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讲解下日本人“拼养孩子”好处多,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 tulaoshi.com - 分娩 】
“拼车”、“拼房”在国内非常普遍,但“拼养孩子”您听说过吗?这在日本可是再普通不过了。现在日本的大部分家庭都是“核家庭”(家庭成员只有夫妻和一个孩子),很多年轻母亲都必须独自承担育儿的辛苦。于是,在日本,孩子年龄相似又住得近的母亲们就会结成小同盟,一起解决育儿中的困难,互相分担心理上的压力、烦恼和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在我和我的“同盟妈妈”朋友们看来,拼养孩子至少有五大好处。
第一,可以共享资源、节约开支。夏天孩子都爱玩水,很多人家都有塑料充气游泳池,早上注水后,中午水温刚刚好,往往玩上几天都没关系。一大池水一个孩子玩不如人多有意思,朋友就常常叫我们去。我家院子里花花草草太多,蚊虫很多,因此不敢买塑料游泳池,每年暑假都带孩子去别人家蹭泳池。去时多带些冰棍大家一起吃,最后收拾的时候多出点力就行了。除了分享一个游泳池,还可以在外出的时候分享一辆车,交换孩子们的旧衣服、旧玩具等。我给孩子们做比较费事的点心时,也会把孩子的朋友们,甚至妈妈们都请过来大家一起做、一起吃,更开心。
第二,能向比自己优秀的母亲学习。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就结交到了很多妈妈朋友。当时孩子上的是某大学附属幼儿园,因此各家住得也比较近。我的朋友圈里医生太太、电视台主持人、护士、幼儿园老师、家庭主妇都有,朋友们各怀才艺,料理、音乐、裁缝、穿衣打扮、家居装饰各方面身手不凡,育儿也各有各的理念。和别的妈妈接触,能够清楚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其挑孩子的缺点还不如挑自己的,想着怎么改进。自己改善了,亲子关系自然也会朝着更融洽的方向前进。
第三,让孩子跟老人相处,体验“隔辈亲”。不少人都会觉得跟婆婆或妈妈生活在一起不自由,但其实有个奶奶或姥姥在身边,孩子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受到更多的疼爱。我的两个孩子从小就没有老人在身边,邻居老奶奶很喜欢小孩,这样在我有急事时就请老人帮助照顾孩子。老人照顾孩子往往比我这样的年轻妈妈更加无微不至,不光照顾孩子还管饭,让我能放心工作。同样,我要是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拿去跟她分享,看见她干活,我也常和孩子们去帮忙。
第四,教孩子学习如何解决矛盾。孩子们聚在一起是学习的好机会,虽然有时候免不了会发生摩擦,但这正是孩子们学习解决矛盾的过程。特别是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宝贝,妈妈们应该多抽空带孩子一起玩。当孩子间发生矛盾时,只要不会对孩子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妈妈就不要轻易出手相助,而让他们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自己学习解决矛盾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第五,母亲也能扩充自己的朋友圈。除了关心孩子的成长,妈妈们的心理健康也值得关注。通常,有了小孩后,孩子虽然能给母亲带来成就感和快乐,但抚养孩子长大一定不全是一帆风顺,“拼养”也能让妈妈多些好朋友,相互倾诉、分担烦恼。
日本流行一个说法,孩子就像还没深深扎下根的小树,母亲一人扶,小树遇到风会摇晃;父母两人扶,小树还经不起大风;如果加上邻居和朋友的力量,小树就能在稳固的环境中长得更茁壮。
几天前,我去孩子的学校参观教学时,浏览贴在墙上展示的学生绘画作品——我理想的职业后,大感吃惊,我家儿子居然画的是 “麦当劳的店员”。看到这里我心里不由“翻江倒海”,心想“这孩子咋这么没出息呢”。作为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想当“将军”呢。可当我冷静下来仔细看其他孩子的理想后发现,很多女孩都画着将来想当糕点店的店员,还有的画着将来想去卖花。男孩则多喜欢与吃有关的行业,把在各种餐厅里工作当作理想的大有人在。看到这,我才放下心来。孩子们的画也让我反思自己,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最终有几个人真能当上“将军”呢?
日本有间名为KULARE的生活状况调查公司,每年都会调查全日本一年级小学生的理想。今年4月,这家公司公布了最近的调查结果:小学女生将来最想从事的职业第一是面包房或者糕点店职员,占32.2%。其次是演艺人员和花店店员,分别占11%左右。男生最想从事的职业第一是运动员,占26.7%,其次是警察和司机。该公司称,糕点屋店员和运动员这两个分列男女生榜首的职业,自1999年开始调查至今就从没改变过。
这家公司还对一年级学生家长们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家长最希望孩子从事的职业也很平凡,男生是公务员,女生是看护老人的护士。这一结果也与去年相同。由此可见,日本人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实际,并不好高骛远。对日本人来说,不想当将军的也是好士兵。这样的教育理念不仅让孩子学习扎实,也避免其长大了总想着与人攀比。
这让我想起,国内的孩子一说到理想,就是科学家、发明家、老板等,这些听起来闪亮亮的前景,其实也透露出我们社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为什么日本孩子的理想会这么朴实呢?其实,在大多数日本人的观念里,都认为与其抛头露面,不如随大溜,谦虚是最珍贵的美德。这些思想也贯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日本的学校里,当学生干部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选班干部重视的也不是个人能力,而是看本人是否愿意为大家服务。所以选干部时,并非老师指名或者同学选举,而是举手自荐,人多了再通过石头剪子布等游戏决定。学校非常注重平等教育,因此在学生眼中职业没有贵贱之分。这样,他们选择理想时,自然会把目光放在自己最容易接触的行业上,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的未来。
早教相关推荐 |
||
在日本,朗诵被人们视为健体健心、受益无穷的活动。日本广播公司十多年前创办的朗诵函授中心,共接纳了数万名学员,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办了不同形式的民间朗诵组织,开展健身活动。日本的小学也恢复了朗读课,介绍朗读的书刊热销问市。恢复朗读是东北大学川曷隆太教授脑功能研究计划的一部分。川曷研究发现,人在朗读时,70%以上的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超过默读和识字,相当于大脑的“热身体操”。如果长期坚持,反复练习朗读,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和提高学生注意力,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效果。
日本人之所以对朗诵如此情有独钟,是因为健康学家们认为:朗诵犹如“健身体操”,可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状态;朗诵有如唱歌,能增加肺活量,使全身通畅,有怡情养性的独特作用;朗诵注重集体配合,因而活跃了社交生活,给人以青春、活力、和谐与激情,唤起对生命的追求;朗诵还是一种“思维体操”,特别有助于减轻老人“黄昏思想”的精神压力,锻炼老人的记忆力和表达力。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牛奶虽然是日本市场的主流乳品,但出于对疯牛病、牛奶加工过程违法添加等问题的担忧,已经有日本人开始寻找新的奶源,比如羊奶。此外,还有水牛奶、鸵鸟奶等也在出售。
羊奶因营养丰富、对人体更有益,越来越被推崇。在日本一些大超市中,现在已经可以看到羊奶奶片、羊奶奶酪等。在日本的西餐厅,羊奶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日本生产羊奶的农场主要在北海道,其他地方基本没有,量相对牛奶少得多。农场出产的羊奶同牛奶一样装进玻璃瓶,羊奶奶酪也被真空包装,还有羊奶冰激凌、羊奶酸奶等很多产品。羊奶比牛奶更容易吸收,对人脑发育很好,据说因为羊奶的脂肪颗粒仅为牛奶的1/3,所以长期饮用羊奶不会发胖,羊奶中的维生素也高于牛奶,羊奶的价格是牛奶的5倍以上。为此,在日本,很多追求健康的富裕人士不再喝牛奶,而是选用羊奶。有分析称,羊奶有可能将来成为取代牛奶的新奶源。
日本的很多烧烤店有鸵鸟肉供人们烧烤。北海道的一些牧场大量饲养鸵鸟,鸵鸟奶也被收集起来出售,鸵鸟奶还做成冰激凌,味道很好。再说说人奶。日本竟然有人奶出售?记者也非常好奇,后来才知道人奶被用于日本传统“和果子”,就是点心。有的地方别出心裁用人奶做原料制作点心,算是吸引人的一个噱头,但大规模推广倒是没有。这可能是因为人奶容易变质,不好储存,不能批量生产,还存在一些伦理法律上的问题,成本也高,因此暂时没有日本商家打算开发。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除了人喝奶,日本的宠物也有狗奶供应。记者的邻居家养了一对金毛犬,可惜母犬生下4只幼仔以后死了。4只幼仔还不能直接吃狗粮,胃肠也不是很适应牛奶。于是邻居求助于街上的宠物店。宠物店店员便推荐了一个出售狗奶的地方,邻居驱车到另外一个城市买到了狗奶。这种狗奶和超市中牛奶的包装没有两样,里面的奶是从中型犬比如哈士奇、苏格兰牧羊犬等这些产奶量高的犬类收集而来的。据说狗奶有点“万能奶”的功能,因为狗奶营养成分高于牛奶,且狗奶中的脂肪球小于牛奶,易于吸收,蛋白质结构同人奶相同。因此狗奶也被用来“救济”吃不上母猫奶的猫仔等,日本动物园有时候还用狗奶喂养小猩猩、小老虎等。日本狗奶的“奶源”多来自养犬基地,在北海道、日本中部的一些城市中,有专门繁殖饲养牧羊犬、大型犬的地方,这是为了给军犬、缉私犬、查毒犬等提供来源。这些基地也收集狗奶,部分对外出售。要保证狗奶的质量,直接在这样的地方购买是最好的;日本也有一些出售狗奶的网络商店,还有的人对外出租“狗奶充沛”的母犬等。
除了这些稀有奶源外,记者听说日本还有鹿奶、马奶、水牛奶等,还有这些奶做成的奶酪出售。日本也有蒙古人的后代,据说他们有采购马奶的渠道,还有专门的马奶食品加工厂。不过除羊奶外,这些都属于冷门,买起来也不是很容易。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早教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5027.html
看过《日本人“拼养孩子”好处多》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