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天气转凉,门诊感冒的宝宝也在增多,家长会有很多困惑,如为什么宝宝总是感冒?有无增强抵抗力的方法?感冒后能吃抗生素吗?家里有人感冒,怎么样防止宝宝被传染?妈网百科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困惑。
【 tulaoshi.com - 春季感冒 】
中医按症状不同可把感冒分为“风热症”、“风寒症”、“暑湿症”三类。
1、宝宝在春季最常发的是“风热感冒”,属于感冒中的“风热证”。中医认为,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针对这种感冒,妈妈们可以春季在家中把陈醋加热,关上门窗,每隔两周熏一次,可有效的杀灭感冒病毒和微生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2、初春时节,气温时热时冷反复无常容易受凉,导致“风寒感冒”。预防风寒感冒,平时就应该多食醋。在早春时节,可以给宝宝喝一些饮醋苹果醋饮料是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3、“内火盛,感冒生”。民间有句俗语,叫做“内火盛,感冒生”,就是说外寒只是感冒产生的诱因,人体内的“内火”才是感冒发生的基础。如果宝宝在平时的饮食中油脂、各种零食摄入过剩,都可以形成“内火”,内火造成免疫功能低下,遇到外寒或感冒病毒,就会容易引发感冒。
1、感冒潜伏期大多为2-3天,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
2、重症体温可达39~40℃,伴有食欲锐减、睡眠不安、发生疱疹和溃疡,称泡疹性咽炎。有时波及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咽痛和全身症状均加征,鼻咽分泌物从稀薄变成粘稠如炎症波及鼻窦、中耳或气管。较严重症状中,要注意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并与其它疾病作鉴别诊断。感冒所致的高热惊厥大多见于婴幼儿,起病后1~2日连续几次。急性腹痛有时很剧烈,多在脐部周围,无压痛,往往早期出现,大多为暂时性的,可能与肠蠕动亢进有关;但也可持续存在,有时与阑尾炎的症状相仿,多因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
1、多为宝宝喝水,保证宝宝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2、尽量用物理方法为宝宝退热。可以采用温水擦浴、额头贴退热贴、敷冰袋的方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3、处理宝宝鼻塞。鼻塞往往是由于分泌物堵塞引起的,妈妈只要用小棉签进行清理就可以了。要准备婴儿专用棉签,然后再宝宝鼻腔内滴入点清水,用棉签轻轻清理。注意不能把棉签直接伸进宝宝鼻腔里面。
4、不可使用多种感冒药,以免药物有效成分重叠导致过量,对孩子造成伤害。常见针对宝宝的感冒药有:布洛芬、扑尔敏、利巴韦林、人工牛黄等。
5、宝宝感冒以补为主。感冒期间的饮食显得很重要,如果饮食不当很容易感冒复发。饮食以清淡为主,素食为先,宜先稀后浓,先少后多。
1、使用复方止咳感冒药。“复方”的意思是指一种药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但复方止咳感冒药属于我们常说的“指标不治本”的药,不会消除病因,只是缓解由于感冒产生的咳嗽流鼻涕等不适症状的药。不同药厂可能会生产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止咳感冒药,但他们在药店出售时是不同的商品名,很容易重复用药导致过量中毒。
2、一感冒发烧就用“消炎药”。“消炎药”就是抗生素,抗生素实际上不是针对感冒病毒的,而是针对细菌感染,而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通常感冒不要去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抗生素的耐药。
3、宝宝发烧打退烧针。现在有些父母,可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发烧是因为机体的免疫力在起作用,以为高烧是很严重的病,选择速战速决的方式,就是打退烧针。退烧针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发热中枢,实际上是抑制了免疫力,使宝宝的身体不能够对抗这种疾病,病毒就容易在身体内造成感染。
4、宝宝咳嗽过度止咳。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是多种呼吸道疾病发生时表现出的一种症状,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通过咳嗽把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如果强行给宝宝服用止咳感冒药,会导致痰液滞留体内,反倒容易引起肺炎等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1、让孩子充分休息。在此不要长时间外出,也不要长时间都逗孩子玩。
2、多饮水。大量饮水除了可对咽部的病毒、细菌起到冲刷的作用,发热时消耗身体的热量、同时能及时补充因退热出汗所丢失的水分。
3、保暖。很据情况增减衣物。当孩子出汗后,用温水为孩子擦干汗,及时换上干净的衣物。
4、合理饮食。孩子感冒是多不爱吃东西,家长需给流质、半流质食物,如牛奶、酸奶、稀饭等,同时还要多吃新鲜水果,这样可以保证有大量维生素C抗病毒的作用。
5、使用鼻腔滴液或喷剂不要超过三天,因为会使鼻腔组织变厚,受到刺激,从而进一步阻塞鼻腔通道。
6、保持空气湿润。家长可以用加湿器增加宝宝居室的湿度,尤其是夜晚能帮助宝宝更顺畅地呼吸。
7、为宝宝做个蒸气浴。带宝宝去浴室,打开热水或淋浴,关上门,让宝宝在充满蒸汽的房子里待上15分钟,可以减轻鼻塞的症状和降低体温。
8、流感高峰期应避免带宝宝到人多挤迫的地方,以减少受感染的机会。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124/792906.html