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高品质的休闲养生运动,很多人喜欢在放假期间出门钓鱼,很多新手也愿意尝试这门高尚的运动,可每次都不见鱼上钩心中很是着急,今天我们为大家普及一些关于钓鱼的技巧与知识。
【 tulaoshi.com - 生活百科 】
夏季是鱼类食欲的旺盛、生长速度快的季节,又是难以钓获的季节,也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夏季的早晨一般气温都在15-25度之间,一般水温在20-30度之间。天未亮之前的凌晨三时左右,鱼多浮在水面吸氧。
水生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释放氧气,气压升高。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由于早晨凉爽,人们垂钓也避开了酷暑的干扰,鱼吃钩,人感觉舒适,这时钓鱼效果最好。
夏日的辐射温度很高,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就可以达到40-60度,人都会受不了的,更别说是鱼了。这时河塘表水和岸边浅水的水面都会发烫,钓者在这样的高温下吃不消,鱼也吃不消。
多数鱼避入深水凉爽处或水草下、树荫下,鱼不爱进食所以上钩的鱼也寥寥无几。中午当然可以钓,只是鱼的生活规律决定此时食欲性差,上钩率低。 所以不建议中午垂钓。
俗话说:“春虫夏面秋蚯蚓,冬钓唯有用红虫”这里面包含有两层意思,1、是季节、2、是鱼的食性,具体垂钓还要根据季节、鱼种、天气、水质、水域等具体灵活运用。
野外垂钓其他鱼种时要具体考虑,钓鲶鱼就要用荤饵,钓草鱼就要用素饵。鲫鲤鱼属杂食性鱼,荤素都吃,但春季以荤为主,到了夏季由于气温高,像人一样不爱吃荤,所以夏季素饵也倍受鱼的青睐,这个季节荤素对鲫鲤鱼来说,都可以使用。
当然在养鱼池有鱼塘主经常喂一些颗粒饵料,所以在池塘垂钓还是素饵为好。
一般到了立夏和芒种的期间,江河鱼塘的水草就会陆续长满了整个水面,将水面遮盖得严严实实。由于水草要向水中吸取氧气,水草生长时需要氧气,夜间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夜间鱼一般是不到水草中栖息的,直到第二天的清晨,鱼多数都到亮水中游戈寻找饵料和活动。所以夏天的早晨钓鱼多数都是钓亮水或水草边缘,而水草中是钓不到鱼的。
早晨太阳出来后一小时左右,这时气温就会不断的升高,鱼便开始逐步向水草下游动觅食,这时便可以钓草缝和草眼了。当然阴雨天和多云天气在水草边做窝还是优于亮水的,春、夏、秋总的来说钓草优于钓亮水。
在静水中垂钓,是多数钓者不愿去的。因为夏季烈日高照,形成的水面蒸发量也会很大。而鱼儿呢?随着水分蒸发而温度上升,含氧量也在随着的减少。
还有的就是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快,也很容易就造成缺氧,没有氧气,鱼儿还怎么呼吸,会让它们产生不适应。它们大多都是进入深水寻找新水。而流水是怎么形成的呢?
多数是雨水降到陆地再流到江河湖泊,浮游生物较少,含氧量高清澈无杂质。给了鱼儿一定的需氧量,水中又很清凉,从而使它们更自在。在活水中不利于钓者很好的掌握稳定浮漂。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的钓者当然是选择到静水中去垂钓。
雷暴雨一般会经常出现在南风多,天气闷热的时候。它们的到来,有时连气象台也预测不准。
我们也只能随机应变喽。在雷暴雨到来之前的前奏,会出现乌云密布,雷闪雷鸣,狂风骤起。这时你可就要注意下了哦,要立即找地方躲雨,这可不是一般的小雨,不能小看了它。
而最重要的就是不可躲在树下、瓜棚、牛棚下、屋檐下、田野稻草、麦草堆里,而最好的地方就是躲藏在民房或建筑物里。为了你的安全着想,垂钓者不能再坚持垂钓了。
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碳素钢竿本身就导电,要把它收好了放进箱里。在雷雨过后,水中湿度明显降低,溶氧也跟着多起来,这时的鱼儿食欲正旺盛,是外出垂钓的好时机。
很多钓鱼者老手指出,手竿下钓在下风头也就是迎风钓是最好的。
因为下风头波浪比较大含氧高,食物多,而且上下的水温比较平衡。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钓法都适合下风头。比如:浮钓、悬钩钓和抛竿钓这几种钓法还是上头风比较好。
鱼竿以长短分可以分为三类,手竿:6.3米以上为长竿,4.5米~5.4米为标准杆,3.6米以下为短竿。
夏季垂钓也分为池塘钓、野外钓,在野外一般水域当然用长竿,主要是为了钓远钓深,常用杆长为6.3米和7.2米两种,太长的竿即重又笨不便操作,当然夏季要钓草的话。
采取长竿短线法垂钓也可以选8米或9米,10米以上的杆子在北方不太使用。但夏季有不少钓鱼爱好者喜爱野外钓白鱼(白条)或到池塘钓鲤鱼,这一般都选择4.5米以下的短杆,端杆具有轻揉、方便、敏感等特点
鱼按生活习性可分为底层鱼、中层鱼和上层鱼,鲫鱼和鲤鱼属底层活动的鱼,鲢鱼、鳙鱼、草鱼属于中上层的鱼种。
而一些小型鱼类如白鱼(俗称白条)、马口、溪哥、红鳞子青鳞子等属上层鱼,所以采取什么钓法主要看所钓对象鱼的种类,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有些鱼也会改变其游动的水层。钓鲫鱼一般都是采取底钓法。
如果所在鱼池鱼的密度大,在垂钓过程中可能出现鱼会上浮,这时就要及时调整钓法改成钓浮。
夏季的鱼经过春天的苏醒活动后,鱼的体力恢复后具有力气大,游动快,被钓着的鱼具有非常大的挣扎力,其力量一般可达鱼本身体重4-5倍,所以夏季钓鱼要比春天钓鱼用线粗一些。
手竿野外钓一般可以选择2-3号线,具体线号要看所钓对象鱼的品种,如果是钓鲫鱼选择2号线即可以了,如果专攻鲤鱼,那就选择3号鱼线,脑线要比主线小一个号即可。如果是用抛竿钓,线号应选择4号线。鱼线按功能分又分为子线(脑线)和主线(大线),两种作用的鱼线其柔软度和强度、吃水情况是不一样的。
水域环境有些什么天然饵料,对鱼的喜食性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就叫“什么地方的鱼爱吃什么食”。譬如,北方人的主食是馒头,北方鱼也爱吃面食;南方人主食是大米,南方鱼也爱吃米饭粒、年糕粒。
四川多产甘薯,重庆、成都一带用白薯为饵能收奇效;藏族同胞爱吃酥油糌粑,在藏族地区钓鱼,酥油糌粑是最佳的钓饵;海南岛产木薯,在海南岛钓鱼,木薯是上等饵料。同一种鱼类也因地区不同,对饵料有偏爱,最有趣的例子就是鲫鱼,云南滇池的高背鲫,四川天然湖泊的野生鲫鱼,爱吃米饭粒、蚕豆粉饵;
广东、广西的须鲫,喜吃水生昆虫和各种昆虫的幼虫饵;东北的银鲫和松花湖的野生鲫,却喜食红蚯蚓和面食饵。
按照鱼的食性配饵,这是多数钓者都懂得道理。但是同样一种鱼,食性一样,在甲地用这种饵上钩率高,而换了一个地方,一条鱼也钓不到。这一点,在鲢鱼和鳙鱼配饵方面尤为突出。养殖他们的鱼塘水质肥瘦不同,它们的口味也不一样。以养殖鲢鱼、鳙鱼为主的塘,若是肥水养鱼,则施放大量粪肥。肥料充足,浮游生物生长繁茂,这也成了鲢鱼、鳙鱼的天然饵料。这种池塘水有一股腥臭味,用普通的酸味钓鲢鱼根本钓不到。必须增强饵酸臭味的浓度,才能奏效。可是,换一个地方,那里投放的饵料不是以粪肥为主,二是投以粮食类饵料喂鱼,水不肥,没有很浓的腥臭味,如果仍用酸臭味很浓的饵区钓鲢鱼、鳙鱼,即使把饵投放在它嘴边,它也不上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什么是轻口鱼呢?意思就是因为河水里的水质问题和鱼自身问题导致鱼群近食缓慢现象。并且该种鱼因为特殊的原因所以浮漂在水面上的动作很小。可能在不经意的时候浮漂没动作但可能就能中鱼。
一、 鱼的生物钟安排一段时间内鱼口轻
虽然大多数的鱼都具备无限生长的能力,但他们的基因是在按一定的节律来控制生长的。这就是生物钟。在自然状态下,由于食物,季节、繁殖等因素,通过自然选择,现在生存的鱼都有十分准确生活节律。如果某一环节没有和环境同步,那么这鱼就很难生存下来。比如,北方的雪封河年景,就会造成大量的自然鱼类死亡,尤其是高需氧鱼类。其原因就是鱼原有的生物钟没有设定这么长乏氧时间,它们的身体无法抵御。
二、应激性让鱼口变轻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总的来说所有外界因素刺激下鱼口变弱都是鱼应激性口轻的体现。造成应激性让鱼口变轻的因素很多,比如;温度突变、强降雨、水位变化、人为干扰,环境改变等等。甚至很小的一阵脚步声都有可能让鱼变得谨慎起来。
1、自然环境影响下的轻口;鱼是自然选择的优胜者,已经与其生存环境浑然一体。同时它们也是高等动物,具备很强的应激能力,这是所有动物生存和进化的基础。生存环境突变它们就会马上应对,有的时候他们的应对方式是减少摄食,或减缓运动量。这样的应激情况下,就出现了咱们钓鱼人眼里的轻口了。下面就几个常见情况详细说一下;
温度突变;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在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后,大家的经验都是;这样的天气鱼不爱吃饵,不适合出钓。鱼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只比水温高一点点,温度突然下降后,首先是他们的循环系统受到影响,其次是运动能力受到干扰。这样的结果就是,鱼不爱活动,对食物失去了兴趣。如果温度骤然上升,也同样会早成鱼口变轻。这是由于过高的温度使得水溶氧量下降,使鱼突然在乏氧状态下,而变得有气无力。同时,由于温度过高会致使鱼体内代谢速度加快,而发生紊乱。表现出病态特征,这样情况如果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死鱼。你想啊;病入膏肓的鱼哪还有力气和心思使劲吃饵呢?于是就表现出了轻口现象。在这样的天气垂钓时咱们就应该十分注意,努力挑选温度影响最小的钓场去垂钓,这样效果会好很多。如果没的选择那么就要做好准备了,这样的鱼不但轻口,而且口会很不确定。
三、饵不对鱼口一定轻
这是很简单且正常的。由于本篇文字是侧重垂钓方面的,所以垂钓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轻口原因就是饵用的不对。一般分两个方面,组成饵的原料表示鱼喜欢的东西,也就是大家常讲的适口性不好。另一个是饵的状态不好,也就是入口性不好。
首先说说饵的组成问题;组成我们垂钓用饵的原料很多了。可简单分成;植物类、动物类、化学合成类。植物类饵料是构成垂钓饵的基础,因此几乎所有的鱼都不拒绝。而只是喜欢程度不一样。在咱们用目标鱼不是十分喜爱原料时,他们就会表现出相对喜欢原料的轻口来。比如钓小鱼雪花、胚芽等细腻且味道香醇鱼比较喜欢。大鱼则更注重对深加工的粮食不感兴趣。动物类原料还真没找到鱼不爱吃的东西,只是有的原料在储存加工过程中容易腐败,才会引起鱼对饵的兴致减弱。化学合成类原料才是决定鱼口的重点,大家都知道“死窝”是由小药造成的。是小药过度刺激鱼的味觉,使得鱼不能靠近钓饵因此才表现为到处鱼星饵漂不动了。另一方面,鱼在类似味道下被钓或看到被钓后而形成的条件反射造成鱼害怕这味道,进而不吃钩上的饵或很小心的来吃。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鱼对味道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小鲫鱼池子大家都在用一个味道,遇到一定时期后,就得添加量了,否则鱼就不会吃得那么来劲。
主要是用的钓组过大和钓得过顿这两个原因。通过实践我们了解到,一样的鱼小漂细线鱼口就明显,粗线大漂出口就很轻,有是甚至看不到口。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不出口了。这是由于钓组大了,增加了水阻和质量。这样一样的鱼口启动钓组就会变得相对弱很多。调、钓现在已经变得很通俗了,钓得灵顿是相对调目来说的,这里不做说明了。钓得很顿时,由于线组相对松弛(主要是子线部位)这样在信号传导时就会有损失,所以就表现出一样的鱼,不一样的轻口来。有的时候我们用大漂看到漂动却不上鱼,换小漂就可以解决,而有的时候我们是故意钓得顿,这样鱼吃得会更容易。
鱼口变轻虽然很普遍,但诱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观察分析,找到具体症结后,咱们就可以采取相应钓法来应对。达到垂钓的目的。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4/26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