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宝宝该不该玩电脑?。
【 tulaoshi.com - 分娩 】
父母在使用电脑时,宝宝常常会被动听的声音和绚丽的屏幕所吸引,久而久之,他就会产生尝试的欲望。可是电脑对宝宝究竟是否合适?该如何直面对电脑兴趣日渐浓厚的宝宝?
案例1:我儿子3岁,非常喜欢玩键盘识字游戏,他敲了键盘上的字母“F”,显示屏上就会立即出现一支飘飞的羽毛(feather)不停地绕着红木偶转圈。他特别乐意和小羽毛一起边玩边学,觉得这比其他玩具更有意思,也比看电视有趣多了。苗苗妈妈说她非常支持儿子玩电脑。
案例2:女儿才一丁点大时,就会向我和她爸发出指令:“画、画。”她说的画并不是用蜡笔或是颜料在纸上天马行空,而是要按动鼠标,在电脑上做画。现在,在电脑上画画,已成为女儿每天的例行公事,如果你不让她画,她就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抗议,包括不睡觉,甚至不吃饭。我真担心女儿那么小就开始每天面对电脑,有辐射,又会影响视力,可终究拗不过她,不知该如何是好。晶晶妈妈说起女儿和电脑,一脸的惆怅和无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专家分析:
两三岁的宝宝很容易被声音和画面所吸引,尤其像电脑,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只要点击一下鼠标,就会出现各种美轮美奂的画面,实在容易让宝宝产生欲试的冲动;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够进行手指的配合行动,当他们觉得移动鼠标和敲击键盘都是用手完成,他们当然想把自己已有的这些技能付诸实践。
一项研究显示:学龄前的儿童使用电脑会使他们更能适应学校生活,而且智商值也会得到提高。从这一点来看,电脑在互动性方面确实要优于电视。但是,孩子接触电脑的关键在于要适度。如果过犹不及,仍会对孩子产生很多不良的后果。美国儿科研究员建议,两岁以上的宝宝,每天看屏幕的时间不要超过两小时,包括电视、电脑、录像等。
温馨提示:
父母监视宝宝在玩电脑时,父母可以坐在一边,看着他玩,并放置一个定时器以限制时间。皆时如果他不愿离开,你不妨为他提供一些其他颇有诱惑力的活动选择,譬如彩色的图书或是带他外出游玩等。
远离诱惑不要在宝宝的房间内放置电脑,应多放些他喜欢的图书和玩具,这样,他就不会老想着电脑了。
小心辐射尽管现在还没有研究数据证明电脑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危害,不过还是小心为好。有关数据已证实,电脑组件中键盘的辐射最大。
所以,限制宝宝玩电脑的时间,不光是为了保护他的眼睛和身体,还要注意减少他接受辐射的时间。尤其是2~3 岁的宝宝,要尽量让他们使用鼠标而不要接触键盘。
学龄前儿童玩电脑 也有有益处
美国新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接触3-4次电脑的3-5岁儿童学前能力的准备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都要比没有接触这些的儿童得分要高。
过早接触电脑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专家指出,电脑的普及和流行,至少说明电脑、网络在共享资源、扩大知识面上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且将孩子完全隔离在电脑等电子产品之外,毕竟不太现实。因此,父母最重要是懂得怎样让孩子合理地接触电脑。
孩子爱玩电脑?控制不了就陪他一起玩
电脑游戏在青少年中大受欢迎。然而,最近日本神经科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沉浸在电脑游戏中,会显著降低对于正常生活非常重要的前额叶的活动能力,从而导致脾气暴躁、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一、影响视觉系统
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还会对视觉系统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二、辐射易诱发癌症
此外,电脑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三、影响生殖系统
影响人们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四、影响心血管系统
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五、导致睡眠障碍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体温白天高而夜晚低,二者温差大则容易获得深度睡眠。如果临睡前使用电脑,明亮的显示屏和开关程序的活动会对眼睛和神经系统有强烈的刺激,破坏体温变化规律,使原本该降低的体温处于相对较高的工作状态,进而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出现失眠、梦多等睡眠障碍。
所以,应在睡前2小时停止使用电脑,卧室中不要摆放电脑、电视机或手机等物品,营造一个纯粹的睡眠环境,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或喝一杯热牛奶,以减轻睡眠不良的症状。
早教相关推荐 |
||
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了,有些小学生操作起电脑来比大人还要娴熟,但是宝宝过早接触电脑其实是很不好的,除了对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外,还可能让宝宝变得“不聪明”,甚至产生内向心理。
一、宝宝什么时候接触电脑比较好
200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的弗雷德里克?齐默曼教授与同事调查了1000多名父母,发现使用开发智力的软件,对2岁以下儿童的正常发育并无好处,甚至还可能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字的能力。
更有许多心理教育和医务工作者在实践中发现,使用电子产品过多的孩子,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低;自我控制水平低;意志力薄弱;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且易情绪不稳。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朱彦丽说,过早、过多接触电脑、电视,还有导致多动症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可能。
1、0—2岁,不接触。
其实,孩子的大脑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下,才能健康地发育。比如学爬行、走障碍等活动不仅能锻炼宝宝的身体,更多的是让他在立体环境中感知真实的三维空间。孩子需要触碰、感觉、观察和移动真实事物,用对真实世界的基本了解,训练他们的神经和认知系统。因而,在这个阶段,买些开发智力的光盘,不如多和孩子交流,多做游戏来得更实际。
2、2岁至学龄前,少接触
在这个孩子能力迅速增长的时期,如果父母想让他更多地学习知识,购买专业出版社出版的认知小读本是最好的选择,经济实惠,且这样的认知,比通过电脑进行更快,更不易伤害眼睛。
此时的孩子已经可以开始接触电脑了,比如家人自己摄录的各种照片、短片,大人孩子一起欣赏,就会觉得其乐融融,只是上网冲浪、游戏等内容,还是应该杜绝。
3、上学后,控制使用时间
随着现代教学课程的多媒体化,孩子有了越来越多接触电脑的机会,此时,父母可以允许孩子用电脑完成作业;游戏则要先经过父母的筛选,提早帮孩子树立是非观念,提高对不良事物的“免疫能力”。此外,要对孩子的游戏时间进行强制性限定,以保证他们的休息和户外活动时间。不妨每天限定几个可以玩的时间段,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同时让他养成用电脑10—20分钟,就休息一下,望望远处的习惯。
二、宝宝玩电脑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软件
不少幼儿,尤其是女童,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对枯燥乏味的“电脑语言”往往感到兴味索然,因此选择合适的软件至关重要。
首先,应选择那些寓教于乐的软件,以保证孩子能长时间地对电脑保持浓厚兴趣,而不只是简单地把教科书搬到电脑屏幕上。
其次,不要迷信软件包装上的文字说明,最好亲自演示一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切了解其难易程度,同时也可征求孩子是否喜欢。此外,为孩子选择的软件种类可以多一些,不仅选择供孩子“学”的软件,还须选择更多供孩子“玩”的软件。原因很简单:孩子学电脑不光是学知识,学电脑本身更是一种“大脑体操”,可促进幼儿的思维更为活跃、积极、准确、周密、理性。
2、组织比赛
把年仅四五岁的孩子关在家中孤零零地学电脑,时间长了必然热情大减。爸爸妈妈可常常把孩子的小伙伴请来,有意识组织一些小型的比赛,以增加孩子学电脑的兴趣。此举还有一个好处:提醒小不点们,除了五彩缤纷的电脑世界之外,还有更重要、更精彩的人类社会,以避免孩子一头扎进电脑之中不能自拔,最后沦为不近人情的“电脑狂”。
3、指导孩子将电脑与实际相联系
引导孩子运用电脑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水平较高的还可指导他们自行设计程序,为的是帮助孩子认识电脑只不过是人类用以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既不是神秘莫测,也不是法力无边。
4、注意孩子是否出现异常
幼儿如过度痴迷电脑,往往会出现诸如视力减退、食欲不振、精神困顿、注意力难以集中、头晕脑涨、皮肤失去弹性等症状。此时,应要求甚至强行命令孩子减少和电脑的“交往”,转而多多参加其他活动。英国父母要求孩子遵守的“三大纪律”包括:在电脑前学习或游戏一小时之后便外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日光浴,每次使用电脑后须洗手、洗脸。
5、制订特别食谱
由于学龄前幼儿比学龄后少年儿童更易遭到异常环境的负面影响,父母应为小小电脑迷制订营养丰富的特别食谱,其中的要点包括:补充比平常更多的水分(因为长时间地受荧光屏照射皮肤极易干燥),吃好早餐(以保证身体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午餐以鱼、瘦肉、蘑菇和豆类制品等高蛋白食物为主,晚餐则以低脂食品为佳(即以新鲜水果和蔬菜为主食),此外还须额外补充蛋黄、鱼头、果仁等富含磷脂的食品,并多食胡萝卜、牛奶和西红柿等“护眼食品”。
6、购置电脑不必“一步到位”
英国爸爸妈妈为孩子购置电脑时普遍遵循的一个原则是:不求最好、最贵的,即不必“一步到位”,在配置上够用便可。因为在电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追求所谓的“一步到位”既浪费金钱,而且并不实用。
以前提到孩子,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总是草地上、田野里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小身影;可说起今天的孩子,很多人想到的却是对着电脑、目不转睛点鼠标的“小四眼”。
日前,英国一家慈善机构指出,因为长时间“宅”在家中玩电脑游戏,如今很多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迅速滑坡,他们看上去总是神色茫然、心不在焉,时间久了,面部表情也变得生硬、僵化,不爱与人说话、交流。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纷纷提出担忧,长此以往,我们的下一代可能变成足不出户的“室内儿童”,或者面无表情的“僵尸儿童”。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门诊部主任、青少年网络成瘾专家孔庆梅表示,有着“天使般外表”的电脑和网络迷惑性很强,很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因此,家长有必要有意识的对此多加关注,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电脑和网络。首先,7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接触电脑游戏,而要在现实生活中多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培养社交技能。此外,可以把电脑放在客厅、书房等“公共区域”,减少孩子对电脑的好奇心,让他们意识到那只是一台工具而已,从而培养自控能力。对于已经“爱”上玩电脑的孩子,家长不要强制性地关电源、拔网线,或者打骂孩子,而要多花时间陪孩子,一起商量解决办法,逐步减少每天上网时间,用家长的关爱取代电脑的位置。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