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龄前儿童数数 应该超过4

2015-10-13 21:31 35 1 收藏

父母们都想为孩子好,早教也因此不容忽视。今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详解介绍教学龄前儿童数数,应该超过4。

【 tulaoshi.com - 分娩 】

  

  据美国“健康日”报道,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近日撰文称,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讲,学习数数时只有超过3,孩子才能理解数数这个行为的真正含义。

  科研小组对44个从18个月到30个月大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观察。科学家们发现,当父母在谈话中向孩子提到4—10个能看到的物体时,孩子对父母的意思理解最充分;而父母在谈话中使用比4小的数字,比如“我离开2分钟”,孩子就很难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基本意思。

  “在现实生活中,3个或3个以下的物体是不需要数的,只有超过3个,人们才需要用到数数这个行为。”心理学研究生伊丽莎白·甘德森在芝加哥大学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换句话说,复述“1、2、3”对孩子来说仅仅是机械背诵,这些数字对他们来说并没有真正的含义。

  宝宝到了学龄前阶段,这是就不再和幼儿期相同了。在日常饮食上,家长需要多做改变。

  一、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

  学龄前这一阶段的儿童(儿童食品),器官迅速发育,腿长得很长,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食品)供给;矿物质钙(钙食品)、磷、铁(铁食品)、锌、碘及其它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有利于骨骼的发育、血细胞的形成及机体各部分的代谢。为满足骨骼发育,钙的供应量每天要在800毫克,高于成人的供应量;铁的供给量每天为10毫克。营养专家都提倡:从儿童阶段开始,节制盐的摄入量,避免吃太咸的食物。

  对5岁以上的儿童来说,维生素族,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的需求量相较幼儿也大得多,都接近成人标准。但儿童的胃容量比成人小,营养要求比成人高,为达到此目的,增加餐饮,并使早餐在整日总量的比例中不少于四分之一,同时注意食物的精度和质量以及有良好的进食环境是大原则。

  有的营养专家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给学龄前儿童服用合适的制剂,如矿物盐、维生素(维生素食品)A及D等。或由专业营养师为孩子配制营养均衡的午餐,以便这阶段的儿童营养需求能有效保证。主要方法是将一天三顿主食做好而避免零食和偏食,如两顿饭之间的间隔太长时,可以有规律地给予少量小食。糖对儿童的味觉特别有吸引力,尤其是幼儿(幼儿食品)。在进食量或胃口不理想的情况下,特别需要节制,以免影响正常的食欲。甜品宜放在餐后,而不是餐前。

  另一种情况是:父母按照过去的印象,特别是孩子3岁前身高体重增长快的概念来对待7岁前后的孩子,总认为孩子吃少了,于是进食有时是强迫的、被动的,有时又是连哄带骗的。有时父母不顾食物的营养价值,只要孩子肯吃,特别是零食,一律尽量满足。这可能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孩子挑食和胃肠道消化(消化食品)能力紊乱,主要食物减少,发育不佳;另一种情况是摄入过多营养,甚至有发生儿童肥胖症的危险,而且坏的饮食习惯一旦形成,需要耐心加以纠正。

  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家长需要特别关注。

  二、学龄前儿童饮食注意事项

  1、合理安排饮食,一日三餐加1~2次点心,定时、定点、定量用餐;

  2、饭前不吃糖果、不饮汽水等零食和饮料;

  3、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吃饭前不做剧烈运动;

  4、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让孩子自己使用筷、匙,既可增加孩子进食的兴趣,又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5、吃饭时专心,不边看电视或边玩边吃;

  6、吃饭应细嚼慢咽,但也不能拖延时间,最好能在30分钟内吃完;

  7、不要一次给孩子盛太多的饭菜,先少盛,吃完后再添,以免养成剩菜、剩饭的习惯;

  8、不要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或经常吃汤泡饭,这样容易稀释消化液,影响消化与吸收;

  9、不挑食、不偏食,在许可范围内允许孩子选择食物;

  10、不宜用食物作为奖励,避免诱导孩子对某种食物产生偏好。家长和看护人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拉丁舞由于热辣的舞姿、动感的音乐,常常成为不少娱乐节目的开场舞,吸引众多的目光。受此影响,许多舞蹈中心、俱乐部都开办了少儿拉丁舞培训班,练习拉丁舞的人群从成人到青少年,再到幼儿,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但是学龄前儿童学习拉丁舞存在很多风险。

一、拉丁舞可能使孩子韧带拉伤

拉丁舞运动量大、节奏快、转变动作多,成人稍不小心都可能意外受伤,更何况是小孩子。虽然孩子的肌肉弹性比较好,身体比较柔软,但他们的肌肉力量比较差,关节、韧带的承受能力比较低,跳拉丁舞容易疲劳、拉伤等。另外,跳拉丁舞时,女性必须穿上高跟鞋,这不利于小女孩的骨骼发育。

二、应注意多方面

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盲目跟风,让学龄前儿童学习拉丁舞。同时,儿童学习拉丁舞,不要强行做高难度动作,跳舞前热身要做足。初学的孩子不要穿太高的高跟鞋,以防扭伤。

三、学龄前孩子学舞都存在风险

其实不只是拉丁舞,儿童身体各处都比较柔软,学舞时下腰、劈叉等动作造成孩子终生残疾的案例也不是没有。学龄前孩子学习舞蹈一般一周1~2次为宜。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保持有意注意力的时间不同,每一次舞蹈学习的时长也是不尽相同的:2~3岁:15分钟3~4岁:20~30分钟4~5岁:30~40分钟 5~6岁:40~50 分钟通常在一节舞蹈课的中间都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孩子可以喝水、上厕所。

  早期阅读的好处多多,不仅可以让儿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且能使儿童获得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简明地讲,儿童阅读兴趣即指儿童对文献和进行阅读活动的爱好,是对文献的内容、意义进行积极探索和对自身从事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表现在对文献和阅读活动的特别喜爱和积极的阅读态度。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好”与“乐”都是阅读兴趣的反映。

  当儿童对阅读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当然,阅读兴趣往往影响阅读效果。有兴趣读书的儿童与无兴趣读书的儿童在相同的时间里、相同的读书条件下去读同一种书,其结果必定会出现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家庭和少儿图书馆开展阅读指导工作时,首先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就是对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

  人的兴趣不是天生固有的,它是在预定客观环境影响下和一定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同样,儿童阅读兴趣的产生、发展是与我们的引导、培养无法分开的。如果我们根据儿童心理的特点和阅读形成、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阅读兴趣,那么,艰巨的阅读任务,就会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把“苦读”变成“乐读”、“趣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关于培养兴趣,郭沫若说过:“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人能够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有了兴趣,就会去勤学苦练,就会对一个人的成就发生作用。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这也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

  因为学龄前儿童的意志力比较薄弱,自控能力还比较差,所以阅读兴趣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学龄前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或称敏感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的基础主要是五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所谓敏感期也称关键期,是指在某一特定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很容易,错过这个时期学习则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生。例如: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是2岁左右,书写敏感期出现在3. 5 岁至4. 5岁时期,阅读敏感期出现在4. 5岁至5. 5岁时期。所以,一些教育专家认为“6岁前较6岁后更容易学习阅读”。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一)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5093.html

延伸阅读
标签: 分娩
很多人都认为,学龄前儿童没有学业负担;不愁衣食,受到的照顾无微不至,他们怎么会有压力呢? 然而,现代的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却越来越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时,却失去了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在幼儿园,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有时会有一些问题发生,如受到批评,...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 第一“禁”:偏食 “我每天不得不追在宝宝屁股后面喂他吃饭!”、“宝宝吃得很少很慢,喜欢含在嘴里,饭菜全部冷了他还没吃完!”面对许多父母的困惑,中美两国医学专家表示:家长本身的一些不恰当行为,如喂养过度关注、强迫进食、饭桌上的逼哄骗等,都可能加剧儿童挑食、偏食现...
学龄前儿童智力发育指标 42个月 大运动:两脚交替上楼、并足从楼梯末级跳下。精细动作:模仿画正方形。适应能力:懂得从1数到5、能说出图形名称。语言:会在示范后说出至少一个反义词。社交行为:自己会穿上衣。 48个月 大运动:独脚站5秒。精细动作:会画人像的三个部位。适应能力:会拼圆形(四个1/4圆),能说出图画...
运动对学龄前儿童的好处 现在的父母虽然非常重视孩子的健康,但侧重点还是放在饮食和保健品上,特别是为了防止孩子生病,父母总希望买些牛初乳之类的保健品来增加孩子的免疫力。而运动,作为增强孩子抗病能力的最佳方法一直被父母忽视着。其实,多做运动不仅为孩子的健康增加了重重的砝码,它还对孩子增强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有帮助。 ...
标签: 分娩
幼儿教育“重”在哪里?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现在的家长往往从胎教开始,就小心翼翼、千方百计地要给孩子最好的启蒙。到底幼儿教育的重点在哪里?当日的论坛上,这是幼教专家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 世纪先锋学校幼儿园校长秦志红举例强调了幼儿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

经验教程

87

收藏

21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