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laoshi.com - 分娩 】
早期教育不是单纯的识字、算术、外语、音乐等,是包括身体的锻炼、智力的发育、道德品质启蒙等全面的发展教育。
1.婴儿时的教育。从出生到6个月是对婴儿听觉和视觉的训练。在出生1个月内可用色彩鲜艳的玩具诱导婴儿,2个月开始与婴儿面对面用亲切的语言谈话,让孩子听音乐,用带有响声的玩具吸引婴儿注意力,逗婴儿笑,这样可使孩子的视觉和听觉集中,在运动中帮助婴儿抬头、翻身等动作。6个月后,应帮助婴儿学爬、并扶着坐、站,使孩子的视野扩大,接受很多的刺激,使大脑发育,并给孩子一些玩具,学会抓、玩,和婴儿多交谈,鼓励孩子说话,说简单的单词。
2.幼儿期的教育。幼儿期的教育十分重要,孩子心理意识活动加强,语言得到迅速发展,思维水平逐渐形成和提高,这段时间完全具备接受教育的条件。除进行体格锻炼外,还要进行下面教育:
(1)德育方面教育:从幼儿开始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如:1岁的孩子如不满意就打人、哭闹,这时大人应用表情、手势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对,不是好孩子,逐渐用讲故事或画册中的图片来教育孩子,并能逐渐分清是非善恶。开始教孩子一些文明用语。在教育孩子时,父母要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教育孩子要以表扬、鼓励为主。。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饮食习惯———让孩子按时吃饭,不要边吃边玩,不挑食,不厌食。睡眠习惯———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卫生习惯———自己洗手、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劳动习惯———家长不能因孩子劳动不彻底、不干净,就不让孩子动手劳动,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学习习惯———孩子在3岁时,就要教他识字、数数、听音乐、简单的外语单词。
(3)智力开发: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小儿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在模仿中学习,培养了注意力、观察力、学会一些动作、技能,还能在游戏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使小儿的大脑变得灵活,有利于智力的发育。讲故事也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方法,应选择些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较强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获得知识,在故事中受到教育。还应对孩子进行美的教育,常带孩子逛公园、郊游、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教孩子绘画、听音乐等,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唤起孩子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济南市计划生育宣教中心张德锦)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听音乐、看动画、玩玩具……为了给宝宝良好的早教,年轻的父母可没少花功夫。最近有一项研究结果又给了你一个新的早教方向:对10个月左右的婴儿,“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研究者发现,比起让宝宝看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东西,让他碰一下那些东西,亲手把弄一番,他对别人做事的理解能力会提高很多。这说明,对宝宝来说,触摸是比观察更重要的成长经验。
在研究中,宝宝们被分成三组,一组观察物体,一组触摸物体,另外一组什么也不做。而另有成年人把物体当作工具,在他们面前演示。结果发现,只有触摸过物体的宝宝意识到,这个物体可以被用来当作工具——和另外两组相比,他们看工具的时间明显长于看普通玩具的时间。
不过,很多父母不给宝宝碰东西,是宝宝很喜欢“品尝”各种玩具,见到什么都往嘴里塞。那么就建议,只要不会伤害宝宝的健康,在清洁干净的前提下,尽量给宝宝自己动手的机会。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人类在幼儿期,以音乐、图象、形象思维为主的右脑(人文脑),开始向以分析、理解、逻辑思维为主的技术脑——左脑,架设脑的“桥梁”,这个构件精良、稳定粗犷的神经元网络一旦建成,对其脑力的发挥将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一开始就只架设了一个低级“桥梁”,那么今后想要再改建成高级“桥梁”,也是非常困难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从婴儿乃至从做父母的开始,头等大事,就是要为下一代建筑一架高级“脑桥”,那么,加强孩子在经典文化以及经典音乐艺术方面的熏陶,实在是一件刻不容缓、功在千秋的大事!就音乐而言,这并非意味着一定要孩子先去学习音乐理论和演奏技能,也决非急功近利地、或想当然地选择一些经典曲目、泛滥几种音乐即可奏效的。
日本0岁教育会七田真先生认为:“幼儿音乐教育有两项重要的功能,其一是气质的养成,其二是智慧的提升。”经常聆听优美的音乐,音乐中丰富而柔美的旋律及节奏感,便会自然地融入于右脑中,使这个人在日常的说话、用词、作文、写字、行动举止,甚至表情都会自然地流露出优美的节奏旋律感,因此,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熏陶,对他长大后的气质、社会关系及地位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陈功雄博士、教授,经过近四十年的研究发现:经常听赏美乐的孕妇,心情保持舒畅,对未来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状态是有益的。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一、成人在照料孩子生活时一定要伴随语言 在孩子降生后,听不懂话,更不会说话的时候,成人在照料他生活的时候一定要伴随语言,如:喂奶时"宝宝,妈妈来抱你了,吃奶了",换尿布时"宝宝尿湿了,妈妈给宝宝换尿布了,好舒服呀!""现在洗澡了,妈妈帮宝宝脱衣服了,先脱左手袖子,再脱右手袖子,下水了"。
在孩子醒来时和他说说话或说支歌谣。妈妈的自言自语虽然孩子听不懂,但是经常地说有助于孩子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行为。不怕他此时听不懂,而在于给孩子做语言的积垫——语音的、语调的、语义的。因此,孩子听不懂不会说时也要和孩子说话,因为孩子是先学会听,听懂后,再会说。
二、要耐心地听孩子讲 1岁左右开始说话了,我们要耐心地听孩子讲,孩子讲得慢,说不成完整的句子,父母不可催促,而是要注意帮孩子将这句话说完整。如:A宝宝说"湿湿了",妈妈接着说"宝宝尿湿了,妈妈来给宝宝换尿布。"B孩子说:"拿"同时手伸向桌子,妈妈说:"宝宝要拿桌上的桔子吗?来,妈妈帮助你。"妈妈拿来一个小板凳,让宝宝站上去,宝宝伸手拿到了桔子,妈妈对宝宝说"宝宝拿到了桔子,高兴吗?"
三、和孩子说丰富词汇的游戏 (对18——24个月大的孩子进行的游戏)
1.将物品分类——将物品与图卡配对
2.颜色分类——将物品与图卡配对
3.形状分类——将物品与图卡配对
4.种类分类——将物品与图卡配对
四、多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的活动: 1.让孩子认识生活用品
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如卫生纸、杯子、毛巾、衣服、要让孩子拿取;
2.随时随地交给孩子认识物体
如在超市里购物时,让孩子认识水果;
3.让讲故事、说儿歌成为一种习惯
听故事对孩子是乐事,对小年龄(2个月-1岁半)的孩子讲的故事不要长,情节简单,还要尽量用相同的语言在重复故事里的情节;
4.讲故事要面对孩子有声、有色地演绎人物情节
以唤发孩子的想像力,引起情感的共鸣,跟着情节走;
5.讲故事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
有时还可停下来让孩子提问,看看孩子是否听懂了故事,如果孩子累了,不愿听了就休息;
6.不要用放录音来代替父母讲故事
放录音听故事远不如父母面对面给孩子讲故事的效果好;
7.成人语言的示范作用
孩子是从模仿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因此,孩子周围成人的语言的正确(与否)如语言、语调,词汇的优美与丰富,语句的准确与干炼,都影响着孩子语言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父母有时会很忙碌和劳累,往往与孩子相处时,只希望孩子安静、不吵闹,孩子的要求都给予满足,吃饭、洗澡等生活能力——代劳,而语言的使用和交流较少。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对语言学习慢,对语义的认识也迟缓,而无法在敏感期促使孩子语言的发展。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一)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