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形形色色的早教组织悄然兴起,父母们也非常乐意的相信。其实早教可以从点滴小事在家学习好的,图老师小编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分享让孩子爱上学习的五招。
【 tulaoshi.com - 分娩 】
推荐阅读: 4种刺激让孩子更聪明
案例 被过度保护的欣而(女,5岁)
访问对象:蔡老师(幼儿园老师)
日常表现
欣而上幼儿园前由外婆带,动手能力较差,动作比较慢,依赖性很强。父母由于工作忙,对孩子照顾得较少。她在幼儿园表现得很不愿意学习,经常开小差,于是父母带她看医生,被诊断为感统失调,注意力涣散。
欣而上课总不能集中精神,哪怕认真听一会儿,也是左耳进,右耳出,没办法记住。她从来不主动发言,当老师提问时,就低着头不说话,甚至流泪或发脾气。我觉得她很有自卑感,在小朋友中已形成了一个差生的形象。
根据医院的检测,孩子智力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感统失调,使欣而的学习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学习差令她越发失去学习的兴趣。当别人学习的时候,欣而最喜欢玩弄自己衣服的纽扣、花边等,显得很开心。有时见她眼睛看着老师,但眼神空洞,像在神游。她做手工的速度很慢,如果做得不像,很容易发脾气。
分析
初步印象,这孩子是由于受到过度保护,造成了能力低下,不但行动能力差,脑子也“锈”住了。能力差就会遭到小伙伴嘲笑、老师的批评,于是就自卑、退缩,什么事能躲就躲,能不干就不干,这样下去,各方面能力就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这绝不是单纯的拒绝学习问题,而是生存能力差,社会化水平低。
建议
·解决这个孩子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懒”一点,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即使她做不好,也要让她自己做,父母可以指导,万不可包办代替。要能做到忍着不插手,孩子求你帮忙也不要管。
·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情,总要集中一点注意力,做成了一件事情,总能增加一分自信心,就这样慢慢积累,时间长了,自信、注意力、能力问题,都可以得到改观,这是真正切实的教育。父母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怪孩子了,因为这是父母的问题。
·隔辈人护孩子心切,非不得已的时候,最好请外婆不要过问孩子的教育问题。
推荐阅读:宝宝睡觉打鼾是亚健康信号
专家观点:孩子厌学=家庭教育的失误
孩子拒绝学习,问题并不在学习本身,一般也不在于智力。家庭教育失误才是“罪魁”。
虽然兴趣对学习很重要,但学习不能光靠兴趣。学习是一种受控制的脑力活动,没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也就失去了心理基础,这是很多孩子拒绝学习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说孩子厌学的本质是缺乏意志、懒惰和无能。
意志不是天生的,懒惰也不是天生的。父母的溺爱和过度保护正是阻碍孩子意志力发展和造成孩子懒惰的主要原因,所以,父母如果不调整自己的错误教育行为,孩子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或行为。
孩子拒绝学习的七大因素
·学习成绩不好缺乏自信;
·父母因忙碌而较少管教;
·孩子无法自我控制,专注力不足;
·父母过度保护,孩子缺乏意志力;
·受家庭背景影响,对课业没有兴趣,缺乏学习动机;
·父母不配合老师的教育;
·孩子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
由此,我们想敬告父母的是,拒绝学习,不是孩子的责任,它需要从父母自身开始修正,一点一滴,然后感染孩子。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推荐阅读: 宝宝爱看的5部电影电视片
爱心提示:让孩子爱上学习的5招
·共同进退
对于3-5岁的孩子来说,最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就是玩,可以把孩子需要掌握或要学习的知识融入到游戏当中。
·呵护好奇心
父母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努力用他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他一起去惊异、提问、讨论,共同做出结论。
·肯定评价
孩子学习乐器或上兴趣班时,一定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在他画完一幅画或演奏乐曲的时候,您首先是肯定他,让他对自己有信心,再引导他找出其中的不足,不断地鼓励才会使孩子对所需掌握的内容保持强烈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才会越学越好。
·创造环境
愉悦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孩子心情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走出户外
带孩子进入大自然能开阔他的眼界,丰富其知识,提高他的学习兴趣。最好还能指导他参加一些实践,如让他自己收集种子、搞发芽的试验等,并鼓励他阅读有关书籍,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到书中找答案。这样,孩子的兴趣广泛,知识面扩大了,学习能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全世界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因为学习好可以上大学,上大学有助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顺利进入中产阶层。中产阶层虽然缺乏个性,不够精彩,但可以给大多数人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而我们中国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属于最最缺乏安全感的民族,所以我们就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很早以前,我曾经认为学习是有教无类的事情——只要老师足够好,一定能让孩子学得好。但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的确是有很多人,天生不喜欢念书,不适合念书,想到念书就头疼,一辈子最讨厌的东西就是书。
现在,有不少孩子厌学,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乐趣,甚至优等生也不例外。求知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暗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因为求知而被剥夺了快乐,在苦学的状态下学习,缺乏认知的需要,那么,他们便会产生厌学情绪。
要改变孩子厌学的情绪,首先要弄清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学习。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练琴、学画,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
(2)父母陪读,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3)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修地球,去扫大街。”功利性过于强烈。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
(4)孩子不会学习。不会学习的孩子学得苦,学得累,学得烦。这些孩子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有关重要的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由于孩子不会学习,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还有几种原因就是:
1、不喜欢呆板课程和枯燥讲课方式,找不到学习的兴趣。
2、在开始学的时候没入门,对于学习这门课觉得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3、因为不自信,“反正别人说我笨,学什么我都有学不好”,于是对于学习有一种自然的反抗,学起来有一搭没一搭的。
4、学习习惯的问题,,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马虎、下课不完成作业等。
5、也有的孩子在中间环节没跟上,或者是老师的批评,或者是周围同学的影响等。
面对孩子的厌学,在弄清主要原因之后,家长们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呢?
家长要学会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中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鼓励他参加兴趣小组,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参加比赛或是星期天带他去博物馆看一些展览等等,每个孩子都不希望比别人差,相信他“哼哼唧唧,去是去啦,心思没在”是因为他没有动力,不想也不知道从哪入手,找不到学习的入口。
(1)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千万不要说他笨,让他自暴自弃。
(2)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 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而产生恐惧,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3)指导孩子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每周给孩子两篇长文章,让他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缩写的过程既体现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体现孩子的创造性。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
早教相关推荐 |
||
不久前,一位母亲带着8岁的儿子小宇请求我的帮助,她想纠正她儿子在最近几个月里,总是拖延写作业的恶习。无论父母如何催促,小家伙总是找各种理由和借口,先玩,看电视,打游戏再写作业,等他下决心写了,会弄到很晚,最后不是不愿意写就是被逼着写完才能睡觉,不仅孩子心情不好,搞的父母也跟着急躁,焦虑,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小宇坐在椅子上,直直的,乖乖的,我和他交流了他对学习的看法,老师对他的态度;他对作业的认识以及他的父母的情况。我们也谈了他和同学竞争的愿望,以及竞争带给他的恐惧感。尽管一再努力,但这种常规心理分析和治疗,并未触及问题的症结。终于有一天,我们进入久被忽略的一个领域,才使治疗出现了转机。
“这是朋友从台湾给我带来的糖果,你喜欢糖果吗?”我问。他回答说喜欢。我递了一颗给他,并告诉他若能坚持到谈话结束后再吃这块糖,则还能得到到第二块糖。
“你更喜欢得到第二块糖果,”我接着问,“还是现在就想吃掉这一块?”
他兴奋地说:“啊,当然是现在吃啦!”
即使是我们交谈的这几秒钟也会让他不耐烦了,迫不急待地把糖果塞进了嘴里…… 就这样,我们从吃糖果的习惯出发,重新讨论他对待作业的态度。
正如我预料的,在写作业的时候,他总是把容易和喜欢做的作业先写完,有些家庭作业甚至在学校就能完成,而在剩下的时间里,他就尽量逃避这些剩下的、麻烦的,复杂的、棘手的作业。我建议他从现在开始,写作业的时候,要先做那些麻烦的、复杂的、棘手的作业,在剩下的时间里,再完成其他容易的和喜欢做的作业就会变得相对轻松。考虑到他是小学生,我就这样解释其中的道理:按每晚90分钟的作业来计算,30分钟的痛苦,加上60分钟的快乐,显然要比30分钟的快乐,加上60分钟的痛苦划算。他完全接受了我这样的计算方法,而且坚决照此执行,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写作业的坏毛病。在正确对待家庭作业中,慢慢的学会了推迟满足感。
根据我的经验,许多孩子懂得推迟满足感的好处,但还有的孩子显然缺乏能力和经验,缺少这种健康的常态。有的孩子长到十五六岁,仍旧缺乏“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识,而是恰好将次序颠倒过来,他们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他们的智商与别人相比毫不逊色,但不肯用功学习,导致成绩远远落在别人后面。他们说话和做事,全凭一时冲动。只要心血来潮,他们动不动就旷课或逃学。他们不愿思考,缺乏耐心,这很容易危及他们的社会生活…… “先享受,后付费”,成为他们的座右铭。他们最需要心理治疗,却往往为时已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为什么大部分人拥有足够的自制力,能避免贪图一时安逸的恶果,却有相当数量的人不懂得推迟满足感,最终成为失败者呢?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从小引导孩子学会推迟满足感,享受推迟的快乐,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眼看快开学了,焦虑的小海每天想早起赶作业,可还是会一觉睡到晌午。昨天,妈妈问心理医生:这孩子得了“拖拉症”怎么办?
即将上初二的小海是个很有志向的少年,梦想长大后成为一个著名的航海科学家。但他就是做事特别拖拉,什么事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做,不管要做的事是简单还是困难。
放暑假期间,每天早上小海都想早点起,将闹钟、手机定在8点响。可是到了8点,手机、闹钟同时响,他不想起床,再把闹铃调到9点。9点闹铃响起,他又再调……最后总是拖到中午才起床。平时上学时,同学们背后都叫他“迟到大王”。
这两天,面对各科还有很多暑假作业未完成,小海下定决心尽早开工,但开工前还是先看看电视或上一会儿网,心里虽然很焦虑,但还是想“再等等”。
小学五年级学生刘云(化名)觉得这个暑假很过瘾,妈妈带他游了欧洲七国,“玩得太爽了!”回到武汉后,他还每天沉浸在旅游的所见所闻中,不是翻照片,就是看视频。前几天,听说有同学要去香港,他开始吵着要和同学一起去。“他暑假作业没完成呢。”刘云的妈妈无奈地说,自己不同意,孩子就耍赖,闹情绪。
无独有偶,汉口的初一学生琳琳(化名)也全无学习兴趣。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暑假里她几乎每天都睡到中午才起床,然后约同学出去吃麦当劳,晚上上网打游戏,很晚才睡觉。
在记者采访的十余名中小学生中,半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假期综合征”——感觉疲惫、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注意力不集中、不想上学……
8月19日,已是上午10点半,记者敲响了傅李阳家的门,外婆热心地开了门:“傅李阳才起床哦,还在洗漱。”
即将进入小学3年级的傅李阳,顶着两只肿肿的眼睛,睡眼惺忪地走到客厅。“昨天,邀请了3个同学来我家玩。我们玩了很多游戏,结果忘记了时间,很晚才去睡觉。”
这个暑假,傅李阳过得很开心。妈妈只为他报了一个英语周末班,其他时间都由他自由支配。他说:“每天我起床后,就写暑假作业,下午就看看书或者电视。有时候也会和朋友约好,一起出去玩儿。”
在外婆的督促下,傅李阳的暑假作业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但良好的作息习惯却丢掉了,他说:“现在,一般上午10点钟,我才起床。”眼见要开学了,外婆很着急,“他现在的作息时间,与上学时相比,相差太大了。早在一个星期以前,我就开始念叨他了。但是他听不进去,反而嫌我烦呢。”>>>
“天天催儿子多看书”
家住金科花园的汪女士,她的苦恼来自于她的儿子杨涵杰。今年刚初中毕业的杨涵杰,迎来了奋战三年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暑假。假期中,杨涵杰彻底放松下来。
“以前读书的时候,6点40分就起床了,一直到晚上11点才回来。有时还要熬夜做作业到12点过。那是真的苦。我们家长也觉得心疼。假期里,我们也就让他多睡哈。”汪女士说。
中考过了不久,杨涵杰就给自己报了一个补习班,提前学习一下高中的课程。7月底,课程学习完后,他一般就在家里翻翻书、看看电视,或者和朋友上网聊天。
“我常常劝他收收心,多看看书。新学期开始,要开始有压力和紧迫感了哟!”汪女士自己都觉得念烦了。但是杨涵杰只是回答:“还早,还早嘛。
针对同学们出现的各种“开学综合症”,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官长富表示:“出现开学焦虑是正常现象,同学们不用太过紧张,要放松心态,积极应对。”
提前转换为“开学模式”
“开学难以收心,是由于心理惯性作用。”官长富建议,家长在开学前一周提前建立过渡期,督促孩子从暑期散漫的生活模式转换为学校学习模式,“特别是在作息时间上加以调整,让孩子养成早起的生物钟,对于个别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将过渡期提前为两周甚至更早”。
自我调整学会减压
“每一次开学都意味着学习量和学习任务的加剧。”官长富说,学习压力加重的担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调整好自己各方面的状态。特别是对于即将升入初三、高三的学生,新的学期面临着升学压力的到来。所以多给自己鼓鼓气,克服恐惧感,树立信心。做好必要的、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并调整好健康的备考心态,积极暗示自己能应对好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还要多锻炼身体,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吹响中考或者高考的“集结号”。
正确认识自己
从高中到大学,部分学生会出现适应障碍。官长富介绍,每年都会有一些大学新生因为适应障碍前来咨询。咨询者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感觉受到轻视、冷漠,“在高中时候,自己是班上的佼佼者,很受老师同学喜欢,到了大学却不受重视了。”
官长富说,针对这种情况,他首先建议咨询者分析过去和现在的状态,高中是以学习成绩、学习目标为中心,而大学则是强调多元发展。其次建议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认识新朋友。与此同时,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适当改变自己过去“被动模式”,增加学习主动性,主动接纳新环境。
漫长的暑假过后,不少学生会出现疲倦、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开学综合症”。长沙市疾控中心专家特推出“收心”攻略供家长、学生们参考。
1。提前调整作息时间。建议家长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引导孩子在开学前一周就按照上学期间的时间点来作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2。从心理上结束“假期”。家长应多和孩子沟通,向他们描述开学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新学期美好的蓝图,消除孩子对暑期生活的眷恋,激发对学习生活的向往。
3。适当预习新学期的课程。经过提前预习的学生,开学后更容易适应新学期的课程,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改变拖拉症是完全可能的
眼看快开学了,焦虑的小海每天想早起赶作业,可还是会一觉睡到晌午。昨天,妈妈问心理医生:这孩子得了“拖拉症”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章剑和分析,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当天该做的事情总要拖,虽然心里着急,可行为上却总是拖拖拉拉,直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临时抱佛脚。这种拖延症是一种“心灵的感冒”,拖延时间的心理会使一个人在现实中变得懦弱。改变拖延行为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立即采取行动。把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可以控制的小目标,并严格按计划执行,改变拖拉症是完全可能的。
早教小常识:父母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 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 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 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 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 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 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早教相关推荐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