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从小对孩子的培养很重要

2015-10-13 20:59 29 1 收藏

很多父母们不重视早教这个问题简直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啊~社会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要从小抓起的,图老师小编下面分享家长从小对孩子的培养很重要,赶紧了解了解吧!

【 tulaoshi.com - 分娩 】

  孩子,在这安静的夜晚,你依偎在妈妈怀里,你还要问你是怎样的孩子吗?是呀,宝贝,当柔软的手臂环绕妈妈的脖颈,你稚嫩的身体贴紧妈妈的胸怀,你美丽的眼睛闪烁出纯洁的光芒,你不就是妈妈的宝贝呀!孩子,有一天你长大了,坐在妈妈眼前,你还要问你是怎样的孩子吗?是呀,你已经长高了,健壮了,目光也是成熟的,可你还是妈妈的宝贝,你是让世界上所有妈妈都向往得到的宝贝。他们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你,也投向我——可爱的孩子,你给妈妈带来了怎样的荣誉呀!

  孩子给予世界的美好,更多出自他们心底的纯洁和善良。基于社会的普遍认识,大人也要求孩子从小要学会接受别人,要成为对世界有用的人。“先人后己”,尽管孩子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但却知道那是一种荣誉——所谓受人赞美的奉献精神。

  这便要求孩子们先要学会自我埋没,不论是否愿意,先要给自己施加一定压力,去做那些尚不理解的成人事情。四岁的孩子也可能被教以“孔融让梨”的道理,而做父母的则不一定会将他们的心爱之物让给他人。譬如,孩子想用爸爸的剃须刀当汽车,或者借用母亲的梳妆盒装玩具,父母都会用各种道理和借口告诉孩子“这不是你可以玩的,大人的东西小孩子不要乱动”等等。当小伙伴来家里玩,大人也总是把最大的苹果给别人的孩子。这就造成了孩子最早的对于事物的迷惑认识。

  大人总是有道理的。

  “孩子从小要听大人的话!”不容置疑的告诫,像输液似的注入到孩子稚嫩的潜意识中。他们不得不遵从这般教诲,并有意识地模仿大人的言行。尽管那里面充满了矛盾,永远令孩子不解,但他们还是得到了所需要的,即大人的赞美。这是父母慈爱中发热的一部分,使孩子感受到无限温暖。

  于是随着孩子日渐成长,这种模糊的社会观念,更在他们刚刚形成的思想意识中种下了根。他们开始对自己持批评态度,否定和轻视自己,否则周围的环境也会轻视他们,让他们被“不谦逊”、“个人主义”“标新立异”等等名声压得抬不起头来。这在孩子上学以后体会得尤其深刻。老师的方法远比父母多,且更“无情”。他们会制造气氛,形成一个令人在表面上似乎能接受,而私下里却深感压抑的“氛围”。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在集体环境中受到批评和歧视,他们相信老师的道理更甚于自己的父母。社会意识与家庭教养所获得的“效果”,显然不同。其中包含的压力感更重要,受到赞许或批评后形成的心理状态也更加明显。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我们也经常看到来自这方面的报道。

  一个做母亲的可以置自己病重的孩子于不顾,而专程去另一个地方关心另一个生病的也同样需要照顾的孩子。一些父母为了工作,“忍痛割爱”,丢下家庭,在事业上做出了非凡的成就,而其家庭却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这些事迹被社会大加渲染,过早地渗入到孩子内心深处,不仅使他们对社会的道德标准产生疑虑,同时也对自己的想法和能力拿不定主意。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想什么。因为他们所想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放在“良心”的天平上称出分量,然后再拿到成人世界提出申请,那里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良心”和“社会”一致了,方可施行。孩子们必须记住这句话:在你们尚未能对世界作出正确的判断之前,须得到大人引导。

  父母们于是便充当了这种角色,教会孩子以虚荣造假。在他们本来纯洁无暇的内心中注入世俗的成分,然后再一笔一笔涂抹下成人的色彩和线条。

  父母们在担忧孩子的将来是否会变得“虚伪”、“自私”和“无情”的时候,殊不知自己的诸多言行正是充当了这方面的“导师”。孩子们正不知不觉地接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潜移默化”实际上正是“强制灌输”的结果。他们“以身试教”的教养方式,正为孩子简单直率的内心加以模仿并接受。正如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所说:“这些自我怀疑和自我摒弃的定义会一直延续到成年以后,他可能会感到难于爱别人。而能否爱别人,直接取决于爱自己的程度如何。”

  因而,我们也看到了众多被自己同时也被生活抛弃的人们,在回顾自己充满磨难的一生时,会发出这般感慨:

  一个不能自爱的人怎么能爱别人,一个不能爱别人的人怎么能够为别人所爱——同样,怎能为世界所爱?!

  当我们第一次学会自我贬低,且为此而沾沾自喜时,我们就已被彻底贬低了,它使我们一生都抬不起头来。

  我不知自己在做什么,我也想不起来曾为别人做过什么。

  我在不停地努力“付出”,可它从来没有体现出真实的意义。

  孩子们总是说:“父母耽误了我们的前途。”我想加以批评,可不知说什么好,也许我过去说得太多了,这在他们看来实在可笑。我想这也确实可笑。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有句老话,是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若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已经知道的东西,用圆周来表示不知道的东西,那么,当我们的知识增加时,圆的面积增大了,而圆的周长也随之增大了。与新陈代谢的速度一样,孩子越小,这个圆的半径越小,但其向外扩张的要求和能力越强,因而其学习潜力也越大。

  要顺应这种要求,家长就应为其创设发挥的环境。井底之蛙永远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世界,而奔跑的骏马则能领略大地的辽阔,高飞的雄鹰则能感受到天空的广袤。在印度森林中发现的被狼养大的小孩,因所处环境的影响,其习性只能与狼相同,并且又错过了最佳发展的成长时期,因此当他到十四岁时,即使经专家培训也只相当于两岁孩子的知识水准。同样是在在人类社会中从小长大,环境与教育的不同,也会使孩子的发展完全两样。美国学者布卢姆经过细致的研究,认为智力的潜能早在婴幼儿时期就受到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的极大影响。他的一个著名假设可以概括为下表:

  孩子毕竟是孩子,不是小大人,其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要认真了解这一规律,使我们所用的方法能够达成我们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即尽最大可能挖掘孩子的学习潜能,为其成为“小天才”而创造条件。

  儿童的发展虽然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但由于遗传、环境等影响,会出现个别差异。在注重按照普遍规律培养的同时,注意孩子的个别差异也很重要。

  1。正确引导孩子的模仿能力

  众所周知,孩子越小,模仿能力越强。对于孩子的这种能力,家长千万不可忽视。发挥得好,孩子就会走上正道;发挥不好,孩子可能一事无成,甚至走向犯罪。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道理,一则孟母三迁的故事作为佳话流传了两千多年。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三迁其居”虽非易事,但给孩子创造一些积极向上的模仿环境,避免消极的模仿环境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经常给孩子讲一些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英雄人物小时候的故事,使孩子从小就有丰富的学习楷模。孩子的行为方式、观念、兴趣都会逐渐地有所指向,良好的行为品质与学习潜能的发挥是成正相关的。如在给孩子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之后,孩子很快就会仿效,知道尊长;讲了瓦特的故事,孩子也会想看看烧水时壶盖跳动的情形等。但这些工作需要长期巩固暗示,以逐渐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

  选保姆学问多。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一般年轻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难免要为孩子雇用一个保姆,这样,除了父母外,保姆就算是一位早期的老师了。保姆的言行在孩子身上很快就会像镜子一样照出来,而且以后也不容易改掉。举几个例子:王小林,两岁时父母雇了一个保姆,这个保姆平时做家务很勤快,但在她洗衣服、收拾家里时,会让孩子收拾鞋架上的鞋,不到一个月,孩子便养成了玩鞋的习惯,蹲在地上,能把鞋摆来摆去玩上一两个小时也不烦,保姆走后,父母为纠正这一癖好不知费了多少力气,可惜收效甚微;阳阳,两岁时父母雇了一农村姑娘照顾他,阳阳到楼下玩时,常从垃圾堆里捡些东西回家玩,这个保姆不懂得及时纠正,弄到最后,孩子一到楼下,就老想到垃圾堆或路上捡些东西,遇到一些较脏的东西也要拿来玩玩,此习惯两年多还未能纠正过来。

  因此,现在的保姆市场也讲究水准,这是自然的现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想给孩子创造好的模仿环境,选择保姆也有原则,需要多加琢磨。

  为孩子找一些行为端正、聪明且稍大的小朋友一起玩,使孩子经常处于与同龄朋友的相互合作、交流的状态中,是大有益处的。家长要经常了解自己孩子的朋友的状况,把受“朋友”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2。胆大胆小,因材施教

  有的孩子胆量太小,畏首畏尾,缺乏自信;而有的孩子则不计后果,闯劲有余,谨慎不足。两者都可视为性格弱点,要因材施教。要想做得好,只需记住孔子因人而异的教法,时刻仿效即可。

  孔子有两大弟子,子路和冉有。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听懂了一个道理之后,马上就去做吗?就言行合一去实践吗?”孔子告诉子路说:“你还有父母兄长在,责任未了,处事要谨慎小心,怎么可以听了就去做呢?”另外一个学生冉有也向孔子问同样的问题:“听了您讲的这些道理,我要立刻去实行吗?”孔子说:“当然!你听了就要做到,就要实践。”因为孔子答复这两个学生的话完全不同,公西华听到以后觉得奇怪,就跑来问孔子说:“老师,他们两人问同样的问题,您的答复却完全不同,我越听越不懂了。请您原谅我,告诉我,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两种答复?”孔子说:“冉有的个性,什么都退缩,不敢急进,所以我告诉他,懂了的学问,就要去实践、去力行。子路则不同,他勇敢,他的精力、气魄超过了一般人,太勇猛、太前进,所以把他拉后一点,谦退一点。”

  因此,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也要掌握好分寸。充分把握孩子的个性,是进是退,灵活掌握,必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3。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心理

  孩子在1岁半~3岁之间一般会出现叛逆心理的表现。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是不好的,就担心、忧虑,甚至采用高压的办法,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论调。其实,叛逆心理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从本质上看,叛逆心理是由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引发的。种种研究和我们的长期观察表明,这标志着孩子教育的关键时期和发展高峰期的来临。家长和老师要顺应这种要求,提供丰富的文化刺激来满足孩子这种旺盛的求知欲,以达到充分发挥孩子学习潜能的目的。其次,要注意叛逆心理会呈周期性地出现,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都会出现一次高峰期,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促成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反之,如果采用高压或棍棒政策,就会压抑孩子所萌发出来的正常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严重的,有少数孩子因与家长闹情绪,会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或与社会上的不三不四的人结兄拜弟,染上恶习,以致沦为社会的罪人或干脆以生命为代价以示抵抗。这就不是家长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了。

  4。防患未然

  众多的新技术、现代传媒离孩子越来越近,网络也已经相当普及。因为孩子们好奇心强、意志薄弱,对一些不好诱惑的抵抗能力弱,所以应当注意网络的两面性,用网络这一工具扩大孩子的知识面,而避免其消极影响,防患于未然。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美国的情况。在美国,校园枪击案一再发生,色情、毒品和不良文化已困扰美国家长几十年。现在,由于有了网际网络和电脑游戏光碟,家长们更加忧心忡忡。虽然大部分青少年的网上活动是有益的,但上网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色情、暴力和毒品方面的内容,时间一长,便会情不自禁地浏览一下,有的孩子便从此难以自拔。

  家长们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教育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防患于未然,专家有以下建议:

  1)充实孩子的生活,消除孤独感。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斯莱德对七千个十几岁的孩子进行了五年的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平均每天有三小时是独自一个人在家。孤独感会带来感情真空。只要有效地消除这些感情真空,就可以避免他们做出糟糕的事情来。

  2)家中电脑连上互联网后,将电脑安置在大人和小孩能共同讨论网上内容的房间里。

  3)每一个网络浏览器都应将上网者访问过的网址记录下来。

  4)家长需掌握有关电脑的基本知识来监督孩子们的上网情况。

  5)采用网络过滤程序限制上网者访问某些网站。

  6)家长可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并给予引导。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教育、培养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是生活中随时随地要进行的,父母最好列个计划,按照计划培养自己的孩子。

  在这个计划里,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要把孩子培养成怎样一个人。父母培养孩子的目标要明确,最主要的是想好让他将来成长为怎样一个人:努力进取还是知足常乐,安静温柔还是活泼开朗等。只有确立了目标,才会注意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并给予孩子合适的指导。但是最好不要抱着培养神童的目标对待孩子。分析并认可孩子的个性。目标确定了之后,还要看看孩子的个性。到7~9个月的时候,孩子的个性已经很明显了。如果孩子的个性跟父母的培养目标有冲突,比如想让孩子开朗活泼,但是孩子偏偏是比较安静的个性,最好尊重孩子的个性。个性没有好坏,而且个性与是否能拥有成功的人生没有必然关系,只要因材施教,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很出色。所以无论孩子的个性怎样,父母都要坦然接受。

  订立培养计划。当目标确定、个性分析完了之后,就可以定一个培养计划了。培养计划应倾向于扬长避短,先让孩子从自己的优点获得自信,培养一个积极的心态,然后再慢慢改变不足之处。

  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切忌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是最不明智的事,让孩子自然快乐地成长才是最有价值的。

  后天的培养对品质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信任

  对他人有基本的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其他品质特性得以发挥的基础。如果孩子对他人没有信任,那么他在自信心的形成和与他人建立交往关系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体验到很多痛苦。对现在渐渐长大的孩子来说,建立信任感的有效方法就是多给他一些关注。随着孩子身体和智力的发育,他已经不满足于吃吃喝喝单纯的一些事情,他开始产生独立的思想和行为。父母要对孩子的情绪变化多给予关注。孩子的性格各异。如果父母的行为模式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对父母的信任就会多一些,表现出来就是对父母的依恋多一些,反之亦然。

  耐心

  那些耐性好、忍受力好的孩子获得成功的机会要比其他孩子多。单纯的孩子还没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他是一个默默的观察者,今天父母做事的习惯就是明天他做事的标准。如果父母做事无规律,你能期待孩子做事井井有条吗?你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交谈帮助孩子认识问题,培养耐心。孩子虽然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已经能明白你表达的意思。不要认为和孩子交流没有意义,其实他能听懂。孩子还没有建立时间观念,因此让他们学会耐心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如说,你正在收拾乱七八糟的玩具、书本等杂物,孩子却要出去玩,这个时候你不要说“等10分钟”。你要告诉他“等我把玩具全部放到玩具箱才出去”。孩子会看着你把玩具一个个放到箱子里,而不是缠着你要出去玩。

  责任感

  做一件事情有始有终是责任感的基本体现。事实上,在你还没有察觉时,孩子已经开始观察和学习责任感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很多妈妈认为孩子会越帮越忙,自己5分钟能做好的事情,孩子半个小时都做不好,所以不让孩子做事情。其实你不妨变通一下。如果时间特别紧张的话,可以选择让孩子做最简单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你自己做。但是,如果不想要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就千万不要做一个万事包办的妈妈。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让他把小纸头递给爸爸,大一些时让他收拾自己的玩具。这些都是小事,但对培养孩子责任感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自信心

  让孩子建立自信心最好的途径就是让他独立完成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一些事情。注意刚开始尽量让他做简单的事情,孩子做不好太复杂的事情,连续的挫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到了合适的年龄,试着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孩子小时非常依赖父母,等他逐渐长大,父母要一步步放开约束,让他为自己作主。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要像放风筝一样,逐渐放松手中的线,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感觉他人的感受

  知觉他人的感受是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基础。拥有成功人际关系的关键是了解他人的感受,然后做出适当的回应。3岁以前的孩子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他们只能从自身出发感受世界。虽然孩子还没有知觉他人感受的能力,但父母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这种感受。父母可以重复讲述他人的感受给他听,慢慢地他就会了解别人的感受了。

  作为父母,也许你不能给孩子富裕,不能给他英俊和美丽,但是你能给他一个成功的人生。如果你能够从小事做起,给他信心、耐心、责任感、自信心、感觉他人的感受的品质,那你就给了他一个成功的人生。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3510.html

延伸阅读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七大方法 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如果想让孩子不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就应该让孩子选择现在是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现在我们来做什么?”漫无边际的选择会把幼儿推到无法控制的规则之外。把幼儿必须要做到的事定为规则,在这个范围内给孩子几个可选择的方向,这样...
标签: 情感 孩子
孩子的六个情感需要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孩子在幼儿时期有很多情感需要,这些情感需要的满足,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的。 被别人爱的需要家长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和赞扬,对他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可能地接受并帮助解决,从而让他感受到:父母喜欢我,希望我能进步。 取得好成绩的需要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老是有失败的感受,...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 现在的孩子更像是养在温室里的花朵,父母为他们遮风挡雨,以为这样就是对他们好。但他们总有一天需要离开父母的庇佑,自己独立的发展,这个时候可能就看出孩子的差别了。对于孩子来说,智商虽然重要,但情商更加重要,而情商虽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更重要是后天发展的。那么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 呢? 一、教...
标签: 分娩
1.认真对待宝宝的要求 经常忽视宝宝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当他在电话里满怀期望地提出:“妈妈,牛奶。”你在外面一时不能满足他,告诉他具体时间:“回到家,妈妈给你拿,好么?” 2.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周末带宝宝出游,征求他的意见,但不要问:“你想去哪里?”而是这样问:“你想去动物...
创设环境,激发幼儿爱国主义情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里,可以利用或创设相关环境,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利用墙面贴上《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让幼儿随时观察、了解,教师可以随时告诉幼儿祖国、家乡的地理位置、首都北京在哪里等;...

经验教程

903

收藏

84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