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宝宝的由来也是从小教育得好,因此父母们要重视早教这个话题。今天图老师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十首早教音乐名曲 孕妈妈必备,累积更多的早教小知识尽在图老师育儿百科。
【 tulaoshi.com - 分娩 】
音乐早教因为简单方便又容易操作,近年来受到许多家长的重视。但是,音乐早教果究竟要听哪些音乐?哪种类型的音乐?有没有必听的曲目?下面为您举例:十首歌曲音乐早教最实用,有易于幼儿智力发育。
儿童到了一岁左右,他们对节奏强烈和优美的音乐会产生积极的反应。有的儿童能做出类似舞蹈的动作,也有的儿童有类似唱歌的嗓音反应。
勃拉姆斯摇蓝曲
[作者:勃拉姆斯]
明亮纯净的音符,愉快的旋律,一如孩子天真的儿语,使人也变得纯真而愉悦。水晶般宁静的音如同一阵柔和轻缓的和风,又象母亲慈祥的手拂过,跟随节奏的律动,让身体在轻轻的晃动里安。
音乐的瞬间
[作者:舒伯特]
这是一首天真纯洁,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带有轻快活泼的民间舞曲风格。虽然总共只有54小节,音乐形象比较单一,但是舒伯特将之处理得非常精巧,真可以称得上是玲珑剔透。精致小巧。整首乐曲保持着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为舒伯特钢琴曲中最负盛名的一首。
童年情景
[作者:舒曼]
这首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 梦幻般的音符,娓娓动听中绽开的是那一脸如花灿烂的微笑,枕着快乐和惬意,梦也沉醉。
儿童进行曲
[作者:柴可夫斯基]
《进行曲》选自舞剧第一幕第一场中孩子们登场时的音乐。这段音乐兼有进行曲和双拍子舞曲的特点,轻快活泼的旋律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吹着小喇叭,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的神态,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敏捷的特色。
小狗圆舞曲
[作者:肖邦]
乐曲以快速度进行,在很短的瞬间中了,因此又被称为《瞬间圆舞曲》或《一分钟圆舞曲》。演奏本曲时,应使用平滑流畅的指尖技巧,才能感觉出此曲的趣味来。
鳟鱼变奏曲
[作者:舒伯特]
“歌曲之王”舒伯特在1817年创作了著名的艺术歌曲《鳟鱼》。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动描绘了清澈小溪中快活游动的鳟鱼的可爱形象;而后,鳟鱼被猎人捕获,作者深为不满。作者用分节歌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他对鳟鱼的命运无限同情与惋惜的心情,提示了歌词深刻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伪与邪恶所害。
春之歌
[作者:维瓦尔第]
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春》的第一乐章(快板)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
G弦上的咏叹调
[作者:巴赫]
此曲为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作者:莫扎特]
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欢乐颂
[作者:贝多芬]
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到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D大调,4/4拍。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乐章的重唱和独唱部分还充分发挥了四位演唱者各个音区的特色。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音乐早教是很常见的早教方法,这种早教究竟对孩子来说有哪些作用呢?并且,音乐早教是可以从孩子刚出生就开始的哦。下面就来一起看看音乐早教的作用和类型都有哪些吧。
音乐早教的作用
个性发育:音乐对于宝宝,尤其是新生儿,能够起到平抚情绪的作用。
社交发育:音乐无国界,音乐能帮助传递情感,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体能发育:打鼓、拍手或演奏乐器能锻炼大肌肉以及对动作的控制,同时还能培养协调能力,这些能力对于今后的体育运动都大有好处。
智能发育:学习音乐能够帮助提升听觉记忆达20%,良好的听觉记忆能够帮助提高日后课堂学习的效果:同样是听一遍,记的比别人多,重复性就少,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医学方面:辅助治疗科学家已经通过尝试音乐来代替药物,对患有多动症的孩子进行非药物性的治疗。
除此之外,再来看看音乐早教的3大类型吧。
音乐早教的3大阶段
“适应期”,其包含三个阶段,从出生至2~4岁。对于所听到的音乐的反应从“以听的方式吸收音乐”,到“随意地发出声音咿呀学语”,再到“开始有目的地给出反应(如唱一两个音等)”。
“模仿期”,其包含两个阶段,从2~4岁至3~5岁。这时幼儿对所听到的音乐的反应从“意识到自己所表达的音乐元素与外界的音乐不合(如律动时节奏不准,哼唱时跑调)”,到“较准确地模仿听到的音高型或节奏型”。
“同化期”,也包含两个阶段,从3~5岁至4~6岁。孩子在这一类型中对音乐的反应从“意识到歌唱与呼吸、律动之间的协调性”到“唱歌时与呼吸、律动完全达到协调”。
音乐早教好处多,方法也重要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
刚出生的婴儿适合听什么音乐?
MOZART 莫扎特效应
古典音乐,缓缓的,慢慢的,没歌词的最好(古典音乐一般没歌词)智力是感知觉、注意、思维、记忆、想象等认知过程的总和。在婴儿期,由于思维、想象、言语等心理情况还没有出现,这就决定了婴儿的认知结构只能以感知系统为主,依靠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禾邾觉所感知到的信息对客观刺激做出反应,来了解周围环境,对事物探个究竟。如果在一个环境中能运用五官去多看、多听、多尝(婴儿在某个时期会把任何东西往嘴里塞)、多触,那么这个环境就有刺激性,丰富的感官刺激,是婴儿智力发展的精神营养。
在各种感官刺激中,视觉和听觉尤为重要,因为人们获得外界的信息,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得到的。因此,在婴儿早期要加强听觉和视觉的刺激。
(1)提供视觉刺激 父母可以不可以在婴儿摇篮的四周贴些色彩鲜艳的图片,并总是更换,来促进婴儿的用眼兴趣。当他的手能自如地抓握时,就会拉扯这些图片,好像他能把图片上的人、景、物等拉出来似的;也可以不可以将小床的围栏油漆得鲜艳些,或置一些纯白光亮的栏杆,用剪成小块的彩色广告纸装饰一下,把小床围起来。美国的怀特博士指出,婴儿对人类脸部的注意最多,所以也可以不可以把纸片剪成图形,画上人脸的大概特点,婴儿就可以不可以长时间地注视这些图案;还可以不可以给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等来刺激他的视觉。
(2)提供听觉刺激 婴儿的听觉非常好,父母或其他亲人最好总是与他聊聊,或者哼一些轻柔、宁静的催眠曲。声音、音调、节奏的变换是转移一个烦躁不安的婴儿的注意力或抚慰他的最好办法。同时,也可以不可以将一些适合婴儿听的一些流行歌曲放给婴儿听;父母还可以不可以自编育儿曲。
视、听觉的训练,对婴儿视、听能力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增强,对良好情绪的陶冶均大有裨益。
五官是婴儿获得知识的源泉,做父母的要充分发展婴儿的各种感知能力,给与丰富的感官刺激,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更聪明。
为你的孩子播放风格迥异的音乐是你能给他的一份珍贵礼物,但为他选择某些特定风格的音乐似乎更为明智。
1、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
如果你的孩子对音乐涉猎广泛,他们日后往往会欣赏和享受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所以,还是让你的孩子聆听“雅克兄弟”的音乐,拉脱维亚的民间音乐,以及莫扎特的音乐吧!这些音乐都非常好,也能训练孩子的大脑。
通过玩耍嬉戏,以及生活在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中,你的孩子会有最佳的学习表现。孩子们会自然地接受音乐,把音乐编进他们自己的玩耍,以及与大人的游戏之中。尽管他们的年龄还不适合进行正规的器乐训练,但已经到了和他们进行音乐游戏的年龄了,所以请广泛地给孩子们听音乐,唱歌,跳舞,吹口哨和哼小曲吧!
2、播放复杂的音乐
为你的孩子播放风格迥异的音乐是你能给他的一份珍贵礼物,但为他选择某些特定风格的音乐似乎更为明智。例如,莫扎特的音乐可能就比莫特利·克鲁的音乐要好一些。这是由于音乐的谱写往往与脑的复杂结构形式相联系,比如经典音乐就与脑电波十分吻合。
记住,当人们谈到婴儿与音乐的关系时,总避免不了谈到莫扎特这个作曲家,而其他诸如巴赫和秘鲁民间音乐这样的复杂音乐形式,也被认为具有相同的效果。
3、用音乐来开发孩子的记忆力
在给小孩洗澡、穿衣时,哼上一段小曲,每次都哼同一首,重复哼唱有助于孩子理解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还可以帮助孩子们预见下面的旋律与歌词该如何变化。这一方法还有助于更为容易地调节日常生活。
4、开始为音乐学习打基础
婴幼儿还不会弹钢琴,拉小提琴和吹单簧管,但最好在适当的时候尽可能早地(最有可能的是6岁左右时)将乐器交给他们。一个明显的好处是,早期聆听音乐与接受音乐训练将为他们以后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像语言的学习过程一样,一个置身于魅力无穷的音乐中的孩子,就获得日后学习乐器的基础。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埃德温·E·戈登发现,婴儿接受的音乐熏陶,如果时间和顺序安排得当的话,将培养起孩子的音乐才能。在适当时候为孩子播放音乐,那么在以后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
5、轻哼,舞动,跳跃,打拍子
对你的宝宝来说,开始正规的音乐学习确实显得太早,但你仍然可以将许多有关音乐的活动引入孩子的生活。像听音乐时随着节奏轻哼,舞动,跳跃或者打拍子等。下面狂想曲的奠基者林恩·克莱纳给我们提供了五种小孩最喜爱的音乐游戏,而翻到本书的年龄与阶段部分,你还会看到有关这方面更多的内容。
婴儿最喜欢的音乐
研究者发现婴儿对某些音乐特别偏爱:
·婴儿辨析高音的能力比辨析低音的能力好,因此婴儿偏爱声调较高的音乐,如女声,“父母爱语”,以及歌剧中的女高音。
·婴儿偏爱大调旋律。
·婴儿喜欢那些简单而又具有重复节奏的音乐。
然而,你的孩子也许会一反常态。不管是什么音乐,只要你的孩子好象有所反应,那就是最适宜给他播放的音乐。
音乐是依靠“开发”而来的,“兴趣”是第一老师,音乐本身具有“自娱”的特性,正是这个特点能够吸引儿童参加进来,他们在“玩乐”当中懂了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是为了“开发”——让儿童在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段,先开始了音乐的实地演习——他们在玩耍中接触了音乐。它还能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挖掘出心灵的潜能。
音乐是洗涤人们一身疲惫最好的心灵良药,如果能以艺术化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我们的孩子们也就可以真正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5172.html
看过《十首早教音乐名曲 孕妈妈必备》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
如果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疑问,可以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QQ:3272218541;3282258740。商务合作微信:13319608704;13319603564。
加好友请备注机构名称。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tulaoshi.com 版权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9009391号-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