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图老师小编接下来分享幼儿园 全托好还是日托好?,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 tulaoshi.com - 分娩 】
父母为何送孩子去全托
在外企上班的张女士最终下决心把孩子送到了全托幼儿园:“实在是没有办法,我也知道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最需要父母的呵护。但我和他爸爸工作都特别忙,我们每天早早去上班,晚上常常要加班,实在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陪着孩子,与其找个保姆照顾他,不如上一个信誉好的全托幼儿园让他接受优质的教育。只是每当星期一送孩子上幼儿园时,看到儿子依依不舍的样子,心里总有一份愧疚。”
而家住山大北路的牛牛妈则提出另一种情况:“牛牛是家里这一代上唯一的孙子,被宠得不得了。我们该管孩子的时候,总有爷爷奶奶护着拦着,孩子就越来越任性,幼儿园的老师都说牛牛太娇惯,和小朋友们很难相处。于是我和他爸爸商量了一下,把孩子送到了全托幼儿园,离开爷爷奶奶的溺爱,让他在集体中生活、多和小朋友们相处,改掉他的坏习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那么,什么情况更适宜送全托呢?是否跟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家庭情况有关系呢?
幼儿需要更多亲情关爱
孩子小于三岁半,不宜入全托。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关爱。由于孩子年龄小、语言滞后,在表达需要方面存在困难,但情感需求却非常强烈,所以,孩子与家长的交流非常重要,但这一点常常是忙碌的家长们最容易忽视的。高质量的幼儿园在对孩子生活养育、基本习惯的培养、营养膳食方面是十分专业的,但再专业再敬业的老师也无法满足每个孩子个性化的心理需要和亲情的满足。另一方面,全托也有优势,全托的孩子长期在集体中生活,自理能力、与成人交往、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得到培养。全托的孩子比起日托的孩子,更喜欢与陌生人交往,而且对成人有信赖感,在这些方面,全托幼儿园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有利的一面。
两岁的孩子处于第一反抗期,其表现是:淘气,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喜欢和父母对着干,但这个时候更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导教育,而不能产生“孩子太调皮,很棘手,干脆交给老师管算了”的心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下一页推荐阅读:蛋糕膨松剂过多影响儿童骨骼发育
注重家、园一致教育
对全托的孩子,李冬梅园长建议,周末孩子回到家里,仍然要坚持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饮食起居,不要因为长时间看电视或过度的玩耍,晚睡或少睡,打乱儿童的生物钟,而引发“星期一不适应症”和增加幼儿患病的几率。此外,要将个别的在较长时间内仍然不能够适应寄宿的婴幼儿,退离寄宿班。这应当是幼儿园与父母采取的一致行动。
孩子入日托还是全托,家长要根据孩子、家庭、工作这三者的情况,全面衡量进行选择。分析孩子的个性特点,内向敏感的孩子就不宜入全托;家庭矛盾多,不太和睦的孩子入全托就比日托好。需要说明的是,那些依赖性强的孩子全托以后,父母不能大撒把,要让孩子有一个逐步适应全托环境的过程,建立心理安全网。平时也要尽量多创造机会与孩子交流,周六周日多花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来弥补对孩子感情上的欠缺。目前省内1-3岁全托亲子园比较少,更多的是3—7岁的学龄前孩子选择全托。
这几天,市民张女士常常被一件事困扰着:附近的一家寄宿制(全托)幼儿园正在招生,3岁女儿该上幼儿园了,因工作较忙,想把孩子送到该幼儿园。她感觉全托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但又听说全托可能会阻碍孩子个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成长,如果半托,每天就有机会与孩子在一起。到底是“全托”好,还是“半托”好?市人大代表、“新老娘舅”柏万青告诉记者,近日她也接连收到家长的来信来电询问,他们都遇到了类似张女士的困惑。
全托:可弥补家庭教育不足
柏万青回忆起自己孙子进入某市立全托幼儿园后发生的变化:记得孙子刚进幼儿园时有三个特别难改的坏习惯,一是睡觉一定要口咬毛巾,否则不睡;二是吃饭一定要拿勺子,不拿不吃;三是喜欢咬手指。为改掉这些恶习,家长没少花功夫,但就是不见效。谁知进幼儿园不到一个月全改了。“孙子刚进幼儿园时很怯场,一次我与媳妇陪他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欢乐蹦蹦跳’节目,全场100多位小朋友都很配合,唯独孙子因怯场独自一人哭下场,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同时我也为他的将来担心。但是现在,经幼儿园‘调教’,孙子在众人面前说话、表演不胆怯了。说实话,开始我们全家对孙子全托还是半托意见也是不统一的。”
一些家长认为,现在年轻父母一般都很忙,每天回到家已筋疲力尽,哪有精力去关心教育孩子。孩子通常是独自一人与电视机为伴,缺少社会交往,也就缺少了智力开发所需要的前提,全托则解决了这些问题。
曾把孩子全托的家长陈莉称,全托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全托给孩子提供了相互交往的场所,与同龄人在一起生活、学习,遇到困难自己解决,让他们能逐步融入社会大家庭中去,而不是跳跃式地进入社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半托: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利
“全托对孩子身心发展不利。几岁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关爱了。”居住在普陀区澳门路的医务工作者何萍则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何女士认为,“幼儿期是培育亲情的重要时期,全托的孩子也许在幼儿园能得到规范的教育,但在父母亲情教育方面却有所缺失。孩子进了全托,就很难形成家庭教育的氛围,这些孩子交际的能力或许较强,但在家庭关系的协调方面却明显存在不足。”
居住在长宁区古北新区的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身边有很多外国妈妈,她们不少人有两三个孩子,她们中有的还是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繁忙,但她们的孩子大多是半托,“有的请保姆接送孩子,有的则是自己接送”。听说中国有全托幼儿园,她们大多感到不理解: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为什么还要把孩子送走?
据了解,不少国外父母都不主张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全托,他们觉得早期分离会使孩子产生焦虑感,对孩子的早期情感、性格的发展不利。因此,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父母送孩子上半托幼儿园,为的就是要在家创造一个更好的有利于交流与沟通的环境,让孩子们得到更多来自父母的关爱。
专家:父母要参与带养孩子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相关专家认为,选择“全托”还是“半托”,还是要看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如果因为工作实在太忙,或其他因素必须全托,建议父母不要突然把孩子送去全托,而要先半托,等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后,再考虑每周偶尔全托一天、两天,一点点试着来,慢慢增加全托的时间,直到孩子能完全适应。每个周末接孩子回家后,父母要想方设法多和孩子一起玩耍,尽量利用这个机会让他意识到老师很爱他,父母也很爱他,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并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
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曹子芳认为:孩子从小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种最直接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可以满足孩子安全感的需要,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活泼的性格。“孩子是这个世界的小天使,每一对父母都有抚育他们的责任,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外,心理上的育儿有时显得更为重要,这也关系到孩子日后基本心理素质的养成。父母多多参与带养孩子,是十分必要的。”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
家长们争论孩子是否要上全托甚是激烈,甚至分成两大阵营。两大阵营似乎都有道理。支持派认为:个人的职业发展不能放弃,孩子既然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就意味着他们初步具备了独立的能力。因此,上全托可以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并且不受家长溺爱的孩子将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反对派认为孩子毕竟太小,幼儿园老师无法替代监护人的角色,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孩子最亲密的就是父母,更准确的就是妈妈,宝宝一步也不愿意分离,能不送全托幼儿园就不要送。孩子都是在3岁左右上幼儿园,这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年龄段。如果过早地让孩子上全托,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三大问题。
问题一:过度依赖。事实上,全托孩子对父母会形成不正常依赖,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小涛原先上的是日托幼儿园,4岁后改成了全托。现在,每天晚饭后他就跑到幼儿园大门口等妈妈来接。怎么等也不见妈妈来之后,小涛总是哭着回教室。周末小涛回家,就紧紧地搂着妈妈不松手,如果妈妈要放下他,他就大哭不止。这些孩子为了排解分离焦虑,往往会见到父母就黏着不放。随着他们年龄成长,这种不正常的依赖会让他们变得更加难以独立。
问题二:信任关系难建立。全托孩子会认为是自己的错才导致父母不要自己,影响信任的建立。娜娜上全托幼儿园已经半年了,但每次与妈妈分离时,她依然撕心裂肺地嚎啕,甚至哭出鼻血。娜娜边哭边问:“妈妈你为什么不要我了,娜娜不捣乱了,娜娜乖……”有些上全托的孩子会产生“因为我不听话,所以妈妈爸爸不要我了,让我一直住在幼儿园”的想法。
问题三:过于敏感和情绪化。全托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对外界的变化感受更敏感,一点刺激就触动了他们的神经。当妈妈为丛丛终于上全托不哭闹而松了口气时,老师的一个电话又让她非常担心。5岁的丛丛变得很情绪化,本来和小伙伴玩得很高兴,突然就哭起来,而且特别容易生气。“这是因为孩子太敏感而变得情绪化。”
父母如果不得不让孩子上全托幼儿园的话,必须要注意: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家长要多去幼儿园看望孩子,并在周末之前至少接孩子回家住一晚,让孩子感到父母仍关心自己,不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上全托前,父母应跟孩子好好沟通,告诉他周末一定会接他回家。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是否送孩子上全托幼儿园而犯愁,一边要应付忙得不可开交的工作,一边又怕与孩子泪光闪闪的眼睛对视。
在不少育儿网站上,家长们争论激烈,甚至分成两大阵营,各执一词。支持派乐观地认为,个人的职业发展不能放弃,孩子既然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就意味着他们初步具备了独立的能力。因此,上全托可以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并且不受家长溺爱的孩子将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反对派似乎更多,其中不乏隔代的祖父母们。他们认为孩子毕竟太小,幼儿园老师无法替代监护人的角色,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两大阵营似乎都有道理,为此,《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发展心理领域的专家。
“孩子难以适应分离,能不送全托幼儿园就不要送。”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迟毓凯指出,目前,孩子都是在3岁左右上幼儿园,这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年龄段。如果过早地让孩子上全托,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三大问题。
问题一:难以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娜娜上全托幼儿园已经半年了,但每次与妈妈分离时,她依然撕心裂肺地嚎啕,甚至哭出鼻血。娜娜边哭边问:“妈妈你为什么不要我了,娜娜不捣乱了,娜娜乖……”迟毓凯称,有些上全托的孩子会产生“因为我不听话,所以妈妈爸爸不要我了,让我一直住在幼儿园”的想法。这种错误的认知,往往会影响到成年后他们与别人信任关系的建立。
问题二:不正常地依赖行为。小涛原先上的是日托幼儿园,4岁后改成了全托。现在,每天晚饭后他就跑到幼儿园大门口等妈妈来接。怎么等也不见妈妈来之后,小涛总是哭着回教室。周末小涛回家,就紧紧地搂着妈妈不松手,如果妈妈要放下他,他就大哭不止。“事实上,这是一些全托孩子对父母不正常依赖的表现。”迟毓凯告诉记者。这些孩子为了排解分离焦虑,往往会见到父母就黏着不放。随着他们年龄成长,这种不正常的依赖会让他们变得更加难以独立。
问题三:过于敏感和情绪化。当妈妈为丛丛终于上全托不哭闹而松了口气时,老师的一个电话又让她非常担心。5岁的丛丛变得很情绪化,本来和小伙伴玩得很高兴,突然就哭起来,而且特别容易生气。“这是因为孩子太敏感而变得情绪化。”迟毓凯指出,幼小的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对外界的变化感受更敏感。一点刺激就触动了他们的神经。
“孩子最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怀抱,是在父母身边快乐地成长。父母最最需要的,是亲手抚养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迟毓凯说,无论表面上多么活泼开朗的孩子,幼年时期离开父母,对他们的心灵来说都是一个重创。因此,再忙也不要轻易送孩子上全托。
如果家长不得不送孩子上全托的话,一定要注意:要充分给孩子留出适应的时间。家长一定要多去幼儿园看孩子,并在周末之前至少接他回家住一晚,让他们感到父母仍然关心自己,不至于产生被抛弃的错觉;上全托前,父母应跟孩子谈谈,告诉他上全托不是因为他不乖,而是在帮爸爸妈妈分担困难,周末一定会接他回家。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 ||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6308.html
看过《幼儿园 全托好还是日托好?》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