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到此一游” 需如何对待?

2015-10-13 20:47 14 1 收藏

天才宝宝的由来也是从小教育得好,因此父母们要重视早教这个话题。今天图老师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孩子的“到此一游” 需如何对待?,累积更多的早教小知识尽在图老师育儿百科。

【 tulaoshi.com - 分娩 】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其实孩子的行为多多少少有点受大人的影响,我们要不要对一个孩子进行这么严厉的抨击吗?其实他可能只是有点逆反心理吧,那么怎么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

逆反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过程,要应付逆反的孩子,父母需要一些策略。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

1、来点小幽默,让气氛不再那么紧张严肃。

比如你想要孩子进澡盆洗澡,但他就是不肯去,如果你强行将他抱入澡盆,或者训斥他一番,让他去洗澡,那么事情肯定会变得很糟糕。这时,不妨给孩子来点小幽默:“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谁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诉你的小屁股,让他坐进澡盆。”这样与平时不同的语言会带给孩子一种新鲜感,因此他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2、让孩子放松警惕。

如果孩子对什么事情都说不,不妨给他一些特别可笑的选择,一直引导他不停地说“不”,这时候,他就会放松警惕,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笑的问题上,于是,你就可以顺势找到机会把他拽到你要他去的地方,或者让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

3、把任务变成有趣的游戏。

孩子都喜欢游戏,如果将任务变成游戏,相信他会比较乐于接受。比如,他总是不想去厕所,并因此总尿湿裤子,父母可以在估计他要上厕所的时候,将他扛起来: “现在我要扛着这把枪,让他到厕所发射子弹了。”这样的建议,会让孩子很快就忘记他的不,乖乖地跟着你走。于是上厕所的任务就变成了一种有趣的游戏,他也就不会说不了。

4、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接受任务。

给孩子准备一些图书,或者给他编一些有趣的故事,让他的任务变成他的一种期待。或者父母做出示范动作,但是根本就不要求他去做,他会因为好奇而产生模仿的欲望。

5、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

当想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反着说出要他完成的任务,这时候,他可能就会按照你实际的要求去做了。

6、有时候,孩子没有明白父母的真正意图,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说不。

因此,跟孩子交代任务的时候要眼睛看着孩子,十分严肃地将任务交给他,这样他会明白你不是在跟他开玩笑,他就不会随随便便说不了。

7、和孩子轮流来。

因为父母也做同样的事,并且大家都有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做,这样他会觉得很有趣,一般都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8、冷落孩子。

如果孩子不听从父母的建议,不要理睬他,撤销父母对他的注意,让他觉得很无趣,过一段时间他会明白这样不是吸引父母注意的好方式,于是他会尝试改变。

9、2岁左右的孩子一般都喜欢自己来。

因此,当孩子说不的时候,父母可以想办法鼓励他利用这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的能耐,他就会乐于自己来了。

10、如果家里有小弟弟小妹妹,鼓励孩子当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样,他会尝试担当这个角色。

当妈妈说:“你能演示给小弟弟看,自己怎么吃饭吗?”孩子一定乐于为指导小弟弟自己吃饭做出示范。

11、当想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你要他做的事情,另一个就是他不喜欢做的事情,通常孩子都会选择你要他做的那件事情。


  刚刚念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心理学研究认为,进入逆反期的孩子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地“关怀”,口罗口罗嗦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进而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其“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不能生硬管教逆反的孩子

  如果父母不加了解,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的情绪和行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表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

  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因此,父母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

  一边是父母要管教,一边是子女要独立,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父母要珍视孩子的逆反期

  逆反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从总体上讲,这个时间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父母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同时,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此外,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火花,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宝宝到了3岁左右,他的行动和思维在逐渐成熟过程中,此时期的宝宝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有了一定的见解,有时大人要他这样做,他却偏不这样做,家长们就会担心,这是不是宝宝的逆反心理?其实这是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心理上称之为“第一反抗期”。这一时期的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这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对待处在逆反期的宝宝不能采取硬碰硬的方式,这样只能让他的逆反心理更加强烈。父母过分激烈的反应会给他一个错误的感觉,即当他说不的时候,他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因此,他会更多地使用这种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做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不能娇惯、放纵孩子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明确表示父母的态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闹也不能满足,用冷处理的方法来终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非要把三角形说成五角星的妞妞

  妞妞两岁半了,可是非常固执,比如拿着一张三角形的卡片,固执地说这是五角星。给她纠正错误她还不肯。反复多次的重复就是五角星。其实她自己也知道这是三角形,因为过没多久她再拿起来的时候,她说这是三角形。有时候天气凉了,给她多穿一件衣服,她就是不肯,还要把衣服拔下来。有时候她看电视,提醒她离远点,她反而还要再往前挪几步了看。批评她说她这样子不对,但怎么说她都不肯承认错误。

  点评:像妞妞这样不认错的孩子其实并不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事情的对错,她只会很自我中心地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即使当她认为自己犯了错误时,也不会轻易承认。因为她的自我接纳性还较差,如果她认了错,她将难以想象认错之后的结果,虽然爸爸妈妈会哄她,只要承认错误就是个乖孩子,但她仍然不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3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虽然开始发展了,但并没有达到自省后能接受自己的弱点的程度。

  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人生经验不够丰富,身体能力却开始增强,这时她真想让大家知道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可是爸爸妈妈还有家里的其他人总是对她的能力不够重视,怎么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呢?小宝宝们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当他们反抗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对着干的时候,父母的目光和注意力将长时间的聚集在自己身上,于是,她终于总结出来,噢,原来反抗可以让爸爸妈妈觉得自己很不得了啊!她很喜欢这种因反抗而被关注的场面。

  这时候爸爸妈妈就要多和孩子交流和沟通了,3岁左右的孩子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亲子间的沟通主动权在父母一边。如果孩子不听话,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不了解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愿意主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父母的错误认识和处理方法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在孩子犯错误之后,父母只要用言语和表情表示不赞成,并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以后遇到同样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就可以了,不必非要让孩子在嘴上承认错误。如果孩子是因为怕失去父母的爱,或为避免惩罚而承认错误,孩子还是不知道错在哪里,下次还要犯的。尤其不要用惩罚的方式逼迫孩子承认错误,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逆反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过程,要应付逆反的宝宝,父母需要一些策略。

  1。首先,家长应该把尊重和信任放在教育首位。让孩子当父母的助手和参谋,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与孩子商量家里的事情。做好了一定要谢谢他,即使做坏了也不要嫌他帮了倒忙,而要告诉他怎样才能做好。对孩子的事情,只要他们应该做而且能做的事,要放手让他自己去练,不要横加干涉或包办代替,这样才能使孩子从父母的信任中,提高责任感和自信心,增长才干。

  2。当宝宝无意识地做错事时,不要一味地进行指责。有时宝宝他的想法是好的,但做时却出了差错,我们不要一味地进行指责与打骂。如在餐后,你知道宝宝还不能收拾碗筷,而宝宝却坚持要帮助你收拾碗筷,却不小心把碗给打碎了。这时候的你首先不能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指责,要把宝宝的思想动机弄清楚,然后再告诉他这样的事情他现在还不能做,要等身体长大一些才能做得到,这样,宝宝就会接受你的观点,暂时就不会争着收碗筷了。

  3。从旁边一些“实例”中让宝宝接受事物的正确做法。很多宝宝当看到身边有些孩子与大人发生意见分歧时,他们大都能有正确的理解。这时候你就可旁敲其鼓地对自己的宝宝进行思想教导,告诉他那个孩子那样做是不对的,如果下次宝宝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要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宝宝会很容易地接受你的提议。大大减少了宝宝犯同样错误的机会。

  4.3岁左右的宝宝一般都喜欢自己来,因此,当宝宝说不的时候,父母可以想办法鼓励他利用这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的能耐,他就会乐于自己来了。如果家里来了小弟弟小妹妹,鼓励宝宝当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样,他会尝试担当这个角色。当妈妈说:“你能演示给小弟弟看,自己怎么吃饭吗?”宝宝一定乐于为指导小弟弟自己吃饭做出示范。

  5。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你要他做的事情,另一个就是他不喜欢做的事情,通常宝宝都会选择你要他做的那件事情。

  细心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孩子逆反时,借助其感兴趣的东西来转移注意力。仅靠武力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面对孩子,对孩子的发展将是极其不利的,对孩子来说也是极为不公平的。动手打人、或对孩子瞪眼睛都会使他丧失安全感。作为家长,不能将自己的想法或做法强加于宝宝,要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帮助宝宝纠正不正确的做法和想法。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比如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随意地对孩子进行讽刺、挖苦、辱骂甚至殴打,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对抗情绪;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当孩子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时,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孩子;还有一些父母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按照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施教,遇事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说话过头,爱摆长辈的架子等。

  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首先家长要关心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听孩子的呼声,理解孩子的欢乐与苦恼,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抽出一些时间参与孩子的活动或与孩子一起交谈;其次,尊重孩子。父母应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尽可能不要对孩子事事干预,要充分相信孩子的办事能力。当孩子出差错的时候,父母在引导孩子认识与检讨错误的同时,应多理解少责怪,充分相信孩子能够及时地改正缺点与错误,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再次,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父母应放下长辈的架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孩子的正当要求,父母应尽量满足;对孩子的不同意见,父母应启发诱导;对孩子所抱的期望要切合实际,切莫以过高的期望来“压迫”孩子。

  小孩子为何也会患“心病”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儿童情绪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病率高达10%到30%,而导致孩子心病高发的主要原因竟是家长的焦虑和过度关注。


  家教不当竟会引起孩子孤独感?

  否定型、干涉型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孤独,否定型和干涉型的家庭多采取“由于孩子不听话,孩子便经常受到批评”这种教育方式。对这种教育方式的特征可作如下归纳。


  无规矩的“死循环”更伤孩子

  我们总拿孩子当孩子,对孩子不按规矩要求,自己也不按规矩去做,于是陷入一个又一个的死循环当中。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一)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2891.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分娩
赵女士的孩子小帅3岁了,小家伙虎头虎脑,活泼可爱,特别是那双机灵的大眼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脑袋里时时刻刻都装满稀奇古怪的问题。只要和他待在一起,他就免不了对你问东问西。对此赵女士真有点左右为难,有些问题好回答,有些问题说深了,就又会引出一大堆新的问题,说浅了又觉得对孩子造成误导。特别是无暇回答时,真是烦不胜烦。...
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www.Tulaoshi.com 孩子要上学了,年轻的父母忙于为孩子准备学习用品,有的家长为了使孩子开始学习时就有较高起点,买来一年级课本先教起来。其实,这些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入学前儿童主要活动是游戏,入学后学习成了主要内容,孩子在上课...
标签: 宝宝 教育
好的心情看待孩子坏表现 其实,当我们好好回忆一下孩子们激怒我们的“恶性事件”,就会发现几乎每件事情后面都有让我们感到高兴的一面,甚至还有很多足以让我们欣喜或自豪的举动呢 当我和妻子回到家里的时候,发现厨房一片狼籍,炉台上全是黑乎乎、粘嗒嗒的东西,就好像刮过了一场龙卷风。儿子听见我们回来,兴奋地从书房跑出来。他说他正在...
大人如何对待孩子间的争执 摇tulaoshi.com篮网友:我的孩子快四岁了,与其堂兄相差半岁,经常在奶奶家一起玩,也经常发生争执甚至打架。堂兄爱哭,所以几乎每次争执,无论因为什么,结果都是以堂兄大哭,小弟受到所有人(包括奶奶、叔叔、婶婶,还有我和他爸爸)的训斥结束。我很苦恼,因为每次看见他奶奶,尤其是叔叔、婶婶教训他,甚至是惩...
标签: 孩子
如何对待脾气不佳的孩子 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出生后三个月就有愤怒的情绪。在此之后,如果经常有使孩子生气的刺激出现时,就很容易让他学会以愤怒方式来换取权利或需求满足的行为。 一般而言,令孩子产生生气刺激的因素如游戏时的争执、欲望受挫、行动干扰被人辱骂、与人打架及父母间激烈的争吵等。 根据研究,除非是父母动辄护骂、针锋...

经验教程

588

收藏

6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