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一般都是在备孕或者是避孕的女性最关心的,虽然女性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不过一般女性每个月的生理周期都可以划分为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排卵期是什么时候吧。
【 tulaoshi.com - 排卵期是什么时候 】
这可关系着能不能让你一招击中,成功怀孕的关键词之一。那么你知道排卵期是什么时候吗?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卵巢每月只排出一个卵子。原始卵泡发育到成熟,形成成熟卵泡并排卵,约需14天左右,其间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卵泡中的特殊的细胞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调节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就形成了月经周期。
卵子排出后可存活1-2天,精子在女性生殖道里可存活2-3天,受精能力多在排卵后的24小时之内,超过2-3天精子即失去与卵子结合的能力。因此,在排卵前2-3天和排卵后1-2天同房,就有可能受孕,这个时期叫易孕期或危险期。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将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其余除月经期以外的时间称为安全期。
1、基础体温检测
先简单介绍下基础体温,基础体温简称BBT,又称静息体温,是指经过6-8小时的睡眠以后,身体在没有任何活动的情况下,人体基础代谢所表现出来的体温。这个体温是人体一昼夜间最低的体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在月经周期中,排卵前为卵泡期,卵巢分泌的激素是雌激素,基础体温大多波动在36.5℃以下;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黄体主要分泌孕激素,孕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致热升温作用,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体温的升高一直持续到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下降。这样在一个有排卵的月经周期中,以排卵日作为界限,前半期体温低,后半期体温高,这种一高一低,就是医学上说的双相型基础体温曲线。
双相体温,表示有排卵体温;如果体温没有一高一低的变化,就叫单相体温,通常就是无排卵体温。排卵后体温上升并维持12-14天左右,则表示黄体功能良好。由于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很多,所以,如果采用基础体温的方法,就要坚持每天测量,尤其是接近排卵期不能遗忘,在基础体温表上绘制成曲线,一般应至少连续测量3个月经周期,才可以总结出你本人的排卵规律;但是基础体温是一个回顾性指标,如果你计划这个月试孕,测量基础体温,体温升高之前也测量到了低温,但不确定之后会不会出现更低的体温,况且,即使这个极低温代表已经排卵,但判断出来的时候往往已经超过32个小时了,因此,基础体温是一个回顾性指标,还要和其他的检查手段相结合。
2、宫颈粘液观察
宫颈粘液,主要是指由子宫颈管分泌的粘液。宫颈粘液是排卵日前夕和排卵日最多,所以,可以根据粘液的状况判断是否是排卵期。具体操作是,一般从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开始每天观察和记录。对于月经后的几天,仅仅是有个印象就行,不要求从月经后马上开始。每次去洗手间的时候,检查一下护垫,看看护垫上的分泌物多少,有没有特别透亮的粘液。这些透亮的部分,主要就是以宫颈粘液为主的,你可以用手的食指沾取透明粘液,然后用拇指拉开,看看拉丝度有多长,如果超过8cm,就接近排卵,如果超过12厘米,应该在24小时内会有排卵,当然,考虑到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性,建议还是以个人测量的数据为准。
在月经的第10、11、12天,每天可以检查一次,在拉丝大于8厘米以上以后,每天至少要检查2次,拉丝大于10厘米之后,每天要检查三次,从拉丝突然降低之后,也要每天检查两次,坚持2天。这个月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宫颈粘液观察,也至少要检查三个月经周期,总结的规律才更有把握。
3、B超卵泡监测
所谓的B超卵泡监测,一般是做阴道B超。什么时候做监测,很有讲究,因为我们既要能抓住排卵的规律,又要尽量少的做检查,因此,第一个排卵监测周期,以月经周期28天为例,理想的监测应该是这样:
(1)在月经的第7天左右,做一次B超,了解有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以及较大卵泡的直径;
(2)第二次B超在月经第10天左右,可以看到1~2个优势卵泡,并能计算卵泡生长的速度;
(3)第三次B超,恰恰在排卵前,如果不知道排卵前怎么算,你就按照卵泡每天2mm的增长速度,看看卵泡什么时候到1.9-2.0cm大小,通常来讲,应该是周期的第13天左右,这时,B超会出现卵泡周围透声环,有经验的技师会告诉你,卵泡应该在24小时内排卵;这样,既能看到排卵前卵泡的大小,又能计算出第10天后卵泡生长的实际速度;
(4)第四次B超,应该在刚刚排卵后,第14、15天左右,卵泡已经消失或显着缩小5mm以上,子宫直肠隐窝内可见液性暗区4-6mm,甚至更多。由于有一部分人,卵泡虽然能长大,但不能排卵,比如未排卵黄素化综合征,卵泡能长大30mm以上,甚至更大,但不排卵,因而也不会受孕。所以,到了排卵后的时间也要做一下排卵监测。
现在不孕不育或难以孕育的人,做B超监测卵泡发育的很多,因为,B超最直接、最准确又很直观、对成人女性几乎没有危害,可以看到卵泡发育的情况、排卵的情况等,但考虑到B超的空化作用、热效应、超声波的机械效应等这些潜在威胁,还是尽量少做为好,包括孕期。
1、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2、排卵期最后一天=最长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例如月经期最短为28天,最长为37天,需将最短的规律期减去18(28-18=10)以及将最长的规律期减去11(37-11=26),所以在月经潮后的第10天至26天都属于排卵期。
正确的掌握排卵期,对于年轻女性来说很重要:想怀孕的,在排卵期的第一天开始,保持两天做爱一次的频率,坚持几个月,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会怀孕的。而不想怀孕的女性,则需要错过这几天过性生活,这时候,排卵期就会被称为另外一个名词:危险期(易怀孕)
1、食欲下降:研究表明女性在排卵期的饭量是一个月经周期中最低的,专家指出这是人类的自然本能保留至今的结果——排卵期的雌性动物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寻找异性交配上,而不是寻找食物。
2、精力旺盛:这也是遗传自人类的自然本能,为了能够成功地吸引异性,排卵期的女性会变得神采奕奕,爱表现自己。
3、性欲高涨:总体来说,女性在排卵期的性欲会特别旺盛,这是女性希望怀孕的身体信号达到最高值的体现。
4、抵抗力下降:在排卵期,女性的阴道粘液会变得稀薄,这是为了让精子能更容易地通过从而增大受孕成功的机会,与此同时,女性的鼻腔粘液也会减少,这就增加了细菌侵入人体循环系统的机会。
5、肛门坠胀或一侧下腹痛:成熟的卵子从卵巢表面排出要冲破包裹卵子表面的一层薄膜的滤泡,滤泡内的少量液体就会流入盆腔的最低部位,女性会感到肛门有轻度下坠感,同时也有一侧下腹轻痛。
6、阴道分泌物增多:女性排卵前阴道分泌物少、黏稠且不透明;随着排卵期的临近,阴道分泌物逐渐增多,呈稀薄乳白色;至排卵期分泌物量明显增多,并呈水样透明清亮,女性会感到阴部潮湿滑溜,用手纸擦时会有鸡蛋清样的条状黏液。女性这种阴道分泌物增多一般持续2-3天,是女性最易受孕的时间。
7、排卵期出血及体温上升:卵巢兼管着女性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因此排卵前后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量的波动,可能会引起少量子宫出血,称为排卵期出血。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分泌,使体温在排卵后略有升高,如能坚持每天清晨测量基础体温,就能根据体温的变化,寻找出自己的排卵日期。
1、一般来说,女人的排卵期有10天。女人每个月经周期(通常是一个月)会排卵一次,排卵的那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排卵日的后4天,再加上排卵日当天,就是女人的排卵期了。所以,女性排卵期有10天。
2、并不是每个人的排卵期都是10天。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女性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此外,女性的情绪、饮食、生活习惯等无一不影响着女性的排卵。当一个生活节奏比较有规律的女性突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节奏,那么经期就有可能提前或者推迟,那么排卵期的长短就会随着经期的变化而有所起伏。因此,排卵期10天是大概的说法,而实际上,女性排卵时间一般都是小于10天的。
3、排卵期的有效受孕时间是7天。既然排卵期不是必然固定的十天,那么在排卵期内同房,有效的受孕时间是多久呢?一般而言,一个正常女性的卵子存活时间是2天左右,多则3天,少的则不到12个小时。一个男性的精子在女性体内的存活时间一般是3天到5天,通常是4天。
也就是说,排卵期的有效受孕时间一般是女性排卵前5天,因为精子可以在女性体内存活最多5天,以及女性排卵之后的2天,因为卵子排出后,只能在女性体内存活2天,也就说,有效的受孕时间一般是7天左右。
科学研究表明,女性在排卵期的饭量是一个月经周期中最低的,据说这是人类的自然本能保留的结果。也就是说此期间雌性动物的注意力会更多地放在寻找异性交配上,并不是寻找食物。但是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还是要注意正常地摄入营养,不要过多地节制。
另外,排卵期期间女性的抵抗力会有所下降,这是因为阴道粘液会变得稀薄,以便精子更容易地通过重重阻碍与卵子结合,增大受孕成功的机会。与此同时,女性的鼻腔粘液也会减少,细菌侵入人体循环系统的机会随之增加。所以,女性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护呼吸系统,以免细菌病菌由此进入体内,造成病患。
最后,女性排卵期是可以测算的,当您发现自己正处于排卵期的时候,要多注意调养自己的身心,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1、排卵期出血是每位女性朋友都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一般情况下出血量很少,肉眼不能观察,但有的人会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排卵期出血,有的人一生可能就出现一次,因此不必太在意。
2、多次出现的症状轻微者可经自我调养而愈,可多食龟、鳖、鱼、虾、乌骨鸡、黑芝麻、鸡蛋、蘑菇及新鲜蔬菜水果等清补之品,少食油炸煎炒、辛辣香燥助火之品,避免荤腥油腻、过甜食品,避免用脑过度、劳累及情绪波动等。
图老师精心推荐阅读: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124/79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