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如何教出一个懂礼貌的宝宝?。
【 tulaoshi.com - 分娩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当我儿子两岁时,他蹒跚走路的样子很是迷人,偶尔也会自发地冒出“谢谢”、“请”等只言片语。这对于平常比较害羞,常常藏在我的腿后面见陌生人的他来说,做的还真不错。
不过,就在去年,儿子5岁的时候,我突然惊奇地发现害羞的小男孩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暴君,不愿意坐在餐桌旁,拒绝与客人交谈,并且急躁地要求 立刻吃饭、吃冰激凌。一次,在我朋友的家里,他举着他的杯子命令主人给他添满,就好像一个将军对待地位低下的士兵。朋友扭过头对我说:“平时,你能忍受他 这样?”当时我真惭愧。
及时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我从未意识到,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就像乐曲中的和谐音符,一旦和谐不在,麻烦就来了。我知道我的努力失败了,但问题是我不知道像我儿子这个年龄, 什么样的礼貌是合适的。他在幼儿园是举止端正的学生,在家却这样无礼蛮横,究竟是他太过于淘气而任性,还是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小孩?
当他没礼貌的时候,我没有及时纠正就可能纵容了他的没礼貌。在和其他的父母和专家交流过以后,我了解到每个孩子都有能力掌握与之年龄相符的礼 貌,无论是害羞、淘气、任性或叛逆的孩子。有礼貌的行为能够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和关心,没有礼貌则伤害了其他人的感受。所以反过来,把我儿子的所作所为放 在他自己身上可能更能让他理解:“如果其他人对你也这样没有礼貌,你会感觉如何?”。
由此,我明白了教育小孩有礼貌并不会嫌太迟,但是马上开始仍然是明智的选择。
那么如何能教出宝宝懂礼貌呢?
1、1~2岁 不要期望太高
这个阶段的孩子几乎不能走、说或记住超过一天以前发生的事情;但是,即使是这么小的孩子也能够开始学习基本的礼貌行为。只是不要期望他们能完全的理解,或完全执行家长教给的内容。
使礼貌成为交谈的一部分
考虑其他人的感受是礼貌举止的根本,因此要鼓励自己的孩子这样做。例如:当我们帮助邻居在小区内寻找丢失的钥匙时,邻居会感觉很舒服,我们也会舒服。事实上,告诉孩子如何关心和帮助其他人,并不需要他们完全理解帮助的真正价值。
重视个性
一些15个月大的孩子会说“你好”和“再见”,而一部分发育慢的孩子可能还不会说这些话,那也没关系。因为孩子的脾气秉性不同,让孩子做出反应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来说,在生日宴会上作为大家的焦点可能会感觉不舒服,他能表现出的礼貌就是怯怯地在你耳边说声“谢谢”,并让你来转达信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是画一张画并把它交给你来间接表达。
对内向的孩子所表现出的诸如:请、谢谢、对不起、打扰一下等表达,家长要保持足够的安静,来鼓励孩子表达。
教育要保持简单
18个月大的孩子知道如何使进餐时间变得混乱,他们会乱扔食物,站在椅子上,大声哭闹。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像成人一样在就 餐时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因此教育要保持简单。最简单的就是从确立一条规则开始,比如:吃饭的时候,要坐着吃。不断的重复,就会有效果。
马上就要到春节啦,在过年期间,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拜年,那么,你的宝宝有没有礼貌呢?不如就在此时开始教会幼儿礼貌用语吧。
教宝宝礼貌用语的步骤
言传身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譬如走路、说话、吃饭、穿衣、游戏等,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因此,父母可通过亲身示范的方法,教会孩子懂礼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孩子一时不理解“尊敬”、“谦让”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只要父母每天都用尊敬、谦让的态度对待别人,孩子就会注意进行模仿,这些都是孩子今后形成良好家教的基础。
明确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要明确告诉三四岁的孩子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并用他能听懂的简单语言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和“该怎样做”。譬如,在幼儿园门口遇见老师时,如果孩子“嗨”一声就想敷衍过去,父母就该叫住孩子,鼓励他认认真真地说声:“老师,早上好!”并告诉孩子,正式的问候和随便打个招呼带给别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当孩子不够礼貌时,父母应适当暗示他改正,应该在对孩子强化“礼貌”概念的同时,告诉他每种礼节背后的道理。要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可以带给别人快乐也可能会伤害他人。当听到孩子说出不礼貌的话,父母应与孩子好好聊一聊,告诉他,如果他不明白一些词语的含义,在说出来之前应先问问父母,而不应该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以免伤害对方。
接下来,再来看看在教宝宝礼貌时需要注意哪些原则吧。
教宝宝礼貌的原则
进门先向主人问好:到亲友家做客,见到主人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问好、拜年,并能正确的使用称呼,如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未经主人允许,不要到其他房间走动,更不能只顾自己开心,在沙发上、床上一通折腾。大人们谈话聊天的时候,宝宝不要随便插嘴,如果有事情要告诉妈妈,大大方方说出来,不要咬耳朵,这是不礼貌的表现。
不和小主人抢玩具:小主人对自己的玩具自然有支配权,到人家做客,小主人提供什么玩具就玩什么,不要肆意乱翻。看到自己没有的“好玩意儿”,可不要想着据为己有,征得同意后再拿过来玩,之后还要记得放回原处。如果一件玩具两个宝宝都想玩,妈妈应该规劝自己的宝宝不要挣抢,要学会用商量的语言与小主人沟通。
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平日,妈妈就要教导宝宝养成讲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到亲友家做客,吃东西剩下的果壳、果皮要主动扔到垃圾筒里,或者放到指定的地方,不要随手乱扔。饭前饭后要洗手,如果手上沾上了果汁、菜汤,更要及时清理干净,以免弄脏桌布或家具。
做热情的小主人:如果有小客人随父母到家里做客,宝宝应该如何接待呢?最好的表现自然是热情大方地接待喽。宝宝的得体举动,自然会引来客人们的好评。
主动问好:有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宝宝要跟随父母在门口迎接,热情问好,因为你是小主人呀。如果客人带来了礼物,接受的时候可一定记得道谢。很多客人会问宝宝一些问题,比如“叫什么?多大了?在哪里上幼儿园?”要大大方方回答,不要扭捏。
和小朋友分享乐趣:事前和宝宝约定好,如果小朋友来了,应该主动拿出自己的好吃的、玩具和小朋友分享,这才是有风度的表现。不要做对小朋友不友好的事情,更不要说对小朋友不友好的话。
才艺展示 增强自信:客人来了,正是宝宝展示才能的最佳时刻,也是锻炼宝宝“胆量”的好机会,为客人们背诵儿歌或古诗,表演舞蹈或者唱一首歌,都能为聚会增添欢乐气氛。
不乱发脾气:事先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对其他小朋友的夸奖和表扬是出于礼貌,宝宝可不要为此而觉得父母冷落、忽视了自己,甚至大吵大闹,非要争个第一才心满意足。更不能借着家里有人的时候,向父母要这要那,提出物质要求,甚至无理取闹。
爸爸妈妈培养孩子的礼貌要有耐心,不可责骂孩子哦。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推荐阅读:透过眼睛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坏习惯”一:用手抓饭
一岁左右的宝宝经常用手抓饭吃,很多家长会立即制止这种“不规矩”的行为。其实宝宝用手抓饭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食物的熟悉度,逐渐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兴趣,还能避免宝宝长大后养成挑食的坏习惯。吃饭和读书都是需要慢慢培养兴趣的,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接触食物的颜色、形状和特质吧。
专家说:
妈妈们要做的就是把宝宝的手洗干净,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吧。
值得注意的是,像花生粒、爆米花、小豆子之类圆而坚硬的食物不能让宝宝抓食,避免卡在喉咙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推荐阅读:女性“不孕症”的5个警报
“坏习惯”二:吃手指
宝宝四五个月的时候喜欢吮吸手指,甚至凡是触手可及的物体总爱放到嘴巴里咬一咬。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孩子是通过吮、舔、咬等方式来尝试认知事物、感知世界的。强硬地制止孩子吃手,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专家说:
妈妈们要尽可能多地通过拥抱亲吻来安抚宝宝,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图画、玩具等物体上,让他们认知更多的事物,开发他们的大脑。
宝宝熟睡后,将手指拿出来,避免长期吮吸手指导致牙齿咬合不良。
如果宝宝见到什么就咬什么,妈妈可以将水果切成长条形,让宝宝去抓咬,而不是简单地用假奶嘴代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推荐阅读:育儿书上不会告诉你的育儿经
“坏习惯”三:到处乱爬
在地上爬来爬去多脏啊!妈妈们一般不喜欢让宝宝在地上乱爬。但爬行是宝宝行走的第一步,而且爬行还能加强宝宝的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协调,能较早地让宝宝主动接触和认识事物,促进认知能力的发育。对于陌生的环境,除了畏惧感,宝宝也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通过自己动手去探索、认识和了解世界,自娱自乐。
专家说:
如果害怕地面脏会带来疾病的话,妈妈可以给宝宝套上小罩衫。
只要宝宝爬完不把手放到嘴巴里,不抓吃食物,妈妈不必过于担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推荐阅读:宝宝取名 四字名最流行
“坏习惯”四:乱扔东西
你把玩具递给宝宝,他看都不看就扔到地上。你捡起来,他再扔。有时候宝宝抓到什么都扔,水杯、汤匙、饭碗……扔东西其实是一种“婴儿游戏”。宝宝在不断重复的游戏动作中,强化了对各种物体、环境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为日后的认知发展打基础。“扔”和“捡”之间的眼神交流、身体接触,满足了宝宝的情感需求与情绪发展,亲子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
专家说:
妈妈对婴儿游戏的积极应答反过来又可以激发宝宝的积极反应,使其产生自信与满足感。
妈妈可以在家中的游戏角给宝宝准备质地不同、颜色各异的玩具让宝宝扔着玩,既满足了宝宝的发育需求,又避免宝宝破坏家里的卫生和物品。
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毛病,父母一旦发现这些屡教不改的问题就会感觉到不能容忍,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责骂孩子,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相反会影响亲子关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宽容的态度
鼓励永远比批评有效
最好不要拿孩子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较,重要是孩子过去的表现和现在的行为。对孩子偶尔的退步不要表现出失望,要相信孩子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
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针对孩子难以改正的坏习惯,不妨在平时生活中树立以和榜样,例如,找一位年龄相近的小朋友来住一些日子,天长日久,好的习惯形成与自然,不知不觉中就改变了。
善于抓住时机
教育孩子摆脱坏习惯要适时,孩子的多数坏习惯都是无意识行为。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发现孩子坏习惯后立即进行纠正。
利用讲故事改缺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通过讲故事等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
循序渐进效果好
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所以,纠正的要求不能太高,需要切合实际有耐心,不必操之过急。
转移注意力
孩子屡教不改千万不能认为孩子故意反抗,也许孩子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又犯错了,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转移注意力,细心的家长额可以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提上简明的提示图,时时提醒孩子改掉坏习惯。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5073.html
看过《如何教出一个懂礼貌的宝宝?》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