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孕期不同阶段选择胎教音乐的要点。
【 tulaoshi.com - 分娩 】
在怀孕的不同阶段,所选择的胎教音乐是不同,因为胎儿各阶段的发育状况是有所不同的。今天小编就来介绍怀孕三个阶段应如何选择胎教音乐。
一、如何选择胎教音乐
1、孕早期即妊娠三个月后,宝宝的听觉器官开始发育,这时准妈妈可以选择轻松愉快、诙谐有趣的音乐,帮助消除早孕的烦恼与不适,以获得最佳的孕期心情;当胎儿四个月大,进行音乐胎教时可以选择准妈妈休息或吃饭时进行,在临睡前有胎动的情况下做更合适,每天两次,每次10~15分钟
2、孕中期宝宝听觉器官已经完全发育,这时胎教音乐内容可以更丰富些,增加轻松活泼、稍快节奏的乐曲,妈妈与宝宝互动,可以边做家务边听。
3、孕晚期时,准妈妈心理难免会紧张焦虑,而宝宝的听觉已经接近成人了,这时应该选择柔和舒缓、充满希望的乐曲,半躺在躺椅上或在床上听。
那么,在选择胎教音乐是要注意哪些呢?
二、选择胎教音乐的注意事项
1、过度嘈杂或不当的音乐;不要给胎宝宝聆听过度嘈杂或不当的音乐,他不喜欢听到高振动频率之音波。
2、音乐的节奏太快,太快的节奏会使胎儿紧张。
3、音量太大;太大的音量会令胎儿不舒服。
4、音乐的音域过高;因为胎儿的脑部发育尚未完整,其脑神经之间的分隔不完全;因此,过高的音域会造成神经之间的刺激串连,使胎儿无法负荷,造成脑神经的损伤。
5、音乐当中有突然的巨响;因为这样会造成胎儿受到惊吓。
6、胎教音乐过长;5~10分钟的长度是较适合的,而且要让胎儿反复的聆听,才能造成适当的刺激;等到胎儿出生之后听到这些音乐就有熟悉的感觉,能够令初生婴儿有如待在母体内的安全感,对于安抚婴儿情绪有相当好的功能。
孕期不同阶段的胎教音乐是有所不同的哦,准妈妈要区别对待
自从有了胎教的说法,关于胎教音乐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支持的观点: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大脑神经元的数量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直接相关。音乐可以更好地刺激大脑,使神经元的数量增加,并使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更加丰富。因此,从妊娠6个月左右,胎儿的听觉开始发育时起就应该多给Ta听美妙的音乐。
反对的声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只有知觉,并无意识。Ta听到音乐后的反应,例如胎心增快,胎动增加完全是一种基本的生理反应,并没有任何文化的意义。
相反的,我们根本无法了解胎儿听了音乐后是什么样的感觉,Ta也还无法表达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种胎教方式。我们按照自己的喜好给胎儿选择了所谓的促进智力发育的音乐,可如果Ta不喜欢,音乐无异于噪音。更有甚者,还有的准妈妈把音乐贴在肚皮上放,这对胎儿来说绝对是有害无益的,已经有报道称,胎教音乐造成新生儿耳聋了。
什么是胎教音乐?有没有必要一定要给胎儿听音乐呢?
那么什么是胎教音乐?有没有必要一定要给胎儿听音乐呢?对于胎教音乐又该如何选择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一些准爸爸和准妈妈。采访中,当问起胎教音乐这个话题时,有一部分准妈妈的反映是很茫然的,“胎教音乐,不就是市面上卖的那些给胎儿听的音乐吗?”“胎教音乐就是世界名曲吧!”这两种说法非常具有代表性。
当问到“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音乐作为胎教音乐”时,30%左右的准妈妈会直接购买市面上出售的“胎教音乐”。另有10%左右的准妈妈会选择世界名曲,尤其是贝多芬、莫扎特、舒曼、巴赫、肖邦等的著名古典音乐。由此可以看出,一部分人对于胎教音乐的认同仅仅局限在它的商业概念中,只是在被动地接受。
但也有很多(准)爸爸妈妈关于胎教音乐的认识非常独到,杜皮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一位音乐发烧友,他的女儿刚刚出生60天。下面就是他对胎教音乐的看法:
“我不认同市面上关于胎教音乐的说法,感觉这东西是骗人的。说什么胎教音乐可以让孩子更聪明,如果音乐启智有奇效,那么最聪明的人就应该是贝多芬和巴赫的孩子吧。
音乐就是音乐,主要就是供人欣赏的,听自己喜欢的。喜欢就是享受,不喜欢就是噪音。如果抱着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局限在一些所谓的音乐里就听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听了也没感觉。
我觉得应该把‘胎教音乐’的说法改成‘准妈妈音乐’可能更合适,因为音乐主要是妈妈欣赏的,妈妈心情舒畅了,宝宝自然在里面呆得也会舒服啊。”
虽然,杜皮先生对于胎教音乐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但其中不无道理。目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数据可以证明给胎儿听音乐可以提供Ta的智力水平,而且我们也没办法征求肚子里宝宝的意见,到底Ta们喜不喜欢听音乐和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既然如此,我们不如让听音乐这件事从被动变为主动,由准妈妈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不要把听音乐当成一项任务,而是作为一种欣赏。这样,在如何选择胎教音乐这个问题上,答案就会简单很多了。
早教相关推荐 |
||
孕早期即妊娠三个月后,宝宝的听觉器官开始发育,准妈妈们可以开始给宝宝进行音乐胎教了~但是,胎教音乐的选择也很有讲究。在好的音乐的耳濡目染下宝宝能发育得更好更健康、更聪慧,反之,如果胎教音乐不正确,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反而会弄巧成拙损害听力,可造成先天性耳聋。要慎之又慎!
想象和感受很重要
“胎教过程中夫妻双方进行的是一场潜移默化的灵魂交流,要想孕育出健康聪慧的宝宝,夫妻双方共同努力是至关重要的,即当妻子用身体辛勤培育胎儿时,丈夫也要从精神上付出相应的努力。”
据专家介绍,准妈妈在聆听音乐时要加入自己的情感:诗情画意,浮想联翩,在脑海里形成各种生动感人的具体形象。同时全身放松,半坐半卧在摇椅上或一个舒适的地方,把手放在腹部注意胎儿的活动,并告诉宝宝“我们现在一起听音乐”。欣赏时可以想象着随着动听的音乐节奏,腹中宝宝迷人的笑脸和欢快的体态。在潜意识中同他进行情感交流。
胎教音乐不适合过长
胎教音乐不宜过长;五至十分钟的长度是较适合的,而且要让胎儿反复的聆听,才能造成适当的刺激;等到胎儿出生之后听到这些音乐就有熟悉的感觉,能够令初生婴儿有待在母体内的安全感,对于安抚婴儿情绪有相当好的功能。
胎教和早教音乐主要是经典的古典音音乐。不会选择的可以选择一些专家和专业机构筛选胎教音乐合集。很多的早教专家都在反复强调音乐和绘画艺术品对宝宝右脑开发的重要作用。著名的早教专家王财贵教授在北师大等多处演讲中反复强调说“胎儿3个月起到3岁听遍古典音乐看遍世界名画,将对宝宝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好的东西耳濡目染,不好的东西也是耳濡目染。
胎教音乐也是鱼龙混杂,普遍认可的有《爱和乐》和雷蒙拉普《宝宝的异想世界》还有《a脑波音乐》、《国乐启蒙》以及《莫扎特效应》等。经济条件好的,多听世代流传下来古典音乐是更好的选择。
胎教音乐中几种受欢迎的类别包括——中国传统名曲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平湖秋月》等;童声如《春姑娘》、《童年》、《铃儿响叮当》等乐曲;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其音乐节奏与妈妈的心跳旋律接近,对胎儿和新生儿有启发和安抚的作用。
根据孕期不同选择不同的胎教音乐
孕早期即妊娠三个月后,宝宝的听觉器官开始发育,这时准妈妈可以选择轻松愉快、诙谐有趣的音乐,帮助消除早孕的烦恼与不适,以获得最佳的孕期心情;当胎儿四个月大,进行音乐胎教时可以选择准妈妈休息或吃饭时进行,在临睡前有胎动的情况下做更合适,每天两次,每次10~15分钟;孕中期宝宝听觉器官已经完全发育,这时胎教音乐内容可以更丰富些,增加轻松活泼、稍快节奏的乐曲,妈妈与宝宝互动,可以边做家务边听;孕晚期时,准妈妈心理难免会紧张焦虑,而宝宝的听觉已经接近成人了,这时应该选择柔和舒缓、充满希望的乐曲,半躺在躺椅上或在床上听。
在方式上,准妈妈可以选择和宝宝一起欣赏音乐音响播放,距离扬声器1.5~2米,音响的强度55~66分贝。也可以选择准妈妈给宝宝唱歌的方式,可随着播放的音乐哼哼,也可以自弹自奏自唱,如《摇篮曲》等。
1.欢快明朗音乐
如《江南好》、《春风得意》等,听着这些曲子,心情自然而然就欢快了起来。
2.平静放松音乐
如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塞上曲》、《小桃红》以及琴曲《平沙落雁》等。
解除忧郁音乐如《喜洋洋》、《春天来了》及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等。这类作品使人心情平静,仿佛看到春天穿着美丽的衣裳同我们欢聚在一起,其曲调优美酣畅,起伏跳跃,旋律轻盈优雅。
音乐胎教曲目参考
《老朋友进行曲》(泰克)
《拉德斯基进行曲》(施特劳斯)
《爱的祝福 》(埃尔加)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施特劳斯)
《G大调小步舞曲 》(贝多芬)
《多瑙河之波圆舞曲》(罗伊万诺维奇)
《弦乐小夜曲》(莫扎特)
《四小天鹅》(柴可夫斯基)
《春天》(罗马尼亚名曲)
《花好月圆》、《喜洋洋》、《同一首歌 》
在怀孕初期,很多准爸爸妈妈都准备着胎教,胎教音乐一直以来受到追捧。但是很多家长对胎教音乐了解不多,怎样选择胎教音乐,如何听胎教音乐等方面都存在很多误区。了解一下胎教音乐的误区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有好处。
误区1:胎教音乐等于世界名曲。
很多人误以为胎教音乐就是世界名曲,其实不然。有些名曲会让人觉得压抑,显然不太适合。好的胎教音乐是那些妈妈们爱听,且节奏明快、舒缓,让人心情愉悦的音乐。进行孕期音乐胎教时,应选择旋律温和自然、有规律性的音乐,如大自然的河川、溪流声、虫鸣鸟叫声,《小夜曲》、广东民乐《彩云追月》、《蓝色多瑙河》等旋律悠扬的圆舞曲,甚至是流行天王周杰伦的《菊花台》交响乐改编版本,都可成为与宝宝沟通的音乐使者,效果不分伯仲。《小夜曲》对准妈妈有助眠、安神的作用,分娩时听甚至有镇痛的功效。
误区2:胎教音乐要放在肚皮上听。
这种做法显然是强迫胎儿听音乐。其实只要准妈妈处在有音乐环境中即可,而且音量还不宜太大。当然,有人认为放在肚皮让宝宝听,会影响宝宝听力的担忧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误区3:听得越多越好,所以不管早晚,想起来就听。
其实胎儿和大人一样是有作息时间的,所以一定要摸清宝宝的作息时间,选择在宝宝清醒且活跃的时候听,休息的时候停止,这样宝宝才能爱上你给的音乐。
误区4:怀孕十个月,都听一种曲
“怀孕十个月,都听一种曲”并不对。准妈妈处于孕期的不同阶段,音乐的选择也有差别。例如早期应听一些轻松、愉快、诙谐、有趣、优美、动听的音乐,使孕妇感到舒心。中期的胎儿生长发育快,听觉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胎教音乐的内容应更丰富,如大提琴独奏曲或低音歌声或乐曲之类。父亲的低音唱歌或者哼一些曲调,胎儿会更容易接受。
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孕妇由于面临分娩,难免有些忧虑紧张的感觉。由于体重的增加,孕妇会感觉身体的笨重、劳累。为此,这时期播放的音乐,音色上要柔和、欢快一些,例如弗兰兹·雷哈尔所作的《风流寡妇圆舞曲》,令人听了不由自主嘴角上扬。而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配乐《永远同在》,传递出“希望永在”的意象,可增强孕妇战胜困难的信心,由衷地产生一种即将做母亲的幸福感和胜利感,并把这种愉快的感觉传给胎儿。
误区5:音乐胎教不需要准爸爸配合
一般胎教音乐会都会邀请准父母一起参加。然而,妈妈入神倾听、爸爸恬然入睡的情景可谓音乐会的常见一景。有的准爸爸振振有词:“音乐胎教是给老婆和她肚中的胎儿听的,我只是陪客,未必要听。”
其实,音乐胎教不仅仅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也需要准爸爸的密切配合。在听音乐时,准爸爸可以温柔地抚摸腹中胎儿,和他说说悄悄话。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孕妈咪放松心情,还能进行良好的亲子互动。
专家建议,孕中晚期胎教时不妨采取“准妈妈教唱、准爸爸学唱”的形式,让宝宝提前“听”到爸爸的声音,有助于在宝宝出生后提升对准爸爸的亲切感。
误区6:准爸妈的情绪配合不重要
其实,欣赏胎教音乐时,准爸妈的情绪配合也很重要,尤其是准妈妈。首先要保持心情愉快,随着乐曲的展开,还可以加入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各种美好事物。这时处于音乐胎教的最佳状态,并通过神经系统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胎儿,让胎儿也能一起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美感。
误区7:胎教时间越长越好,声音越大越好
胎教音乐要听多久?这是许多准妈妈都有的疑惑。其实,音乐胎教的时间要相对固定,不要经常变化,反复听几首曲子可以使胎儿易于记忆。若在室内母婴同听,乐曲的音量以75~80分贝为宜,时间每次为20~30分钟,每天可在固定时间听2次。
胎教音乐种类多种多样,准爸爸妈妈们根据自己和胎儿的喜欢选择适合的音乐,在怀孕期间给以宝宝优美的音乐环境,让宝宝更好地发育。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2852.html
看过《孕期不同阶段选择胎教音乐的要点》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