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如何早期发现智力异常的孩子。
【 tulaoshi.com - 分娩 】
每个儿童智力发育的速度都是有差异的,但如果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那么这个孩子的智力发育就有问题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3岁以前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有较强的可塑性,如果能早期发现智力发育障碍,进行早期训练的话,轻度智力低下的儿童可以达到正常或完全正常。然而,怎样才能在早期发现智力发育有问题的儿童呢?
智力发育有障碍的儿童在早期阶段的动作、语言方面会表现出迟缓现象,比如学会坐、爬、站、走、说话的年龄比正常儿童要晚。为了能尽早发现智力发育上的问题,我们在此提供一些线索供年轻父母们参考:
(1)孩子出生后过于安静,不哭或者哭声发直、尖叫,尤其是哭时头向后仰,两只胳膊内旋发紧。
(2)3个月后孩子仍不会笑,对人或玩具没有反应,眼睛不能追踪物体。
(3)5-6个月时手仍握拳,给他玩具不会主动抓握。
(4)扶站时双下肢过硬,甚至呈交叉强直状。8个月不会坐,10个月不会爬,1岁3个月以后仍不会走。
(5)虽然听得见,但9-10个月时叫名字仍无反应,12个月后对成人的语言根本无理解之意。
(6)有可疑的外貌,如头形尖而小、眼距宽、眼神呆滞等。
一旦发现以上线索,应尽快带孩子到保健机构做智力发育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观察力是孩子智慧的门户。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 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吸收进来的。因此,有人说: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观察力,他的智力很难达到高水平。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中人之上。”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他实验室的墙上,写着醒目的六个大字:“观察,观察,观察!”
观察力是什么呢?是指人通过眼、耳、鼻、舌、身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观察,是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不是盲目的、随意的。人学习知识的过程,从观察开始。
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发展他的智力,不提高他的观察力是不行的。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纵然是复杂的,但普遍的特点之一是观察力差。
提高孩子的观察力,既是教师的任务,也是父母的任务。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1、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明确观察目的。
在家里或外出,可以随时确定一种观察对象,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比如,观察一件工艺品的形态、颜色、特点、制作水平;观察做饭、做菜的全过程;观察山水、树木、花草;观察一座建筑……为了提高观察效果,还可以边观察边用语言描述。父母与孩子还可以互相评议,看看观察得仔细不仔细,描述得逼真不逼真。如能经常这样做,定会提高孩子的观察力。
明确观察目的,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教育孩子在心里树立观察的意识,认清观察对于发展自身智能的好处;另一层是教育孩子在观察任何事物时,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
2、培养孩子有计划地观察事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观察活动有内容繁简、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的分别,但都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没有计划,效果不好,不利于提高观察的能力。观察有计划,是指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先定好观察的目的。多少米,怎么淘,放多少水,大火烧多长时间,小火焖多长时间。先是观察父母怎样做,然后自己一边学着帮,一边观察。学会了做饭,也提高了观察力。
有的父母支持、鼓励孩子自己种一盆花或其他植物,每天观察其变化,有的还写观察日记,不断给以指导。这样的观察活动,既有兴趣,又有丰富的内容,效果很好。
3、指导孩子学会观察的方法。
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获得不同的信息和感受。因此观察事物必须掌握不同的方法。
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和实验中观察;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定期观察;正面观察和侧面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解剖(或分解)观察,比较观察;有记录观察和无记录观察,等等。观察不同的对象,出于不同的目的,应事先考虑用什么样的观察方法。有时候,需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4、指导孩子遵循感知规律进行观察。
观察事物是为了认识事物,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而感知是有规律的,应该遵循规律去进行观察。
强度律:观察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观察得清晰、准确。因此,在观察前,对有可能提高强度的事物,应采取措施提高其强度。比如,观察人的肌肉,绷紧时看得最清楚;观察蒸气的特点,水壶里的水要满到一定程度,效果才好。
差异律:被观察的对象与背景反差越大,观察效果越好。因此,要设法增加观察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比如,观察一种昆虫的形态、颜色,把它放在反差大的纸上,效果就会好。
对比律:两个显著不同甚至对立的事物容易观察,因而在观察中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观察效果好。比如,两种不同的苹果放在一起,比较形状、颜色、大小,再通过品尝比较味道。
活动律:运动中的对象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运动中的情况与静止状态有所不同。因此,观察某些事物,既观察静止的情况,又要看活动中的情况。比如,观察一个人,就应将静止状态与活动状态结合起来观察。
组合律:把有关联的事物组合起来观察,既能把握整体情况,又能把握具体情况。比如观察一间房屋的布置,观察一个人的服饰就应该组合起来观察。
协同律:观察任何事物都需要人的不同感官的协同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
婴儿运动的每一步发育都是其中枢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阶段,反过来又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完善。站和走不仅需要全身肌肉、关节的运动,还需要有肢体的协调动作和身体重心的移动。因此,婴儿的站、行在促进大脑发育的同时,也促进了小脑的发育。
此外,孩子会站以后,视觉范围广阔了,能够看到室内的各种物体;在他学会走以后,所看到的物体就更多了。这时,孩子能够自己走过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用手接触、摆弄,使感觉器官所接受的刺激增多,使孩子在脑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上得到更充分的改善,对智力发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当孩子10-12个月的时候,父母要注意有意识地让孩子练习扶物站立,学习变换身体重心并挪动脚步。开始是横着走,以后逐渐两脚交替地向前迈步。孩子学习独立行走时,父母要多给予鼓励,同时要避免周围环境中有棱角的物体,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心理学专家认为,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同在一个家庭,面对同一个孩子,两个大人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许多差异。这除了与父母文化、修养差异有关外,更多的应是性别差异造成的。
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的,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
一、教育内容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上父亲往往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民情风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
二、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他们让孩子参与修理简单家电,让孩子大胆学骑自行车,带他们爬山、赛跑……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她们不让孩子参加有一点危险的活动,她们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摔着了、累着了,她们使孩子更柔弱、更胆小一些。
三、教育方式上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多,零食吃得少;母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不多,零食却吃得不少。
四、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较高有些爸爸把教育宝宝的责任推给妈妈,自己则躲个清闲,其实这样做不好。若宝宝心里感到爸爸对他不负责任,有事时也不向爸爸征询意见,爸爸的威信就会越来越低。
夫妻两人有分工可以,但在教育问题上要一致,不能把责任推给对方。夫妻双方都主动教育宝宝,宝宝才会感到爸爸对自己很上心,不敢钻空子。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母亲们偶尔也要放手,让父亲们多照顾孩子,除了提高孩子的智商,也能令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5228.html
看过《如何早期发现智力异常的孩子》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