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宝宝的由来也是从小教育得好,因此父母们要重视早教这个话题。今天图老师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宝宝会走路了 为什么还总是要抱?,累积更多的早教小知识尽在图老师育儿百科。
【 tulaoshi.com - 分娩 】
每个宝宝开始走路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有早有晚,大多数宝宝都是在十三到十五周学会走路的。当宝宝学会走路后,总是要宝宝,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怎么办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一、宝贝撒娇不愿走时
小宝妈:我每次想狠下心让他自己走吧,但总禁不住他撒娇闹腾,又怕他是真的累了,不抱他又担心宝宝心里不舒服,最后没办法还是妥协。
小编支招:可以判断宝宝是真需要抱还是撒娇
不问缘由地一味满足宝贝“要抱抱”的要求,会让宝贝养成不好的习惯,在将来非常难以改掉。因此,妈妈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宝贝“要抱抱”背后的真正需求,并掌握好何时抱,何时不抱。如何判断宝宝们到底是真的需要抱一抱,还是只是撒娇“偷懒”?一些没有经验的妈妈会向其他妈妈取经,而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众说纷纭。有的妈妈认为“如果你总是抱他,会把他惯出毛病”;而有的则完全相反,认为“宝宝要抱的时候直接抱起来就好了”。其实最好的方式还是遵从自己的直觉,妈妈们平日细心观察宝贝,这时候一般能根据宝贝的神情判断出哪些是宝贝的真正需求。
二、宝贝闹别扭不愿走
木木妈:每次出门,小家伙走几步就不走了,一定要抱。不抱就在原地站着不动,拖都拖不走。
小编支招:耐心劝导,让宝宝懂得关心妈妈
当宝宝不愿意走的时候,妈妈可以试着和宝宝说道理。例如妈妈提了很多东西,再抱你的话手会痛,妈妈也很累,很辛苦。可以和宝宝商量,大家都休息一会儿再走。宝宝爱妈妈,也不希望妈妈辛苦。还可以出门之前,就和她商量好了,出门要自己走的不要妈妈抱,这样妈妈才带你出去,如果你不同意的话以后就不带你出去了。
三、宝贝无聊懒得走
俊宝妈:孩子在不会走时盼望可以自己走,真要会走了,她就知道了自己走没有大人抱着舒服。有时候自己走着玩着有些无聊了,就会要求抱抱。
小编支招:细心引导,分散宝宝注意力
虽然宝宝小,但是他已经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了,所以可以慢慢的引诱他,让他走一段,再抱他一段。给他推的带铃声的玩具,告诉他推这走听听玩具的声音,或者通过其他小朋友带动宝宝走路的兴趣。和宝宝一同出了家门,无论春夏秋冬,只要用心,周围环境都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小蚂蚁的巢穴,一根树枝,一颗小石子,一片树叶,一朵云彩,一个广告招牌等等。所有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都可能带给宝宝超乎寻常的惊喜,成为诱惑宝宝自己行走的动力。
四、宝贝不讲道理坚决不走
东东妈:一出门没两步就往怀里扑,抓着衣角要抱抱。道理当时听进去,一会儿又闹了。
小编支招:用游戏提高宝宝走的兴致
喜欢游戏是宝宝的天性。要改变宝宝赖着要抱的习惯,用游戏作为诱饵无疑是最好的方式。和宝宝说道理,只是打个预防针,小孩子可能过后便忘记了。所以出门以后要提高孩子的兴趣,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说,大家一起踢石子,一起追着玩打屁屁等等。不着急赶时间的时候就跟宝宝玩倒走、青蛙跳着走,赶时间的时候就和宝宝玩赛跑、蝴蝶飞、齐步走等游戏。宝宝潜心在游戏的过程中,很容易将要抱的欲望忘得一干二净。
五、别人走了我才走
小俊妈:这个是阶段性的吧,多适应一下应该就好了。我邻居的小孩比我家大几个月,稍微好一点。还是多鼓励宝宝走一下,哪怕走个几步也好啊。
小编支招:给宝宝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宝宝通常十分看重成人的评价,家长可以通过在宝宝面前评论别的宝宝的行为或者假想宝宝一些好的行为给宝宝一些有益的心理暗示,诱导宝宝放弃耍赖,坚持自己走。比如,看到别的宝宝耍赖不肯自己走,赶紧对宝宝说:“看我们家宝贝多好,会自己走,都不要抱呢。”暗示宝宝怎样的行为才是被赞许的。总之,妈妈在要求宝宝做某件事情时,要善于引导而不是强迫。
六、爸爸不抱妈妈抱
小熊爸:我家小熊两岁多,特会撒娇,每次出去走几步就觉得无聊便懒得走了。每次赖不过他,又禁不住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只好抱了。我觉得还是要先和爷爷奶奶说好不要宠孩子,否则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的。
小编支招:父母态度要一致
没错!小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官,很会在大人们中间找空子。所以在对待抱小孩的问题上,家长最好达成一致。如果大家统一了意见,宝贝会发现自己的要求在父母“设定”的条件下得不到满足,他就会逐渐习惯这条规则,不再提出要求。
婴儿,从无力翻身,到四处乱爬,再到蹒跚学步,是一个令父母兴奋不已的过程。但徐女士最近却担心不已,因为她那已经1岁的宝宝明明会独自走路,但是却一定要人扶着才走,不扶着就爬地。“我的宝宝怎么倒退了。是否需要强制让她自己走路呢?”面对徐女士的咨询,儿童保健科的白医生说,宝宝学走路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学走路时家长可以适当帮助,但是不宜强制,否则会适得其反。
宝宝要人扶是怕跌倒
为什么宝宝明明会走路但是却要人扶着走路呢?白医生说,这是宝宝对这项新学技能没信心,或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次跌倒所造成的。
白医生说,宝宝学走路是有过程的,从扶着东西慢慢地站起来,到扶着东西移动,再到迈出第一步,对宝宝来说都不容易,需要学习。有的宝宝在还没掌握好平衡的技巧时,就尝试着往前冲,结果很容易就跌倒,跌倒的次数多了,宝宝就开始害怕,很自然地就不敢独自走路,要人扶着走了。
此时,父母千万不能强迫孩子自己走路,或摔开宝宝的手,这会让孩子更没有安全感,更难自己走路。父母可以适当地以一些玩具引孩子走过去拿,并且在刚开始的时候所设的距离不要太远,当孩子成功地走出第一步后,再慢慢拉开距离。让孩子重建独自走路的自信。
宝宝学会走路时间有差异
有的小孩1岁不到就学会走路了,但是有的小孩1岁半了还在到处爬,白医生说,宝宝学走路的时间各有差异,基本上在17个月以内学会走路都属于正常的,家长不必担心。
白医生建议,在孩子学走路的过程中,家长有几点可以做的,第一,你可以跪在宝贝面前,伸出双手拉住他的手,鼓励他迈步,朝向你走来;第二,你也可以站在孩子后面,用双手扶住他的腋窝处,跟着他一起走。开始时他或许需要你用力扶住,之后你只需用一点点力,他就能自己往前走了;最后,学走路也意味着摔跤和受伤的机会增多了,请为你的孩子准备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减少他磕碰的机会,并且尽量让他在你的视线范围内活动,而且随时做好“救援”准备。
白医生提醒家长们,孩子如果在其他各方面都很正常,稍微延迟走路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要注意的是,有的孩子被大人扶着站立时双腿像棍子一样发直或像剪刀一样交叉,有的孩子表现为双手发抖或双手不停地颤动,在运动方面表现出手脚运动不灵活,协调能力差,或者让人感觉到走路的姿势很别扭。又或者他走路的时间已经远远落在其他同龄孩子后面,那就一定要带他去看专科医生了。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宝宝多大开始学习走路?
宝宝在11个月左右,就可以借助实物(或在大人的搀扶下)走动了,12个月后,在大人的保护下就能够独自迈出两三步了。但宝宝的腿部力量,身体平衡力、各部位动作的协调能力还较差,会经常摔倒,一般宝宝要到两岁左右走的动作才能达到自如的程度。在宝宝走的动作发展过程中,大人可分两个阶段对宝宝进行训练。
1.借助实物行走阶段的训练
(1)摆走练习:让宝宝扶栏杆站好,大人在宝宝右边用玩具引逗,使其向右摆动,当宝宝摆近自己时,再到宝宝的左边引逗,使其转换方向再向左侧摆动。应注意:如此反复进行2~3班时就应使宝宝得到玩具,否则,宝宝将会失去兴趣和信心。
(2)扶棍练习:先准备一根长约50厘米、直径2厘米、表面:光滑的7棍,然后扶宝宝站稳,让宝宝两手同肩宽正握木棍,大人握木棍两端慢慢退着走,使宝宝借助术棍的牵引力跟着大人朝前走。在练习的过程中,大人应不断用语言鼓励宝宝走下去,但时间不宜过长。
(3)拉手练习:大人先让宝宝站稳,然后拉住宝宝的双手稍用力缓缓后退,迫使宝宝不断朝前迈步。拉双手练习一段时间后,可改为拉单手练习,或让宝宝拉住大人的一个手指。在拉单手练习时,大人的手要随宝宝身体前后、左右顺势移动,避免宝宝歪倒而扭伤关节。经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后,宝宝的腿部力量、身体的平衡能力以及各部位动作的协调能力等部有明显的提高,为独立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2.独立行走阶段的训练
(1)短距练习:让宝宝靠栏杆或墙站稳,大人在距宝宝1米左右的对面蹲下,用有趣的玩具引诱宝宝向自己迈步。这时宝宝会露出喜悦而紧张的神情,很快地两三步跨到大人跟前,扑进大人的怀里。对于胆怯的宝宝要耐心诱导,切勿急躁。
(2)加长练习:在短距练习的基础上,大人离宝宝的距离可稍远一点,再远一点,逗引和鼓励宝宝朝前走。也可以采用宝宝朝前迈一步,大人向后退一步的办法,来加长宝宝行走的距离,这是提高宝宝行走能力和耐力的好方法。在做这种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宝宝,避免宝宝跌倒挥伤。
经过训练,当宝宝学会独自行走后,宝宝会带着胜利、骄傲和好奇的心情走来走去,到宝宝想去的地方,摸宝宝所喜欢的东西。父母千万不能阻止宝宝的的行动,要给宝宝以鼓励和保护,尽量创造条件使宝宝有较多的行走机会,这不仅可以提高宝宝行走动作的熟练程度,而且还可以促进宝宝各种感觉器官的发展,扩大宝宝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范围。
近年来,在国外特别是在日本,正兴起幼儿“赤足热”。据有关专家观察,推行幼儿赤足走路一段时间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幼儿体质增强了,既少患伤风感冒等疾病,又促进身高和体重的增长,还大大减少了扁平足的发生。
赤足走路增进健康的奥秘,在于让幼儿稚嫩的足底皮肤,经常直接接受地面摩擦的刺激,从而增强足底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促进足弓的形成,避免出现平足,有利于缓冲走跳时引起的震荡。赤着双脚,经常裸露在新鲜空气和阳光中,还有利于足部血液的循环,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预防感冒或受凉腹泻等疾病。赤足走路,对刺激末梢神经兴奋、促进幼儿的智力育,也大有裨益。
当然,培养幼儿赤足走路,路面宜平坦、干净,要防止跌伤或足底被异物戳伤。赤足走路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洗干净脚掌。当前正值夏季,是孩子赤足走路的好季节,当然,由于天热,路面也会热,孩子赤足走一定要防灼伤。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一)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4008.html
看过《宝宝会走路了 为什么还总是要抱?》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