以。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一旦养成奢侈的习惯就很难变得节俭了。
因此,爸爸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严格要求孩子不要浪费食物,吃不完的东西留着下次吃,在外面吃饭点食物的时候要按自己的饭量来确定,不能什么都要,到后来剩下。不能浪费纸张和铅笔等学习用品。衣服,鞋子能穿就行,不要总是和别人攀比。
建议三:让孩子用挣钱来懂得勤俭节约
让孩子学会节约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孩子直接参与到财富创造的过程,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挣钱,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孩子在生活中就不会大手大脚花钱了。比如让孩子做家务赚零花钱。
让孩子自己挣钱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样的手段让孩子明白钱是怎么来的,并不是一张口就有的。体味到挣钱的辛苦,当然就不会随便浪费了。同时也会想到父母挣钱不容易,知道感恩父母,节约开支。
建议四:让孩子看到祖辈是怎样生活的
父母的行为可能给孩子的感触还不深,爸爸可以让孩子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多接触一下,让孩子从他们身上看老一辈人是怎么样生活的。
祖辈们很多都经历过穷苦年代,他们更能做到勤俭节约,爸爸让孩子和他们接触,让他们给孩子讲一些早年间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故事等,使孩子对铺张浪费现象有所反省,进而做到节约。
建议五:给孩子准备一个旧物收藏箱
父亲可以给孩子准备个旧物收藏箱,让孩子把暂时不用的东西都放进去,这样不仅能给孩子以后带来美好回忆,还能让孩子养成节约的习惯。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箱子,孩子可以盛放自己当前不想用的衣服,鞋帽,玩具、别人送的有纪念意义的东西等。当孩子需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可以到箱子里找找或许能让这些东西再发挥作用。这样就会节约一笔买新东西的钱。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
虽说有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钱却又是万万不能的。一般来说,当孩子正值青春期十六七岁的时候,非常想与父母一同去管理家庭理财。家长不妨在此时,给予孩子创造条件,逐步培养他的理财意识与消费观念,锻炼日后的理财能力。
家长怎样才能养成孩子的超强理财观?
一、主观大方向、培养理财意识
现如今,许多十六七岁的初中生都不会对钱有充分的打算,有一分花一分,反正花没了,管父母要就可以了。没有丝毫的生存压力,也不理解当然经济环境的不利因素。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家长可以多让孩子参加下家庭理财计划,在具体的事物中得到内心直观的感受。
按照一家的固定收入展开细节的理财计划,大到每个月的房贷、上学费用的储备;小到每个月的电费、水费、物业费、吃喝等,都要做到提前的打算,让孩子懂得节约并不等于小气。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家长让孩子做家务换取零钱的做法,让孩子了解到挣钱的不易,可是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这样很容易给孩子留下一种印象:做家务都是付费服务,没有钱是不会心甘情愿地做下去。
二、不要花明天的钱
当代,信用卡的出现也的确帮了一部分人解决燃眉之急,可是也却影响了某些人一些透支花钱的坏习惯。因此,要尽量避免孩子办理信用卡,不要给孩子留下,今天可以花明天钱的观念;即使办理也可以,但一定要让孩子明白,透支必须要按时偿还,做到有信用的人。
三、恰到好处的奖赏制度
要想培养好孩子的理财习惯并不是那样的难,与培养其他好习惯一样,需要鼓励与奖赏,初期,家长不要吝啬于自己的表扬与赞赏,这样更会对日后孩子坚持好习惯大有帮助。
四、具有计划性地花钱
许多家长不敢给孩子太多的钱,生怕他们拿出去乱花,可是这样做并不能阻止孩子养成不花钱的好习惯,相反更会起到反作用,一有钱就会全部花光。其实不妨以一周或是半个月为期,给孩子发放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安排零花钱的开销开始,自由支配,逐步培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男人频道热文排行榜 女人说:我只要你五分钟2823546 男人绝对不能碰的那些女人1918517 男人,你是不是性饥渴?1855482 五种肉让男人重振雄风1521348 男人婚前婚后婚外在想什么?1112545 远离三大坏习惯,告别“痿男”969511 男人在接吻中透露性格734324 男人请警惕女人的这十句话667124 睾丸保养增强男人性功能631522 8种身材的女人“杀”死男人554849下面五种方法叫你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
第一,阅读书写时要注意用眼卫生。
人的眼睛看远处时,会得到休息;看近处时,要依靠它的晶状体进行调节,即晶状体变厚并向前凸出,晶状体的这种变化又依靠眼睛睫状肌的收缩来完成。当阅读书写时,眼睛离书本或书写纸的距离太近,睫状肌就要不断地处于收缩状态,时间长久了,睫状肌过于疲劳,最后失去调节的灵活性,在看远物时睫状肌仍然收缩着,以致看不清远物,形成近视眼。
在阅读和书写时,眼睛和书本或书写纸的距离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比较合适,这样有利于睫状肌、晶状体的收缩和松弛,眼睛不容易疲劳。
第二,晚上看书要合理照明。
晚上看书,为使桌面上获得合理的照明度,就要根据灯管(泡)的瓦数适当调整灯的高度,使桌面照明度达到80米烛光(1米烛光即1烛光的光源照射于距光源1米的垂直平面上的照度)左右。例如:白炽灯40瓦,灯管距离桌面高度应为145厘米,30瓦应为140厘米,20瓦应为110厘米,15瓦应为65厘米,8瓦应为55厘米。白炽灯60瓦灯泡距离桌面高度应为105厘米,40瓦应为60厘米,25瓦应为45厘米,15瓦应为25厘米。
灯光要来自座位的左上方,以避免阴影。还应该保持灯管(泡)有足够的亮度,旧灯管使用一定时间要更换。
第三、行走或乘车时不宜看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行走或乘车耐看书,对眼睛健康极为不利。因为在摇晃的环境中看书,光线忽强忽弱,眼睛和书本的距离忽远忽近,需要睫状肌和晶状体高速调节,不仅容易疲劳,导致视力低下,而且眼睛所看的东西移动太快,视网膜上出现一个个模糊的影像,容易导致头昏眼花,甚至恶心呕吐。
第四、不要躺着看书。
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躺在床上看书,多是侧卧的,眼睛往往呈斜视状态,加上光线不好,时间稍长,跟睛就会感到疲劳,两眼酸胀,日子一长,眼睛就会发生变化,形成近视。
另外,人躺在床上,大脑活动逐渐降低,中枢神经慢慢进入抑制状态,容易昏昏入睡。而看书却要进行一些思考活动,与躺在床上的生理状态发生对抗,容易使神经活动发生紊乱,造成神经衰弱等症。
第五、注意眼睛的保健。
看书一小时或一堂课后,做做望远运动是十分有益的。具体做法是,向远处凝视3分钟左右,然后闭眼大约1分钟,再睁大眼睛上下左右转动眼球。这样能调节眼神经功能,并使调节眼睛晶状体的肌肉得到休息,对保持良好的视力大有好处。如果远望绿色的树木和农作物更好,因为绿色不仅能吸收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而且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皮质、眼睛视网膜对绿色最适应,会使大脑和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四)
10、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11、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儘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著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2、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著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回答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2597.html
看过《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