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宝宝的由来也是从小教育得好,因此父母们要重视早教这个话题。今天图老师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人并非天生就会分享,三四岁的儿童最自私,累积更多的早教小知识尽在图老师育儿百科。
【 tulaoshi.com - 分娩 】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要想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手上拿走玩具或食物绝非易事。瑞士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与此不谋而合。据香港媒体8月31日报道,研究表明,人并非天生就会分享。实际上,三四岁的儿童最自私,等到他们长至七八岁时,才慢慢变得慷慨起来。
瑞士苏黎世大学恩斯特·费尔是这项试验的主持者,他指导229名3-8岁儿童参与三轮不同的糖果试验。研究者在这三轮试验中分别给这些儿童一份、两份、三份糖果,让孩子们与照片中的另一名儿童分享。结果发现,80%的七八岁孩子在拥有一份糖果的第一轮试验中,愿意与另一名儿童平分;40%的儿童在拥有两份糖果的第三轮试验中,选择分一份给另名一儿童。不过,仅9%的三四岁儿童愿与另一名儿童平分。
出人意料的是,试验还显示,独生子女愿意与人分享的比例更高,比有兄弟姐妹的儿童更慷慨。专家认为,孩子从什么时候学会分享,可能是基因和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4岁宝宝非常多话,不但喜欢说给别人听,也喜欢自言自语。有的妈妈常抱怨:“他只要一醒来就不停地说话。”有的父爸爸也会抱怨:“烦死人了,真恨不得用胶带把他的嘴巴封起来!”由此可见大人对4岁宝宝是相当受不了的。专家告诉我们,四岁的宝宝正处于多话时节,父母该如何帮助宝宝安然度过呢?我们来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建议吧!
父母如果仔细观察宝宝的发育过程,可以发现三四岁是宝宝成长最快的阶段,大部分的日常会话也都是在这时期学会的。这和学英文一样,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因此,4岁宝宝可以说是无师自通的实践家。
一般而言,4岁宝宝所学的词汇约在1500~2000个左右,就以“因为下雨,所以要带伞”这句话为例,4岁幼儿已经学会在主句与分句之间加上“因为”这个连词了。他们所说的句子已经有完整的结构,他们有时会冒出一句:“爸爸再见,要小心哦!没事的话早点回家,妈妈在家等你呢!”令父母惊讶万分。
宝宝能够将不知从何处听来的话顺溜地说出口,正是4岁幼儿的特征。此外,能够有板有眼地脱口而出不明了的词汇,也是这个阶段常见的现象,唯一的缺点是发音不正确,但这种现象到了5岁便可改善。
不论是画画、搭积木时还是上床睡觉时,4岁幼儿都喜欢自言自语,念念有词,如果词不达意的话,他们还会发脾气呢!此外,由于说得太快使别人无法会意时,他们也会因着急而产生口吃现象。
父母怎么帮助四岁的宝宝度过多话时节?
1.父母要接受四岁幼儿这阶段的多话现象。
父母首先不要嫌烦,其次宝宝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听”与“说”两个阶段,所以大人应为小孩树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
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意愿,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请多制造些愉快的气氛;而例如“啰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出现的。
如果家里有客人的话,大人担心孩子插嘴影响交谈,可以先告诉他:“等一下再听你说好不好?”让他养成等待的习惯。以上的说法并非要父母随时守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钟耐心地陪他就够了,其余的时间妈妈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应和说:“原来是这样呀!”并注视着他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是有反应的。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应,但已经让孩子相当满足了。
此外,在妈妈准备晚饭时,让爸爸陪着小孩也是个好办法。这时父亲不妨把外边的趣闻告诉幼儿,更能满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进父子(女)间的感情。
2.明白宝宝内外的差异
话再多的4岁幼儿,在外面也不像在家里那么健谈。尤其是面对陌生的环境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了。这时大人也许会马上急躁地说:“在家不是讲得好好的吗?现在怎么搞的?”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孩子本身的语言能力问题,不如说是幼儿社会化的问题。只要让他们习惯人和环境的改变,这种障碍是可以慢慢克服的。
3.父母不要在意宝宝的粗话
4岁的宝宝一旦和小伙伴们玩成一片,就可能常常脱口而出一些粗话或是令人难堪的字眼。这时大人不要太在意;如果因此而禁止他们说粗话,反而等于禁止他们接触外面的生活。当4岁的宝宝第一次说粗话时,父母不妨对他说:“这句话不太好听,不应该这么说哦!”然后教导他正确的说法。如果以后再听到他说粗话,就故意不吭声,让他觉得用这种话无法与大人沟通,自然而然就会改掉这个毛病了;如果大人因此大惊小怪,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总之,幼儿是不断地在学习新词汇的,只要家人注意文明用语,孩子说粗话的新鲜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
根据实验研究表现:2-3岁是孩子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4-5岁儿童通过朗诵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4岁以内是儿童形成观感知觉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以情绪和感性为主,以后才是以知识为主。那四岁孩子的教育应该注意什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要讲究科学
因此父母对孩子应以进行感知训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观念的培养为主,不要过分强调文化知识教育,更忌急躁。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要讲究科学,不能超越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
然而,对孩子的启发,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带领孩子上公园。进大自然,游玩时,可运用自然景物及人文景观中丰富有趣的知识,如昆虫、植物、名胜古迹等,采用边游玩边观察,边讲述以故事的形式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激发孩子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孩子提问的好习惯。为入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孩子揠苗助长不可取
相比之下,那些不顾儿童成长规律,拔苗助长,一味地让孩子读英语、背古诗、做算术,0岁识字,三岁扫盲的父母,并不可取。
但担心孩子太小,怕用脑过度也是错误的。三岁孩子的大脑已达成人的80%,是智力发开的关键时期,孩子大脑在丰富的环境和合理的引导等外来刺激下,脑细胞反获得急恰在此时生长,开始工作,并逐渐发育成长,成熟。因此对三岁以前的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有利于智力的启迪。
据悉,来自美国帕克斯顿的女孩凯蒂·兰弗洛(Katie Renfroe)今年4岁,她的妈妈安琪(Angie Renfroe)在早期妊娠检查中已经发现凯蒂发育异常,3个半月后,检查结果发现凯蒂的头部比一般婴儿大了三倍左右。随后,医生确诊凯蒂患有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巨脑症。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挣扎,安琪和丈夫决定接受剖腹产手术,生下了凯蒂。
安琪称,巨脑症导致凯蒂脸部部分器官出线畸形,并且脸会随着凯蒂的生长不断变大,目前她的耳朵已经发生畸形并伴有部分听力受损。此外,巨脑症还会诱发癫痫,导致凯蒂每天癫痫发作次数多达50次左右。家人只能轻拍她的背部,揉捏她的手脚帮助其恢复。
28日,凯蒂将在佛罗里达州的一家医院进行第一次手术治疗,这样的手术还需进行6次。
目前,丹尼尔夫妇均无正式工作,夫妇俩与8个孩子住在拖车型移动房屋中,家中日常用品也都由好心人捐赠。即使生活艰苦,丹尼尔夫妇仍乐观面对,他们坚信凯蒂是上帝赐予他们的礼物。
最易使女性受孕的几种性爱姿势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三)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9.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正确做法:当给宝宝穿衣服时,当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告诉他:“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等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当到了一定时候宝宝的语言会突然爆发,于是很多话都会说了。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4959.html
看过《人并非天生就会分享 三四岁的儿童最自私》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