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宫口是每个孕妈妈都要经历的,而每个人开宫口的速度时间都不一样,那么,开宫口是什么感觉呢?
【 tulaoshi.com - 开宫口 】
宫口张开的过程比较缓慢,通常怀孕第9个月后的第2个星期宫颈才逐渐展平,也是宫颈成就的过程。你的宫颈在宝宝出生时会张开到10厘米,开始时比较慢,从临产到宫口开大3厘米平均需要8小时,从宫口开大3厘米到开大10厘米平均需要4小时。
一般情况下,直到在宫口张开到3厘米以后,才会针对疼痛使用一些药物。表明进入分娩的活跃期,宫口已经张开到3厘米,宫颈变软、变薄,并且富有弹性,每次宫缩间隔2-3厘米。临产后随着规律的宫缩,宫口会逐渐开大。
宫口开大的程度将第一产程分为两期,即潜伏期和活跃期。
潜伏期是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大3厘米,活跃期是指宫口开大3-10厘米的时期。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初产妇和经产妇的宫口开大速度是不同的。初产妇先有宫颈缩短到展平,然后宫口才扩张;而经产妇是宫颈缩短展平和扩张同时进行的。所以经产妇明显要快于初产妇,这也是初产妇和经产妇第一产程进展快慢不同的主要原因。在潜伏期宫口开大较慢。
活跃期则明显加快。初产妇的潜伏期约需8小时,经产妇的速度要比初产妇的快,但是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潜伏期长短因人而异,从数十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初产妇的活跃期约需4小时,经产妇进入活跃期后则要准备接生了,因为经产妇进入活跃期后一般很快就宫口开全了。
1、胎儿入骨盆后,产道就做好了准备,产妇的阴道会自然松弛张开。
2、医生可用观察的方法察看子宫口的张开程度。
3、医生还可用指诊的方法探查宫口情况。 通常情况下是做肛门或阴道检查,医生在戴了无菌手套的情况下,从阴道将手指伸入,用手指放在子宫口,以手指来测量宫口的打开情况。肛门检查是要临分娩的时候才会做,因为阴道在宫颈口那块是相隔不远的,中间是比较薄的腹膜,肛检就是通过这个地方来探察宫口开放情况。分娩前不管宫口开没开,反复的阴道探察都会造成医源性感染,所以用肛门指诊的方法来判断。
开宫口与阵痛的关系:
子宫口最大能够打开到10厘米,在这个过程中是因人而异,而不是以一定的速度张开的。一般是刚开始的时慢,之后速度会加快。第一次分娩的时候,从阵痛算起,整个的分娩过程需要8~10个小时。子宫口在打开4厘米的时候已经打开一半了,这个时候是最需要时间的。在这之后阵痛变强,到6厘米左右后会快速打开,特别是由8~10厘米时全部打开的时间很短。
子宫口全部打开的过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分娩开始 (阵痛间隔为5~10分钟) 不会感觉到很疼,子宫有规则的收缩,子宫口稍微打开。最需要时间的一段 (阵痛间隔为大约4~5分钟) 强烈地感觉到子宫的收缩,也是最花费时间的时候,到这时子宫口打开一半。 想使劲却使不上劲 (阵痛间隔为大约2~3分钟) 阵痛变得越来越强烈,这是最辛苦的时期,无论怎么使劲儿都感觉使不上劲儿,但是不能放弃,不管怎样都要坚持用力。宝宝快要出生了 (阵痛间隔为大约1分钟) 子宫口全部打开,从子宫口到阴道已经连成了一体,成为胎儿出生的通道,要保持用力,配合宝宝的出生,胜利就在眼前了
子宫口向子宫内延伸的肌肉被称为软产道,肌肉变硬子宫口难以打开的情况被称为软产道强韧,由于荷尔蒙和阵痛的作用,子宫口变软,但是遇到软产道不开的情况,可以借助药物,或者是实施剖宫产。
一:依具体情况进行分娩:由于激素的影响使子宫口逐渐地变软,胎儿头部的压迫使产妇的子宫口扩张。可是产妇的身体状况和心情都会影响到子宫口的开合。最主要的是产妇要明白,强烈的阵痛和子宫口的开合是有着相辅相成关系的。
二:子宫口打开但是阵痛很弱:阵痛变强但是子宫口没有打开,胎儿便不会降生。只有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才会促进胎儿出生。肌肉紧张会使肌肉变硬。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握紧拳头,手掌变硬,松开拳头,手掌变软。相同的道理,心情保持舒畅,身体放轻松,子宫口就容易打开。实际上紧张对顺产没有一点好处,产妇应该以放松的心态去迎接分娩。一般情况下,同胞的姐妹的生产情况会很相似,如果产妇有亲姐妹的话,可以向她们咨询生产
经验。
分娩的全过程共分为3期,也称为3个产程。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指胎儿娩出到胎盘排出的过程。 第一产程是指从临产至宫口开全,也就是10厘米。只有开全后,宝宝才能够顺利通过产道,娩出体外。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子宫口最大能够打开到10厘米,在这个过程中是因人而异,而不是以一定的速度张开的,。一般是刚开始的时候较慢,之后速度会加快。第一次分娩的时候,从阵痛算起,整个的分娩过程需要8~10个小时。子宫口在打开4厘米的时候已经打开一半了,这个时候是最需要时间的。在这之后阵痛变强,到6厘米左右后会快速打开,特别是由8~10厘米时全部打开的时间很短。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124/79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