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都想为孩子好,早教也因此不容忽视。今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详解介绍“独二代”宝宝怎样教?。
【 tulaoshi.com - 分娩 】
推荐阅读:婴儿过早喝奶粉易患糖尿病
特点一:4-2-1的家庭模式。
独二代宝宝的家庭模式一般都是4个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2人和1个宝宝。
从成长角度来讲,“独二代”的家庭关系更单一,他们不知道“舅舅”、“姑姑”为何物,也不知道“表哥”“表妹”。更没有机会在家庭获得与同龄人相处以及在同龄人和成年人之间周旋的经验,没有机会向兄弟姐妹学习和借鉴,即便是在青春期叛逆最需要的时候。
对策:早早让宝宝进入社交圈。不要老是把孩子关在家里,多多请社区里的孩子,邻居的孩子到家里做客,鼓励孩子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交朋友。平时在电视里,动画片里,看到小朋友有矛盾的情节,还可以和宝宝讨论,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
推荐阅读:宝宝第一口“奶”别乱喂
特点二:独生子女做父母,准备好了吗?
月月是一个半岁宝宝的妈妈,她半年前生下女儿,就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北京帮自己带孩子。她常感到自己和女儿就是妈妈的两个孩子,基本上妈妈负责所有的照顾小婴儿的工作,而自己还是要经常出去约会、跳舞,回到家还要在妈妈面前撒娇一会儿,然后再逗一逗孩子,烦了就到一边去干自己的事。月月感到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怎么也不如自己的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心里酸酸的,同时又觉得孩子是个负担,不知道该怎么办。
对策:不管是不是独生子女,既然做了父母就要承担起父母的责任,做出父母应有的牺牲。如果妈妈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可以在奶奶,外婆等的协助下,多和宝宝在一起,多与宝宝交流,自然就会多一份责任感和耐心。
推荐阅读:秋燥来袭,如何预防小儿疾病
特点三:社会压力越来越大
一岁娃居然报名三个培训班,一年动辄近万元的“高价早教”受到年轻父母的追捧,一些包尿布的宝宝也在各展台间穿梭,课外教育正向低龄化发展。这些想象已经屡见不鲜。的确,当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大,父母会对独二代宝宝有更高的期待,加之当今社会处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爸爸妈妈不免有拔苗助长的心态。
对策:让宝宝自由发展,切勿拔苗助长。也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宝宝身上。
推荐阅读:“独二代”更孤独 年轻父母焦急网上征玩伴
“独二代”比“独一代”更寂寞
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双独生”年轻父母“只生不养”,“独二代”还面临父母亲情的缺失
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子女,也是独生。伴随着80后步入而立之年,“独二代”成为了最新的网络热词。
年轻的父母们,你们做好教育下一代的准备了吗?你们是否试图改变自己的不良个性和习惯?因为,独二代一出生就被贴上了特殊的身份标签:一份有6000余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61.3%的人认为第二代独生子女更加孤独、寂寞。
困扰一:七成“双独生”父母只生不养
如果说,第一代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姊妹情,“独二代”可能连父母亲情都存在缺失。《中国妇女》杂志进行的“双独生子女婚姻”问卷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双独生”年轻父母“只生不养”,将孩子的养育交给双方父母。其中,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照料的占42.1%,由外公外婆带大的则占29.8%,由妈妈照顾的仅占15.8%,还有的是“全家总动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认为,“独一代”自身心理就不够成熟,又缺乏照料弟弟妹妹的经验。当孩子降临时,他们难免手足无措,就把养育的重任丢给了老父老母。在长沙市河西一家美容机构担任店长的李谧则说,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年轻妈妈为了保住职场地位,根本没有充裕时间顾及家庭。为事业打拼的爸爸,就更容易与孩子疏离了。
儿女对父母的依恋,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双方缺乏交流共处,孩子会担心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不喜欢我了”。于是,孩子感到紧张、恐惧,长此以往便会缺乏安全感。此外,由于“隔代亲”,老人对孩子的生理保育多于培养教育,导致“独二代”形成娇气、霸道的个性。这一点,在李谧的家中也有体现,“女儿跟我在一起时,很乖;只要是外公外婆带出去,肯定是要抱着。”
还有专家指出,70%隔代抚养都不成功。
困扰二:“独二代”的幸福和悲伤难与人分享
叮叮妈一家,搬进武广新城某小区还不到半年。楼栋里入住率不高,家家户户在搞装修,想在小花园里找个跟女儿年龄相仿的玩伴,还真是件难事。
幸好,叮叮妈加入了一个亲子群,群主经常“吆喝”大家带孩子爬岳麓山、自驾游,十几个娃娃扎堆的场景还真热闹。“要不然,叮叮真是太孤单了,连堂表姊妹都没有,在家就我和外婆陪她玩,不然也只能看‘巧虎’和‘喜羊羊’……”
有一份调查数据来自网络。在6000多位受访对象中,六成以上认为,幸福和悲伤很难与人分享。家长的爱,通常只涵盖在健康和生活起居方面,并没有完全深入至心理层面。他们对于“兄弟姐妹”的概念更加模糊,需要独自面对复杂庞大的人和事,并默默承受。
替孩子寻伴的做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是十分肯定的。她建议,爸妈们先从老同学、同事、朋友圈子里给孩子找小伙伴。
困扰三:被精心照料,却患上代谢紊乱病
4岁的壮壮,身体并不像他的名字一样强壮。用壮壮妈的话来说,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反复感冒发烧、腹泻便秘……这些白领才有的亚健康症状,居然全集中在孩子身上了。这位年轻妈妈很是郁闷,全家协力精心照料,每个月花四五百块钱买营养品,每周末至少去外面餐馆打两次牙祭,结果体检报告还说壮壮是“营养不良”。实际上,壮壮是出现了成长代谢紊乱。这种从前闻所未闻的病,正悄然出现在许多“独二代”家庭里。
在全国首届“关心‘独二代’,关注成长代谢”的成长教育研讨会上,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主任医师盛晓阳说,“独一代”“独二代”都喜欢吃精细食物,而很少摄入粗杂食物,并且大量进食肉类和洋快餐。这些不良习惯,很容易造成微量元素不足的“隐性饥饿”,从而导致一系列代谢疾病。
专家认为,“代谢病”的罪魁祸首是缺乏复合维生素B.复合维生素B是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一方面,80后父母要养成平衡健康的膳食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挑选水果口味的、糖浆剂型的复合维生素B,长期为孩子补充。此外要注意的是,食物烧煮过久或高温煎炸、淘米次数过多、菜切后再洗,都会造成B族维生素大量流失。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我女儿到现在30个月,这段时间我就专职带她玩,所有群里的妈妈,如果有时间,可以一起带小朋友玩……之前没好好带,我觉得对她有点影响了!”
几天前,萱萱妈妈在杭州一家亲子论坛上发了篇名叫“给女儿一起找小朋友玩”的帖子,希望能为4岁的女儿找一些玩伴。帖子发出以后,很快就有十来个年轻妈妈应邀加入。
“这也是无奈之举”,萱萱妈妈说,最近女儿“拒人千里”的表现让她很是担心。
其实,萱萱的情况在目前“独二代”(第二代独生子女的简称)还是比较普遍的。而在杭州,包括一些家长和幼儿园,已经注意到这种状况,并开始尝试作出改变。
30个月大的女儿拒人千里
由于夫妻俩工作忙碌,经常连周末都在出差加班,在这之前,萱萱一直由外婆照看。
一次,认识的女友过来,妈妈让萱萱叫阿姨,谁知她抬眼看了一下,说:“这是别人家的阿姨,我不叫。”怎么哄都没有用,后来才发现,不管是人还是玩具,凡是打了“别人家”烙印的,萱萱统统不爱搭理。
“25个月之前她很开朗的,现在,30个月的她,突然一夜之间,变得不喜欢说话,对生人也爱理不理。”
萱萱妈妈经过多番“检讨反省”,认为宝宝反常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和孩子相处时间太少了。
萱萱妈妈说,孩子平时只有外婆陪伴,虽然也在接触同小区里的孩子,但同龄玩伴还是太少,“玩来玩去就那么几个人”。
于是,宣萱妈妈开始为宝宝网上征友。
“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现在的孩子生活圈子太小了,我们只有多带他们出去。”
更彻底的是,萱萱妈妈在两个礼拜前选择了辞职,“老是老人带肯定不行,我想还是等孩子大一点再出去找工作。”
幼儿园特别引进“哥哥姐姐”
萱萱妈妈和萱萱的故事,让胜利学前教育集团大学路园区老师孔易萍联想到自己执教的“彩虹班”里的学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4岁的小薇,刚进“彩虹班”时,就不喜欢和陌生的小朋友相处,吃饭时会默默掉眼泪,老师提问时她的声音轻若蚊蝇,有时甚至憋红了脸一语不发。
“这个孩子的父母工作比较忙,照顾她的爷爷又是外地搬来,在杭州没什么地方可以串门,可以说,她平时几乎不跟外人交流。”
好在彩虹班和一般的平行班不同,是个“混龄班”。孔易萍安排班上一个大龄孩子做小薇的“哥哥”,在哥哥的帮助下,现在的小薇已经在班上交到了不少朋友,也能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让他们懂得交流和分享很重要
大孩子照顾小孩子,这是彩虹班独特的教学管理方式之一。孔易萍表示,现在的孩子是“独二代”,不仅自己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这就导致孩子不仅没有亲生兄弟姐妹,连堂、表兄弟姐妹都没有,“手足之情”缺失,让他们不懂与同龄人交往的方式。
“‘独二代’的孩子,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冷漠、无法合作甚至轻度自闭,要么就是特别调皮”,因此让孩子们懂得交流和分享,是引导孩子的重要一步。
“像我们班上的孩子,在外面看到漂亮的银杏树叶,一定会捡32片分给班上的小朋友。他们已经懂得朋友、兄弟姐妹的意义,所以很乐意把所有的情绪,无论开心还是难过,和班上的小朋友分享。”孔易萍说。
专家说:
“独二代”或引发儿童心理问题
家长和老师要多制造机会让孩子们多进行社交活动
上个世纪末,“孤独”两个字,曾经适用到了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身上,而现在,又被套用于“独二代”身上。生活半径的缩小,没有兄弟姐妹,缺少玩伴,长辈溺爱,这就是当下不少孩子们的童年。
“孤独让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不喜欢沟通,这些只喜欢自娱自乐的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也会比一般的孩子适应得慢,甚至将来也没有办法很好地融入现实生活,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杭州若水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开表示,不久的将来,“独二代”或将引发更多的儿童心理问题。
好在一些家长和教育机构显然也已意识到问题,“萱萱妈妈做得很对,多跟孩子相处、多带她认识新朋友,这是很好的情商教育;而小薇的父母要注意了,虽然孩子现在有改变,但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李开建议,虽然传统意义上的“手足之情”比较难实现,但家长和老师可以进行后天努力,比如制造机会、营造氛围让孩子们多进行社交活动,让他们与年龄相当的玩伴一起,学会交往技能,锻炼交往能力,学会和朋友交流心情、分享情绪,大人则在一边给予恰当的帮助和引导。
生活半径的缩小,没有兄弟姐妹,缺少玩伴,长辈溺爱,这就是当下不少孩子的童年。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备受争议的“富二代”走进公众的视野。盘点过去这一年,“富二代”一方面纠缠在诸如“炫富”、“飙车案”、“调戏少女”、“打人”等负面新闻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富二代”个案和调查显示这个群体“积极向上”,跟我们想象的纨绔子弟形象完全判若两样。
一起“飙车案”把“富二代”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5月7日晚20时,富家子弟胡斌在杭州闹市街头飙车,不慎撞到行人谭卓。20时23分,谭卓被送进省立同德医院,半小时后宣告不治。
“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道,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一个网帖、一张照片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声讨运动。矛头所指就是“富二代”。
“从来纨绔少伟男”、“反传统”、“态度骄横、不可一世”……道义审判夹杂着仇富情结,一个网民投一块“板砖”,“富二代”的头顶就下起了舆论的“陨石雨”。
有评论说:“这些富家子弟,财富带给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父母的溺爱导致他们中间的很多人争相炫富,藐视法律,无视生命,以为一切都是可以用钱来摆平的。”在社会学者袁岳的眼里,中国的“富二代”们即有五种表现:一、明显不成器,缺乏危机感与对于压力的心理反应机制;二、缺乏对父辈事业所在社会环境的认知;三、具有在优越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消费能力,极端缺乏对自我、社会关系与团队的管理期待与能力;四、缺乏自我节制与妥协能力,个性比较张扬;五、物质至上思想突出,极度缺少公德修养与道义感召力。
“企业少掌门校园选妃”再次印证一些“富二代”口碑差
身上挂有“80后企业少掌门人,寻找清纯美丽校花”和联系电话条幅的“圣诞女孩”,在暨南大学饭堂门口派发精美的“征婚传单”。嫩绿色、封面浪漫的传单内,印有两位“80后富二代征婚男”的自我介绍、喜欢的女孩类型和应征女孩的报名方式。
媒体报道,策划活动的婚姻猎头公司已派出300名“猎手”,深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省内12所高校,替两位“少掌门”搜索“校花”。同时,“猎手”还深入正佳广场、中信广场等商场和写字楼,为男主角物色合适的结婚对象。总花费要10多万元。
这次“富二代”收罗骂声一箩筐。“犯傻又犯贱”、“大多数人看了这报道,第一感觉就是想冲上去抽他两巴掌”、“没事找抽,且明摆着是自我作贱”……
富翁斥巨资征婚,要漂亮、要气质、要贤惠、要学历,无不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无论是称“富二代”还是“少东家”、“少掌门”,与广大的“房奴”、“蚁族”、普通“白领”相比,无疑是现实中生存境况截然不同的两个社会群体。强烈的反差让人生出的更是对炫耀财富者的反感。
不过细想想,“富二代”到大学征校花,一不违法,二不违背道德。这年头搞千奇百怪征婚启事的人多去了。至于引来骂声一片,恐怕不在这个事儿,问题出在“富二代”这个群体身上,这个群体的口碑实在太差。连搞个生日慈善会也是非议不断。
这个生日慈善会的主人公是一名叫爱爱的南京小朋友。她的一番现场感言广为流传:“爸妈一直教育我要学会与人分享,我也希望我能够给别人带去快乐和幸福。人们说‘舍得’,如果要从这两个字中选一个字,我会选择‘舍’,因为有‘舍’才会有‘得’。”爱爱将生日会上20多万元的礼金都捐献出来,还动员父母捐出价值近50万元的棉被棉衣,送到四川地震灾区。
“令人吃惊的是抽奖环节,特等奖送出三辆小轿车!”一位嘉宾透露说:“宴会估计要花掉上百万元,奖项很多,一二等奖都是翡翠饰品,三等奖是10台笔记本电脑,而且得奖率很高。”铺张与慈善这两个元素的同时出现,令观者五味杂陈,巨资打造的这场生日宴自然引发了很多人的猜测和议论。
有网友不留情面地说,举办如此豪华、如此奢侈、如此招摇的生日宴会有必要吗?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奉献爱心本无错,但这样的炫富举动很不足取。说到底,这是拿自己的富裕刺激穷人的神经,是一种自我作秀,是自觉高人一等的摆阔。
首份“富二代”群体调研报告发布,难道我们骂错了?
“富二代”真的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吗?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由中国青年报首发的一份《关于“富二代”群体的调研报告》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此次调研对象以“80后”“富二代”为主体,占调研总数的98%。有意思的是,大多数调研对象都对“富二代”一词比较敏感,希望称他们“企业家二代”、“民企二代”。他们认为,“富二代”是偏负面的、舆论炒作的词语,是对这个群体的误读。
受访对象中,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占17%,本科学历的占78%。他们所学的专业,经济管理和商科所占的比重为59%。接受直接访谈的“富二代”们在解释选择专业的原因时提到,无论是父母要求,还是自己选择,都考虑了未来接掌企业的因素,所以大部分人选择了经济管理和商科类的专业。
所有受访者中有52%的人有海外留学经验。从这些数据可以发现,这些受访者的父母把对他们的教育问题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富二代”大部分人把父辈成功的因素归结于吃苦耐劳。49%的受访者不赞同父辈的经营理念,但能够和他们有效的沟通;44%的受访者基本赞同父辈的经营理念;持“非常赞同”和“非常不赞同”观念的各占4%和3%。在调研和访谈的过程中,“富二代”展现出的是知识型经营者的形象。与他们的父辈相比,他们身上少了许多“草莽气息”。他们既能清楚地明白父辈取得成功的原因,也能冷静地看到自己相对于父辈和同龄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他们收入很高,花的却不多。他们中只有25%的人月收入低于8000元。月消费水平在5000~1万元区间的占多数,为53%,1万~2万元这个区间为17%,月消费在2万元以上只占6%。
“富二代”家庭的家族企业资产数相当可观。但从他们的收入水平、日常开销水平以及日常的消费结构、财富观等方面数据综合来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崇尚奢侈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比较理性的实用主义原则。他们的业余生活也主要侧重在结交人脉、休闲休息和增长见识方面,目的是为了促进事业发展。
他们当中半数以上自主创业,大多担任企业重要职务。他们大多离开学校不久,尽管工作年限不长,但在企业中所担任的职位有61%是决策层,其余有29%是经理以上的管理层,有6%的受访者在单位中担任部门主管类职位。在访谈过程中,也遇到只在一般职员岗位上工作的“富二代”,这部分受访者一部分是出于历练的考虑,另一部分是父辈对其能力持保留态度。
政府花钱集训“富二代”,是为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富二代”跟父辈经营理念不同,但是渐渐老去的“富一代”眼看就要退休,怎么办?
江苏计划实施“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让企业家后代在江苏省委党校接受一周左右的学习。这一计划被大家称为政府出资培养“富二代”。其后,广东顺德等地也大有跟风模仿江苏的势头。
第一代成功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多数是靠打拼起家,他们那种敢闯的精神磨炼出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魄力,而“富二代”们打拼精神明显不够,且缺乏历练,交际能力和掌控能力都不足,这些缺点父辈肯定着急上心,“富二代”培训热可以理解。不过也有人骂政府这是越俎代庖的做法,光知道“锦上添花”不知道“雪中送炭”。
香港李锦记集团是一家有12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其第四代传人李惠森说,大量的研究证明,第一代创业家的平均退休周期为24年。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个体户经济算起,中国家族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已经年迈,正面临传承问题。家族企业能否顺利传承,对国民经济会产生影响。看来,政府也不是在干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富二代”也是GDP呀!
比政府更着急的当然数富爸爸们。据媒体报道,某个对“有创业需要的年轻人”开设的“创业培训班”一开班,呼啦啦就有100多人报名,基本都是“富二代”的孩子。一些学生家长直接给老师打电话,着重介绍自家企业规模有多大,希望孩子能到创业班来学习。很多学生在面试时也主动告诉面试老师,家里的厂子有多大、资产有多少万元。还有家长直截了当地告诉老师:“我想让儿子快点学会赚钱。”
中国有“富不过三代”的谚语。有关调查也显示,由第一代顺利过渡到第二代的家族企业,只占33%,只有16%左右的家族企业生意可以由第二代过渡到第三代,而能从第三代过渡到第四代的家族企业仅占4%。
生来就金贵的“富二代”能担当大任吗?不光富爸爸们满腹狐疑,全社会也是忧心忡忡。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早教小常识:父母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 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 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 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 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 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 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