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如何表扬鼓励宝宝

2015-10-13 21:20 16 1 收藏

家庭教育关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家长们要将早教列为重中之重。图老师小编下面给大家分享父母应如何表扬鼓励宝宝,一起了解下吧!

【 tulaoshi.com - 分娩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再过5天扬扬就满21个月了。从她出生以来我说的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扬扬真棒.....。”不但我说。扬爸、扬扬的爷爷、奶奶、以及生活在她身边的人都会时常对她说这样的话。

  相信不光是扬扬,每一个宝宝都会和扬扬一样听了无数遍这样的表扬。每一个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最优秀的。他们各有各的天分、各有各的特点,父母对宝宝的爱都是发生内心的、无条件的。但是,表扬却是应该有条件的。小的时候我们会为乖乖地喝奶、乖乖地睡觉、乖乖地玩耍而表扬她。再大些,会为她的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的每个阶段的每个进步而表扬她。虽然随着宝宝的成长值得表扬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但是表扬的条件应该越来越“苛刻”。表扬的方法应该越来越得当,不然表扬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方法一: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表扬

  不要为表扬而表扬,觉得表扬会让宝宝开心而盲目的表扬。也不要受大人心情的影响,不要总想到宝宝的坏习惯和小毛病,即使宝宝前一分钟做了让你生气的事,这一刻如果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情还是应该表扬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表扬,让宝宝觉得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不断努力。

  方法二:表扬宝宝的具体行为

  指出宝宝做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扬,要具体明确,不要用简略的“宝宝真棒”一概而论。例如: “宝宝真棒,能自己穿衣服了。”。就事论事表扬他,让宝宝明白是因为自己能够自理而得到了表扬。表扬越具体,宝宝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方法三:表扬要及时,要有一致性

  在宝宝有好的表现时要马上表扬。及时的表扬是宝宝表现好的行为后所期待的,不要让他失望,而且表扬要体现出一致性。让宝宝很容易领会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当然,表扬和批评要并存,缺一不可,正确的表扬和批评是宝宝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大量的溢美之词并不能帮助孩子树立长期的自信心,反而会让孩子沉浸在父母的表扬声中自我陶醉。事实上,除了孩子自己,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孩子建立真正的自信,他们必须懂得只有努力才能带来成功这个道理,只有当孩子能够自己克服困难的时候,家长的表扬才真正有助于孩子增强自尊和自信。

  表扬批评只是激励和鞭策宝宝养成好习惯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培养宝宝好习惯更重要的途径是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宝宝树立起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宝宝的影响起决定性的作用,从现在做起,父母都给宝宝做个好榜样吧!

要想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夺得先机,必须占领人才的制高点。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母士在对职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缺乏充分激励的职工仅能发挥其实际工作能力的20%-30%,受到充分激励的职工,潜力可以发挥到80-90%。那么如何激励个性分明的90后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激励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人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需要满足后新的需要又会产生,从而导致新的行为。激励的心理学概念用于管理学,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激励员工的作用在于发挥员工的潜能,使员工由被动管理转向自主管理,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人才,从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最终能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要想激励90后,必须先了解90后

企业要先了解90后大学生的特征和需要,才能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90后大学生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与社会关爱下成长,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不经意间培养了他们坐享其成、奢侈浪费的不良倾向。他们通过网络收取海量的信息,视野广阔,信息知识丰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海量的信息同时给他们带来诸多迷茫和困扰。

受西方文化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追求个人价值,有强烈的表现欲;追求平等和尊重,喜欢友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的沟通方式,厌恶传统的说教方式;追求物质享受和情感、创新的精神感受;敢于反抗,敢于质疑权威;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内心孤独,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和韧性差,情绪稳定性差,相对缺乏对团队的忠诚感。

90后优缺点总结:

90后大学生的优点是:心态乐观,思想新颖活跃,学习能力强;敢于创新、冒险;受过高等教育,有一技之长。

但他们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如:自我为中心,有强烈的反叛心理;心理素质差,情绪稳定性差;自我意识高涨,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对团队的忠诚感。

90后的激励,其实可以这样做。

根据马斯洛1957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动机起源于七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同的需要往往同时并存,在不同时期一个人会有一种起最大刺激作用的优势需要,一般较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较高层次的优势需要才会出现,所以当某一层次的优势需要基本满足后,激励的作用难以保持,需要转向更高层次的优势需要。因此,企业需要了解90后大学生不同时期的优势需要,才能增强激励的效果。

1、物质需要。

很多90后大学生工作不只是为了满足生存和安全的需要,他们追求比前辈们更高的物质享受,如名牌个人消费品、旅游休闲消费等,几年后面临着结婚、买房、购置家具等问题,对物质需求较强烈。合理的薪酬是他们独立生活的保证,是企业对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时间、技能等的回报。在他们的心目中,薪酬不仅是劳动所得,还代表自身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可,甚至代表个人的能力和发展的前景。

为了提高薪酬的激励作用,企业应针对90后大学生制定多元化的薪金制度、晋升制度、福利制度。多元化的薪金制度可以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达到目标才能获得绩效工资,超逾目标才能获得奖金。绩效工资和奖金的金额要体现员工的付出和带来的效益。这样,基本工资满足了员工基本生活需要之后,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高的收入,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员工又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企业还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及时调整薪金晋升制度,否则,员工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原有的薪金制度就失去了激励效力。

2、友爱和归属的需要。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集体主义精神,社会成员对所在集体有了归属感、被其他成员认可才会有安全感,但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追求个人价值、情绪稳定性差的特性不利于他们融入集体。企业应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尊重他们个人生活习惯、职业生涯的选择,懂得欣赏他们思想新颖、敢于创新等优点,帮助他们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积极融入集体。尽可能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安排他们的工作岗位,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被信任,从而产生责任心和参与感,集体的向心凝聚力就会增强。

3、求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90后大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强,敢于创新,自主性强,企业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参与管理和决策事务,承担更大的责任。参与激励和授权激励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满足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要,使他们干劲十足,关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积极提高技能水平,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授权激励还会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责任感强烈的员工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不断激发自己向更高的目标挑战,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同时,企业要宽容他们的失败,帮助他们找到失败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培训,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让他们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失败和学习中成长。

90后大学毕业生刚步入社会,往往自视过高,职业规划过于理想化。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企业要想把他们的潜能完全挖掘出来,需要给他们制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使他们从挑战中得到激情。坚定而可行的目标,让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百折不挠,身处逆境还能有巨大的奋进激情,潜能得到最大的释放,一步步实现梦想。目标激励还可以帮助90后大学生克服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差、情绪稳定性差的缺点。

内部晋升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既满足了员工对集体的归属需要,也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90后大学生是企业未来的接班人,内部晋升制度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让他们看到眼前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看到未来的希望,激励他们更努力工作。内部提升的接班人对行业和企业有深刻的理解和运作能力,更容易调动资源开展工作,增强他们对企业和行业的归属感。

4、情感需要。

情感激励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导,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感情为手段的激励方式,如:思想沟通、慰问家访、民主协商等。90后大学生内心孤独,追求平等和尊重,喜欢友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的沟通方式,不喜欢传统的说教方式,敢于质疑权威。所以,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用命令或指令的方式与他们进行工作交流和情感交流,而是用友好、尊重的方式加强与他们的感情沟通,用心倾听他们的需求,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工作热情。

5、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

正激励是对员工符合企业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负激励是对员工违背企业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奖罚分明不仅对当事人有效,而且能直接影响周围其他人。奖罚及时,有利于把员工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持续有效地发挥出来。企业对90后大学生入职时的晋升、培训、福利等承诺,应及时兑现,以免员工产生不满情绪,寻找其他更好的机会。

消极的惩罚往往产生更加消极的后果,90后大学生自尊心强,有强烈的反叛心理,不喜欢批评。惩罚时不应贬低人格,给他们留下面子;惩罚的同时要肯定他们的成绩,使他们在惩罚中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把负激励变成正激励。

人才的优势就是企业的优势,为了最大限度发挥90后大学生的潜能,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员工的需要,选择正确的激励方向,制定具有企业特点的激励措施,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还手”派:霸道比懦弱好

  案例:

  前几天,张女士从幼儿园接回4岁的儿子乐乐时,发现乐乐一见她就满脸委屈,脸颊上还明显肿起了一块青紫,隐约可以看出两排小牙印。幼儿园老师解释是同班小朋友抢玩具起冲突咬的。老师表扬乐乐很乖,挨打了并没还手,是小朋友学习的榜样。张女士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宝宝从小就打不还手,在这遍地是‘狼’的社会里,就怕善良的宝宝会成为‘美德’的祭品……”

  “不主动打人,但被打了一定要还手。”同是4岁孩子家长的王先生说,自从进入幼儿园后,宝宝已不止一次被打,每次他都教育宝宝要适当还手。他坦言,他为孩子的“懦弱表现”感到担忧:“近几年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案,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孩子懦弱非常危险。霸道总比懦弱好。”

  “忍让”派:不能以暴制暴

  案例:

  黎女士说,她常常教育5岁的儿子,不能动手打人,甚至被打都不应该还手。“孩子对父母来说都是宝贝,伤了谁都不好。”对此,同为妈妈的刘女士很认同,她说同事的儿子很老实,在幼儿园老被欺负。同事心疼儿子,教孩子要还手。结果孩子下手太重,敲破了同学的脑袋。“小孩子不知道哪些地方不能打。一旦造成严重的伤害,家长会一辈子内疚和难过。”

  专家:让孩子“学会”打架

  “打架看似小问题,却影响孩子性格的成长。”专家认为,不能简单地以“还手还是不还手”看待此问题,关键在于树立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方式。“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怎样让孩子掌握好这个‘度’,尤为重要。”

  父母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被打后回家哭,父母在此时应该引导其自己找到解决方式。比如父母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被打,让孩子回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先有不当,若孩子没有不当之处,教孩子向对方表达抗议,倘若遇上不讲道理、专爱欺负弱者的孩子,不妨鼓励自己的孩子跟他狠狠干上一架,让对方知道欺负人的后果。

  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自己和对方的力量对比,以及老师的态度,决定自己是还手、躲避,还是和这个孩子化敌为友,或是去请大人帮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也并不总意味着怯弱,有时反而是机智的表现,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家长不妨让孩子学会打架,孩子通过打架可以逐渐适应集体活动,并从中学会许多,如挨打时何等痛苦、怎样调节情绪、如何激怒对方、怎样相互原谅等。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太小,不会知道什么的,然而,事实却不是这么回事,夫妻亲热时发出的声音、动作等等对孩子来说是他(她)平时没有见过和听到的,这样的场景对幼儿的视觉和听觉都具有极大的刺激性,这个印象会深深印在幼儿的心里,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儿童,影响更大。

  父母亲热对宝宝,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儿童,影响很大。

  一位妈妈在送孩子到幼儿园后,对其他送孩子的家长讲起自己儿子的“趣事”:昨天晚上夫妻亲热时,被孩子发现了,因为今天孩子起床后对我说:“妈妈,昨天爸爸把尿尿在你的屁股里了。”这位妈妈讲这件事情时是以孩子的趣事来讲的,觉得孩子天真幼稚,不懂事,其实这个妈妈才是真正的不懂事啊!

  关于孩子与爸爸妈妈分开睡觉的问题,很多人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论孩子多大,那怕是刚出生的婴儿,夫妻亲热一定是要回避孩子的。问题是现在很多父母都不具备这样的常识了。

  在1-2岁前,孩子小,为了方便夜间的喂奶和换尿布,孩子可以和父母睡在一个房间,孩子最好睡自己的小床,夫妻亲热时就到其他房间进行。2岁以后,就应该与孩子分房间了,这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孩子能够独立睡觉,在他的意识中会体验一种成长的快乐。有的孩子5-6岁还在与父母睡在一张床上,这对孩子性心理的发展和独立意识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一些孩子发现父母亲热后,会不露声色,经常在夜间偷偷地观看,一些孩子就会像我前面说的那个案例一样,把自己看到的情景说出来,还有的孩子会被吓哭,认为爸爸在欺负妈妈,(一个一岁半的男孩看到父母亲热,吓得大哭起来)父母们可不能够小看这些刺激对孩子将来的影响啊!

  目睹了父母的性生活,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有哪些影响?

  提前唤醒儿童的性意识,在儿童时期的性,其指向是自己,弗洛伊德称“自体享乐”阶段,要到青春期性发展时期,其性的指向才向外,即寻求以生殖为目的的性对象,如果儿童看到了父母的性生活,就会使儿童提前将性指向他人,影响了儿童性心理的正常发展。中国家庭对儿童的性教育都是遮遮掩掩,禁止甚至歪曲真实,这样会误导孩子将来的性好奇,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性教育第一步,应当让性教育大大方方,科学而公正。

  父母对性教育的误解

  亮亮平常喜欢和邻居婷婷玩过家家,有一次,两人玩着玩着,亮亮对婷婷说:“你是我老婆”,便像模像样地拉着婷婷入“洞房”。两人躺在床上也不知道做什么,亮亮突然凑上去吻了一下婷婷。没想到婷婷马上就哭着跑出去告诉了亮亮的妈妈,说亮亮欺负她。结果,亮亮被妈妈打了几个耳光,哭泣不止。

  见“性”色变并训斥孩子。孩子很好奇男女孩子有什么不同,父母在洗澡时孩子也很想偷视。现实中,父母对孩子这方面非常小心,不希望孩子涉猎。于是,见到孩子模仿做出一些大人之间的亲密行为,如亲吻、拥抱等,有的母亲就怒斥阻止:“不许动!”“羞死了!”或者用手强行拉开甚至痛打一番。

  这种做法会给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误观念:与异性朋友之间的亲密行为是不好的、羞耻的,这些行为活动是要受到抑制的,受到惩罚的。

  有一天晶晶对妈妈说:“外婆说我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这是真的吗?”妈妈很尴尬,边哄边说:“你外婆说得对,你就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等你以后长大结婚了再告诉你吧。”

  晶晶上幼儿园了,有天爸爸把她从幼儿园里接回来时,她问:“爸爸,为什么上厕所时,有的小朋友要站着,我却要蹲着呢?我偷偷地看小虎,我们长得不一样。为什么啊?”爸爸说,“以后你长大了自然会明白。还有啊,以后上厕所要专心点,别去盯着别人,那样可不是好孩子。”

  忌讳谈论性方面的科学知识。在传统的教育中,父母总是避讳和孩子谈“性”问题,而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往往使许多孩子因一时的“性”好奇,而犯下错误。其实在孩子年幼时,即可以自然的方式和孩子谈“性”问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正确进行儿童性教育

  孩子早期的性意识需要引导。性教育是孩子早期生理和心理发展到一定年龄的需要。儿童早期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性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今后一生的“性认同感”,影响以后的性别行为以及性向目标选择。

  正确而恰当的性别认同感需要培养。孩子在日常同伴交往中已经产生了所谓男孩、女孩的概念,从而会做出一些性好奇和模仿性行为,包括对人体器官的关心。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异性伙伴之间,或者互相让对方看一看性器官,或者用手摸一摸,甚至会玩些模仿医生、掀裙子等性游戏。

  人的性心理的发展和性别角色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般任其自然发展,往往是正常的;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则会形成畸形的结果,对年纪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而孩子在和周围的人接触过程中,会逐渐理解一个男孩应当如何,一个女孩应当如何;加之同性和异性孩子之间相互接触有一系列规范要求,因为社会对男女不同性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的性别要求是不同的。这种男女性别适当心理的形成更需要进行相应的性教育。

  此外,平时家长也应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和隐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时时提醒孩子如何适时保护自己,以免受到坏人的伤害。

  7岁前孩子目睹成人房事之后的两种心态

  孩子目睹成人的房事后,大致可以7岁前后为界,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3-4岁的孩子,大多与父母同床,一般是父母于儿女睡后行房。行房的动作吵醒了小孩,他(她)们看见父母行房多在朦胧睡眼中,即使看到或听到了,也是“莫名其妙”的;只要父母一发觉并立即加以掩饰,或当被问及时做某种解释,一般是可以搪塞的,给孩子留下的痕迹亦容易消退。

  倘若一而再,再而三,孩子才会疑团渐开。

  5-6岁或稍长一些年龄的孩子,看见父母行房,虽然他(她)们理解不了行房的含义,但是好奇,甚至感到好玩。所以,一遇上机会,他(她)们就玩起“行房”游戏;特别是男孩,有时玩起来,并不照顾对方的意愿,出现“欺凌”女孩现象。

  9-10岁或稍长一些年龄的孩子,看到父母的行房,其心态则将是另一番景象,与“莫名其妙”和“好奇”截然不同。他们往往把父母行房的某些动作的“象征义”,联系到影视上某些揭露性的镜头或社会的某些见解中,从而愤然不已。镜头三和镜头四就是实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关于孩子目睹成人房事之后的三点告诫

  第一,幼年的性经验是负性的。

  幼年时代的性经验,包括目睹成人的房事,对其性心理的发展都是负性的。有时乍看时过境迁似乎消除了,其实不是,它潜入意识深层,时时作怪,构成这样那样的性心理障碍。

  一位护士,12岁目睹父母房事,被那赤裸裸的一幕吓呆了,“觉得那简直是一种罪恶”。14岁被体育教师叫至健身房,嘱她扶着栏杆弯腰站着,那体育教师伏在她的身上,紧紧抓住她的臀部,她恐惧极了,拼命挣扎逃脱。从此,她远离男人。后来,她念护校,并当了产科护士,了解了男女之事,也觉得世上的男人还是好的多。谁知,结婚后第一夜,当丈夫接近她的身体时,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便涌上心头,“呕——”地吐了起来,阴道亦痉挛。第二夜……一直到第五个月,仍无法完成房事,面对焦急的丈夫,她内心无比内疚。后来,在心理医生的**疗法和脱敏疗法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她才消除对房事的本能拒绝,与丈夫携手进入甜蜜的伊甸园。

  性心理医学研究表明,性心理障碍患者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幼年性经验;反过来说,幼年性经验成年后都会构成这样那样的性心理障碍,切莫掉以轻心。

  第二,父母房事务必隐曲,避开子女。

  不管孩子多小,目睹成人的房事,对其心理的影响都是不良的。因此,作为父母,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就应当让他们从小独居独睡。如果限于居住条件,不得不让孩子同室或同床睡眠,房事一定要在孩子睡熟之后,且动作要有所控制,不能太奔放。

  第三,房事落入孩子眼帘,务必坦诚。

  房事不慎,落入孩子眼帘,千万不可恼羞成怒,亦不要以“不光彩”、“丑事”。“丢人”而自惭,企图以训斥、恫吓加以掩盖。须知,欲盖弥彰,想掩盖真相,反会暴露得更加彻底;训斥、恫吓无济于事。你可以势压人,一时堵住孩子的嘴,却无法抹掉进入孩子眼帘的事实。既如此,不如坦率地、自然而大方地告诉孩子,说明夫妻行房是人的天性,并通过它对孩子进行一次性的教育。这样做,乍看是“失之东隅”,其实是“收之桑榆”,即所谓“化坏事为好事”。

  父母“亲热”一旦落入孩子眼帘 务必坦诚

  无意中目睹成人性交合,虽然不明其理、不懂其中之秘密,但有点好奇、好玩。好奇,就想探个究竟;好玩,就想模仿。他们等待、寻找再次目睹的机会。他们在同龄伙伴中打听、传话。他们在信得过的其他成人面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遇上机会,玩‘做爱‘游戏。特别是男童,常不顾对方的意愿,强行玩‘做爱‘游戏,粗俗地模仿房事动作。

  一、人类的隐私

  动物的求爱,大凡雄性鼓噪连声;动物的交配,也在光天化日之下,从容行事。 人类从远古时代至今,男欢女爱,始终在隐蔽场所,秘密进行。原始人在丛林深处、山石洞穴背处完成性交合,现代人在居家斗室行云雨之情。

  但是,事出蹊跷。或由于居住条件太差(父母、子女同居一窒,甚至共卧一床),或由于父母检点不够,儿女无意中目睹做爱过程,并不罕见。尴尬之余,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儿童目睹成人(或父母、或兄嫂……)性交合,对其性心理有何影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二、各年龄儿童的反应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据一份研究报告说,不同年龄的儿童,无意中目睹成人性交合,其心态各异,作出的反应亦迥然不同。

  3~4岁的孩子

  不少仍与父母同睡一床,有的还同睡一头。儿女熟睡后,父母才行房事。由于夫妻做爱忘乎所以,动作过大、过猛;或由于得意忘形,做爱时发出的欢愉声,吵醒了孩子。儿女醒时尚不清楚,睡眼蒙胧中,即使看到或听到父母房事动静,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孩子对父母深更半夜不睡觉,感到莫名其妙。瞌睡上来,什么也不顾了,翻个身,又睡着了。

  父母发觉孩子醒后,应立即停止动作,注意检点;如果孩子迷迷糊糊地发一问话,要平静、机敏地解释一句,搪塞一下,这样就能够遮盖过去并且能轻而易举地淡化儿童目睹性交合的印象。但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疑云密布,甚至变无意目睹为有意目睹。至此,事情就复杂了。

  5~6岁或稍大一点的儿童

  无意中目睹成人性交合,虽然不明其理、不懂其中之秘密,但有点好奇、好玩。好奇,就想探个究竟;好玩,就想模仿。他们等待、寻找再次目睹的机会。他们在同龄伙伴中打听、传话。他们在信得过的其他成人面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遇上机会,玩“做爱”游戏。特别是男童,常不顾对方的意愿,强行玩“做爱”游戏,粗俗地模仿房事动作。

  10~12岁的孩子

  无意中目睹成人性交合,不再是莫明其妙、好奇而已。他们往往把某些做爱动作,比照影视上某些性罪犯的强**作,以及社会习俗见解,作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他们把合法夫妻生活中的做爱,与非法的流氓实施性暴力混为一谈。他们认为,父亲‘欺侮‘母亲;姐夫‘蹂躏‘姐姐……。

  三、揭开薄纱

  无知与愚昧,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儿童无意中目睹性交合,成人不要认为‘不光彩’、‘丑事’、‘丢人’。企图以训斥、恫吓来加以掩盖,这是不必要的,也无济于事。要坦率、自然、大方地告诉孩子,夫妻做爱是人类的自然本能。每个人长大都要过性生活。揭开薄纱,对孩子性心理的健康不无裨益。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4540.html

延伸阅读
孩子出现怪癖家长需警惕 怪僻是危险的,家长必须当心。怪僻一般产生于某种偏执的思维倾向,接受的教育越多,这种思维倾向就越严重。当思维平衡被打破时,就变成一个怪僻的人。马修?阿诺德先生说:无论一位诗人有多么伟大,但他的生活和工作仍然非常失败,性格怪僻的人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在很多普通事情上异于常人,那么即使他很有才华...
标签: 宝宝 育儿
善于鼓励宝宝: 1、多让孩子动手,可以训练他们的头脑。 2、只要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有出息的,孩子就真的会有,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皮格马利恩效应。 3、发展孩子的天赋,重要的不是你的孩子有多聪明,而是如何聪明 4、任意责骂打骂孩子会使他丧失思考能力。 5、孩子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
儿童心理专家调查发现 孩子最怕听的10句话      一些儿童心理专家最近在调查中发现,孩子最感恐惧的是家长会对他们说出如下的话: 1、“傻瓜、没用的东西。” 2、“你简直是个废物。” 3、“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情。”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5、“我说不...
春季助长做到“三好一足” 万物复苏的春季,不仅是小草生机勃勃的季节,同时也是宝宝长高的关键期。 专家提醒,想要让宝宝的个头在春季蹿一蹿,应该尽量让孩子做到饮食好、心情好、睡眠好和运动足,当宝宝能拥有这三好一足时,春季才能如小草一般勃然生长。 睡眠好 宝宝春天需要更多的睡眠,因为宝宝的生长激素一半以上是...
标签: 分娩
家长在教育 学龄前 儿童时不能一味的批评,适当的表扬是有好处的哦。那么,你知道哪种表扬是孩子最想听见的吗?今天,小编就为你盘点了孩子最想听见的10种表扬方法,快来学两招吧。 孩子最想听见的表扬方法 识别和赞美孩子的好品格。当孩子们展现出了诚实、善良和诚信的品格的时候,这时候,父母就应该给孩子们一些关于他们的品格的赞美。 ...

经验教程

46

收藏

68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