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太“完美”对孩子不利

2015-10-13 21:55 24 1 收藏

家庭教育关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家长们要将早教列为重中之重。图老师小编下面给大家分享父母太“完美”对孩子不利,一起了解下吧!

【 tulaoshi.com - 分娩 】

  

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家长,正襟危坐,神圣不可侵犯,越是这样,孩子越不买你的账。

  我们班有位家长是大学校长。他常常摆出一副校长的架势、一派校长的口吻,批评自己的孩子。

  尽管家长的话很有水平,极富哲理。孩子还是打心眼里和他对立,父子关系非常紧张。有一次,爷俩又因为一点小事吵得天翻地覆。无奈之中,家长打电话向我诉苦:“我身为大学校长,对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感觉很失败。”

  我说:“忘掉你的校长身份吧。为什么事事和孩子较真呢?你的成就、经验是明摆着的,你越是在孩子面前示弱、谦虚,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会越高大,越容易赢得他的尊重。”

下一页推荐阅读:强!育儿新奇产品你见过没?

  家长有点醒悟:“是呀,有时我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问题,他明明听懂了,还要‘鸡蛋里挑骨头’,想方设法地驳倒我,一言不合就吵起来。”

  我笑了:“孩子敢跟你叫板,他内心一定潜藏着一种力量和渴望。作为一个大学校长,你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对孩子本来是一笔财富。但由于你们彼此对立,孩子不但没有从你这里得到启发和力量,还因此受到伤害。”

  家长很受触动,他说:“我一直以为孩子缺乏调教,就不断地提醒他、指导他。现在看来,恰恰是我的强项让孩子感受到挫折,促成了他的逆反。”

  对孩子的伤害80%是来自家庭而不是社会?这一论断令不少网友感到意外。据《海峡都市报》报道,这个结论出自福建师范大学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调查样本涉及福建省9个地市762名幼儿、2033名在校小学生、1815名在校初中生和1481名在校高中生。这项调查发现,四成中学生有轻度心理问题、两成学龄前儿童有违纪倾向等,也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我们的教育到底缺了什么?

  近日,调查负责人、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叶一舵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澄清:“对孩子的伤害80%来自家庭而不是社会”的结论并非出自本次调查,而是其他相关调查的一个结论。但他同时表示,大多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确实是因家庭教育不当所致,这个影响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中国青年报:对于孩子的教育,现在不少家长觉得学校肩负着更大责任,学校教育的作用大于家庭教育。您觉得呢?

  叶一舵: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孩子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很大,但这不是说孩子上学后家庭教育就没用了。如果没有健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成果很容易被抵消,甚至被瓦解。

  比如学校教育孩子“要合作,要良性竞争”,但孩子回到家,很多家长会说:这个世界是残酷的、自私的,有好处就要争,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别人。这样一来,学校教的东西对学生还有什么用?

  中国青年报:但一些家长会抱着“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觉得只要孩子成绩好,暂时性的家庭教育不当没关系。

  叶一舵:一项针对北京680个中小学生家庭的调查发现,在家庭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家庭里,95%的孩子成了优等生,基本没有后进生(即“差生”——编者注);家庭教育不当的家庭里,孩子成为后进生的比例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里,2/3的孩子是中等生。可见,多数情况下,家庭教育水平与孩子的成绩是成正比的。

  另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不同,前者更多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后者更多是教孩子如何成才。如果家庭教育不当,连基本的做人都不会,如何成才?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好的习惯、性格的形成,也都是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实现的,想要之后再去矫正,往往来不及了。

  现在家长总说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相当普遍的问题。我们接触的很多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排名非常清楚,但孩子的心理状况怎么样,同学关系如何,完全不知道也不关心。如今,我们经常遇到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很多家长到那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后悔,说:“只要孩子平安,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中国青年报:报告中指出,在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的排序依次为忽视型、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但有网友指出,现在的孩子比较任性,太民主其实就是溺爱。您觉得呢?

  叶一舵:一方面,民主不等于放任,不能有求必应、毫无约束;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已经很任性了,家长该专制时还得专制。只是通常来说,我们需要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民主型”强调家长在观念上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人,要能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最重要的是做到“三不要”:

  首先,家长不要让孩子成为实现自己梦想的替身,就像英国哲学家罗素讲的一句话,“父亲们最根本的缺点在于想要孩子为自己争光。”我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孩子,为了他父亲学医的梦想,考上了医科大学。但因为他自己对医科不感兴趣,进大学后学习没干劲,整天沉迷于网络,最后弄得退学。

  其次,家长不要按照老一辈人培养自己的模式来培养孩子。现在孩子的思维方式跟老一辈完全不同,很多老一辈的理念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现在“90后”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你不开心啊,那你说出来让我开心一下。”

  第三,就是不要把孩子当做开玩笑和出气的对象。现在很多家长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孩子大多数时候是开不起玩笑的,他们经常分不清玩笑是真是假。比如孩子表现不好了,家长有时会开玩笑说“你很傻”、“你以后只能去扫大街”。如果你老说“你很傻”,说不定他真的越来越傻,这种暗示的影响很大。现在有些家长喜欢拿孩子出气,这也非常要命。我见过一对夫妻吵架,当时母亲正在给孩子洗澡,母亲就拿孩子出气,孩子从盆里跳起来哭着说:“关我什么事,为什么打我?”很多父母都把攻击矛头转向孩子,可孩子又能转向谁呢?他以后可能会继承这种行为。

  中国青年报:网上流传着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天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有网友说,父母的攀比心理才是孩子最大的敌人。您有同感吗?

  叶一舵:是的。我们在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归纳出了孩子最不喜欢父母的几个点:

  一个是父母的唠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超限效应”,是说任何事情太强烈、太持久,都会引起反感。家长、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唠叨,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再一个,就是父母拿自己跟别的孩子比较。现在的孩子个性和独立性都非常强,他会觉得这是最不尊重自己的表现。

  此外,父母的盘问也是孩子非常反感的。如今很多父母喜欢从孩子回家开始,就没完没了地问问题,从学习成绩问到今天跟谁在一起。跟孩子沟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关心的话要简约说。家长可以在孩子上学时问:“孩子,上学要注意什么?”孩子就会骄傲地说“注意安全”,就可以了。这要比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一长串“安全清单”效果好得多。

  父母还要注意,不要随便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比如孩子说讨厌某个老师,一些父母往往会跳起来:“你怎么可以讨厌老师呢?”所谓民主型家庭教育,就是家长首先学会“同理”,要知道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一定有原因。家长可以问:“你能告诉我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吗?”

  中国青年报:感觉您理想中的家庭教育,对家长的文化素质要求很高。这次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初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显著提高。那一些孩子不是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叶一舵:对于这个结论,我们不能做绝对化的解读。父母文化程度高,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但不是所有情况都是这样。

  我们经常跟中小学校长和家长讨论一些问题。我们发现,如今不少青春期的孩子很逆反。其中,很多家庭背景好、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往往逆反心理更严重;而在一些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孩子往往没有一点逆反心理。这可能是因为在前一种家庭里,孩子往往没有话语权,父母地位高、见多识广,觉得自己说什么都是对的,很难做到民主。而在后一种家庭里,父母因为没什么文化,读过一些书的孩子有时就成了父母的“老师”,父母遇事都会请教孩子。如果孩子念了当地比较好的学校,或者上了大学,他还会变成家里的主心骨,有很多话语权。这样一来,孩子怎么会逆反?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推荐阅读:10个时间段“做不出”健康宝宝

孩子的逆反心理由何产生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专家介绍,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既缺乏生活经验,又极其要求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地“关怀”,不厌其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自尊心,从而产生反抗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了解逆反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事实上,逆反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这样一来,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推荐阅读: 教你几招顺产良方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父母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

专家建议,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这话不假。上了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孩子的时候要讲究分寸,要有原则,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克制那些一时的心软和没用的冲动。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缺乏分寸感,会毫无底线的、过分的宠爱孩子,对孩子的无理要求错误举动姑息包庇,只知道给孩子好吃好穿,但却不懂得培养孩子独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势必把孩子惯坏,这种爱不仅无益,还是大大有害的。以下几种危险的溺爱方式,你正用在孩子身上吗?

  1、什么都帮孩子做好

  父母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动手,容易养成孩子任性、懒惰的性格。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2、过多的爱和关注

  加拿大临床心理学家麦琪•玛蔓指出,欧美国家家长的过度放纵,已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近乎极端的叛逆行为,这些孩子被定义为“儿童溺爱综合症”患者。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一旦家人对他的关注减少,就会大发脾气,并激起强烈的对任何规定都存在逆反心理,并且对别人的关注和欣赏完全不知感恩,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

  3、央求孩子听话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北京四中教师、心理学博士孙老师介绍说,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爱没有原则,使得孩子完全凌驾于家长之上,在家里很霸道,稍不顺心就会发脾气、摔东西,在学校也处处跟同学争抢,同学不听命于他时就可能动手打人。

  4、什么都依着孩子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由于从小被迁就,孩子很容易变得我行我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性格中播下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5、凡事袒护孩子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6、孩子的待遇高于任何人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7、出点小事就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剥夺孩子的独立权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fm/)

4、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5、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鍊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6、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6314.html

延伸阅读
容易产生自卑感等消极情绪 这些消极情绪必将作用于他们与同伴的交往活动,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他们与人交往相处能力的下降,结伴难度的增大。在我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多起因家庭父母离异,子女在情绪、情感上发生大的变化的事例。他们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以及离异后,表现出:胆小怕事、孤僻、易怒、走极端、不相信...
标签: 早教
最好的胎教方法 以下8种胎教方法,提供准妈咪作为参考,专家提醒,准妈咪不要过于紧张,对于胎教严格要求,反而情绪紧绷造成反效果,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心情愉快,就是最好的胎教方法。 营养胎教 必须注重均衡的饮食搭配,做好体重控制,针对孕期的不同阶段,做重点式的营养补充。孕期1~3个月→补充叶酸和维生素,摄取容易消化、...
父母离婚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孩子的内心在这时也会受到重创,对于父母来说怎样对孩子坦白爸爸妈妈已经离婚是一件很难于开口的事情,同时话语不得体对于孩子来说打击是尤为重的,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下面这篇文章,父母离婚之后将消息告诉孩子的方法吧。 父母离婚怎么和孩子说 一、父母共同告诉孩子离婚的事 和...
父母离婚对孩子影响 轻易的发脾气:通常在离婚之后或离婚期间,小孩看到家中这麽多的争斗,他就会沮丧和不开心,而且他也会跟著很容易发脾气。 开始破坏规则:看到父母这麽多争吵,孩子会开始顶嘴,不再听父母的话,照著自己的意思做,不遵循父母的规定,故意不听父母的话。 开始孤僻自闭:父母离婚后,孩子很容易开始孤僻和自闭,他不...
标签: 孩子
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性启蒙 许多爸妈在孩子问及性方面的问题时都感到尴尬不已,不知如何回答,有的索性避而不谈。其实,性是美丽而圣洁的,对孩子的性启蒙也应该是一个美丽的过程,不应该是刻板的照本宣科或缺乏感情色彩的说教,而应该自然些、美丽些、柔性些,多些真情,多些熏陶。PART1: 不同家庭的心得爸爸:毛毛爸,IT工程师妈妈:毛毛妈...

经验教程

945

收藏

98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