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教你发现宝宝的8大潜能

2015-10-13 21:44 19 1 收藏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讲解下测试:教你发现宝宝的8大潜能,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 tulaoshi.com - 分娩 】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通过研究,为父母罗列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20种表现,千万别忽视这些表现,因为它们正是孩子发挥潜在智能的体现:

  1.善于用语言描述所听到的各种声响。

  2.常给孩子朗读的故事,要是你更换了里面的某个词,孩子就会说读错了,并加以纠正。

  3.喜欢对人讲故事,而且讲得绘声绘色。

  4.喜欢提些怪问题,如人为什么不会飞等等。

  5.喜欢把玩具分门别类,按大小或颜色放在一起。

  6.喜欢伴随乐器的弹奏唱歌。

  7.喜欢倾听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能根据声响准确地判断出是什么乐器。

  8.能准确地记忆电视里经常播放的乐曲。

  9.善于辨别方向,极少迷路。

  10.乘车时,对经过的站名或路标记得清清楚楚,并向你提起什么时候曾经来过这个地方。

  11.喜欢东写西画,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种物体。

  12.喜欢自己动手,很多东西都一学就会。

  13.特别喜欢模仿戏剧人物的动作或道白。

  14.善于体察父母的心情,领会父母的忧与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15.落落大方,动作优雅懂礼貌。

  16.看见生人时会说“他好像某某人”之类的话。

  17.善于把行为和感情联系起来,如说:“我生气了才这样干的。”

  18.善于判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19.善于辨别出物体之间的微小差异。

  20.喜欢摆弄花草、逗弄小动物,而对一般的玩具兴趣不大。

  知道吗?你的鼓励和预言,将促使宝宝成为你所希望的人!!

  女儿很早就会拍手的动作,但我们说“鼓掌”,她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也就是说,她还没有把动作和相应的语言符号联系在一起。在她7个月时,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只要她无意中一做拍手这个动作,我就说“鼓掌”。连续几天后,女儿知道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我们一说“鼓掌”,她就会拍手。对她的行为表示赞许时,我们会对她鼓掌。十多天后,她就知道“鼓掌”可以用在什么时候了。

  那天,她爸爸听着电视里熟悉的旋律,忍不住手舞足蹈,女儿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表演完,她马上热烈鼓掌。我很惊讶,不知这是不是巧合。于是,也闻歌起舞,舞罢,女儿一样兴奋地大力鼓掌。这下,我知道女儿真的把词、动作和含义都掌握了。这启发我,在以后的学习中充分运用女儿自己的主动性,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她。像“再见”等词,后来都是这样学会的——在她挥手时,我们就说这个词。

  我很为自己的实验结果高兴。因为我越来越多地发现:只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孩子自发出现自己期望的行为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孩子就会把行为与父母的认可、赞扬或奖励联系在一起,其行为得到正强化,孩子就会重复这种行为。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某种行为表示否认、反对甚至对其惩罚时,这种行为就会削弱或消失,因为孩子得到的是负强化。其实,家长在鼓励或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时,时常会用到这两种方法,只是有些父母负强化用得多,对小宝宝也是制止、禁止的方面更多,对正强化的效用则没有充分重视。正强化的关键是发挥宝宝自己的主体性,其威力不可低估,它既是一种让孩子掌握更多知识的捷径,也是一种有效的管教方法。

  在女儿学爬的过程中,我们大量应用鼓励的方法。每一次爬到终点时,她都会听到我们的喝彩。有时,女儿显然是为了享受喝彩才爬的。

  

  在女儿学走的那段时间,我们家经常传出鼓掌声——那是对她走得好的鼓励。女儿很在乎这些掌声,有时我们的掌声不及时,她就会自己拍拍巴掌,以示鼓励。

  鼓励的次数多了,女儿好像也不太在乎了。我后来发现,如果在女儿做得好的关键点上鼓励,其效果要比泛泛地鼓励好。比如学走时,说“宝宝走得好!”就不如点出“好”在哪里:“对,宝宝学会不用扶东西走了,真能干!”或“宝宝学会转弯了,真了不起!”基本听懂的女儿对这些夸奖很得意,同时,也增强了她的信心。

  关于如何鼓励孩子,我曾向一位心理学教授请教——他把女儿培养成18岁的博士。他只说了一句话:“只要你正确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孩子就会如你所愿。”这位教授在女儿很小时就开始和女儿比赛数学题,小小的女儿常常赢了有名望的父亲,父亲对待女儿的态度,让女儿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慧的,女儿开始对数学充满信心。稍大一点,父亲装作愁眉苦脸地从学校回来,说自己有一道题不会做,女儿就自告奋勇地帮爸爸解题。虽然,这道题女儿没解出,但她却下定决心要学这方面的知识。最终,在父亲鼓励期待的眼光中,女儿成为一位年轻的数学博士。

  需要注意的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既有正面、积极的效应,也有负面、消极的效应。有的孩子在学爬、学走路时比较慢,如果性急的家长觉得孩子不如别的孩子灵活,对孩子嚷嚷:“你怎么这么笨呢?!”并用对待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那有可能,这个孩子真的变成一个笨而胆小的孩子。有时,这种毁灭孩子自信心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

  现在,很多广告中宣传某种微量元素或产品会让宝宝更聪明,有些家长常会毫不吝啬地购买,但其作用却很值得怀疑。然而,有一些无形的东西,比如精神鼓励,它可以激发出孩子聪明的潜质,而且随时随地都可施行,其效果还可以累加。所以,只要父母处处做有心人,你就可以“打造”出聪明的孩子。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艺术家,他爱上了自己亲手雕刻出的美女雕像,每天虔诚地凝望,最终雕像具有了生命力,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来,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预期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现代心理学中常用“自验预言”或“预言自验”来指同样的意义。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有的宝宝天生就性格外向,见人就笑,也不怕生,谁抱他逗他都可以,还一逗就笑。而且平时从他的动作中和小朋友的相处过程中都表现很大方,是那种人见人爱的宝宝类型。培养成这样的一个宝宝,才能全面发展确实有点困难,那针对外向宝宝,父母们不得不请教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很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呢?

  专家建议:其实这类孩子属于特别好养的孩子,情绪好,容易安抚,喜欢交流,而且适应力比较强,容易接触新事物。大人在培养孩子的时候,需要特别照顾他的特点,孩子比较小,强刺激对于孩子状态的调整不是很好,但是也不要刻意回避,多次调节让他慢慢适应。

  这类孩子属于特别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孩子,任何新鲜的东西他都会很愿意去探索很愿意去接受,可以经常抱孩子到外面走走,或者在家里面给他讲讲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个孩子只要逗他乐就很高兴,经常陪他玩,给他讲身边的事情,有任何东西让他亲手去摸一摸,经常让孩子动动手。

  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通博土,曾对我们日常进餐使用的筷子,作过高度评价,他说:“如此简单的两根本西,却奇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杠杆原理,它是人类手指的延长,手指能做的画,它都能做……西方人大概到十六七世纪才发明了刀叉,但刀叉又怎能跟筷子相比呢!”

  筷子是我国独特的一种餐具。它作为中华文明古国传统的饮食文化的特征之一,源远流长。据记载,早在3500多年前的春秋占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筷子。 用筷子是手的复杂而精细的动作,必须用力得当和动作协调。才能夹起食物并送至口中。科学家研究表明,用筷子夹食物,牵涉到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 30多个大小关节和50多条肌肉的运动。科学家研究证实,人的大脑皮质和手指相关连的神经所占面积最广泛,大拇指运动区相当于大腿运动区的10倍,可见手和大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有位对手脑关系作过多年研究的学者指出,要培养聪明伶俐、才智过人的儿童。就必须让他们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因手指活动能刺激大脑皮质运动区,促使某些特殊、积极而富于创造性的区域更加活跃。进一步增强大脑的思维能力,手脑并用的结果,必然使儿童心灵手巧。

  有人调查50个不同层次的家庭,让家长回顾其子女用筷子进餐开始的时间,发现在72名子女中9人用筷子进餐极早,结果其中5人考上大学,3人考上中专,后来8人做专业技术工作,1人做普通工作;其余63名用筷子较晚,结果他们只进入普通中学学习,其中59人从事普通工作。由此可见,用筷子早晚与儿童智力开发关系密切。

  日本入将筷子视为国粹,把日本人机灵胜过西方人归功于筷子。曰本社会上出现用筷子热,还规定每年8月4日为筷子节,文部大臣提出恢复使用筷子, 90%以上学校在午餐桌上收掉勺和叉子。而放上筷子,并要求家长协助,让孩子在家里也使用筷子进餐。作为筷子故乡的我国.更应当鼓励儿童用筷子进餐。孩子到了两三岁时,他们自己也不满足用小勺进餐。喜欢模仿大人吃饭的动作。有拿筷子的要求.作为家长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孩子用筷子进餐。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皮质细胞在3岁时已基本分化完成,故此期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心里学家和教育学家产张,对3岁前幼儿开展早期教育,以便更好更快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开发智力.让儿童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作为训练手脑并用的内容之一。然而有些家庭迟迟不让孩子用筷子进餐,主要因孩子用筷子不熟练。边吃边掉饭粒,吃得太慢,于是家长老是让孩子用小勺进餐,这种因废食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5780.html

延伸阅读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潜能 艺术培养目标: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针对上述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幼儿呢? 1.注重多学科交叉促进 幼儿良好认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过程,任何...
标签: 育儿知识
如何开发宝宝的右脑潜能 在对爱因斯坦、达芬奇、居里夫人这些世纪伟人的共通之处研究中发现:他们无不例外,都有着超强发达的右脑,有着超群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科学家们早已发现,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性、条理性的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右脑的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可是现实生活中95%的...
标签: 宝宝
幼儿的音乐潜能如何开发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登纳曾经说过:“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当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儿童对声音的反应在胎儿期就开始了。在妊娠的第三个月,多数胎儿对外界的声音刺激就有所感觉,他们用动作及改变内部呼吸的方法对声音刺激作出反应。 新生儿可以很快地开始利用他们在胎儿期积累起来的...
标签: 音乐 宝宝
1岁之内宝宝的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是宝宝最早出现的智能,是最先被敏感的父母发现的智能。在婴儿出生之后,如果在睡前播放以前听熟了的胎教音乐,宝宝就能很快入睡,容易养成良好的昼夜作息规律。 那么,在宝宝出生之后,应该如何继续开发音乐智能呢?请大家关注下列9大方法。 1. 听熟悉的音乐 胎教时听过的音乐一定要复习,注意观察宝宝出现...
开发宝宝音乐潜能有三招 音乐是伟大的,在发挥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潜力上,它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在架构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长、和谐安全的环境极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创造一个适宜的音乐环境。父母或家人通过一些如抚触等感性的音乐,帮助婴儿认识自己的身体并建立身体意识,以不同节拍与曲调的音乐和一些表达不同情感的歌曲,让婴儿...

经验教程

735

收藏

36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