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讲解下研究表明:每个父母都偏心,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 tulaoshi.com - 分娩 】
所有的父母都会时不时地告诉孩子一些善意的小谎言。“圣诞老人当然是从烟囱里下来了!”“把你的菠菜吃了——你会像大力水手一样强壮的。”“不,我没有把那一英镑放在你的枕头下。是牙仙干的。”诸如此类。这都是童年神奇色彩的一部分。
然而,有一个谎言比所有其他谎言都要大。这就是“我没有对哪个小孩偏心”。
在他引人入胜的新书《同胞效应:兄弟姐妹纽带大揭秘》中,杰弗里?克鲁格称,“世界上95%的父母都有偏爱的孩子——而其他5%是在说谎。”克鲁格有两个女儿,分别是8岁和10岁。
克鲁格可能是为了戏剧化效果夸大了数字,不过尽管每个父母都强烈否认自己有特别偏爱的小孩,但科学研究显示,克鲁格所说的离真相并不远。
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65%的母亲们和70%的父亲们都表现出对某个小孩的偏心。该研究在三年间跟踪调查了384名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因为这些家庭知道他们正受到监视,所以极有可能真实的比例还要大得多。
偏心确实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当育儿网站将偏心作为讨论的话题时,总会有许多愤慨的父母生气地表示否认。
不过,有趣的是,许多父母在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时会提到自己曾因为兄弟或姐妹更受父母宠爱而受冷落。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偏心的存在,但没有人愿意举手承认自己也偏心。
其他研究让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们说出父母更宠爱谁,结果显示,母亲一般更宠爱她们的大儿子,而父亲则往往更宠爱他们的小女儿。
父母们通常会更愿意接近那些相处起来最轻松的小孩,或是和自己有相近特质的小孩。例如,母亲也许和她那个敏感、喜欢附庸风雅的儿子特别亲近,而父亲则会十分关注自己爱好运动的女儿。
斯科特教授说,在家里被冷落会影响我们成年后的行为。“那些感觉自己在家中没人疼的小孩更可能出现自卑、焦虑和抑郁情绪。”
不过一些专家认为,不受宠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斯科特教授承认,当受宠的孩子不得不在现实世界中勉强度日时,有时会感到人生很艰难。
“来,宝贝,让妈妈抱抱。”一到家,小媛就兴冲冲地从婆婆手里接过了果果。本以为小家伙会在自己怀里撒撒娇,可谁知,果果却“哇哇”地哭了起来,弄得小媛措手不及。婆婆见状,连忙把果果抱了过来。果果到了奶奶怀里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看来果果还是和奶奶亲。”保姆还在一旁不知趣地说道。
小媛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宝宝。好容易到了周末放松下来,想与宝宝好好亲热一下,可是,这小家伙却不给面子,好像妈妈是个局外人似的。果果是自己辛苦生下来的,如今才6个月大,这么偏心奶奶,小媛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最主要的是,果果不仅是不找妈妈,也不找爸爸,陌生人抱就更不行了,只和奶奶亲,这样下去,他会不会和爸妈越来越不亲,也会影响他的交往能力?
宝宝为什么会偏心呢?
果果除了奶奶,谁也不找,看来这小家伙真是够“偏心”的。不过,成人眼里的“偏心”可不一定是宝宝的真正意图哦。那么,宝宝“偏心”的背后究竟在表达着什么呢?
宝宝到了“陌生恐惧期”
4个月之前的宝宝对周围人的需要大多是出于生理需要,不存在熟悉与陌生的概念。而4个月之后,随着宝宝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发育以及情感意识的发展,宝宝和他的主要看护者开始建立起一种熟悉的情感联系。因而产生了一种从心理到生理上的依赖。而那些他们没有见过或很少见的人会感觉陌生,所以,会因未知而产生恐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宝宝的“陌生恐惧期”,也叫做“认生期”。
果果6个月大,也刚好处于这样的一个时期,因此,他会比较依赖于奶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不过,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宝宝会有一个大致的“认生期”,但专业上的说法只是一个参考标准,并不是绝对的。现实中,我们也常会看到,有些宝宝很小的时候就比较认生,只要妈妈或奶奶等主要抚养者抱,陌生人一抱就哭;而有些宝宝确实自来熟,谁也不偏,谁抱都行。
生活模式过于单一
宝宝的主要照顾者与宝宝之间总是会形成某种特定的互动模式。比如,由奶奶主要照顾的孩子,他们会对奶奶的面庞、表情、声音、气息等等信息非常熟悉,也习惯于奶奶与他们的交流方式。因此,在奶奶怀里,就相当于在自己熟悉的小环境中一样,会有一种安全感。由此不难看出,假如这位主要的照顾人对宝宝的照顾是比较封闭式的,过分保护的,那么,
宝宝感受外界信息,和接触新鲜人和事的机会就比较少,这样的宝宝往往也会比较依赖于自己熟悉的小环境,离开这个环境便会觉得恐惧、焦虑和不安。于是就用哭闹的方式表现出来了。而宝宝这样的举动在妈妈看来就会觉得宝宝和奶奶更亲,宝宝偏心。
“突然袭击”会让宝宝吃不消
很多时候,当我们发现了宝宝偏心,心里就会异常失落,殊不知,这可不能怪宝宝呢。像你这样的妈妈,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顾及宝宝,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会失去很多与宝宝建立情感连接的机会。而不忙的时候,或心情好的时候,一下子又对宝宝特别热情,如此“突然袭击”宝宝是无法适应的。特别是当你兴致高涨,要与宝宝亲昵的时候,心里通常对宝宝也会有着较高的期待,而一旦宝宝的回馈和自己想象得不一样,失落在所难免,因此也不免觉得这是宝宝偏心。
如何应对“偏心”宝宝?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在了解了宝宝偏心的原因之后,千万不要着急,不妨先让宝宝回到他认为安全的环境,然后再慢慢想办法。以下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应对“偏心”宝宝,不妨试一试——
巧妙接近:既然不能和宝宝直接接近,不妨采取迂回策略。可以拿宝宝平时最熟悉或最喜欢的玩具先哄哄他,慢慢地,宝宝将注意力转移到玩具上,也就能够和你自然接触了。
建立安全母子连接:想要宝宝不偏心,妈妈是需要做出努力的。千万别因为工作忙而忽略了与宝宝相处。建议你每天都要至少拿出半个小时与宝宝相处。让宝宝多接触到你的气息,同时,你也了解宝宝的需求、喜好,建立安全的母子连接。
多到户外活动:你自己,或者让奶奶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一些陌生的、新鲜的人和事,拓宽宝宝的视野和适应能力。主动和他人打招呼,也有意识地让宝宝和他人笑一笑,挥挥手等等。
到朋友家做客:找机会带宝宝到朋友家做客,或者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玩,如果亲朋好友家有同龄的小朋友,鼓励宝宝多和小朋友一起玩。
早教相关推荐 |
||
什么情况下才能让十几岁的姐姐拿起刀子捅向自己的同胞妹妹呢?又是什么原因让亲哥哥亲手杀死自己的妹妹呢?答案只是因为他们自认为的父母的偏心。
14岁姐姐杀死9岁亲妹
“你们疼妹妹,我就挖你们的心头肉”,父母偏心能让孩子变得多冷酷,发生在东莞东坑镇的一宗人伦惨剧可以告诉你。妹妹父母身边长大,姐姐曾经留守;妹妹聪明成绩好,姐姐辍学帮家里,鲜明对比下,姐姐总是被批评,最终,心魔变成了屠刀。
6月30日傍晚7时许,警车、120拉着警报声赶到东莞东坑镇新门楼村,14岁的小媛(化名)跑过去带路。这时,小媛的父亲王先生站在人群中。他很惊讶,女儿怎么会跟警察在一起。直到小媛带着警察走进他们所住的出租屋,他才意识到出事了。
在出租屋的二楼的一个房间内,9岁的小春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身上有两处伤口,呼吸已经停止,小春是小媛的亲妹妹。
警察很快查明,小媛就是杀害小春的凶手。小媛对警方供述,她认为父母偏心,从小就疼爱妹妹,她上小学六年级时就开始想要杀死妹妹,“你们疼妹妹,我就挖你们的心头肉”。
14岁哥哥认为父母偏心杀死9岁妹妹
2012年记者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公安局获悉,宁洱县同心乡发生一起命案:2月28日,一个9岁的小女孩被人杀死在卫生间里。不过,当嫌疑人落网时,不论是受害人家属还是办案民警,都倍感难过。因为嫌疑人就是受害者的亲哥哥,才14岁。
据宁洱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办案民警介绍,哥哥告诉民警,是他杀了妹妹,因为“父母更偏爱妹妹”。当天他和妹妹在家玩耍,后来发生了口角。“你滚,这里是我的家。”妹妹朝他吼,这句话,激怒了哥哥。
“爸爸妈妈和妹妹都排挤我。”哥哥说,妹妹的吼骂终于引爆他埋藏多年的怨恨和怒火,他按照“电视里看来的凶杀情节”,找来一把刀,结束了妹妹的生命。
14岁哥哥因妒忌杀死3岁弟弟
俗话说:“兄弟如手足”。兄弟之间的情谊是非常深厚的,但是,慈溪一名14岁的哥哥小曾(化名),却因为认为父母偏心,对3岁弟弟的爱多于给自己的,竟举起菜刀,扼杀了胞弟年轻的生命。
悲剧,发生在2月2日下午4时多,慈溪公安局接警说,浒山街道界牌村某暂住房内,发现一具被人割颈杀死的、3岁男童的尸体。民警破案后吃惊地发现,男孩14岁的哥哥竟是凶手。
原来,几年前,小曾和弟弟随父母从四川到慈溪。父母一直忙于打工,把照看弟弟的重任压到还在读书的小曾身上。父母觉得小曾已是个“大人”了,所以对他的关照,明显不如给弟弟的多。
而且,顽皮的弟弟常到父母面前打小曾的“小报告”,父母常会因此骂小曾。日积月累,小曾觉得父母偏心,心里的怨恨越积越深。
当天中午,弟弟吵闹着要小曾陪他上厕所。早就心生怨恨的小曾冲弟弟怒吼:“你再不听我的话,我就砍死你!”弟弟听后反而闹得更凶。失去理智的小曾竟拿起菜刀,砍向了弟弟的颈部。
为什么这种家庭悲剧屡屡发生,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会出现两个孩子,这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平衡对两个孩子的感情?
单独二胎政策开放 父母如何平衡对两个孩子的爱?
二胎政策之后,有很多符合条件的家庭会选择生二胎,有的是因为对第一个孩子照顾不到,想要一个好好照顾。有的是因为第一个小孩是女孩,按照中国的传统,想要一个男孩儿传宗接代,继承香火。
而在此之前的第一胎因为已经当了好几年家里的独生子,平时也习惯了家里所有人围着他转,当家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他会不会有排斥和偏激的情绪。家长又应该如何分配对两个孩子的爱呢?
重视与老大的沟通:家长在预备要二胎的时候可以先和老大渗透一下自己的想法,告诉她为什么家里想多要一个小孩?有了这个小孩之后她会多一些什么样的乐趣?而父母对她的爱是不会减少的。让她在小孩子到来之前就有了心理准备。
不要互相比较:家里只有一个小孩的时候,往往大人会容易听从小孩子的建议,只要是小孩想要得到的,不论是吃穿还是生活上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待二胎出生后,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往往就不能同时满足两个小孩的需求,有时大人就会拿两个小孩相比较,认为哪一个更懂事,更听话。时间长了,造成另外一个人心理滋生不满情绪,两个孩子互相反感,由此带来心理上的阴影。
不要总是围着一个孩子转:二胎的降生,给家里带来了新气象,又让女人体会到了当母亲的感觉,由于孩子太小的原因,大人不得不长时间陪伴,就有可能冷落老大,忽视老大的感受。让老大认为家里人更喜欢二胎而不是那么喜欢她,从而把心里的不满发泄到二胎身上,或是形成心理障碍。
这时家长就应该适时关心老大,不论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要多过问,让她认为父母没有因为二胎而冷落她,她才能从心里真正的接纳二胎。
为人父母者,既然选择了生育,就应该对孩子尽到教育的责任,让孩子不论是从生活上还是心理都是健康的,开朗的才是最大的成就。
1.爱。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跟他挥挥手;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我爱你”。当他疲倦或者萎靡不振时,抱一抱他,给他一些爱抚,利用照料孩子睡觉、吃饭和玩耍的时间来增强你与孩子的亲密感。
2.纪律。使用严厉的但却是能被孩子理解的纪律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平心静气地向他解释:“无论你可时再犯,我都会阻止,直到你能自己改正为止。”
3.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假如你不想让你的孩子吸烟,你自己最好就不要与香烟沾边。要想为你的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4.自尊。即使你的孩子与你为他设计的目标并不一样,或者他的一些表现你很难理解,你也应尊重他的个性。你要关心他,但不要什么都替他作主,你应鼓励他独立思考并勇于探索,让他知道你随时都在关注着他。
5.良好的自我形象。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适当的称赞是重要的,但假如称赞得言过其实,反而会有损孩子的自我评价。让你的孩子独立地从事一些能培养能力的事情,直到他完全掌握,然后说一声“做得好!”让孩子有一种“这全是我自己完成的”成就感。
6.良好的健康习惯。要达到这一点,父母的行为是很重要的,父母坚持刷牙、健身或注重饮食健康,都是在向你的孩子无意中灌输一种观念;要照料好自己的身体。让你的孩子定期去医院,接受必要的健康检查,同时让孩子了解坏习惯对身体的危害。
7.学习动力。所有那些肯学习的父母都在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在幼儿期就开始对孩子阅读,待他长大后再让他对你朗读。培养他对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好奇心,父母要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与他一起探讨一些问题。
8.幽默感。与你的孩子一起欢笑,能让他看到事物轻松和愉快的一面。笑声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和孩子一起阅读幽默书籍和看喜剧电影,当孩子尝试一些幽默行为时,父母应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只要这些幽默不伤及他人。
9.伙伴关系。从两岁开始,孩子就需要同龄玩伴,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的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不要限制孩子与同龄人的接触,你所要做的是适时地给他们一些指导,不要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做一些早已设计好的游戏。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三)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9.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正确做法:当给宝宝穿衣服时,当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告诉他:“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等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当到了一定时候宝宝的语言会突然爆发,于是很多话都会说了。
早教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4689.html
看过《研究表明:每个父母都偏心》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